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终究成全他们
那封书信自然就被燕王府的人传递了出来。
和善公主在暗地里安排的人早就已经将书信截了。
她看着上面写着的那几句质问。
这时候倒不着急去打那些哑巴语言了。
和善公主随便找了个理由,登上了燕王府的门。
陆观棋虽然平日里与江卧云二人确实关系相近,但是却实在不了解眼前这位与自己根本并无往来的和善公主。
“不知公主登门有何贵干?”
他眉眼之中明显有些着急,似乎或许已经发觉传递出去的书信被人拦了下来。
他应该是很担心被成王知晓苏喜的存在。
或者是被其他人知晓。
“怎么?燕王也算是本公主的哥哥,本公主路过讨上一杯茶喝不行吗?”
“那你喝你的。”
他说完便站起身来又吩咐着蒋氏。
“本王临时还有些琐事要处置,就先去忙了,你们两个都为女子,在一起说说话也好。”
他说着便要转身离开,但却被和善公主的举动打断了。
和善公主将那书信往桌子上一拍。
脸上还带着些笑意。
“燕哥哥如此着急。可是因为自己写出去的书信不见了踪迹,所以…才会如此着急,生怕哥哥的迪迦看到这书信,知道了,哥哥的小情人,如今身在何处?”
“你别胡言乱语。”
陆观棋走上前来,有些不满的看着她。
把那桌子上面的书信的信封,却让他十分熟悉。
他为了防止会将给苏喜的信誉,其他的信弄混。
就连信封,都是独一份自我制作而成。
就连纸张用的都是京城上好的白纸。
看着面前的男子一点点的神色越发溃散。
和善公主心里却有几分畅快。
“这么多年,哥哥应该也知道…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与我做真夫妻,哪怕是当日,他对我还算有所温情之时,他想的都是想要补偿我,那就是等到一次事情结束之后,他可以毫无留念的转身而去。”
陆观棋叹了口气。
这件事情原本是想要瞒到最后一刻的,却没想到此时竟被和善公主发现。
“是,从来都不曾想过就这样留在京城,你毕竟是他奉了圣旨而娶的女子,并非是随着他心意。”
“这世间男欢女爱之事有多少是真的随了心意的,阿兄和蒋氏,这些年来不也是…我怎么不见阿兄想要抛弃蒋氏而走。”
和善公主站起身来,那双眼眸之中满是执拗。
她不懂的便是为何江卧云能够轻而易举的放弃自己?
然而区区一个蒋氏。
被家族都放弃的庶出之女。
能够在他身旁呆的好好的。
甚至能与他共进退共享荣耀。
“我与他不同,从前痴恋苏喜的那段时光,不过是因为我身旁没有出现过比苏喜更加跳脱之人,我对她,不是喜欢,而是好奇。”
可江卧云却不同。
“江卧云对他则是死心塌地的喜欢,是容不下二人之间还有其他人的喜欢,和善,别做让他讨厌你的事情。”
这封书信竟然被人截在中间,不肯传出去。
和善公主又来者不善。 他瞬间便明白那江卧云手中出现的那封书信应该也并非是什么真书信。
毕竟他的信息传递,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轻易发觉的。
和善也不知费尽了多少心思,才弄了这封假书信出来。
“阿兄若是对我有半分兄妹之情,还请阿兄帮帮我,彻底断了他心里的想法。”
“我说了你断不了。”
“我就要试试。”
和善公主死死的抓着陆观棋的手。
“我就要试试,让我试试好不好,如果我真的抓不住他,不过最后的结局真的是我与他…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折腾了,我乖乖的听你们所有人的话,我只做那个傀儡。”
他叹了口气,看着面前的和善公主。
他们之间的争斗原本不该与和善公主有关。
可陛下让和善公主入了这局。
和善公主也在这局里吃了不少的苦。
“你该知道,若是此刻我帮你瞒下来倒也不算麻烦,但往后怎么办?你可知晓…他并非是个能够…”
“我知道,都知道。”
和善公主紧紧抓着陆观棋的手,“阿兄,求你了。”
京城之中,如今危机四伏。
江卧云也不想让苏喜涉及其中。
若是这封书信传至边疆,苏喜定不想让江卧云误会。
说不定一时冲动之下还会重新归来。
到时这京城局面还不曾全都控制在手中。
岂不是又要让苏喜陷入危险之中。
蒋氏走上前来。
“不如就让和善公主试试吧,公主也是个可怜人。”
他沉默着,又似乎默许了这一切事情的发生。
“说有朝一日,你无处可去,也可以来找我,我不仅是他的哥哥,是你的。”
“多谢阿兄。”
他看着和善高高兴兴地跑出去的背影。
对整个人有些颓废的坐在了椅子上。
“我也不知此事做的究竟是对是错,我明知道他的心里对苏喜的爱意不减,对于和善,也不过只有几分愧疚,可我就这样成全了和善…”
“若是江大人真的一心一意对待苏姑娘,就算是这其中有了些许搓磨,也并没有什么,反而会更加…让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融洽。”
他说的倒也不是不无道理。
只是希望…若东窗事发的那一日,他们夫妇二人能够不会怪罪如今隐瞒一切真相的他。
“将这封书信收起来吧,就当我从未写过这封书信。”
“好。”
蒋氏将他书信拿到了一旁,随后收了起来。
如今这事情弄的,也不知该如何结局。
江卧云早就听说了和善公主出府去了燕王府,刚好便在门口等他。
“夫君找我何事?”
“你我二人之间就不必如此虚情假意了,你去燕王府,不是想要拦截他去质问苏喜的书信,那封书信是你找人伪造的对吗?”
若不是和善公主亲自去找燕王。
他心中还有几分迟疑。
现在这和善公主岂不是此无银三百两的行径。
“我找燕王,又不是为了苏姑娘,只是我生旦在即,太妃问我是否要大办,我只是想家里人一起坐下来吃个饭,所以去问问他有没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