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第126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路上,联想到李世民爆表战斗力,如果放一两个回去,别回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是头疼,这四人位高权重,军中威望极高,总关押在这,早晚得出问题。

乱想间已经到达关押四人的帐篷,里面叫喊声不断。

“五饼!”

“吃!”

都这么久了,没想到这哥四个兴致还这么高。

推开帐帘进入,只见帐中备着不知谁安排的瓜果蜜饯,那四人胡子拉碴的,翘着个二郎腿,坐在牌桌旁战斗。

他们这四人,在沙场征战了十几年,然后又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此时虽是被关押,但也算稍有的清闲时光。

“四位,玩的还不错的?”

他的声音,让四人瞬间停下手中动作,齐齐转头看来。

一看四人皆神色大惊,因为李承乾一身赭黄圆领袍,腰间垂九环金玉,这两样可都是帝王的象征。

李绩语气十分惊讶,同时还有些肃杀之意。

“太子殿下!你胆子也太大了一些,不知道这是僭越吗?”

李承乾听到这话,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离开这段时间,杜正论等人都严格执行自己命令,没和他们说过话。

“不瞒诸位,父皇殡天,如今朕已继承大统,不日便会率军南下。”

这话让四人神色惧变,程咬金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哗啦”带其身上铁链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不可能!陛下英明神武,不可能就这么走了!”说着突然神色一变大笑起来,指着李承乾。

“殿下,您是想招降我们又没别的办法,才说出这话诓骗吧?”

李承乾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方温润之物。

螭龙纽白玉玺,玺身莹白如凝脂,一角却嵌着赤金。

正是,秦取赵璧,李斯作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命象征,传国玉玺。

四人自然见过,不由瞳孔猛然一缩,这玩意都落在李承乾手里,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们不用担心,太上皇他死了,然后又诈尸了。”他也没打算瞒着这四人。

说完快速将长安之战全部情况告诉他们,而且说了下目前形势。

四人听到,都神色阴沉,特别是程咬金,没想到自己一个疏忽大意放跑李承乾,竟引发天下大乱。

除了李绩外,那俩人也有着不小责任。

李承乾眯了眯眼,他原本还以为这四人听到消息会哭爹喊娘的要回去帮李世民杀反贼。

但现在这样子,和他想象中可差了不少,瞬间他就明白原因,

之前回去还好,顶多被训斥或者降职什么的,但现在自己引发如此大的乱局,这四人的罪责也同样加重。

就算李世民念及同袍之谊,但朝中言官可不会,到时纷纷参奏,李世民碍于形势,肯定会严惩他们。

本来也没想好怎么处理四人,见此情况当即说到:“四位,如今朕乃大唐正统,你们何不倾力助朕,以立下匡扶之功。”

“而且,朕可以对天发誓,无论以后如何,都不会对太上皇怎么样。”

四人听到这话,顿时勃然大怒。

首先就是程咬金,一副要掐死他的模样,咬牙道:“你做梦!我们生是陛下的臣,死了,到了阎王殿,也要帮他薅阎罗王两个胡子下来。”

李绩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太子殿下,臣劝你不要再有这个想法了,如您真为了大唐社稷和天下百姓,就放我们回去。”

李承乾料到他们会是这个反应,毕竟君臣情谊十几年,怎么可能谁背叛就背叛,之所以还是说,就是为了在他们心里留一颗种子,或者是留下一个能选择的路。

耸了耸肩吧:“无所谓,你们自己考虑吧。”

说完直接转身离开,出了帐篷,只见月月正在门口等候,脸上露出丝丝焦急之色。

别人急,他或许还能淡定,但月月主管情报,她一急,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当即快步走上前,眉头紧蹙:“月统领,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月月左右看了一下:“陛下,是不是换个地方再说?”

“好。”

帅帐内,月月拱手失礼:“启禀陛下,苏定方从潼关出兵,一路东进,如今三战三捷,大败齐王李佑。”

这话这李承乾既然既吃惊,又觉得合情合理。

吃惊在于按照这速度,苏定方完全就是急行军,然后也不休整到了直接打,就把齐王打熄火。

合情合理则是,在位大唐未来十年最闪耀的将星,确实应该有着能力。

“前后灭三国,皆擒其主而归”这可算悠悠青史中独一份的存在。

但是这苏定方以前是跟着窦建德、刘黑闼混的,河北这些门阀怎么就没弄个什么人劝降他。

如此情况,薛仁贵南下之行可就复杂了。

指节轻叩书案,抬头道:“月统领,去宣赵国公前来。”

片刻后,长孙无忌推门入帐,一身绛色圆领官头戴进贤冠,冠缨整肃,神色更是沉静如水,长须纹丝不动。

躬身失礼道:“陛下,叫臣何事?”

李承乾看着他,笑了笑:“这又没有外人,舅父何必如此客气。”

说着指着自己坐下面道:“坐下说话。”

“多谢陛下。”长孙无忌说着径直走到旁边坐下。

“月统领,你进来一下吧,情况跟赵国公说一下。”

说完月月进入帐篷中将情况复述了一遍。

长孙无忌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惊讶之色,目光颇具深意的看向李承乾。

“陛下,不知您打算如何应对?”

李承乾目光闪烁,微微摆了摆头,语气有些不悦:“赵国公,难道猜不到?”

长孙无忌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微微拱手。

“既然陛下如此说,那臣就妄自猜测了,陛下是在纠结,是保持现在出兵策略,还是集中力量拿下张掖雄狮关中,或者拿下河北形成对峙之态。”

怪不得李世民如此信任长孙无忌,这家伙确实厉害,将自己心思猜了个全中。

“赵国公,正中朕的心思,不知您可有建议?”

扶了扶三缕长须,叹了口气道。

“陛下,臣在朝中多年,对众文武还有朝廷兵马的能力还是有些见解啊。”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薛将军,这三策,表面看万无一失,但依臣看,只有侯将军那一路能成。”

“嗯?赵国公当时不也赞成这个出兵方案?”

“而且薛将军神勇,未必不能敌苏定方,朝廷如今要应付各地反王,对边关防守必然松懈,朕凭借火药一定可以攻破城。”

长孙无忌笑了笑。

“其实臣也是这样想的,也赞同这个出兵方略。”

李承乾眉头一皱,他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被窝里放屁,自己臭自己。

“臣之前说过,虽然我们兵分三路拉低失败风险,但陛下您能想到的太上皇会想不到吗?”

“而且还是那句话,太上皇真正的敌人还是陛下您。”

这话让李承乾脑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想法,对啊,自己为什么不换位思考,想李世民会如何应对?然后在想办法破局。

“朕有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