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振奋国人的捷报

“五百大洋?”

余秘书微微一怔,五百大洋的茶水钱?

她家是书香门第,一年的租子加店铺利润,也不过一两千块大洋而已。

“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余字,既然是余爷的一点儿心意,余秘书不妨收下,现在形势不好,物资飞涨,说不准哪天就有用到钱的地方。”李季沉吟片刻,出声劝说道。

“这……?”余秘书看了李季一眼,神色带着一点儿犹豫。

“余秘书尽可放心,军统外出办事,收点儿辛苦费是人之常情。”李季道。

“那……却之不恭了。”余秘书犹豫片刻,决定收下这笔茶水钱,虽然她是戴老板的情人,但戴老板对她可不怎么大方。

“余爷,此间事了,李某和余秘书这就告辞了。”李季微微停顿了一下,道:“两千名青壮年尽快挑选出来。”

“李长官放心,不出三天,此事必成。”余爷摆手笑了笑,这点儿小事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告辞。”

李季把银票装到公文包中,向余爷点了下头,与余秘书一同离开。

从甲子饭店出来。

他把装银票的公文包递给余秘书,道:“请余秘书放心,今天的事情,你知我知,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余秘书轻轻点了下头,清声道:“李副站长,局座还在等我的消息,告辞。”

“李某安排侦缉队的士兵护送余秘书回去。”李季道。

“谢谢。”

余秘书微微颔首一礼,拿着公文包上车。

李季吩咐侦缉队的小队长,让他带人护送余秘书回总部。

看着余秘书的车子离开。

他嘴角划过一抹冷笑,余秘书……。

旋即,他乘车返回武汉站。

……

……

岁月无声。

时间如白驹之隙一般。

转眼七八天过去。

几天前,蔡培铭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成功坐上汉阳会馆的头把交椅。

而他也按照与李季的约定,向军统上缴了两成利润,一共是两万大洋。

这只是本月上缴给军统的利润,以后每个月都得向军统上缴两成利润。

当然,蔡培铭也是相当会做人,不仅给李季备了一千大洋的茶水钱,还给余秘书准备了五百大洋的辛苦费。

虽然余秘书极力推辞,但在李季的劝说下,收下了五百大洋的辛苦费。

而他也借此事与余秘书拉近了关系,虽不到无话不谈的地步,却也可以像朋友一般闲聊。

蔡培铭从汉阳帮抽调三千名青壮年,分批开往汉阳镇郊外的老杨村驻扎。

戴老板从军统本部抽调四十多名军校毕业的军官,充当新组建的华中忠义救国军基层军官。

除此之外,戴老板通过私人关系,从陆军军官学校借调了十多名教官,对华中忠义救国军进行新兵训练,又通过兵工署的关系,搞了五千支长枪,六门迫击炮,二十挺轻机枪,五挺重机枪等。

从戴老板一系列的动作不难看出,他对军权的渴望无人能及。

当然,武汉站整合帮会,组建华中忠义救国军,为军统总部立下大功,戴老板大笔一挥,任命上校站长朱若愚为华中忠义救国军总指挥,中校副站长唐新为副总指挥,少校副站长李季为华中忠义救国军参谋长,少校行动科长安靖江为政训主任……。

李季对参谋长的位子是一点儿也不在意。

因为他知道,这支刚组建起来的新军,若要形成战斗力最快也得半年时间。

根据历史推算,日军进攻武汉的时间应在秋季,到时候,华中忠义救国军势必会派上战场,到时候,这支五千人的新军,又能有几人活下来?

不过,朱若愚倒是对总指挥一职十分欢喜,放下武汉站的琐事不理,整天往老杨村的营地跑。

安靖江对政训主任的位子也不在意,从行动科抽调了几名队员,去忠义救国军进行政治训话,她本人一次也没去过。

在过去的这几天,李季不仅忙活军统的琐事,也和上海特高课联系上,他让龙泽千禧给柳川老鬼子发了一封电报,大意是吉田安冈出卖了他和龙泽千禧,他俩目前在租界藏身。

柳川老鬼子给他复电,说吉田安冈绝不会背叛大日本帝国,还询问他在武汉都窃取到了什么情报?

李季自是不会搭理柳川老鬼子。

他让龙泽千禧给南造芸子发了一封电报。

南造芸子复电,把他离开特高课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挑重要的说了几件,比如特高课行动组长菊池一男,在三月二十九日,在大街上被不明枪手狙杀,又比如她的老师土肥圆贤二亲临上海……。

除了这些,南造芸子还询问他有没有去接头?

听到菊池一男的死讯。

李季心想他要是在上海滩,一定得买两串鞭炮庆祝一下。

同时,他对幽灵的能力评估又上一个等级。

他复电南造芸子:因吉田安冈出卖他的行踪,他与龙泽千禧辗转到租界落脚,因担心安全问题,近期不曾出门,过些日子,再与内线接头。

南造芸子又一次复电给他,希望他尽快返回上海滩,还说了一堆肉麻的情话。

他与南造芸子之间的电报都是加密的,龙泽千禧只负责收发电报,至于电报内容是一概不知,毕竟密码本在他手中。

他在回电中安抚了南造芸子几句,以寸功未立为由,继续留在武汉‘潜伏’。

同时,他要南造云子把吉田安冈出卖他的事情,向安田大佐汇报。

人间四月。

草长莺飞。

风和日丽。

这一日,长空万里,漂浮着朵朵白云。

街上,穿着补丁的报童,一边奔跑,一边挥舞着手中报纸,清脆嘹亮的声音响彻大街小巷。

“卖报,卖报,台儿庄大捷,国军歼灭日寇万余……。”

“台儿庄大捷,国军歼敌过万。”

“台儿庄大捷,国军缴获日军武器装备若干。”

“第五十九军张自忠将军歼灭敌十一步兵联队,击毙大佐联队长长野一郎。”

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沿着轨道碾压过去。

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在短短几日间,传遍武汉三镇,传遍华北、华中、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