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大溃败

第324章 大溃败

那一年,李正涛的《秦》横空出世,以恢弘的战爭场面和东方美学震撼影坛,掀起国產古装大片的商业狂潮。

那一年,作为华夏三大导演之一的李正涛,继好莱坞导演陈安华之后,成为第二位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人导演,令整个电影界为之震动。

那一年,业內已默认他即將登顶“华夏五代导演”之巔,更是华夏导演领军人物,风头一时无两——

那一年——

=

李正涛的成功对华夏电影市场產生了巨大震撼,几乎整个行业都在讚颂:李正涛將带领华夏电影迈入大片时代。

这种讚誉让同属“华夏三大导演“的另外两位导演倍感压力。

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行,突然宣称要衝向国际、引领时代,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陈凯就是其中之一,他野心勃勃地拍摄了《极》,试图证明自己在电影圈的江湖地位,结果影片遭遇惨败,至今都没能缓过劲来。

然而《极》的失利並未浇灭其他导演对“大片“的追求。

他们一方面私下嘲讽陈凯不会讲故事,另一方面又纷纷投身大製作电影的拍摄。

这其中,梁小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他的野心极大,他不仅要重现《秦》的辉煌成就,更要开闢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誓要打造一部能够比肩甚至超越《秦》的鸿篇巨製李正涛追求华丽视觉效果的风格不同,梁小刚认为真正能让国內外观眾都认可的电影,关键在於实现“文化融合”。

他始终认为这种融合必然是以东方美学为外壳,融入西方艺术片的故事內核,他坚信这种独特的创作理念,既能带给观眾震撼的视觉体验,又能引发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从而实现海內外票房大爆,从而一战成名—

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在经歷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后,他最终启动了《王之盛宴》

项目——

====

7月2日。

办公室里。

死一般的寂静。

助理推门而入,递上了一份票房数据,紧接著,便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梁小刚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接过那份报告,只看了一眼便闭上了眼睛。

这部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电影,预售票房高达3400万人民幣,创下了华夏电影预售新纪录。

然而首映日票房却仅有2800万,远低於预期水准,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的眼圈略微带著血丝。

他猛地抓起电话,手指颤抖著拨通了院线经理的號码:“是不是周阳在排片上动手脚了为什么首日票房这么差!”

电话那头传来无奈的回答:“梁导,根据市场调查,真没做手脚,排片率75%已经很高了——我们几乎將全部的资源都压在这部电影上了,今天上午的时候,这部电影的上座率数据惊人,但下午,部分影院上座率只有四成,而且还有不少退票的——.”

“確定不是周阳”

“梁导,周阳就算再傻,也知道这部电影对华夏电影行业代表著什么,有相关部门的嘱託,他不可能会这么干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

电话那头的回应,令梁小刚微微一颤,隨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紧接著,打开了电脑掛断电话后,他死死盯著电脑屏幕热搜榜上#王之盛宴难看#的话题正在疯狂发酵!

一条条观眾评论像刀子般扎进眼底—

【剧情支离破碎,东西方元素硬凑】、【大场面堆砌得像暴发户装修】、【看到一半就想退票】——

他喉咙微颤,盯著助理:“立刻去查!这些负面评论到底是不是周阳在背后操纵的!

这个人,最喜欢做这些!”

助理点点头,隨后低著头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这种令人窒息的安静让梁小刚感到莫名不安。

他下意识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心里头那是一丝烦躁的感觉,竟开始越来越强烈了起来。

直到凌晨四点钟左右,他的电话响了起来。

“梁导,根据我们的调查,周阳方面不存在打压这部电影的可能性,也没有任何打压的动机..”

“毕竟我们电影的出品方是【华盛兄弟】,而周阳前段时间刚刚入股了20%的股份,从商业利益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大火他也能分到一部分收益。况且他们旗下的影院在七月份已经把排片资源全部空出来了,如果电影扑街,对他也没有任何好处!”

“除非,他疯了——”

掛掉电话后,梁小刚颓然跌坐在椅子上,这通电话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既然排除了周阳从中作梗的可能性,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

这部电影本身出了问题——

他继续盯著网际网路上的评论!

七月份初——

对於整个华夏电影,甚至对於华夏相关部门而言,都是极为惨痛的一个月。

被整个华夏电影圈寄予厚望的电影《王之盛宴》並没有和无数的资本,无数电影人想像中的那样,首映票房突破4000万,隨后一路长虹,轰向华夏电影票房之巔,紧接著衝出国门,冲向海外—

首映票房仅2800万人民幣,第二天,票房跌至2100万,第三天票房跌下1400万—.

一幕幕近乎坠崖式的票房数据,令【华盛兄弟】上下所有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渊中——

这部电影,要亏本了!

