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84新面貌

八十多万本金,放在张红旗电视机票跟服装生意上,已经算是一笔天价了。

这时候已经取消了布票,一件衣服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电视机票虽然还在,但正在逐步退出市场,张红旗的生意,充其量也就是一张票一二百块。

这样算下来,这八十多万的本金,差不多是整个京城最大的倒卖市场了。

张红旗他们这帮子人聚在一块,这生意,越做越大。

但步入八四年,很多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等过完年,张红旗便张罗着去单楹秋那边瞅瞅。

这段日子一直忙着电视机票跟服装生意,倒是不知道单楹秋那边收古董的买卖做的怎么样了。

来到煤市街,张红旗刚到,就瞅到一伙工人扛着铁锹啥物件的,正往巷子里进。

张红旗心里奇怪着,倒也没闲的上去拉住问个明白。

等进了煤市街的小院,就看到秦婶正在这边收拾屋子。

“秦婶,过年好啊。”

“东家。”

张红旗给秦婶打了个招呼,这京城的朋友如今越来越多,过年的时候总部不能面面俱到,没去秦婶家串门子,年后给她拜个年总是好的。

秦婶喊了一声,马上便凑了过来,给张红旗汇报起煤市街这边的情况。

这一年,煤市街的事儿一直还不错,就是单楹秋坐月子那阵,秦婶差点忙坏了,那帮走街串巷收古董的伙计,秦婶每个都要联系,不然到时候找不着人,那可不就麻烦了。

“东家,你可不知道,这群伙计的眼力见差到哪里去了。”

“上次还把什么乾隆御用的恭桶给带过来了。”

“惹得这院子里一股子臭味。”

“我当时可刷了好几天呢,恶心死人了。”

秦婶年纪大,就爱唠上两句,不过从她嘴里,总是能听见各种有趣的事,倒也不无聊。

张红旗在京城收老物件的生意,也做了挺长时间了,如今经济一好,各式各样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多。

瞅着张红旗这生意眼馋的,或者是有其他心思的人,总想着从张红旗手里拿钱。

这恭桶,就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小把戏。

“这不是有秦婶你,有你坐镇,谁能骗的了您。”

“那是,东家,我的眼力您放心。”

“绝对不会让东家您赔钱的。”

张红旗听秦婶说完,然后问起了单楹秋现在的情况。

单楹秋现在忙得很,煤市街的事本来是单楹秋跟秦婶负责的,可自从单楹秋生了孩子之后,就被单老先生给接回了家坐月子。

这坐完月子,单老先生哪里舍得让单楹秋接着在外面抛头露面的,靠着单楹秋的哥哥嫂子跟单楹秋打感情,非要让单楹秋带着孙子好好在家里陪陪他。

“楹秋这孩子心善,不过这样也好,她那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爹,要是再没了其他人照顾,可不行的。”

“东家,我忙点就忙点,没啥紧要的。”

“那不行,既然这样的话,我过会给你多发点钱!”

“来的时候带的少,这点您先拿着。”

秦婶做事一直靠谱,张红旗总不能让秦婶心寒不成,赶忙从怀里掏出了个几百块,塞进了秦婶兜里。

秦婶跟张红旗拉扯了两下,就把钱收到了自己怀里,脸上笑出了花来。

就在这个时候,煤市街的门突然被推开来,单楹秋从外面走了进来。

“秦婶,我回来了!”

单楹秋十分兴奋,看到里面还有个张红旗的时候,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张红旗给单楹秋解释了一下,自己这次来只是来瞅瞅,可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单楹秋心思重,如今又成了单亲妈妈,活的可比常人累点。

跟这种人在一块,就要格外注意,尤其是说话啥的,要让她感觉放松。

张红旗又给单楹秋拜了个年,单楹秋也说起了自己从家里逃出来的事。

原来单老先生不想让单楹秋在煤市街那边干下去,虽说是给张红旗办事,可毕竟自己也不清楚那边是个啥情况,单老先生就非要让单楹秋去装修队帮忙记个账啥的,毕竟那边都是熟人,单楹秋一个人在那,也有个照应。

单楹秋可不是那种愿意听单老先生话的人,更何况自己这边做的挺好的,莫名其妙不干了,这可不咋好。

父女俩人从单诚诚这孩子生出来之后,感情好了不少,可眼看着年景还没过,又吵起来了。

这回就连单楹秋的哥哥嫂子都帮不上啥忙,单楹秋性子直,既然单老先生不愿意放她,她就隔三差五气一会单老先生。

最后逼的单老先生点了头,让她干回自己的老本行。

“你这事做的可不地道,单老先生年纪大了,又是你爹,要是真气出个三长两短,可不行。”

“秦婶,我爹那身体好着呢,怕啥,再说了,我让哥哥嫂子他们多照顾着,有啥事我肯定赶过去。”

单楹秋跟秦婶说了两句,又瞅了瞅张红旗,这老板过来了,账本自然要拿出来给他看看。

张红旗一边看着账本,一边听着单楹秋给他汇报。

煤市街这边收古董的事,算不上火,只是图一个稳定。

原本单楹秋跟秦婶还商量了一下,想着让那帮伙计多收一点,可谁知道等了半个多月,那带回来的老物件,一个个的没啥大价值,秦婶见了都直摇头。

这不,没办法,就只能叮嘱一下这帮伙计,收东西的时候仔细一点,别啥玩意都往煤市街送。

后来呢,单楹秋跟秦婶商量了一下,这买卖最重要的还是稳定,毕竟这些老物件里,只要有一两件有价值的,那就算是回本了。

要是再多几件,就全部都是利润,所以重质不重量,才是对的。

自从叮嘱了这帮伙计之后,他们每隔一个月过来一趟,倒是带来了不少好玩意。

那些老百姓家里的老物件,很多都是些民国后留下来的,价值不是特别大,但有几件,却是让秦婶看了都特别喜欢的。

说到这事,秦婶赶忙进了院子,拿出来给张红旗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