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做个饭还和官员的品级挂上钩了
杨氏娘家虽不及四夫人,但她的父亲是四品京官,她亦在京中贵女之列,后来高嫁到公府,身份更是水涨船高,还真是从未涉足厨事。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qishenpack.com 免费阅读
但这杨氏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识时务。
她悄悄环顾一圈,视线轻轻落在屋内长辈的身上,心中已然有了数。
祖母的偏向,明眼人一看便知,便是从长远计,慕家来日前程,也尽系长房慕阳一身,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事。
如今是长房的这位堂弟妹掌家,细想昨日的情形,连慕阳都听其吩咐,更何况是她?
这位堂弟妹可是个有本事的,与谁为难,都不能与她为难。
思及此,杨氏便起身道:“堂弟妹,我是个蠢笨的,那就烦你教我一教,让我也能为家里做些事。”
愿意学愿意干,贺兰就喜欢这样不矫情的。
家里人口骤增,主食的米面是少不了的,所以打算再蒸上一批馒头。
贺兰让慕悠和慕意带着杨氏和面,正好给她俩当练习。
她现在是心心念念着麦芽糖,一门心思要搞钱。
既然是熬麦芽糖,肯定是要把西屋发的麦芽全都摘下来,如今西屋是家里所有男人的住所,贺兰就不好总进去了,好在有春河和春木。
同是在石场劳役,春河和春木自然也是清减了不少,她特意让他俩多休息休息,顺便看好屋里的缸。
为了发芽,西屋的火盆日夜不灭,特别暖和,昨晚算是他们自离京以来,睡的第一个好觉。
贺兰拿了盆子走到西屋门口,敲了两下门,将春河和春木唤了出来。
“少夫人,您有什么活要交代吗?”春河问道。
贺兰指了指西屋墙角道,“那两口矮缸,你们两个帮我搬出来,小心一点。”
春河和春木自然照做,屋里的这几口缸,昨儿个公子也特意交代过他们,一定要看好了,听凭少夫人吩咐。
缸里也不知是什么东西,还拿白滤布厚厚盖着,他二人纵然心里好奇,却也并没有偷偷揭开看。
此刻贺兰亲手揭开滤布,待看见缸里的东西,春河和春木俱是一惊。
只见整个缸底铺满了麦粒,每一颗还都发出了芽来,芽苗莹润润,俏生生,麦粒也是颗颗湿润饱满。
“麦粒竟然发芽了?现在可是冬天。”春河稀奇道。
麦芽的根系尽数钻入最底部的纱网,贺兰直接贴底将纱网取出,边撕摘麦芽边道:“屋子里暖和,自然能发芽,花匠不也能在暖房里种花?”
春河一想,那倒也是,只是他从没见过像这样给麦粒发芽的。
两人帮着贺兰把麦芽全撕了下来,足足装了有半盆。
撕下来的麦芽需要洗净,切碎,这是力气活,春河和春木哪会让少夫人动手,两人直接就包揽了过去。
除了麦芽,另一个必要的东西就是糯米了。
煮糯米饭很快,两刻钟差不多就能搞定,饭熟了,春河和春木那边的麦芽也切得碎碎的了,慕意、慕悠还有杨氏三人手里的面也早就和好,正放在东屋炕上醒发。
慕悠净完手,迫不及待道:“二堂嫂,咱们什么时候做糖?”
