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熟悉的乡音
等叶芳菲检查好,又帮着打包。
最后,波仔又拿出两条围巾,“阿嫂,这是红姐送给你的,我们店刚来的新款。”
叶芳菲立刻接过来,笑道:“波仔,替我谢谢红姐,下次过来,我还去找她拿货。”
她把包装打开,里面是红黄蓝的格子围巾,外面包着一层薄纱,款式很新颖。
叶芳菲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样式,和她在时髦女那里买的呢子大衣很配。
她问波仔,“这样的围巾多少钱一条。”
“批发给别人是一块三,红姐说,如果阿嫂要,就给你算一块二。”波仔笑着应道。
叶芳菲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我这次拿了红姐那么多货,你和她说,这款围巾给我算便宜点,一块钱一条,如果可以,这两个颜色每样给我准备一百条,我明天上午过去拿。”
波仔有些为难,这样的小东西利润本来就薄。
他们进价都要差不多九毛,再加上运费和打包带,如果卖一块钱一条,那就挣不了什么钱了。
叶芳菲看他这表情,笑了笑,“波仔,你回去问一下红姐,如果觉得价格不合适,那就算了,下次再合作。”
她虽然这么说,但已经料定红姐肯定会答应。
上次在她家拿了那么多货,红姐可没少挣。这一款围巾,就当她给自已的搭头了。
“好好好,阿嫂,那我回去问一下红姐,今天又来了新款毛衣,你明天正好去看看,如果喜欢,可以带一些回去。”波仔很会做生意,现在都不忘给她推销。
叶芳菲笑着点头。
他们俩刚走,阿邦和叶二虎骑着自行车回来了,两人去买回程的火车票了。
一进家,阿邦就对叶芳菲说:“阿嫂,星期五的卧铺已经售完了,我和二哥就买了星期六的。”
“那就多住一天吧,正好我还没吃够陈姨做的饭。”叶芳菲故作开心的道。
心里却在打算,在这里吃住好几天,太麻烦人家了,下次过来要带点像样的礼品。
虽然这次也带了不少,还挺贵重的,但黄家人太热情了,陈姨每天晚上收拾一桌菜,这几天可没少下功夫。
而且,人情债可不是那么好还的,只能记在心里,以后找机会还。
阿邦看地上放着几个包裹,问道:“阿嫂,波仔把衣服送过来了?你有没有检查一下?”
“已经看过了,没有问题。”叶芳菲笑着说:“红姐又让波仔带了两条围巾过来,我觉得款式挺好,明天再去他们铺子上看看。”
她手里还有三千多块钱,打算再去买些童装,那么远来一趟,肯定要把带的钱花完再走。
“阿嫂,那咱们一起去。”阿邦道:“工人已经找好了,是我们村里的两个阿叔,他们明天早晨过来,正好带他们去铺子上看一下,商量一下怎么装修?”
“行啊。”叶芳菲道。
………
下午两点。
沈占平和刘文江扛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的从火车上下来,听到熟悉的乡音,才算松了口气。
这一趟,两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窝深陷,看起来非常憔悴。
但沈占平的眼里却放着光。
他在火车上已经算了好多遍,带来的这些衣服,在东平市至少能翻一番。
短短时间,二千块钱就能变成四千,这来钱也太快了。
他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小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钱,怎么可能不激动嘛。
两人坐公交车回到饭店,刘文静刚把最后一桌喝酒的客人送走,正指挥两个工人收拾桌子,就看到沈占平和刘文江进来了。
看到两人提的大包小包,刘文静激动的道:“你们回来啦?南边怎么样?包里是不是装的衣服?”
沈占平没来得及回她的话,把手里的包往地上一丢,又开始解背上的包,刘文江也一样。
两人把身上的行李卸干净,坐在椅子上长长的吁了口气。
刘文静看两人累的不轻,也没再问,蹲下身子开始翻包。
等看到包里的衣服后,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因为店里还有两个工人在,她没有问价格,对沈占平使了个眼色,“我去给你们做饭,你和文江把行李拿到后院去吧。”
沈占平也很兴奋,想早点和他媳妇分享南方的所见所闻。
他笑着点了点头,就和刘文江扛着行李去了后院的堂屋。
刘文静也迫不及待的跟了过去,走之前对两个工人说:“这里等一会再收拾,你们先去厨房煮两碗面条,再炒两个菜,做好了喊一声。”
“好。”两人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
可等她一离开,两个工人就开始嘀咕,“咱们刚来的时候,她说光让我们洗碗,摘菜,收拾卫生。”
“现在倒好,什么活都丢给咱们俩,不光要洗菜切菜,有时候还要帮她炒,就连她的衣服和床单都让我们洗,这小媳妇咋那么懒啊。”年轻点的妇女小声的抱怨。
年龄大点的那个老太太叹气,“算了,咱们这个年龄,每个月能给二十块钱,比在家里糊火柴盒好多了,累就累点,至少能吃饱穿暖。”
她已经快五十了,老伴死的早,把唯一的儿子带大,给他娶了媳妇,又带大了孙子孙女。
现在家里用不着她了,儿媳妇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整天指桑骂槐,嫌她吃的多。
老太太是个要强的,前两年和儿子分了家,平时糊点火柴盒,帮附近的街坊带带孩子,洗洗衣服,也勉强能糊口。
前段时间刘文静的饭馆招工,她就过来试了试。
因为干活利索,人又干净,就被留下了。
年轻点的那个妇女撇了撇嘴,但也没再说什么,不情不愿的去了厨房。
她按照刘文静的吩咐,下了两碗面条,又炒了两个菜,还偷偷的吃了好几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