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极山乐土
野山北地多飙风,
枯木空林潇潇声。
此远离家三千里,
残月照枯藤。
出黔首,今白发,
怎堪是离愁。
风噎枝桠声声忧,
此曲何人奏。
倒是风花雪月且难留,
一曲道白头。
铅云压了那银川砦,郁郁的让人心里不的舒展。
宋粲依旧被锁在那空空的马厩的石槽上,然却也是个无马可喂。
说是各个马厩的军马均已补配,却独独这宋粲的马厩却是无马配来。只剩下那匹从战场上跑回来的伤马。
说来也不奇怪,倒是那军马的都头做了手脚,于那宋粲父女一个绝境死地。
都说是“功高不过救主,最毒不过断粮”。无马,便无粮草给养。坂上的宋粲父女,此时便是连那马料都没有了。
虽说宋粲早就料到到有这一天。然,藏在大槐根下那雪洞中的那些个食物。且不说这些个食物没个多少,倒是堆出个山来,也架不住他这一对父女坐吃山空。
堪堪的望了那洞中所藏,也只剩下些个萝卜青菜。即便是再省了吃,也是一个过不得几日,就是一个空空如也。
但是,这边寨的冬日苦寒,没有炭火,且不用有那闲心担心食物是否充足。西北风倒是又好多,倒是喝不得。那风刮来,不消一夜,便能要了这父女两条命去。
然,那都头且是一个狠毒,拿铁链锁了宋粲,且那铁链又被那都头截短了些个,倒是让他不得远去。
近处的枯枝柴草早就被捡拾一空,且是望了远处的柴草而不可得。倒是这近在咫尺,却不可得,饶是与人一个绝望。
索性者,宋若却能走得几步,捡了些树枝回来,能点了火刮些个牛羊骨上的肉沫,打了水熬些个汤与那宋若喝。
便又过不得几日,且也是近处也无可燃之物。
那宋若力气尚小,且拿不起柴刀,砍不得枯树,只能捡些个枝枝桠桠来,烧起来也是撑不过一个时辰。
眼看堪堪便是要冻饿在此地,却意外发现那马厩物也。马宋粲心细,竟在此物中找到那尚未消化的豆类上能煮了充饥。而且发现,此物晾晒了倒是能点燃且是不比那柴火之物差上许多,又能闷烧而无烟倒是御寒之佳品,唯一的缺点,就是那气味不怎的好闻。
值此滴水成冰之时倒是不怕那马粪熏眼,饶是活命的要紧。
活着吗?自是只活着。
身前娇儿无怨,京中父母尚在,又让他怎肯先死?
天若收他,便是个自无怨言。活着,便是上天见怜留一些眷顾于他。
更不舍下怀中娇儿无靠,父母白首无依也。
适才黄昏之时却挨过了一遍打。那军马都头虽是勤快,今日断是不会再来了也。于是乎,便吊了脖子下到那马厩之下。扎扎实实的抠了一筐的马粪上来。
那宋若且是个勤快,见马粪上来,便伸了小手,于那马粪中寻找了黑黄二豆。
宋若今日也是挨了几鞭子,却是不像前些日子那般哭的一个惨烈。宋粲见其脸上的鞭痕,心疼问她:
“不疼麽?”宋若却是一个摇头,抬了那噙着泪的大眼睛看着宋粲,强挤出一个笑脸,道:
“疼,喊疼,爹爹疼。”
说罢,便又低头抠碎那马粪,找那马粪残留的豆子。
宋粲见了鼻子一酸,背过身去拖了锁链到得屋外,看那早先晾晒的马粪已经干透,且能点了取暖。虽是不多,但也好过寒冬无火。
却在此时,却见一条大大的枯枝,从那大槐上掉落。嚯,这根断枝大的,省着点烧也能过夜。那宋粲见了且是个大喜。倒是离他远了些,伸手不到,伸了脚却能将将的勾到一点。
于是乎,且拽了颈上的铁链,努力勾去。
再近些吧,那铁锁且再长些吧。
然,直到那铁锁绷直,脖颈之上铁环将那皮肉磨出血来便也不可再远。眼见那枯枝且在眼前,却始终遥不可及。几番挣扎却再也忍他不住心下压抑,却也蹲在地上捂了嘴不敢哭得一个痛快。
宋若听声,便蹒跚了跑了过来。抱了那宋粲,冻红的小手捧了那刚从马粪中抠出的豆子示于宋粲眼前。哭道:
“爹爹不哭,爹爹不哭,乖……”
听到女儿哭着哄他,那宋粲却再也忍不住,便是一把将那宋若抱在怀里,失声痛哭。
此时,砦中且有烟花凌空炸起。与他的泪眼中,幻做银花莹莹撒撒映了天幕。
且是腊月祭灶了麽?
