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道由心生
不过在登临上界之前,他将自已的一身道法传承,以及那道无回神风,皆留在了扶摇宗内。
作为一宗掌教的传承之物,一直延续至今。
在寻常时间里,悟道境以下的修士根本无法进入无回风洞。
此地乃是两位洞玄大能生死搏杀,打穿地表后形成的一块险地,其中蕴含数不清的空间乱流和断层。
若是强行进入其中探寻,那即便是真意境修士进入其中,也有可能落得个有去无回的下场。
单论这样的凶险程度,便是比那化龙池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是这般看来,那别说三年,就是让杨灵睿再修炼三十年,也是无缘入得其中的。
不过此方凶地的名字,既然与那扶摇宗传承之物相同,那自然就是有些常人无法知晓的门道在其中的。
扶摇宗掌门如今手握的那道无回神风,其实就相当于开启无回风洞的一枚钥匙。
这也是那位扶摇老祖将此物留在下界的原因。
无回风洞虽是凶险异常,但其中蕴含的风道至理,以及千百年来演化的各类奇风,对于风道修士而言,皆是能够改命成道的大造化。
他将无回神风留在扶摇宗内,便是想要遗泽沧澜风道后人。
以十二年一轮为期限,每到达新旧交替的节点,无回风洞内部的空间便会进入一段短暂的稳定期。
这时候,只要动用与其一脉同源的无回神风,便可将风洞外部残留的空间断层尽数吹开,打通一条通往此方无回之地的去路。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凝元境界的修士,也能够进入其中进行探秘。
这种稳定的探索期大概会持续三个月左右,之后这处凶地便会再度被空间乱流席卷,陷入狂暴之中,直至下一个十二年的节点。
因为扶摇宗手握着开启这份风道宝藏之地的钥匙,故而便以十二年为期限,设立了逐风大典。
届时,扶摇宗就会遍请沧澜各地风道修士齐聚一堂,一同进入无回风洞中寻觅造化机缘。
这样的做法确实是造福了沧澜洲内广大的风道修士,但同样也是扶摇宗借众修之力在为自家传承道统做着补全。
方才彭滔提及过一事,说只要能够在这方凶地中获得无回风息,便可获得进入扶摇洞天观道的机会。
他口中的这个无回风息,实际才是扶摇宗愿意与沧澜众修分享这处机缘之所的真正原因。
扶摇老祖实乃惊世奇才,当年他都尚未将这道无回神风真正补全,就已经在风道登顶沧澜,并破开了踏虚之境,去往了上界。
正因如此,现如今的扶摇宗,才需要通过每隔十二年开启风洞的机会,从中取得无回风息来补全这道神风的细小缺损。
或许在扶摇老祖眼中,无回神风与其他术法并无二致,就是一个寻常的对敌手段,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了就用,没了也不影响他站在一洲风道的顶点。
只是因为此物与那无回风洞同源,多了一个开启此地的功能,方才被他留做了一份传承,传给了宗门后人。然而如他这般不出世的风道大才,放眼沧澜洲历史上,也真就唯他一人而已。
他是沧澜历史上第一位以风道问鼎此界之顶,并登临上界之人。
而在他之后,直至今日,整个沧澜洲的风道修习之人,便是再无一人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
所以在这些风道修士眼中,扶摇宗手上的那道无回神风,便是公认的此界风道第一至宝。
谁人若是能够得到这份传承,那道途前程便可谓是一片坦途,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或许这便是真正的天才与芸芸众生的区别所在。
被扶摇老祖视为可有可无之物的无回神风,在他们眼中,就已经是漫长道途之上的毕生所求。
这看起来似是有些滑稽可笑,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认命的悲哀与无奈。
沧澜风道修士,何人不憧憬扶摇老祖当年的惊世风采。
可众修又怎会不清楚,自已并非那般真命天选之人,即便倾注毕生心血,也不可能达到他的高度。
正是抱持着这份自知,他们才会打消那些不切实际的幻象,转而将目标放在看得见摸得着,更为具体的事物上。
不过,自扶摇老祖之后悠悠几千年已过,其中定然也是不乏有心怀信念,于风道问求高远之人。
譬如此刻战场之中的云栖梧,便是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风道求索之人。
云栖梧手上的这道青冥神风,是她以扶摇宗亲传功法入道之时,自大道垂青下演化而出的一份天地馈赠。
此物可类比为杨元鸿早年的那道异象血蛟,都是一种伴生之物。
后续通过她自已不断的修炼,青冥神风方才从最初的细小游风,逐渐有了如今这恐怖威能的雏形。
在九年前那次的逐风大典中,她以凝元修为进入无回风洞,并一口气收获了五道无回风息入手。
这样的表现,可是让负责为她护道的三名真意修士激动不已。
要知道寻常风道修士,根本不可能得到这等奇物。
即便是天赋出众之人,要是没点大气运在身,也是与此物无缘。
而云栖梧一人独获五道无回风息,便足以说明,她的风道天赋与身承气运已然超脱芸芸众修之上。
身为扶摇宗掌门首徒,加上这样万中无一的天资,正常来讲,云栖梧只要按部就班的修炼,待得功成真意之时,便可顺理成章的得到那份,包括无回神风在内的传承道统。
然而令扶摇宗一众高层不曾想到的是,在那次逐风大典之后,云栖梧上交了五道无回风息,并明确拒绝了继承这份道统。
当扶摇宗内的长辈问及其原由,她便是将青冥神风显化,并目光坚定的说道:“老祖之法自是高妙非凡,但那终究非我所求,既然道由心生,自当该以心承道,栖梧思虑良久,还是决定,踏上自已的寻道悟道之路,请诸位长辈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