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风云江湖路江湖老六
第990章 走访问询,露端倪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城东的一个废品收购站。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口堆着各种废铜烂铁,还有一些旧家电。
院子里有几个工人在分拣废品,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花鸡把三轮车骑进院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板走了过来。
“怎么想起来卖车了?”老板叫张老三,是个本地人,在这里开了十几年废品站。
“不干了,准备回老家。”花鸡从车上下来,“你看看能给多少钱。”
张老三围着三轮车转了一圈,踢了踢轮胎,又看了看车厢。
“车况还不错,就是用的时间有点长了。”张老三说,“八百块,怎么样?”
“行。”花鸡点点头,没有讨价还价。
张老三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至少要砍一轮价的。
“那就八百。”张老三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数了八张给花鸡。
花鸡接过钱,把鱿鱼摊的设备从车上卸下来。
“这些东西你也不要了?”张老三问。
“不要了,你看着处理吧。”花鸡说。
张老三更加觉得奇怪,但也没多问。
在废品站这种地方,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花鸡出了废品站,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梧桐小区。”
梧桐小区是一个建于九十年代的老小区,六层的砖混结构楼房,没有电梯,楼道里的墙皮都有些脱落。
花鸡住在三单元的四楼。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五十多平米,装修很简单。
客厅里摆着一套旧沙发,茶几上放着一些报纸。
卧室里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个衣柜。
花鸡进了卧室,蹲下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黑色的背包。
背包不大,但挺沉。
他把背包放在床上,拉开拉链。
里面装着一把黑星手枪,还有两个弹夹,以及一些现金。
花鸡拿起手枪,熟练地检查了一遍。
退出弹夹,看了看里面的子弹,然后重新装上。
这把枪是他之前就藏在这里的,以备不时之需。
检查完武器,花鸡拿出手机,拨了老五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
“是我。”花鸡说。
“怎么样?”
“有人盯上我了。”花鸡直接说道,“昨天晚上跟了我一路。”
“知道是什么人吗?”老五问。
“不清楚。”
“行,我马上安排人去查,查到第一时间给你消息。”老五停顿了一下,“你现在在哪?”
“安全的地方。”花鸡说,“老杨那边什么情况?”
“鸣哥让你自己小心,暂时不要轻举妄动。”老五说,“如果真的遇到危险,先保全自己。”
“知道了。”花鸡说,“我会处理的。”
“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老五说。
“嗯。”花鸡挂断了电话。
他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然后重新检查了一遍背包里的东西。
除了武器和现金,里面还有几套换洗的衣服,一顶棒球帽,一副墨镜,还有一个假身份证。
这些都是他这些年积累的经验。
做他们这一行的,随时都要准备跑路。
花鸡把背包重新收好,然后走到窗前,小心地拉开窗帘一角,观察楼下的情况。
小区里很安静,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下棋,有几个孩子在玩耍。
看起来没什么异常。
没多久,花鸡便出了门。
坐以待毙,从来不是他的习惯。
……
北城市,执法局大楼。
董行辉的办公室装修简洁,办公桌后面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集。
下午三点,董行辉坐在办公桌后面,对面坐着两位从省里来的客人。
张文朗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看起来朴素但整洁。
李双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不时地记录着什么。
“张组长,你们这次过来……”董行辉试探性地开口。
“就是了解一些情况。”张文朗的语气很平和,“听说北城这边前段时间有一些事情?”
董行辉心里琢磨着这话的意思,表面上点了点头:“确实有一些案件,不过大部分都处理了。”
“我们听说盛源集团那边出了点事?”张文朗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
董行辉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盛源集团的事情确实复杂,而且牵扯面很广,他不太清楚省里为什么会关注这个。
“盛源集团……”董行辉停顿了一下,“确实出了一些问题。”
“具体什么问题?”李双抬起头问道。
“主要是集团下面的产业问题。”董行辉选择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那盛源集团现在是什么情况?”
“现在由一个叫孙升的人在管理日常事务。”董行辉说,“不过公司的业务基本停滞了,很多员工都离职了。”
“孙升?”李双在本子上记录下这个名字,“他什么背景?”
“五年前是北城的一个……”董行辉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词汇,“地方人士。后来出了点事,坐了几年牢,不久前才出来。”
张文朗明白他的意思。
地方人士,这是委婉说法。
“除了盛源集团,北城还有其他类似的……公司吗?”张文朗继续旁敲侧击。
“现在基本没有了。”董行辉想了想,“以前确实有一些,但这几年陆续都被瓦解了。”
“那秦天诚呢?”张文朗突然提到了这个名字。
董行辉明显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张文朗和李双。
“张组长,怎么会问起他?”
“听说过这个人,想了解一下情况。”张文朗的语气依然很平静。
董行辉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开口:“秦天诚……这个名字我确实听说过。”
“具体说说。”
“大概十五年前吧,他在北城一带很有名气。”董行辉回忆道,“当时被称为‘秦爷’,手下有不少人。”
“后来呢?”李双问。
“后来听说金盆洗手了,回乡下种地去了。”董行辉摇摇头,“这么多年基本没听过他的消息。”
“他和盛源集团有关系吗?”
“这个……”董行辉犹豫了一下,“我听说集团之前的负责人,以前是他的手下,但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毕竟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张文朗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那现在秦天诚在哪里?”李双问。
“这个我真不知道。”董行辉摊了摊手,“可能还在乡下,也可能已经不在北城了。这么多年没露面,谁知道呢。”
张文朗站了起来:“好的,今天就了解这些。感谢董局的配合。”
“应该的,应该的。”董行辉也站起身,“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随时联系我。”
送走张文朗和李双,董行辉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想了想,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省里的调查组问起秦天诚,这绝对不是偶然。
但具体是什么情况,他现在还搞不清楚。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口堆着各种废铜烂铁,还有一些旧家电。
院子里有几个工人在分拣废品,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花鸡把三轮车骑进院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板走了过来。
“怎么想起来卖车了?”老板叫张老三,是个本地人,在这里开了十几年废品站。
“不干了,准备回老家。”花鸡从车上下来,“你看看能给多少钱。”
张老三围着三轮车转了一圈,踢了踢轮胎,又看了看车厢。
“车况还不错,就是用的时间有点长了。”张老三说,“八百块,怎么样?”
