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这能好生养吗?
“是小兰丫头家吗?”
一大早,李老三就把骡车停在了贺兰家门口,板车上还坐着他媳妇。
何家就在贺兰家旁边,何大娘听见外头的声儿,忙拾掇好自己,挎了篮子,出门就往那边去。
“何嫂子去城里不?上车,我们捎你一道。”李老三热情招呼着。
何大娘笑道:“去去,我正想搭你个便车,老三媳妇也去逛大集呀?”
李三婶正抻头往院里望,没听见何大娘同她打招呼。
头两天就听儿子说,张家的院子被一个十五六的小丫头赁了,小丫头长得贼水灵,眼睛又大又闪,她一听就知道儿子看上了人家。
这不今早何大哥来借车,她就顺势过来看看,小丫头既能赁院子,兜里是肯定有几个子儿,她也不嫌嫁妆少,她看着差不多的话,回头就提亲来,年前就把儿子的喜事办了。
何大娘见她抻个脖子往人家里瞅,也不理人,面色登时不好看。
上了板车,身子一扭,特意挡在她眼前。
李三婶这才看见人,面上敷衍着挂了点笑,“是何嫂子啊,您也去城里?”
“哟哟,这眼里可终于是看见人了,我还寻思掉人家里去了。”何大娘也不看她,就给她个后脑勺。
院门打开,贺兰背着筐子,小跑着出来,笑着同李老三打招呼,“李三叔好,今天麻烦您啦。”
朝后头一看,见何大娘也在车上,笑得更灿烂,“何大娘您也去城里呀,太好了,我城里路不熟,有您在,我得少走好些弯路,今天我可就跟着您啦。”
小姑娘笑盈盈俏生生地立在那,小嘴抹了蜜似的,何大娘看见她就稀罕,笑得合不拢嘴,连声应着。
贺兰轻巧地上了板车,坐在何大娘旁边,这才注意到车上还有个妇人,何大娘挡的严严实实,她刚刚才没看到。
“这是你李三叔家那口子。”
“李三婶好,今天麻烦您和三叔了,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这个您拿着,别嫌弃。”得了何大娘提醒,贺兰热情地打着招呼。
筐子里是一包昨天就包好的菌子,她拿出来递了过去。
李三婶点了点头,伸手接过去,一双三角眼盯着贺兰,上下打量。
这模样吧,也就那么回事儿,眼睛大是大,可要那大眼睛有啥用。
人这么瘦,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这能好生养吗?
李三婶在心里摇头,给贺兰的身材打了个大大的红叉,还得再观望观望。
骡车一路到了城外,今天城外的人尤其多,热热闹闹地排成了长龙,上一次贺兰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刚到关州那天。
何大娘见她新奇,解释道:“瞧我,忘了和你说,咱们这儿啊,三天一小集,逢五一大集,今儿是十五,城里有大集,所以人格外多些。”
“小集是咱们村和北边的几个村子一起,不在城里,回头我带你去吧。”
贺兰连连点头。
赶集好啊,零嘴儿正好能在集上卖,完美。
骡车只能停在城外,李三叔在墙根避风处看着骡车等她们,李三婶、何大娘还有贺兰排在入城的队伍里,缓缓跟着人流往前行进。
“丫头你想买啥,告诉大娘,咱们先去把要买的东西买齐,然后好好逛逛。”
贺兰听了,认为何大娘说得有理,她买完东西可以接着逛一逛呀,今天出门早,也不着急回家,便把她需要的缸子,罐子,滤布,纱网等东西一一告知。
李三婶在一边竖着耳朵仔细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罐子缸子五个六个地买,这些个东西放一起,怕是要往两吊钱去了。
张家的院子赁一年才半吊钱,这丫头赶一趟集就能往外扔两吊。
这可不行,往后同她儿子一起过日子,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地乱花,要装东西什么不能装,筐子不好还是篓子不行,非要用恁贵的缸。
这丫头还是小,十五六岁,一点都不懂精打细算,就算她身上有几个子儿,哪能禁得住她这么乱花,不行不行,往后过了门儿,银钱都得交给她保管,她这像什么话。
何大娘听了贺兰的需求,心里也是一惊,不过转念便想通了。
小兰丫头身上还压着那么多债,一眼望不到个头,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外头还有一大家子人指着她,她不可能乱花钱。
这丫头脑子灵,主意正,应该是有了什么赚钱的法子,要赶在年节前多赚一些,她可得帮着杀杀价。
想到这里,何大娘也不多说别的,待进了城,直接拉着贺兰就往卖缸的铺子里去,走得飞快。
李三婶跟在后头,两条腿紧倒腾,才勉强跟上,她得跟去看着,不能让她乱花钱。
这回外头有车,贺兰也不怕拿不走,挑了四个陶罐,六个缸,一共是一千六百多文,不过她身上可没这么多铜钱,她从腰包里捏出一个银角子递给了老板。
李三婶见贺兰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一个银角子,那眼珠子更是快要瞪出来,她家的钱都是几文几文的往
外掏,可从没这么花过钱啊,那可是实打实的银子啊。
老板拿小秤一量,拿出剪刀,把银子剪出合适的大小,那剪刀好像剪在了李三婶的心头肉上,看得她抓心挠肝。
剪完银角子,老板将余下的递还,李三婶直愣愣地伸手挡在贺兰手前头,要去接银子。
老板一愣,手上方向一转,将余银放在了贺兰手里。
李三婶立时不干了,“你这人怎么回事,银子放我手上就是了,你怎么还转弯?”
老板十分无语,“人家小姑娘掏银子买东西,你要什么余钱?”
李三婶这才反应过来,那还不是她的银子,可就算现在不是,往后也是,她怎么就不能拿了?
“什么小姑娘?这是我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