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退位
萧景曜的声音落下后,七皇子一脉的官员纷纷站出来指认江家,一时间,江家成了众矢之的。
慕青沅勾了勾唇,“七皇子连同诸位大臣这般指认江家,可否拿出证据一看?”
萧景曜笑道:“老夫人可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在江家的时候就让本殿下拿出证据,本殿下看在父皇的面子上给你留了几分面子。”
萧景曜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拢了拢披风,缓缓踱步到慕青沅面前。
他气定神闲,有着一切尽在把握中的自信。
“若不是有了确切的证据,本殿下也不会兴师动众。全天下的人,谁不知道江老夫人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只可惜,父皇待你有天高地厚之恩,而你却不知道珍惜。”
“幸而这世上还是有有良心的人的。”萧景曜的目光落在慕青沅身后,语气温和,“你还不出来吗?”
众人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慕青沅没有转过头,只听到身后传来细弱的一声,“老夫人,您别怪奴婢。”
白英迎着众人的目光,垂头走到萧景曜身边。
没有人会想到拿出证据的不是旁人,而是慕青沅身边最亲近的丫鬟。
孟氏险些昏倒,“怎么会是你?白英,江家待你不薄,你怎能如此狼心狗肺!竟然勾结外人陷害江家,你的良心在哪里?”
云安郡主冷笑一声,“一个叛主的奴婢的话,你们也信?”
不管他们怎么说,白英始终垂头不言,任由江家人唾骂她。
她最在意的两个人一直没有开口,她掐了掐掌心,这是她选择的路。
“怎么会是叛主?”萧景曜病弱的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笑意,“在本殿下眼中,她可是个聪明的丫头,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没有和江家同流合污,反而把你们的罪证一一收集,这可是大功臣。”
萧景曜的话音落下,白英拿出信件交到他手上,“这些都是从老夫人书房中搜出来的信件,都是和朝中大臣以及西北的书信。”
萧景曜或许是觉得再也没有对手,本性毫不隐藏的暴露在众人面前,“你们都听到了吧?这可是江家老夫人的心腹从她书房中搜出的信件,能作假吗?”
萧景曜自信地把信件交给白天也,“呈给父皇,让父皇认清江家人的嘴脸。”
白天也恭敬地接了过来,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慕青沅,慕青沅并没有动作。
白天也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捧着信件,呈到昭庆帝面前。
昭庆帝用力咳了两声,仿佛要把肺咳出来一样。
白天也顾不上信件,忙上前轻轻拍着昭庆帝后背,“来人去传太医!”
昭庆帝挥开他的手,拿过书信,一封封打开,锐利的双眼死死盯着上面的字。
萧景曜见昭庆帝眉头紧皱,便觉得十拿九稳,“慕青沅!”
萧景曜大喝一声,“你还有什么话说?你们江家还有什么话要说?还不快快认罪,或许父皇念在往日的恩情上,还能饶过你们!”
慕青沅自岿然不动,她嘲讽地看着萧景曜和白英两人,“我道你怎么不愿意嫁人,原来是攀上了高枝,眼界高了,只想着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了。我来往的书信,你没少看吧?”
白英脸上有些难堪,素来伶牙俐齿的她,面对慕青沅的诘问,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慕青沅风轻云淡地看着她,“你以为你的小心思没有人能够看出来吗?”
白英猛地抬起头,“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慕青沅淡漠的双眼看着她,眼睛里不再有原先的温和,“你们跟随我良久,我又怎么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人?白英,从你生出异心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白英木然地愣在原地,怎么会?她怎么会知道呢?
萧景曜的心中顿时生出不好的预感,他下意识看向昭庆帝。
昭庆帝已经放下书信,自已跌跌撞撞地从高台上走了下来。
萧景曜回过神,忙上前扶着昭庆帝,“父皇,您小心脚下,儿臣扶您。”
昭庆帝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他从小在诡谲的皇宫中长大。
因为先帝过早封他为太子,所以他的成长可以说是伴随着阴谋诡计和毒杀陷害,他不想他的儿子也过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所以都没有封王也没有封太子。
只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相处,就算不能像民间兄弟一般,也不要手足残杀。
他举起手,奋力挥在萧景曜脸上,颤巍巍骂道:“你这个畜生!”
萧景曜被昭庆帝一掌打翻在地上,他的病弱不是装的,而是他真的是病秧子。
昭庆帝这一巴掌打得他眼冒金星,嘴角渗出殷红的血迹。
白英见状,连忙上前扶起萧景曜,“七皇子,你没事吧?”
萧景曜站起身,清瘦的脸上满是阴沉,“父皇,您这是做什么?”
“你好好看看,你做的好事!”昭庆帝把书信砸向萧景曜的脸上。
疼是不疼的,只是让人觉得屈辱,让萧璟曜想起原先在德妃宫中生活的日子。
他蹲下身子,捡起散落一地的书信,书信上的字太熟悉了,分明是他的字迹。
萧景曜下意识咽了口唾沫,慌乱地翻看,每一张都是他亦或是和他有关的事情。
这哪里是慕青沅通敌的罪证,分明是他意图造反的证据。
只一瞬,萧景曜身上的冷汗便打湿了衣襟,捏着书信的手指逐渐收紧。
昭庆帝的怒号在他耳边响起,“畜生,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长期病弱的身子果然禁不起这心惊肉跳的场面,萧景曜看向大殿中,裕王一脉正在用看好戏的神情看着自已,江家人则是嘲讽地看着他,而他自已的人个个都如临大敌。
到了此时,他终于明白,他又被慕青沅给摆了一道。
真是一个老狐狸,难怪能扶持他父皇登基,可她为什么不站在他这里呢?
罢了,罢了,不站在他这里的人都该死。
萧景曜抬起头,笑着对昭庆帝说:“父皇,如你所见,还请你能退位,把这皇位传给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