那宋粲看了那起伏绽放的烟花,心内自问。
只因这碎石坂离城甚远,且不闻得那炸开的声响。
心下叹道:日子且是过得一个快,一恍就已到年下。过不得几日便是除夕也。
想罢,且是心下凄然。便点燃了马粪,依了火堆,抱紧了宋若在怀。
看那城中稀稀拉拉的烟花腾空,嘴里却与她讲述着东京汴梁的那繁华似锦、灯红酒绿。那除夕夜通宵畅,饮歌舞达旦,那满城的火树银花。
宋若却不曾见过那东京的繁华,更没见过那宋家大院中的大年夜是个什么样子。却是兴奋的指着那半空炸开的烟花问东问西。
那烟花自半空炸开,火光映照在宋若稚嫩的小脸上,在那宋粲的眼中闪过,与脑海中定格。
便是看不尽如此,倒是几世的因缘造定。
想那汝州,初见宋若之时。此子尚在襁褓,这一晃眼便是一岁多些。
却是在这苦寒之地从那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
此子倒是个聪明伶俐,这言语上倒是比手脚快了些。
若是在那京中,与这大年夜,就这般爷爷奶奶的叫上一番,且能让自家的严慈心里美滋滋的抛金撒银,给了大大红包。
如今,却是跟在自家这落难之人身边挨打受苦,终日马粪度日。
此时抱她在怀,暖暖之感盈于胸膛。
然,心下又是一番凄然。
虽喉头哽咽,却又与她有那说不完的话来。个中话语,说与那容若,亦是说给自己。
望那城中璀璨的烟花之通宵达旦,低头看那宋若却在自己怀里睡去,长长的睫毛上还沾着些许的泪水。
那嘟嘟的嘴角却是含着那意犹未尽的笑意。
仿佛在梦中也曾梦到了那祖母桌上堆积如山的蜜饯果子,是否也曾梦到祖父拿着福袋微笑的塞到他的手中,笑的一个花枝乱颤。
那小脸上的微笑,仿佛让那宋粲看到了严冬之后那在薄雪之下荒草那稚嫩而坚强的嫩芽,且在那春风吹拂下化作绵绵草岗。
却在此时,耳畔却又闻那尺八呜咽。《天问》曲调绵绵绕绕,倒是一个声声怨怨。
宋粲且只听了,却也身上无力,不再想去寻那尺八之声来源。
只是静下心来,缓缓闭上双眼,心随那尺八悠扬而飞纵天地之间。
然,闭了眼去,却不是无尽的黑暗,倒是那汝州之野盛夏的阳光,饶是一个晃眼。
后岗之上,依旧是个绿草如茵。熏风吹过,蒿草如同麦浪般的绵延开去。
起伏间,见那校尉宋博元,纵马驰骋疾驰如风而来。
到得他身前也不下马,口中叫了一声:
“官人”
却拉了马鬃圈回马来。
那脸倒是洗的,那叫一个白净。鬓间插了一枝不知从哪里摘得的野花。衣着却还是那身衬甲的白袍,与那阳光下饶是一个晃眼。这干净的,让那宋粲看了且有些个陌生。
那校尉坐下黄骠肥马,却又是一个眼生的紧。
宋粲看罢,心内笑道:这泼皮且不知从哪偷来这一匹肥马,无鞍无缰的光着便骑了来。
还未想完,却见那宋博元背着那温暖的阳光,抱拳道:
“官人且歇了,待俺先行探路去者!”
说罢,便是抓了那马鬃,双腿一夹,一声嘶鸣中,那匹肥马便驮了他飞奔而去。
远望去,那腰上腰辫上那铜头勋挂,却是如同重新打磨过的一般,在马匹的颠簸下飞扬着在那阳光中闪烁不断。
望自家校尉远去,便想唤他回来,却听闻那程之山郎中声音道:
“他倒是自在……”
宋粲闻声连忙回首,向那程之山行礼。
见了之山郎中身边无人,便埋怨着问道:
“世叔,成寻那小厮却不曾跟来?”
那之山先生且抬手,举了拐杖摇了摇,便喘息着坐下,道:
“小撒嘛麽?他还有他的事……”
一声“小撒嘛”听得宋粲一个瞠目结舌,却又笑道:
“怎的?世叔也如此唤他来?”
程之山倒是还了宋粲一个怪哉的表情,瞪眼道:
“耶?是何道理?倒是我的人,你们且叫得,单单我却叫不得也?”
说罢,便是拖了藤杖艰难起身,口中叫了一声:
“走也!”
宋粲赶忙上前搀扶,问道:
“世叔,哪里去?”
见那程之山将手中的拐杖一指,心下不甘了道:
“再不快些,便是便宜了那两个贼秃也!实乃欺了咱家老无力则个!”
那宋粲听这一声“咱家”自郎中口中说出,倒是个想笑,这“咱家”也是会传染的麽?
