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她破防了
竟然还问我进货的价格,你懂不懂行规,这是能问的吗?脸皮怎么那么厚?
谁会把进货渠道和价格告诉你,当我傻?
她现在已经气糊涂了,也忘了是她先打听别人的进货渠道,不守规矩在前。
别人用她的方式反问,她却破防了。
叶芳菲笑眯眯的回到铺,就看到其余的人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她。
阿城对她竖大拇指,“阿嫂,你这招真是厉害,把那个长舌妇都给吓跑了。”
“小意思啦。”叶芳菲笑着挑了挑眉,“对付这种人,就得用她的方式反击,不然她以后会没完没了,当我们是傻瓜。”
她又叮嘱沈翠娟和周文,“以后再有人来问东问西,你们也不用翻脸,更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就这么反问,比他们还大嘴巴,烦死他们。”
两人兴奋的点头,周文道:“表姐,你真有办法,再难缠的人你都能对付,我真的好羡慕你的嘴。”
“多练练,你也可以。”叶芳菲鼓励她,“我打小就笨嘴笨舌,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都是后来学的。”
她把翠娟拉到跟前,说:“你翠娟姐以前也不太爱说话,现在也是伶牙俐齿,以后你向她学着点。”
“嫂子,这都是你教的好。”沈翠娟笑着对周文说:“文文,你聪明伶俐,以后肯定比我厉害。”
周文听了嘿嘿笑,“表姐,翠娟姐,我以后会向你们学习的,我也不贪心,以后有你们一半厉害就知足了。”
叶芳菲笑了,拍着两人的肩膀说:“赶紧收拾,晚上我请大家出去吃好的。”
阿邦带着兄弟们把马蹄糕送完,又在附近招摇撞市的转了一圈,才大摇大摆的回来。
把店里收拾好,一行人去了附近的米粉店。
叶芳菲本来说要去个大点的饭店,请大家好好吃一顿,可阿邦说没必要,就安排在了这里。
她让米粉店的老板炒了一桌菜,别看这个店不大,但做的味道挺好,大家吃的很尽兴。
因为明天开业,都没喝酒,吃饱喝足就散了。
凌晨三点半,叶二虎和叶三虎把灯打开,铺子里灯火通明,然后又开门。
没一会儿,阿邦也到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堂弟阿城,二弟阿峰。
阿峰从饭店辞职了,以后帮大哥守另外一家店。
四点多的时候,店里开始上人,问价的多,买的少。
沈翠娟看他们光看不买,有些担心。
叶芳菲安慰她,“做批发不像零售,咱们刚开业,还没有老客户,生意冷清也正常。不用着急,只要咱们的衣服质量和款式有保证,不愁没人光顾。”
她话音刚落,就有两男一女走了进来,那女的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其中一个男的和她差不多,另外一个年轻些。
两个男人拿着扁担和绳子,一看就是来进货的。
沈翠娟和周文立刻迎了过去,问那个女的要男装还是女装?
那女人说了句女装,听口音应该是周边县市的。
沈翠娟带她来到右边这一排,帮她介绍款式。
她说着一口带点北方口音的普通话,大大方方,热情而不献媚。
叶芳菲在心里点了点头,很满意沈翠娟的表现。
她没有过去,在柜台后面坐着看。她在这里待不了几天,这些以后都得交给沈翠娟,趁这几天锻炼一下她。
“这个毛衣怎么卖?”那女人问。
沈翠娟拿着随身携带的本子,在上面写了个数字,笑盈盈的道:“女士,我们今天刚开业,你又是第一个顾客,证明我们有缘。”
“看你对这里这么熟悉,应该也是高第街的老顾客了,对价格和行情应该很了解。我给你一个最低价的九五折,也是想拉你一个回头客,如果你觉得合适,可以先拿一些回去试试,看好不好卖?”
那女人看了一眼本子上的价格,价格确实不算高。
但买衣服嘛,谁还会嫌弃价格便宜,她还是得讲讲价。
“你这卖的也不便宜,既然是第一天开业,再少点,以后我就在你家里拿货。”
沈翠娟笑着摇了摇头,“女士,真不能再少了,你是第一个顾客,这个价格本来就不赚钱,再少就亏本了。”
“要不这样,你看需要多少件,我帮你留着,你再去别家看看,问一下同款的价格,如果有人比我卖的便宜,你就在他们那里拿,如果觉得还是我这里合适,你再过来,我帮你留到早晨八点。”
“我诚心在你家买,你让我去别家干嘛?你每件再给我便宜五毛钱,我就拿三十件回去试试。”那女人又说:“我不光要毛衣,别的也要。”
沈翠娟故作为难的想了一下,说:“那你先看看别的款式,如果要的多,我每件再给你便宜两毛钱,五毛钱绝对不行,这个价格我进都进不来。”
那女的又问了两款喇叭裤和一款风衣的价格。
沈翠娟看有顾客进来了,就把价格写在纸上,还故意对那女的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说:
“女士,这个价格我只给第一个顾客,后面来的绝对不是这个价,还望你小点声,别被其他顾客听到。”
她这一招是跟嫂子学的,挺有用的,很多人都吃这一套,嫂子说这叫心理战。
那女人点点头,也不知信没信,反正没说价格的事。
她在店里东看西看,等那个顾客走后,才和沈翠娟谈价,最后拿了三十件毛衣,十五件风衣,几款裤子各拿了十条,还要了一些童装。
沈翠娟在打折后的价格上,每件又给她便宜了两毛钱。
沈清海和叶二虎快速的帮他打包。
等那女人付了钱,沈翠娟又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口,小声的和那女人说。
下次过来还给她这个价,又把写着店名和门牌号的卡片拿给她一张,以防她下次找不到。
这种卡片相当于名片,是叶芳菲让阿帮找人做的。
高第街的建筑都差不多,里面有几百家商户,如果没有门牌号,有时候还真不容易找到。
沈翠娟把人送走后,看另一边的周文也做成了一单生意。
那个客户是一个人来的,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他买了二十条喇叭裤,十件毛衣,五件花衬衫,五件白衬衣。
给钱的时候,还和叶芳菲讨价还价,让把三块六的零头给少了。
经过一番语言拉扯,最后给他少了六毛钱。
叶芳菲又给了他一张名片和一瓶汽水,“同志,解解渴。”
然后又笑着感叹,“这位大哥,你可太会讲价了,如果不是第一天开张,想求个人场,这个价格真不能卖,不赚钱,光赚吆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