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案情突变,起波澜
秦俊作为秦氏集团的关键人物,一直处于失踪状态。
调查组找了他很久,一直没有线索。
“他人在哪?”张文朗急忙问道。
“甘市西郊的一个废弃采石场。”那人说,“具体情况外勤组还在现场勘查。”
李双拿起桌上的外套:“我们过去看看。”
“等等。”张文朗制止了李双,“先问清楚具体情况。”
他对那个跑来报信的人说:“联系外勤组,问问现场是什么情况。”
那人拿起电话说了几句,然后放下电话,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张文朗:“组长,外勤说,他们在采石场的一个深坑里发现了……发现了秦俊遗骸。”
大厅里突然安静下来。
所有正在工作的调查组成员都停下手头的事情,看向张文朗这边。
张文朗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遗骸?”
“是的,而且……而且死亡时间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具体情况需要法医进一步确认。”
李双走到张文朗身边,压低声音说:“如果秦俊真的死了,那这个案子就更复杂了。”
张文朗点点头,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原本他们以为秦俊只是失踪了,没想到竟然已经死了。
而且从外勤组的话来判断,死亡时间可能不短。
这意味着什么?
秦俊是怎么死的?
是谁杀了他?
“我们立即过去甘市。”张文朗对那个报信的人说,“另外通知那边市局,配合我们的调查。”
“是。”那人立即去安排。
张文朗看着墙上的关系网络图,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秦俊的死亡,很可能会让整个案件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贪腐案,到余健的意外死亡,再到现在秦俊的被害,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李双。”张文朗叫住准备出门的李双。
“什么事?”
“传唤秦天诚的事情暂时推后。”张文朗说,“等我们确认了秦俊的具体情况再说。”
李双点点头:“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秦俊是怎么死的。”
大厅里的其他调查组成员也都在议论着这个突发情况。
秦俊的死亡,给整个调查工作带来了新的变数。
如果他真的是被害的,那谁是凶手?
动机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现场找到答案。
……
周五晚上七点半,北城理工大学东门。
邱雨涵从校门里走出来,推着一辆有些旧的蓝色自行车。
车筐里放着几本书和一个帆布包。
她在门口停了一下,从羽绒服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然后骑上自行车,沿着学校东侧的马路往北骑去。这个时间段正是下班高峰期,马路上车流不断。
邱雨涵骑得很稳,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穿行,显然对这条路线很熟悉。
路上的风有些大,邱雨涵把羽绒服的拉链拉到最上面,低着头专心骑车。
偶尔遇到红灯,她会停下来等待,趁机整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
骑了大概二十分钟,邱雨涵离开主干道,拐进了一条比较安静的小街。
这条街两边都是老式的住宅楼,路灯昏暗,行人稀少。
又骑了几分钟,她在一个老旧小区门口停下。
这个小区叫“和谐家园”,建于九十年代初。
大门是那种老式的铁艺门,门卫室的玻璃上贴着各种通知和广告。
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大爷,正在看电视,对进出的人基本不怎么关注。
邱雨涵推着自行车从大门走进去,大爷抬头看了一眼,就继续看电视了。
小区里的路面有些坑洼,路灯也只有一半在工作。
几栋六层高的砖混结构楼房错落分布,外墙的涂料已经斑驳脱落,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楼下有几个老人在聊天,几个小孩在追逐打闹。
有人在阳台上晾衣服,有人在窗台上放着花盆。
虽然环境有些陈旧,但生活气息很浓。
邱雨涵对这里显然很熟悉,推着车径直朝小区深处走去。
她的步伐很轻松,不时和遇到的邻居点头打招呼。
“小邱回来了?”一个在楼下活动的老大妈主动和她打招呼。
“嗯,王奶奶。”邱雨涵停下来,礼貌地回答。
“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又去打工了?”老大妈关心地问道。
“今天有课,刚下课。”邱雨涵笑了笑说。
“你这孩子真懂事,又要上学又要赚钱。”老大妈感叹道,“你爸妈要是还在,看到你这么争气,肯定很高兴。”
邱雨涵的表情稍微暗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正常:“我先上去了,王奶奶。”
“去吧,早点休息。”
邱雨涵继续往前走,在小区中央的一栋楼前停下。
这栋楼和其他楼一样,都是六层高,楼下有一个简易搭建的车棚,里面停着十几辆自行车和电动车。
她把自行车推进车棚,从书包里掏出一把锁,仔细地把车锁好。
然后拿着书包,朝单元楼走去。
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起来,邱雨涵的脚步声在楼道里回响。
她一口气爬到四楼,在402门前停下,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开门。
房门打开,里面一片漆黑。
邱雨涵伸手按下开关,客厅的灯亮了起来。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老式房子,面积不大,装修也很简单。
客厅里摆着一套旧沙发和一台老式电视机,墙上挂着几张全家福。
邱雨涵把书包放在沙发上,脱掉外套挂在衣架上,然后去厨房接了杯水喝。
她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掏出手机看了看,没有新消息。
然后拿出书包里的书,似乎准备复习功课。
而此时,在小区楼下昏暗的角落里,一个身影悄悄从拐角处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