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同忧者相亲
“尔可知罪?”
那谢延亭却是闭了眼仰了头。
自家自打从了夫人作出那谋算配军孙佚的事来,便觉早晚就这么一天,倒是不曾想到这砍头的刀来的如此的快。
偏偏碍于故旧之情,又听信了那妇人之言。放了两次的救命之恩不报,却陷那孙佚于死地。
后悔麽?倒是自家不义在先,现在处境自然是个无话可说,心下只求一个速死。
万念俱灰了麽?且不尽然,看似引颈受死,却也是望了有那一线生机于己。
然,当将那口刀轻轻的压在自家脖颈之侧,那跪的直直的身躯便是微微一震。胡须下的喉结,已是一个上下颤颤的抖动。
怕麽?
是个人都怕。
只这一刀下去,便是血流五步,这尘世间恩恩怨怨,儿女情长便再也与他无关。
心下放不下的且只剩一事。便是那结发的娇妻、可怜的幼子也会随他而去,再见已是那阴曹地府枉死城中。
虽闭了眼不去看,但那腰刀锋刃摩擦那衣物,发出的翁鸣之声。虽是个声响细小,却在此刻倒是声声入耳,犹如雷霆一般。
死寂一般的安静,倒是让人心下不禁了,生出一番的波澜,往日历历在目,过往却在眼前,如同惊涛拍岸,荒水撼堤。
然,不过片刻,听那童贯缓缓道:
“可知无恩之刑?”
此话问的那谢延亭无言以对。
怎是个不知?然,世间那后悔药且是个难寻。便是咬了牙,稳了心中的恐惧,便是期盼了那口刀能速速的斩来,尽早得了个解脱曲折。
然,却觉那口刀,离了自家的脖颈,遂,觉刀锋刮面。
那腰刀锋利,刀锋所过之处便是一个须发皆断。那谢延亭却不敢避,只得战战了硬挨。
却又听那童贯冷声道:
“那宋粲两次与你救命之恩,你却三番两次欲至他死地,此乃忘恩。夺其军功此乃失义……”
那冷冰冰的声音传入耳中,且是让那谢延亭面红耳热。
身后自家的妇人却是一个嘤嘤了轻声叫了他:
“夫君!”
一声“夫君”出口,便是被那一声响亮的耳光打断。随即便是一顿噼里扑通的踢打之声拌了内侍小声的叫骂。倒是再听不见自家夫人一点的声响。那拳拳见肉之声,让那谢延亭心下怔怔,倒也不忍回头去看。
遂那踢打声落,耳闻自家的夫人微微啜泣之声,心下凄凄之感油然而生。
倒是个心内沉沉,再也让他昂不起那头颅。
然,那头还不曾低下,却被那口刀挑了下巴,强令其抬起头来。
那童贯的公鸭嗓便又响起,听那冷冷了道:
“如此恩将仇报以怨报德,可杀之否?”
那刀锋断抵喉,斩了那须发皆断,纷纷的掉落。那些许的声响,此时于那谢延亭耳中,饶是一个同雷霆万钧。
拌了那远处小儿嬉笑玩耍之声,便又是一个万刃戳心。
只得心内自叹人为刀俎也。死了吧!愿那阎君下世不再与我一张人皮!
且在想,却又听那童贯道:
“如此忘恩负义,便是手刃与你,我亦欣然之,却是我那不成器的侄儿心善,苦苦哀求于我,而不得行此快哉之事。”
说罢,便将那口刀扔在谢延亭膝前,钢刀触地,弹跳了饶是一片的响亮。与那叮当之中,那谢延亭再也经挡不住,扑通一声便是双手撑地,喘喘却也不敢大声。
见他如此的不堪,那童贯却是个拢手望他,冷声蔑道:
“再三救下尔之性命,倒是看你怎的做出欺天负道之事。”
说罢,便转身负手而去,行走间且丢下一句话来:
“我若是你,怎得厚颜苟活于世!”
那谢延亭战战窝在地上,且不敢抬头。只了听了脚步渐远,又听的暖阁木门响动,便觉那童贯进了暖阁。
这才敢睁开眼来,暗自望了四周。
心下凄然,回头,望了一眼身后伏地,毫无声息的妻子,耳听那院外儿子与那宋若玩耍嬉笑之声,却是心下不忍也。
然,事已至此,也无他法。心下也道自己合该是个当三死之人也!
