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夏东升的谢礼
张明明打着哈欠,嘟囔道:“等找时间去那山洞瞅瞅,看看到底藏着啥宝贝。”
随后他将地图和钥匙原样放回纸袋,仔细收妥,随后走向浴室。
一夜好眠,次日清晨,张明明被手机提示音唤醒。
一看是夏岚梦的消息,瞬间清醒,赶忙朝隔壁房间喊道:“婉如,红梅,别睡啦,起来吃早饭!” 几十分钟后,三人收拾妥当,随后便一起赶到夏东升住处。
一进门,便见夏东升、夏母和夏岚梦已等候许久。
张明明挠挠头,略带歉意地说:“夏家主,实在对不住,昨晚睡得太沉,让你们久等啦!”
夏东升平日热情好客,可在这顿早餐上,似乎格外上心。
从夏岚梦发消息算起,已过去近半小时,也就是说,夏东升至少等了他们半个小时以上。
夏东升听了笑着眯起眼,亲切地招呼:“没事儿,岚梦也是刚到,来得正好。都饿了吧,快坐下,我让管家上菜。”
边说着,边抬手示意大家就座。
谈笑间,管家领了指示,转身去准备饭菜。
夏东升看向张明明,认真说道:“张先生,昨晚时间仓促,有些话没顾得上讲。我们夏家向来懂得感恩,您救了我们一家,这份恩情铭记于心。我们想表示对你的感谢,还望您别推辞。”
夏东升毫不拖沓,直截了当地堵住张明明拒绝的可能。
这时,管家轻叩客厅门,得到回应后,带着人上菜。
趁此间隙,管家将两份文件递给夏东升。
夏东升展开文件,递向张明明,诚恳道:“张先生,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张明明扫了一眼,本能想拒绝,可瞥见金氏工厂的合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份合同,正是夏岚梦收购金宝财工厂的文书,也是刘婉如昨晚开会宣布鸡蛋外销加工利好消息的关键所在。
张明明本想找夏岚梦商议合同转让或出资入股事宜,没料到这份文件竟到了夏东升手上。
这表明夏东升对此事门清,若张明明贸然拒绝,只会愈发被动。
夏东升密切留意着张明明的反应,缓缓开口解释:“这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是金宝财工厂的转让合同,相关协议我已安排人全部处理妥当。另一份,则是我们公司旗下一个子公司的合同。”
听了夏东升的这一番话,刘婉如的心绪瞬间被搅乱。
金宝财的工厂,那可是她此次燕京之行的重中之重。
依照夏东升的意思,是要将其馈赠给张明明。倘若张明明欣然接受,倒也罢了;可若是拒绝,局面便会变得棘手,这让她一时之间满心纠结。
张明明神情很是纠结,显然并不乐意接受夏东升递来的两份文件。
于是开口说道:“夏家主,您这子公司,我着实管理不过来!” 边说边向刘婉如递去一个眼神,随后自然地接过文件,却委婉地对夏东升赠送子公司一事表达了拒绝之意。
毕竟在他眼中,夏家的子公司并无太大实际作用,倒不如收下那份更具价值的文件。
夏东升却不慌不忙,温和说道:“张先生,您先别急,先仔细看看文件内容。我敢肯定,这对你必定大有用处!”
夏东升说完眯起双眼,嘴角上扬,似是精准拿捏住张明明的要害,脸上洋溢着自信,目光紧紧锁住张明明,仿佛一切皆在其运筹帷幄之中。
张明明听闻,不再推托,虽仍心存疑虑,却也拆开了文件 。
“呦吼!居然是物流公司!”文件刚一拆开,一旁的刘婉如面露讶异之色,神情瞬间凝滞。
红梅也是满脸惊愕,毕竟,铁塔公司当前最为紧缺的,便是与物流公司的合作 。
夏东升所言非虚,这份文件所散发的吸引力,较之金宝财的那家工厂,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夏东升究竟是如何洞悉这些信息的,她们他们却如坠迷雾,全然不知。
“哈哈,怎么样?我可没骗你吧?”夏东升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朗声笑道。
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张明明,言辞恳切:“张先生,实不相瞒,这家物流公司在周边国内,当属一流水准。”
稍作停顿,他继续说道:“我从岚梦处听闻,贵方正需鸡蛋产品的后续外销加工业务,故而与金宝财的工厂建立了合作。依我之见,这家物流公司,必定能为贵方所用。”
夏东升说完,从容端起桌上的茶杯,轻啜一口。
他喝了一口茶,神态自若,静静等待张明明的回应 。
这份馈赠,虽并非夏家的核心产业,却精准切中张明明的需求。
毕竟,在人际交往中,投其所“需”往往比给予看似“优质”之物更能打动人心,于张明明而言,更是如此 。
张明明惊喜之余,满心好奇,开口询问:“夏家主,您究竟怎么知晓我正缺一家物流公司?单凭鸡蛋产品一事,是很难以了解的那么全面呀”
夏东升此番举动,恰似雪中送炭,且准确无误地送到张明明急需之处 。
至于这份公司转让合同,宛如及时雨,几乎解决了大旺公司八成以上的棘手难题。
若说这仅仅是巧合,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哈哈哈,终究还是瞒不过你。要知道,你那大旺田间云商,当下可是炙手可热的项目!”夏东升爽朗笑道。
“我对大旺田间云商u做过一番了解。毕竟我管理企业多年,虽不敢保证判断万无一失,但就你们公司目前的发展进程而言,下一步必然是自建物流。”
“只是,自建物流面临诸多难关,就时间周期而言,你们自行搭建物流体系恐怕难以赶上进度。”
夏东升缓缓说道,“巧了,我这里有现成的资源,你可直接使用。所有协议均已敲定,你只需签个名,便可将其纳入名下。”
他留意着张明明,刘婉如等人的神情反应,心中已有盘算,自觉有八成把握能让对方接纳这两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