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紧急伐木开新耳场,请黄村人帮忙干活

“呵呵,谢谢许厂长,都是托您的福!”

刘万达乐呵呵的。

六月份黄村的春耳采收之后,每位村民都靠着卖黑木耳赚了一大笔钱,收入大幅提高,摆脱了贫困村的身份,刘万达身为村支书,前些日子在镇政府的会议中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而且他家人口多,是村里的大户,分到的林地也较为可观,一家子春耳收入就超过了一千七百块,刘万达自然美滋滋。

客套几句,许承安转入主题:“是这样的,刘支书,上面准备给我们黑土屯划拨一块新的集体林地。”

这话一出,刘万达就吃惊了:“啥?新集体林地?”

许承安把详情解释了下,刘万达那个羡慕啊。

原本黄村的人口多,集体林地也比黑土屯大,然而黑土屯得到这块新林地之后,可就要远超黄村了。

但是羡慕不来,谁让别人黑土屯是种植基地呢,许承安又和周副市长关系好,别人不照顾黑土屯,难道照顾黄村不成?

许承安又道:“对了,市政府为了以后让更多其他乡屯的人来黑土屯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还会拨款硬化从镇子到种植基地的道路,打上水泥!”

“真的吗,那太好了啊!”

刘万达眼睛一亮。

黑土屯那块新集体林地自己只能眼馋,然而这水泥路可是着着实实地沾光了啊!

虽然是通向黑土屯种植基地那边的,可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和黄村共有的道路。

趁着对方高兴,许承安提出来意。

刘万达闻言面现难色:“许厂长,不是我不愿意,就怕村民们未必会答应。”

两村是世仇,给黑土屯的人干活,感觉还是很丢脸的。

许承安似乎能看出他的心思,笑了笑道:“刘支书,这次修路伐木整耳场是我厂子斥资,麻烦你帮忙发动一下村民,如果真不愿意,咱也不能勉强,对吧。”

“如果愿意的话就过来,我给每个青壮劳工每天两块钱工钱!”

“刘支书,你们村的壮年得有五六百号人吧,如果全都过来的话,这一天给黄村增加的收入可就一千多块了,你考虑一下!”

许承安现在财大气粗,也不怕多花点钱。

黑土屯的这块新林地黑木耳种晚一天,产量减少带来的损失都不只一千块,所以这钱他愿意掏。

刘万达有些心动。

如果给黑土屯干活,村民们不乐意。

但是给许承安的厂子干活,性质就不一样了。

村民们还是服这位许厂长的。

而且一天上千多块,这收入着实让人心动。

“行,许厂长,那我就和村民们说一下!”

“那就麻烦刘支书了!”

“许厂长,您客气了,小事一桩!”

“……”

上午许承安找的刘万达,下午就有了好消息。

刘万达给厂子打来电话,说是村里的劳力基本都点头了,不过强调一件事,只是给加工厂干活,不是给黑土屯。

两天之后,自然资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就过来丈量山林了,标明地界并告知老支书以及一众随行的村民。

量地之后,送走了工作人员,黑土屯就开始提前划耳场和分林地了,这也是得事先做好的工作。

还是按照人头分,但和上次有些出入,毕竟这两年有些家庭家里有老人老寿,也有些家庭有新生儿。

三天之后,路修好了,许承安也接到了陈元中打来的电话,声称新集体林地已确权,让许承安带村支书携材料领取新的集体山林证。

说是一周之内,实际上五天就搞定了,堪称神速,有熟人就是好办事。

许承安马上开摩托车,回屯带了老支书去城里的自然资源管理局领证。

如此一来,黑土屯便正式多了一块集体林地。

确权之后,也可以正式开发种黑木耳了。

走出自然资源管理局办事大厅,老支书如获至宝般地捧着集体山林证,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下一天,许承安便带着村民和黄村的人开始伐木。

为了避免双方起口角冲突,还是分开不同的场地各自干活,省得到时相互看不顺眼。

人多力量大,两村青壮劳力就超过一千数,而且都种过黑木耳,对这些活儿熟悉得很,干得也麻溜。

每天大清早就上山,连吃午饭都在山上,中午也不回家,就靠在树底下休息一个小时,然后下午继续开工,这年代的人就是能吃苦耐劳。

一周之后,新林地种植园规划的树木便伐好切段,架到通风向阳的高处晾晒了。

还是只伐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的留着,防止山上光秃秃的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循环种植,一下子伐完的话,两年过后可就没木可用了,在新木长起来之前有好几年的空窗期。

许承安也给黄村人结算了工钱,主要是七天伐木赶时间,总共八千多块。

新耳场,许承安看着那一架架接种好的段木,不由得长长地松了口气。

等着下段木晾晒完成,接种应该要到八月末了。

秋耳种得有点晚,产量肯定是会有一些影响的,但好歹没浪费这次机会。

要是耽搁了种不上,今年的损失可就惨重了,这波秋耳黑土屯得少挣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