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得了众人另眼相看的凤夫人,气焰愈发不可匹敌,姜晚月生性温和,少有与人红白脸的争事儿,恐怕长这么大,两次动怒,都是因段家。
姜晚月对上段不言,自讨苦吃。
姜珣担忧,只能劝解姜晚月,“夫人如若见了段氏,那等性情的女子,清高孤傲不说,说话还不中听,你同她说些道理,她理亏应对不过,定然呛声回来,偏你性情温婉,哪里应对得了。”
姜晚月低头,姜珣所言,是不争事实。
可她心中实在难过,思来想去,还是差人去请了屈非夫人王氏过来,王氏这些时日与她甚是熟稔,到跟前行礼请安。
“夫人不必多礼,我请夫人过来,是有些事儿想请教夫人。”
王氏笑道,“一日不见,夫人倒是与妾身生分了,若有招呼不周,亦或是旁的事儿,只要妾身知晓,断然没有不说的道理。”
屋中也无外人,除了福嬷嬷与红蕊绿梅,都是心腹之人,姜晚月迟疑片刻,还是询问起来,“劳烦夫人去屈将军处打探一二,从前听得说屈将军是跟着段家那个世子的,不知……,不知与我们殿下情意如何?”
王氏听完,迟疑片刻。
“过往的事儿,少有听得相公提及,但那位段世子伏法之前,我家将军着实担忧。”
姜晚月回顾往日,眉头紧皱。
“殿下素来公务繁忙,后宅之中,我等也揣测不到殿下的心思,这老郡王与段世子问斩前后,却不曾看到殿下有何异状。”
如今殿下说是因故交之情照顾段氏,她如何能信?
王氏听来,淡笑宽慰,“殿下胸中沟壑万千,喜怒不形于色,我家相公只会打打杀杀,总归从前是跟着段世子学了些能耐,故而段世子伏法之时,他念旧不舍,难以自持,方才被枕边人发现。”
姜晚月叹道,“那段世子与我议亲之时,何尝不是个粗狂嗜血的凶狠人物,如今他妹子段氏,瞧着也是不遑多让。”
王氏知姜晚月与段不言生了嫌隙,一边是屈家的救命恩人,另外一边是尊贵的睿王殿下如夫人,她自是帮那边都不是。
一如既往,只说性情上头,凤夫人要强些。
姜晚月知她玲珑剔透,不愿背后说人,故而问道,“夫人也不知屈将军从前在郡王府的事儿?”
王氏缓缓摇头。
“夫人有所不知,我家相公离开世子之时,也是得了些不好的名声,虽说后头是跟着郡王府的姑爷——而今的凤大人行事,但在郡王府上下,这只怕……,也难逃背叛之说。”
“这……,哎!”
姜晚月要问问从前殿下与段不言的关系,但王氏也不知,就在姜晚月一筹莫展时,王氏起身,“相公这几日身子大好,本也该来给夫人与小殿下请安,若不您稍待片刻,我这就去叫。”
姜晚月微愣,“这可会耽误将军军务?”
王氏摇头,“他而今身子还不算大好,营中军务也不多,要过几日才回去,不碍事的。”
姜晚月心中挂记这事儿,也就默许王氏的做法。
不多时,一身绿色锦袍的屈非求见,她赶紧差使红蕊去接,入门之后,屈非夫妇欲要再度行礼,姜晚月已经起身拦住,“将军客气,莫要多礼。”
待夫妻二人落座,姜晚月斟酌再三,还是直奔要点。
“听闻将军从前在康德郡王府多年,妾身有事儿不明,特请将军过来解惑。”
屈非拱手笑道,“屈非不才,可算得说是在郡王府长大,也得老郡王、世子与六伯教导,方才有了今日。”
半分没有回避过往之事。
姜晚月听完,暗自舒了口气。
只要屈非不排斥,估摸能说些她不知的话语,于是,姜晚月也不客气,再度开口询问,“屈将军,听得说殿下也时常往来郡王府?”
“夫人有所不知,殿下十来岁时,是长住在郡王府的。”
“啊?这……,皇子可宿住在臣子家中?”
屈非点点头,“过去许多年了,恐怕也无人知晓,但殿下自小与世子就情同手足,兼之老郡王才学非凡,淑妃娘娘身子羸弱,教养艰难,圣上政务繁忙,索性就托付给老郡王,宫中郡王府,两头住。”
原来如此!
这是姜晚月从来不知的事儿,没准睿王妃,也就是她的长姐,也不曾听说。
“如此说来,殿下同段世子倒是情意非凡。”
屈非点点头,这也不是不能说的事儿,瞧着姜晚月好奇,索性多说了几句,“老郡王待殿下也如亲出,那时赵家大郎赵长安、殿下与我们世子,三人情谊甚笃,后头殿下十二三岁时回宫之后,世子与赵大人也是陪读,跟着入宫。”
当然,那时淑妃娘娘也薨亡,睿王殿下还没有位份,身为七皇子,带着两个伴读,在宫中如履薄冰。
屈非说来,也叹声道,“后头听世子同末将提及,那时好些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好几次都在生死存亡之上,一路走来极为不易。”
生死交情,那自是非比寻常。
可姜晚月还是不放心,最后还是开口问询,“那凤夫人年岁小,与殿下之间……?”
终归是难以启齿的。
姜晚月点到为止,却再问不出旁的,但屈非一点就明,沉思片刻,方才开口,“凤夫人年岁小,自出生起,得万千宠爱,因郡王妃产后身子不好,凤夫人几乎是在世子、殿下与赵大人身上长大。”
“这么亲近?”
屈非点点头,“那时末将也有七八岁,都记事了,其中殿下性子最好,遇到幼儿时的凤夫人吵闹,也不生气,抱着搂着哄着的,十分有耐心。”
姜晚月听来,稍微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放下,是因殿下与段家关系匪浅,还真不是她所想的那般,君臣相互捆绑,时日一长,互相利用,也多了点情意。
殿下与段世子以及那赵大人,确实犹如亲手足。
如今段家堙灭,再无男人,段不言孤女外嫁,殿下多关切些,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