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春闱放榜第一天,考生全都怒了!

第340章 春闱放榜第一天,考生全都怒了!

不多时。d完:?本@`^神;站` /最(新/·¥章@?a节~:更t\新(?e快o

养心殿内的嘈杂声逐渐停歇了下来。

上千份合格的考卷,全都完成了批阅,无一例外的出现在了登记的名册上。

判官之首则是双手一拱,将手中的那份考生名册,恭恭敬敬的呈到了大乾皇帝的面前。

大乾皇帝见状,只是闭目养神,沉声说道:“今朝春闱,共有多少新科举人上榜啊?”

“回禀陛下,今朝的情况有些不同寻常,因春闱试题改变较大,整体的试题规格与往年大相径庭,故而,今朝能登榜之举人,只有七十六名,若是再除去燕王、楚王、三皇子三人,便只剩下了七十三名!”

判官之首双手一拱,语气慷锵有力的说道。

而此话一出。

几乎整个现场的文武百官全都露出了一抹局促。

自从大乾皇帝登基到现在,整个大乾已经进行了十几轮次的春闱、科考。

可即便是纵观过去几十年。

科考上榜人数最少的一次,也有将近百人之多。

纵然如上次那般,也引发了许多读书人和秀才书生的不满。

甚至在一些考生比较集中的地区,都出现了考生游街的情况。

那次事件,还是由大乾皇帝亲自点头。

配合当地有威望的官员,给了几个领头的考生,挂上了些所谓九品芝麻官的头衔,才让那群考生逐渐安稳下来的。

想到这些,大乾皇帝的眼神中不禁生出了一抹后怕。

“只有七十三个么……”

大乾皇帝轻抚下颚道:“这七十三个考生都是从何处而来?可是从一处而来?”

听闻此言。

养心殿内的判官心领神会,为首的那个判官更是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肃然之色道:“回禀陛下,今年这七十三个考生,都是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其中只有七八个上榜的考生,是从一个地方而来的。”

“什么地方?”

大乾皇帝眼神一紧,仍旧是一脸严肃的开口问到。

要知道。

无论是大乾皇帝也好,还是现场的判官也好。

滋要是在这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心中都像是明镜一般。

对十几年前那场因为科考录取人数太少,而引发的惨案。

不光是大乾皇帝、文武百官,更是整个大乾天下都难以逾越过去的一道坎。

想到这儿。

现场的判官同样是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陛下放心,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那七八个上榜的考生,无一例外,都是从东山那边来的,那里的人您是知道的,世修降表,得了功名之后便翻脸不认人,丝毫没有半点反抗的可能性。

况且,臣想跟陛下说一句交心的话,即便是这七十三个人里面,真正有资格入选,并成为正儿八经的进士的,其实也只有六十多个。

这其中的水分,陛下您以为如何?”

听闻此言,大乾皇帝始终紧绷的眉目,终于在此刻稍稍露出了一抹舒展。·s~i`l_u?b¨o′o.k-..c?o*m¨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一股释然道:“既然如此,这水分便也算不了什么了。”

毕竟。

那六七个考生出身一般。

而且还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

有了这两重的加成,几乎就是将他们所有起事的可能全都杜绝了。

关键是。

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这判官口中所言之考生,自然也是因为这六七个同乡考生。

确实是存在着一些侥幸入围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滋要是大乾皇帝想要收回成命。

那对那几个侥幸入围的东山考生来说,都几乎可以说是毁灭打击了。

想到这儿,下方的判官首脑,眼神中也不禁生出了一抹释然。

他心领神会,双手一拱道:“陛下所言之意,臣心领神会,若陛下对这份榜单没有任何意见的话,那老臣这就去把这份榜单高悬于城楼之上了!”

“嗯。”大乾皇帝一脸淡定的点了点头,仿佛他就是为了这一切而来的。

想到这儿。

大乾皇帝也不禁深吸一口气。

旋即,他冲着身旁的贴身小太监小海子摆了摆手道:“小海子,你过来。”

“陛下,小的来了,陛下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了。”

贴身太监小海子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尊重之意。

“即刻给朕传六部的尚书、侍郎进殿,尤其是户部,户部的尚书、侍郎不仅要到场,整个户部的所有官员,都要给朕出现!”

大乾皇帝龙眉一紧,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坚决之色。

而听闻此言,贴身小太监先是微微一怔。

但很快,贴身小太监便双手一拱,一脸心领神会的开口说道:“奴才遵旨,这就去给陛下宣他们前来!”

