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驰援边境!嚣张的余国大将!北周要完啊!

【叮!情绪值+10000!】

“你在说什么?!”

嘭地一声,女帝双掌猛地按在扶手上。

上身明显往前倾,眼睛死死盯着裴决。

但无论是眼神,还是表情中,都没有喜悦。

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连女帝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满朝文武,也被裴决的话惊呆了。

军令状?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旦失败,只有死路一条!

百年前,北周有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也是立下了军令状。

可那一场战役,却以北周大败而告终。

而当时的北周帝王,虽然有心想要保下那位武将。

可军令状一下,即便是他也无法改变结果。

最终,那位武将还是被帝王挥泪下令处决!

可以说,军令状一下,事情便再无转圜的余地!

“臣愿意为霍去病立下一个月内,大败余国大军的军令状。”

“请陛下即刻下旨,让霍去病领兵前往边境!”

可裴决的神态,语气,都没有半点动摇。

直直望向女帝的眼神中,更是没有一点退缩之意。

那一刻,连女帝都被他的坚决而撼动了。

满朝死寂中,只见女帝缓缓抬起手,又放下。

抬起,又放下。

如此反复几次后,寂静的大殿上,终于响起女帝的声音。

“嗯……既然是这样,那一切就依裴相的意思。”

“你们,拟旨吧。”

“陛下!”

“陛下!”

徐浩整个人都呆住了,一会看看裴决,一会看看女帝。

不知道该请谁收回成命。

武将们满脸不可置信,不敢相信,女帝竟然真的会同意裴决的建议。

让一个从来没有军功,甚至名不见经传的人,去领兵对抗余国!

一些非裴党的官员,则纷纷赶紧低头。

避免让其他人,看见他们脸上的喜色。

在他们看来,裴决这次无异是自寻死路了!

只是陛下的反应,看起来并不怎么开心的样子。

按理来说,凡是对裴决不利的事,最应该感到高兴的。

就应该是女帝才对啊!

“朕乏了,退朝吧。”

此时的女帝浑身散发着一种,难以遮掩的疲色。

深深看了一眼裴决,女帝离开了太清殿。

……

北周边境,永宁城。

高高耸立的城墙上,布满了战火的痕迹。

有的城墙砖石缝隙间,甚至还插着几只崭新的箭矢。

每一处城墙上,都可以见到,四处巡视的士兵。

然而,守城的士兵,以及城头的将领,脸上都难掩疲倦的痕迹。

尤其是在远远望见,数里之外,那黑压压一片的余国大军的营帐时。

他们心里都没有底。

“半个月来,余国大军的营帐越来越多。”

“几乎已经快要铺满两国边境线。”

“余国的进攻,只怕很快就要开始了。”

半个月间,他们也成功抵挡了几次,来自余国大军先锋部队的进攻。

但驻守永宁城的将士,并没有为胜利感到高兴。

他们看得出,这几波交锋,不过是余国大军的试探。

如今余国大军的兵力也越来越多,遥遥望去,远处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

一旦发动进攻,那这些士兵,足以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

“朝廷的支援,还没有来吗?”

现在,永宁城的将士,唯一的希望,就是来自朝廷的增援!

但是他们也并没有抱太大指望。

他们都是和余国大军交手过不下十几次的老兵,深知余国大军的战斗力。

就算朝廷上面派下支援,在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

想要取胜的几率,可以说是几近乎无。

“启禀将军,下官昨日刚接到朝廷的飞鸽传书。”

“陛下已调拨三万大军,前来边境支援。”

听完城守的话,守城将领眉头更是紧锁。

“三万……太少了。”

别说三万,就算两边数量一样,同样也是十万。

他们都没有多大希望,能够战胜余国。

更何况是区区三万?

“将军莫慌,或许这只是先头部队。”

“陛下正在从别处,调兵遣将呢?”

城守安慰守将。

“说得也是。”

虽然知道,这多半只是自己的幻想,但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安慰自己了。

守将想了想。

“那这次是何人领兵?”

“袁将军,张将军,还是马将军?”

听完守将说的名字,城守一脸尴尬。

过了

半天,才小声道。

“都不是,据说,是一位姓霍的将军。”

“姓霍?”

守将一脸疑惑。

“我守城多年,从没听说过,朝中有哪位姓霍的名将。”

城守左看看,右看看,见无人注意,才小声道。

“据说,这位霍将军,是裴相保举的……”

“什么?”

守将霎时瞪大了眼睛,连声音都大了不少。

“他一个文人,懂行军打仗吗?”

“陛下怎么这么糊涂!”

见他说得如此大声,守将也是手忙脚乱,让他住嘴。

“将军,此事不可高声议论啊!”

不管是质疑女帝,还是裴相,下场可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老子都快战死了,还管这么多!”

守将仍是余怒未消,不明白女帝为何会做出这样荒谬的举动。

“竟然派一个没有任何威信的人来带兵。”

这北周要完!

……

余国大军阵地。

短短不到十数日,余国边境,就已经纠集了十万大军。

阵地上,光是拔地而起的营帐,便有不下数千座,看起来蔚为壮观。

四处皆是身披甲胄,到处巡视的余国士兵。

一个个看起来高大精壮,眼露凶光。

无论是体格,还是气质,都和北周士兵形成了极大的对比。

而此时,在余国最大的一座营帐中,却传来一阵粗犷又得意的笑声。

“竟然派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黄口小儿领兵来对付我大军。”

“这北周女帝,怕不是被我余国的十万大军,吓昏头了!”

一名身高八尺,脸上蓄着络腮胡,左眼处有一条刀疤的武将。

大马金刀地坐在营帐的上首位置,神情不屑,看着手中的情报。

底下的余国武将们,也是附和发出嘲笑的声音。

“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点投降。”

“还省去了老夫动手的麻烦。”

唐骁将情报放在双掌中,轻轻一搓。

情报便化作纷纷纸屑,簌簌落下。

“传令下去,纠集大军。”

“等北周的援军一到,便正式开展。”

“这一次,本将要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