第151章 千匠足神震基地,泽渊集团的建造开始了!

当一个又一个机械生物出现在眼前时,王祥宇彻底被震撼了。

虽然现在时代发展迅猛,机器人领域也一直都是各国研究的对象。

但当下人类所能制造的机器人,跟陆泽这一屋子的相比,完全就是两码事!

首先不管是体积还是形体,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各国研究院,哪怕是最先进的机器人,体型也只能做到和人类差不多高。

四肢纤细,身体瘦小。

会走个路、能骑个车,简单跳个舞蹈,转个手绢,都值得被媒体大夸一番。

而反观陆泽的机器人呢?

一个模块化的机械蜈蚣,头部直立起来两三米高,爬地时长度十米左右,厚重的钢铁之躯散发冷冽寒光。

浑身数百个工程舱铰接,每节都搭载机械臂。

还有3d打印喷嘴和预制件安装器。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重量少说也得五吨往上了,从形体上直接完爆了所有普通机器人。

以当今人类的科技水平,做梦都造不出来这样的东西。

更别提两者智能程度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

毕竟现在的Ai,虽然蓬勃发展,但归根结底还只是弱人工智能。

这样的程序装载在机器人上,顶多简单识别一下物体,或者对个话。

但凡发出个复杂一点的命令,都可能死机。

再看陆泽的机器生物们。

全部搭载量子级强人工智能,每一个都跟独立的智慧生命一般。

那钢铁蜈蚣更是为了建造高楼大厦而生。

要知道,建筑行业可不是普通人能干的,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泛。

但陆泽发明的钢铁蜈蚣,只需要给出设计图纸、材料,就可以直接原地起楼。

什么楼体结构、岩土地基、机电走线等等,全部考虑在内了,比起所有工匠都更可靠!

更可怕的是,这种机械生命,甚至连千米高楼都能建造!

啥概念啊?

现在人类盖出来的最高建筑哈利法塔,也不过才828米。

可陆泽的这些建造类机械生命,轻而易举就可以破掉这个记录!

不仅工期短、效率高,还省心省力。

比起人类的血肉之躯,强大了何止万倍?

要是把这一切公布出去,整个建筑行业都得直呼天塌了!

就离谱!

“诶?我是来干嘛的来着?”

王祥宇平复了好半天心绪,才缓过神来。

然后拍了拍脑门,后知后觉的道:“哦对,我是来给你送猪脚饭的!”

“坏了,猪脚饭还在地上掉着呢!”

说罢,王祥宇抬腿就要向工厂门口,刚才自已摔倒的地方跑去。

而陆泽见状,却是轻轻开口道:“千足匠神001,把猪脚饭给我送来。”

话音落地。

只感觉地面传来轻微震动。

紧跟着,门口的那只钢铁蜈蚣,沿着地面爬到了两人近前。

在腹下的机械臂上,正悬挂着那两份被塑料袋打包好的猪脚饭。

王祥宇:“……”

不是?

真这么智能啊?

这跟养了一个高智商的宠物有啥区别啊?

他还以为陆泽只给编程了建造类的行为设定呢,结果这么一看,这玩意儿其实啥都能干啊!

站在上面当交通工具都行!

真正的智能生命体!

“吱吱~”

庞大的钢铁蜈蚣把头低下,发出模拟的昆虫叫声,像是一个完成主人任务,前来讨好的宠物。

陆泽笑着摸了摸它的头部,随口说了几句表扬的话。

然后“千足匠神001”号就仿佛撒娇一般,将两袋猪脚饭放好,又扭着身子爬回了工厂门口待机。

“这惊人的情感反馈……”

王祥宇吞了一下唾沫,只感觉今天在陆泽这里受到的冲击力,比整个前半生加起来还强烈。

接着,他就泡在工厂里,看着陆泽忙碌工作。

直到傍晚,夜色降临。

方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第二天,其他的科研大佬们也纷纷被惊动。

挨个找理由翘班,然后来陆泽这里观赏各种机械生命。

“小神童,当真是我大夏脊梁啊!”

“有这种建造类机械生命在,想要实现全国城市化,还不是分分钟?”

“想啥呢?都用这玩意儿盖楼,那得多少农民工失业啊?”

“没错,这东西目前只能小范围使用,无法做到大规模的民用普及。”

“还是等小神童把它们投入建造中,看看实际效果再说吧。”

一众科研大佬热议纷纷,都很眼馋陆泽造的这些机械生命体。

天匠局的高层领导,更想出大价钱,从陆泽手里的买几个。

但考虑到泽渊集团还尚未建造,再加上千足匠神并未真正投入过使用,所以最终还是按捺住了想法。

而陆泽这边。

科研发明每天都在继续。

那些履带式移动工厂智能车,日夜不停穿梭在秦岭之中,采集矿物,冶炼金属。

原材料不缺,各种机械生命如同流水线一般诞生。

被陆泽起名为“千足匠神”系列的钢铁蜈蚣,数量也在一个月后,来到了十只。

这一天,两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停在了天匠基地里。

不用人为搬运,十只千足匠神,就自动爬进了机舱之中。

然后分解成一个个小块,如同箱型货物一般自已叠摆整齐。

这就是模块化的好处了!

动态分散与重组能力堪比变形金刚!

每节“蜈蚣体节”都是一个自包含机器人,配备微型处理器、动力系统、3d打印头、机械爪等等。

从而在建筑任务中,可以随意切换形态。

这也是为什么只靠千足匠神这一款机械生物,就能盖高楼大厦的原因。

在执行大体积建造工作时,就用长蛇模式,像传统蜈蚣一样攀爬建筑立面,连续打印混凝土。

部分模块还可以垂直堆叠成“临时塔吊”,进行高空装配。

而在细节上的处理,就用分散开的小模块,来独立完成。

主打一个变换自如!

“小不点,你真不用跟去吗?”

地面上,刘爱美看着两架飞机升空,有些好奇的问向身边的陆泽。

“放心吧,我已经把泽渊集团的设计图纸同步给了它们,等这些千足匠神到了人工岛,自已就会扫描地形,进行建造。”

陆泽充满自信的笑了笑。

他费尽心力打造出量子级人工智能,不就是为了自已能偷偷懒吗?

要是什么都得自已亲力亲为,现场监督,那这也太不智能了。

所以建造集团大楼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

现在真正的当务之急,还是抓紧构建出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