当《王之盛宴》首周票房最终定格在1亿人民幣,日票房已经破800万的时候所有人终於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这部耗资2.3亿的“东方史诗”,彻底悲剧了!

电影试图復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悲剧內核,却將故事背景生硬嫁接至五代十国的宫廷。

章怡饰演的皇后在权谋与情慾间挣扎,葛辉的帝王咆哮著西方戏剧腔的台词,而华丽的宫殿布景下,角色们披著唐制服饰跳起现代舞。

这种“中西合璧”的野心最终沦为一场美学灾难影评人辛辣嘲讽:“像用华夏著名瓷器装牛排,既糟蹋了青,又冷落了牛肉。“

更致命的是电影对商业与艺术的撕裂。为凸显“思想深度”,梁小刚刪改了原剧本中所有直白的衝突戏份,导致权谋线支离破碎;

而为討好市场,又强塞进香艷沐浴戏和慢镜头打斗。

观眾在豆瓣打出5.8分:“以为要看大片升级版的《秦》,结果端上来一锅《秦》混《哈姆雷特》的夹饭。“

首周后,院线紧急將排片从75%砍至35%。【华盛兄弟】股价应声暴跌,张忠雷在董事会上暴怒摔杯:“2.3亿拍出个四不像!早知不如投给周总的《恶魔骑士》!”

而梁小刚面对媒体追问时,仍固执宣称“观眾需要时间理解先锋美学”,却被网友扒出电影中“原创”镜头大量“借鑑”日本著名导演泽明《乱世》的构图—

这场溃败像一面照妖镜,暴露出华夏大片时代的虚火,当资本迷信“大导演+大投资大票房”的公式时,却忘了电影最朴素的真理:再贵的龙袍,也裹不住空洞的故事第二周过后,《王之盛宴》仅收穫3500万人民幣票房,总票房勉强达到1.35亿。

这部影片的惨败彻底打乱了三大院线乃至整个华夏院线市场的布局原本院线方预留优质档期期待《王之盛宴》创造佳绩,再为8月重头戏《菊台》铺路,以此奠定华夏电影工业化的基础。

然而现实远比预期残酷,影片上座率已暴跌至25%,市场表现彻底崩盘....

而仅仅才过半个月!

院线方彻底坐不住了。

暑期档过半,《王之盛宴》的惨败让整个市场陷入低迷,各大影院经理的电话被打爆,股东们盯著每日暴跌的票房报表,急得火烧眉毛。

“李导,《菊台》必须提前上!现在市场需要救场!”【华影国际】的副总亲自飞到【天娱】独立办公室里,近平恳求地拦住李正涛。

“对啊李导,再拖下去暑期档就废了!”【天娱】的邓百川也罕见下场施压,甚至暗示可以追加千万宣传费。

然而,李正涛只是摇头。

他盯著剪辑台上的胶片,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八月上映,一天都不能提前。”

“可市场等不了啊!”

“市场需要的是好电影,不是急救药。”李正涛推开会议室窗户,指著楼下《王之盛宴》的巨幅海报—那上面“东方史诗”四个烫金大字正在烈日下剥落,“宣传没到位,观眾没准备好,仓促上映只会重蹈覆辙。”

他转身盯著所有,眼神锐利:“要么等,要么换档,但我的电影,绝不將就。”

“但是暑期档正是赚钱的黄金时期啊,这个时候...

,“我不同意提前上映!这部电影的档期已经和投资方达成共识,我有最终决定权。如果强行提前上映,我將拒绝参与所有宣传活动!“

“—”

因李正涛的拒绝,院线方没有任何办法。

7月15日,院线方紧急调整排片策略,將《王之盛宴》的场次大幅缩减,转而推出《夏日恋歌》《江湖夜雨》等五部国產电影填补档期空白。然而这些仓促上马的影片要么是积压多年的文艺片,要么是低成本喜剧,宣传几乎为零。

首日上座率不足三成,《夏日恋歌》导演在路演现场面没多少人的影厅当场悵然若失o

短短一周內,五部新片总票房不足2000万,最惨的《北漂往事》单日票房仅17万元。

影院经理们看著冷清的暑期档,终於意识到这个七月,华夏电影市场正在经歷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海外电影倒是不少,但问题是,现在是【国產电影保护月】,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文规定,但你若是敢上映海外电影,这不是打相关部门的脸吗

而就在这个时候——

急得团团转的院线方,听到了【炫世娱乐】传出来的消息。

一部名为《功夫篮球》,由周阳提过一嘴创意的青春电影,似乎刚刚剪辑完—

这一刻,他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一时间拨通了周阳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