学好如登山,学坏一出溜啊。想是这知书达理的斯文人跟我们这帮武人待久了也学不到一个好来。
且笑了,顺那拐杖看去,见济尘禅师背着那佛龛疾步前行。
熏风吹过,掀起那薄纱,见佛龛里面法相庄严,那饼青苔之上的佛祖慈眉善目望向他来。
还未看够,却被那后面跟着的济严法师念念叨叨且伸手给那佛像盖上。
此法师且是个异类,倒不是后来的那般枯槁。现下,这和尚依旧是个胖大,走动间,且是一个身肉乱颤。
敞了胸怀,却不顾自己露着那胸前的白肉,双手合十,紧跟着师兄的脚步,亦步亦趋,眼中便是欣喜之色,望那初升太阳一路走去。
那宋粲看罢笑矣,心道:此和尚倒是个无拘无束,这身肉,饶是委屈了他这累世的修行,积年的吃素之名头也。
想罢便是回头,欲将这笑处与那郎中分享了去。
且刚刚指了那和尚,却见那之山郎中,步履蹒跚之中超了他去。
见那郎中磕磕绊绊,便想跟将上去搀扶。
然却觉得脚下仿佛生根了一般,且是一个寸步不得行去。
心下正在焦急,耳畔却听得那宋若喊他,那哭喊之声忽大忽小,凄惨的让他心里发慌。
于是乎,便心下埋怨了那宋若。平日里也不见你哭爹,倒是此时要紧之处却哭喊了叫我做甚?
且是回头寻来,眼前却是一望无际的草岗延绵,倒是寻不见那宋若的身影。
心下便是懊恼了,低头心道:怎的丢了她去?却是一念,倒是让他心下释然,丢了也好,至少不会跟了这没用的爹吃苦受罪。
想罢,赶紧又回头寻那之山郎中。咦?倒是这老货腿脚快!竟也是个寻他不见。这便是一个心下懊恼,四下急急的寻了。然,入眼便是那草岗延绵,别说那郎中,就是刚才看到的俩和尚,现在都跑了一个没影了!
心下又是一个怪异,心道,现在这帮人跑路都那么的快了麽?属耗子的?一眨眼就不见了?
恍惚间,却觉身后有人看他,倒是让他脊背有些个发凉。
猛回头,却迎面撞见那巡城鬼吏,且是唬的心下一惊。
见那鬼吏躬身叫了声:
“将军”
此声且是唬得那宋粲三魂离体,七魄惊飞。慌忙抚了胸口稳了心魄,饶是一个惊魂未定。心有余悸中,且看了看那鬼吏,又看了看那天边大大的红丸,心道,这青天白日的!也不怕晒死你!
此话倒是不敢说出,且看了他怪哉了道:
“你这恶厮!大白天的也敢出来?”
那鬼吏闻声,再次躬身道:
“将军请回。”
宋粲听罢心道:怪哉?你知道我要去哪?你就让我回去!回去?麻烦你告诉我,我都不是自己来的,你却让我回哪去里?腿着?诶!说到这了,要不你先看看我这腿,咋就不听使唤了呢?治好了我好去追那郎中去!
却在一番紧张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却听那鬼吏惊道:
“回头也!莫管去哪里?断不能跟了他去!”
那宋粲听了大惊。心道:你这死鬼!且是我肚里的蛔虫麽?心里说话你却也能听见?然又恍然大悟,心道:这货很可能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怨我来着边寨清苦,腹内无甚油水,自顾逃出便是!
那鬼吏望了宋粲眼神呆呆,心下胡思乱想,却也不答他。遂,叹了一声,软声道:
“回吧,前方且不是你的去处也。”
那宋粲听罢,心下又倔强了道:就不!倒是跟着这帮人去,才是极山乐土也!
那鬼吏却似看穿了那宋粲内心,只是又叹了一声,伸手过来将那宋粲一把拎起。
这一下,便是让那宋粲双脚离地,心下且是一个惊慌。
却是要挣扎了,然又是一个浑身无力,手脚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般,且是不听自家的使唤。
心下慌乱,望那鬼吏怒道:
“你这丑货,要带我去哪?”
话刚出口,却是一个眼前一黑,一头撞进黑暗之中,还未稳下,便觉一阵恶寒四下的袭来。
只在瞬间,便仿佛被锁住了手脚,困于那黑暗之中。
此黑暗恶寒中,便是一个身不可动,手不可触,眼耳鼻舌皆非自家。
然,那刺骨的寒冷湿潮,却如浪般的漫卷而来。
透骨的寒气,穿了皮肉,渗了筋骨,湿答答的缠在身周好不自在。
然却是一个浑身的无力,无法动了手脚缩了身子御寒,且只得一个挺直了身子苦挨了那周身彻骨的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