说罢。

那贴身小太监便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

与此同时。

京城内、

皇城根下。

随着两排御林军开路。

所有蹲坐在空白布告栏前的秀才、考生,纷纷让路。

但众人的眼神中却并没有哪怕一分一毫的不悦。

反而,被御林军驱赶的这群秀才考生,眼神中都不禁露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激动与好奇。

见此一幕。

开路的御林军纷纷站定脚步,而后十分自然的分列布告栏两侧。

生是将人满为患的大街,分出了一条长达十几米的空旷大路。

“诸公莫急。”

在所欲偶秀才焦急的等待之中。

一道公鸭嗓缓缓传出。

下一秒,一个身着紫袍的大太监。

手持一份金灿灿的诏书,朝着布告栏径直的走了过去。

而这大太监手中的金色诏书不是别的。*l¨u,o,l-a¢x¢s-w,.?c*o?m*

正是民间所说的皇榜!

而今日,便是万众期待的放皇榜!

“徐兄,真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成功上榜啊!”

“哎,这次的题目多为算术,算术并非是我等的强项啊。”

“只不过,我听说,东山的那群考生,曾在考前突击复习过一段时间的算术。”

“哦?你也听说了?东山的那群考生该不会是傍上了什么大牛吧?”

“不好说,先看皇榜,看了皇榜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牛!”

话音未落。

那大太监便已经装腔作势的将手中的皇榜,恭恭敬敬的贴在了布告栏上。

就因为是皇榜,所以大太监在张贴之时,还特地将这皇榜的四个角,都规规矩矩的贴在了这四方布告栏的正中间、

“今日放榜,诸公当中必有兴高采烈者,也必有失落不得志者,但咱家想告诉诸公一句话。”

大太监深吸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无论今日放榜的情况如何,无论这份进傍上有没有诸位的名字。

命总归还是自己的,莫要寻短见,更不要从此一蹶不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陛下的原话就是,你们永远是我大乾的人才,只有春闱尚且还能继续承办下去,你们早晚都会有一天,能够入朝为官,能够为我大乾尽心尽力的!”

说罢。

周遭围观的考生瞬间掌声雷动。

叫好的考生更是不在少数。

只不过,这些话并非是大太监发自肺腑所说的。

其实,滋要是明白一点的人,心里都是门清的。

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一般的家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子去支持一个考生,连续靠好几年。

一般的家庭,组多只能供考生考一次两次。

毕竟,春闱科考的周期可是四年一次。

古代王朝能够活到六十多岁就算是长寿了。

那里有人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中。

将一大半,甚至十之七八的时间,全都用在准备一个春闱考试上呢?

春闱考试虽说能够博取功名,虽说能够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但在此之前,家族首先是吃饱饭的。

若是连饭都吃不饱。

子子孙孙春闱科考的银子,又该从何而来?

所以。

每年放皇榜的时候,乡下田间地头,便会多出许多年纪轻轻的庄稼人。

而这些庄稼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春闱落榜生。

“请诸公,自行鉴赏吧!上榜者,来咱家这里领一块玉牌,明日一早,要到养心殿上参见陛下!”

老太监说罢,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大串玉牌。

说是玉牌,但其实每块玉牌只有一个手指甲大小。

小小的玉牌上,更是只有一个字:“进!”

话音刚落。

数以千计的春闱考生,便如飞蛾扑火一般。

朝着那张皇榜看了过去。

下一秒。

一阵笑声传来,可随即,一阵阵哭声却直接压过了笑声。

尚不等现场的考生们回过神来。

便已经开始有喜出望外的考生,兴高采烈的拿着写有自己身份和官服大印的证明,精致朝着老太监走了过去。

“公公,小人不才,有幸上榜。”

“公公,这是小人从家乡带来的特产,还望公公收下。”

“公公,吾名肖虎,是今科四十三进士,还望公公提点。”

许多考生都纷纷掏出了自己准备的特产,而后一股脑的交到了那个在皇榜旁边等着的老太监的手中。

老太监见状,更是没有一分一毫的诧异。

他只是一脸淡然的全盘收下,而后冲着现场的考生们沉声说道:“都快着点看榜,若是有没来的,今日咱家可不等了,到时候在大殿,你们若是不到场,讨不到个好地方的一官半职,就只能等着人家挑剩下的了!”