“行。”花鸡点点头,没有讨价还价。
张老三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至少要砍一轮价的。
“那就八百。”张老三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数了八张给花鸡。
花鸡接过钱,把鱿鱼摊的设备从车上卸下来。
“这些东西你也不要了?”张老三问。
“不要了,你看着处理吧。”花鸡说。
张老三更加觉得奇怪,但也没多问。
在废品站这种地方,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花鸡出了废品站,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梧桐小区。”
梧桐小区是一个建于九十年代的老小区,六层的砖混结构楼房,没有电梯,楼道里的墙皮都有些脱落。
花鸡住在三单元的四楼。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五十多平米,装修很简单。
客厅里摆着一套旧沙发,茶几上放着一些报纸。
卧室里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个衣柜。
花鸡进了卧室,蹲下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黑色的背包。
背包不大,但挺沉。
他把背包放在床上,拉开拉链。
里面装着一把黑星手枪,还有两个弹夹,以及一些现金。
花鸡拿起手枪,熟练地检查了一遍。
退出弹夹,看了看里面的子弹,然后重新装上。
这把枪是他之前就藏在这里的,以备不时之需。
检查完武器,花鸡拿出手机,拨了老五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
“是我。”花鸡说。
“怎么样?”
“有人盯上我了。”花鸡直接说道,“昨天晚上跟了我一路。”
“知道是什么人吗?”老五问。
“不清楚。”
“行,我马上安排人去查,查到第一时间给你消息。”老五停顿了一下,“你现在在哪?”
“安全的地方。”花鸡说,“老杨那边什么情况?”
“鸣哥让你自己小心,暂时不要轻举妄动。”老五说,“如果真的遇到危险,先保全自己。”
“知道了。”花鸡说,“我会处理的。”
“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老五说。
“嗯。”花鸡挂断了电话。
他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然后重新检查了一遍背包里的东西。
除了武器和现金,里面还有几套换洗的衣服,一顶棒球帽,一副墨镜,还有一个假身份证。
这些都是他这些年积累的经验。
做他们这一行的,随时都要准备跑路。
花鸡把背包重新收好,然后走到窗前,小心地拉开窗帘一角,观察楼下的情况。
小区里很安静,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下棋,有几个孩子在玩耍。
看起来没什么异常。
没多久,花鸡便出了门。
坐以待毙,从来不是他的习惯。
……
北城市,执法局大楼。
董行辉的办公室装修简洁,办公桌后面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集。
下午三点,董行辉坐在办公桌后面,对面坐着两位从省里来的客人。
张文朗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看起来朴素但整洁。
李双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不时地记录着什么。
“张组长,你们这次过来……”董行辉试探性地开口。
“就是了解一些情况。”张文朗的语气很平和,“听说北城这边前段时间有一些事情?”
董行辉心里琢磨着这话的意思,表面上点了点头:“确实有一些案件,不过大部分都处理了。”
“我们听说盛源集团那边出了点事?”张文朗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
董行辉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盛源集团的事情确实复杂,而且牵扯面很广,他不太清楚省里为什么会关注这个。
“盛源集团……”董行辉停顿了一下,“确实出了一些问题。”
“具体什么问题?”李双抬起头问道。
“主要是集团下面的产业问题。”董行辉选择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那盛源集团现在是什么情况?”
“现在由一个叫孙升的人在管理日常事务。”董行辉说,“不过公司的业务基本停滞了,很多员工都离职了。”
“孙升?”李双在本子上记录下这个名字,“他什么背景?”
“五年前是北城的一个……”董行辉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词汇,“地方人士。后来出了点事,坐了几年牢,不久前才出来。”
张文朗明白他的意思。
地方人士,这是委婉说法。
“除了盛源集团,北城还有其他类似的……公司吗?”张文朗继续旁敲侧击。
“现在基本没有了。”董行辉想了想,“以前确实有一些,但这几年陆续都被瓦解了。”
“那秦天诚呢?”张文朗突然提到了这个名字。
董行辉明显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张文朗和李双。
“张组长,怎么会问起他?”
“听说过这个人,想了解一下情况。”张文朗的语气依然很平静。
董行辉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开口:“秦天诚……这个名字我确实听说过。”
“具体说说。”
“大概十五年前吧,他在北城一带很有名气。”董行辉回忆道,“当时被称为‘秦爷’,手下有不少人。”
“后来呢?”李双问。
“后来听说金盆洗手了,回乡下种地去了。”董行辉摇摇头,“这么多年基本没听过他的消息。”
“他和盛源集团有关系吗?”
“这个……”董行辉犹豫了一下,“我听说集团之前的负责人,以前是他的手下,但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毕竟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张文朗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那现在秦天诚在哪里?”李双问。
“这个我真不知道。”董行辉摊了摊手,“可能还在乡下,也可能已经不在北城了。这么多年没露面,谁知道呢。”
张文朗站了起来:“好的,今天就了解这些。感谢董局的配合。”
“应该的,应该的。”董行辉也站起身,“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随时联系我。”
送走张文朗和李双,董行辉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想了想,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省里的调查组问起秦天诚,这绝对不是偶然。
但具体是什么情况,他现在还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