贺兰笑笑,“快了快了,得先把这些混在一起。”
糯米饭和麦芽碎充分混合发酵,静置后会析出来汁液,这些汁液经过熬煮后,剩下的就是麦芽糖。
混合这活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尽量均匀地搅和在一起就行。
贺兰带着慕悠她们一起,手下翻转碾压,盆里的糯米饭还带着热乎气儿,倒是挺暖手。
姑嫂几个聚在一起干活,气氛松快,杨氏也适应了她们的氛围,渐渐地,也开始跟着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唠嗑。
“没想到堂弟妹不仅精通厨事,竟还会发麦芽制糖,真是让我开了眼界。”杨氏夸赞道。
“那是自然,二堂嫂真的特别厉害,她用果子做的零嘴,附近的乡民都抢着买,她还会辨别哪一种菌子可食,哪一种菌子有毒,仓房里的那些东西,都是二堂嫂教二堂哥带人挖的,还有还有,二堂嫂能把令人作呕的下水,做成美食呢。”
一听杨氏在夸贺兰,慕悠就开始给她普及贺兰的经典事迹,语气里的崇拜和亲昵溢于言表,杨氏不禁有些惊讶。
三房的这个小堂妹,从前可是顽劣得很,一应功课技艺从来不好好学,同她自己的亲姐姐都不甚亲近,不知让四婶操了多少心,怎么如今竟好似变了个人一般。
杨氏转头看向贺兰,难不成这位堂弟妹还有调教人的本事?这不知道的,都要以为她们二人才是亲姐妹。
“大堂嫂,下水你一定是没吃过的,昨儿个还剩了好些,一会儿午食给你尝尝。”
吃下水?
杨氏有些笑不出来,这种东西她从前是见都不曾见过的,她记得婆母提起过,这位堂弟妹典当了重宝,身上不缺银两,怎么就至于连下水也要烹与人食?
“虽然二堂嫂处理下水的时候,十分令人难以直视,但是入锅后,它的
香味真的非常特别。”慕悠继续推荐道。
贺兰观杨氏的表情,便知她心中膈应,昨儿个全家人都膈应,最后不也一口没少吃?
尤其是慕阳和金夕,昨儿进门看到下水的那副样子,好像要上刑场,吃到嘴里之后就好像那个大胃王。
见杨氏纠结,贺兰便引走了话题:“大堂嫂,您从前应是给大堂兄煲过汤吧?”
杨氏闻言,先是松了一口气,继而道:“确实煲过些养身汤,堂弟妹对煲汤也有研究?”
贺兰摇了摇头,“我最不会煲汤了,您有煲汤经验,回头教教我们,婆母和叔叔婶婶们都受了大罪,到时候煲些汤给他们,好好补补身体。”
杨氏微微蹙眉,堂弟妹这是什么意思?自己今日已经顺从于她,在厨下忙了许久,知道她有能力,也对她多有奉承夸赞,却为何要故意说这些话,为难于她?
慕意就站在杨氏旁边,听出她呼吸略有不稳,意识到她生了误会,便同贺兰道:
“弟妹,我们从前都是不会下厨的,便是为亲人煲汤,也是小厨房去做,我们最多监厨,并不会亲自动手。”
“京中五品以上人家的女眷,奉行‘监庖厨而不亲执爨(cuan)’,若是三品以上,则讲究‘远庖厨以全慈,避烟燎以养气’,所以大部分时候,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厨房。”
贺兰听得云里雾里,大姐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做个饭还和官员的品级挂上钩了?
她不确定道:“也就是说,只要做了五品以上的官,那么他的妻女往后就不必下厨房了,是这个意思吧?”
慕意点头:“是,可以这么说。”
还有这样的规矩,那还挺好的,丈夫升了官,妻女也能跟着沾上光,不用在家劳累了,不像前世那些个奇葩男,自己在外风光享受,把妻子扔在家里做老妈子。
杨氏听贺兰如此回答,才恍然,原来这位堂弟妹竟是不懂这些礼法规范,是自己多想了。
她怎么忘了,这位堂弟妹从前与常人有异,自然不懂规矩。
慕悠见贺兰竟对这些有兴趣,心里不太开心,闷闷道:
“哪里是不必,明明是不许,否则就是失妇容,是闺门不修,这是什么道理?”
贺兰刚还来了兴致,又让慕悠这一句给砸蒙了。
怎么个意思?
做饭是闺门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