没错。

每年的春闱考生皇榜放送,都是需要当年的考生到养心殿上。

按照考试排名的从高到低,依次挑选官职的。

每年的空缺有限,肥缺就那么几个。

能够状元及第,可以实实在在的说成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而那些因为有事儿,或者是成绩不理想。

最终不能亲自到达养心殿内挑选官职的考生。

便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被分配官职了。

只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之下,这些不入大殿的考生被分配的官职。

一般也都是任人挑选剩下的一些破烂的货了。

所以,为了后半生的仕途能有一个差不多的保证。

几乎每年都不会有不入殿的考生。

“真是怪了,为什么我没上榜,反倒是那几个东山来的混子上榜了?”

“是啊,那几个东山来的混子,虽说算不上不学无术吧,但为人太过憨厚,一看就不是干事儿的人啊。”

“可笑,我堂堂王冕先生的徒弟,竟然只考了一个第七十五名?哼!这玉牌,我不领也罢!”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生离开。

皇榜前的鼎沸人声也逐渐平息了下来。

老太监环顾四周,看向手中最后一块玉牌无人认领。

他又抬起脑袋,看了看已经高悬于头顶的太阳,便沉声一喝道:“午时已到,玉牌发放结束,未领玉牌者,明日不得入殿!”

说罢。

分列道路两排的御林军就像是接收到了某种指令一样。

御林军们纷纷向中间靠拢,而老太监则是将仅剩的那块玉牌揣入怀中。

而后一脸淡然的缓步走回了宫中。

可见此一幕。

却有许多名次排在后面的考生,心生疑惑。

“东山的那几个人呢?”

“他们成绩最好的考生,居然考到了进士二十七名!”

“这其中绝对有猫腻,他们人呢?”

“刚才放榜的时候,看到名字领了玉牌之后,就做贼心虚的跑了!”

“这群东山来的考生肯定有问题,若是有人能带我去找他,我给他白银十两!”

“我与那群东山来的考生,住在同一家客栈,我带你们去找他!

滋要是能问清楚他们为何能发挥如此超常,这十两纹银,我不要也罢!”

说罢。

相当一部分不服气的考生,大抵有二十来个。

便三五成群,气势汹汹的朝着京城第一酒楼走了过去。

刚一到酒楼门口,便看到了正背着包袱想要离开的那几个东山考生。

见状,二十几个排名不如意的考生,便一溜烟的冲了上去。

当即将那几个东山考生拦了下来。

要知道。

这春闱考试中的排名,可是事关官职的选择先后顺序。

说白了,这春闱考试就间接的关乎了一个人的一生啊!

若是这几个东山考生在春闱考试中的排名,确有问题的话。

他们只要向大乾皇帝反应,说不定就能重排春闱,让他们这些排在中下游的考生名次,再向前进几步。

这看似是一小步,实则,却是未来仕途的一大步啊!

“站住!做了亏心事就想跑?”

“你们就是那群东山考生!”

“昨日相见,你们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全,为何能在春闱考试中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是不是买了考题!还是作弊了!”

“现在赶紧交代,否则明日入殿之时,吾等就算是以命相谏,也要让陛下知道汝等的罪行!”

此话一出。

本就有几分做贼心虚的东山考生,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恐慌。

“说不说!不说,你们今天也走不了!”

二十几个愤怒的青年,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瞬间包围了马车,气势汹汹的看向那几个东山考生。

而那几个东山考生闻言,相视一眼,竟没有一人出头,都是唯唯诺诺的低下了脑袋。

而后嘴里小声嘟囔道:“我们……没有作弊,只是在春闱前一天,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他说……他家主子学识滔天,只要一人付二十两白银,便能稳过此次春闱,我们便交了钱,在他那儿学了一夜……”

说着。

本就气势汹汹的二十个考生,眼神中更生出了几分愤怒:“你以为我们都是傻子不成?一夜?一夜时间就让你们全都上榜?

那我们十年寒窗苦读又算什么?”

“算……算你们运气不好。”东山考生缓缓抬起头,而后连忙补充道:“这是那位先生说的,说若是我们被你们缠上,就让我们说这句话。”

“放肆!这是哪里来的先生,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这样,今日我们不找你的麻烦了!”

“只要你说出,那夜教你们的先生姓名,余下的我们自己找他算账!”

二十来个考生群情激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而被拷打的那七八个东山考生见状。

更是毫不犹疑的低声说道:“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大乾燕王殿下,六皇子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