想罢,便吞了口水,双手战战捡了那刀托在手中,望天长叹了一声。
那夫人见他如此,便是哭嚎一声,一把抓住夫君的臂膀,不顾那内侍刀剑抵背,且是一个声声泣血苦苦哀求。
那谢延亭倒是将心一横,甩开自家夫人,喊了一句:
“莫要跟来!”
叫罢,便托了那刀向自家的喉头撞去。
值此紧要之时,却见那旁越一脚将那腰刀踢了一脱手,见那柄刀当啷啷的落在当院,那谢延亭两手空空,惊诧了望那旁越。
旁越却也不说话,将那被内侍踏扁了的乌纱又撑了起来,撑好了,拿在手里看了看,便随手扔在那谢延亭身前。
院中众人皆是个诧异。
却看那旁越点手散了那押住那夫人的小番。
那惊魂未定的夫人,慌忙爬将起来,抱定自己的夫君,哭一个声泪俱下。
倒是这般苦情的戏码,让那旁越看得有些个厌烦,道:
“且是聒噪!”
说罢,便向那身边顾成道:
“问她,今晚吃些什么?”
说罢,且无奈的丢下一句:
“饶是有得一个好儿也!”
那夫人懵懂,然,站在她身后的顾成却不跟她客气,便是一脚跺在那夫人身上,踩了脊背贴了近身,押了声,呲牙咧嘴了道: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且是苟得了条活命!”
那夫人听的此话恭喜的吉祥话来,且个魂飞魄散。这声音,倒是比阴司勾命的恶鬼更为恐怖也。
即便害怕。也知此番且是得了一条活命,慌忙收了哭声磕头如捣蒜般的一路送那旁越进那暖阁。
且不说这谢延亭一家如何的杀猪宰羊,殷勤的侍奉着童贯一行人等。
倒是京城宋邸大院却是一番大大的热闹。
那龟厌却不想让师兄和师侄见他不堪,便是在那漏泽园寻了也不知何人何时搭就的看坟的草棚,带了唐昀洒扫了一个角落堪堪的呆一夜。
待到了天亮,这才稳住了情绪,擦干了眼泪,换做一个混世魔王般的没心没肺的嘴脸。与那唐昀一起,一路说笑了回到宋邸。
进得二门,便见那东院内,五师兄怡和道长领了那孙伯亮,仗了剑守在厢房的门前。见这俩人门神一般的阵仗,心下倒是奇怪。
心道:这俩又是跟谁啊?这苦大仇深的!
问了才知是那程鹤到府,叫了那太史局的局正进去密谋。然,又因其间兹事体大,且不让人进屋去。
得了孙伯良这般的回答,这心下更是一个奇怪。心道,他俩密谋?一个算命的,一个算数的,还兹事体大?这笑话也是没谁了!
遂便是“切”了一声,笑点了自家的五师兄给自己找戏,刷存在感。
便在屋外大声叫了几声师兄。然,过了片刻,却仍不见里面的动静。
这不祥之感便是一个油然而生。
宋家已然是这样,刃煞未除,又藏风聚气的。那冷的,跟个大冰窟窿一般,再把俩人冻出个好歹来,且是个担待不起!
想罢,便是埋怨了师哥怡和,上前一脚跺开房门,来得一个破门而入。
门破,带了风入内,且是一个呼啦啦白纸如蝶,狂乱的飞起!
待那些个纸落下,便是傻眼,且是呆呆的望了那房内的情景,瞠目结舌!
那唐韵也是个好奇,靠过来望那屋内,倒也是个傻眼。
但见房中遍是纸张,墙上地下如雪片一般。慌忙抓了那飘来的纸细看,见其上密密匝匝写满了天干地支,红黑勾线如同蛛网。
抬眼看,见那些个纸张,且是一个层层叠叠堆了个满地满床,倒是让人无从的下脚。
纸堆中,见那太史局的子平局正已经伏地,趴于纸上气若游丝,那脸色倒是比那些个纸还白了些个。
再看那程鹤!
好吧,那叫一个口鼻窜血,噗噗的往外吐了血沫。
然却,任由那血滴滴淌淌的且是不顾。依旧端了砚台接了血,提了毛笔蘸了血水狂书。
便是无纸,也是在那墙上奋笔疾书,见那三面墙上被他写了一个密密匝匝已无空隙可言。
那龟厌见罢且是一个瞠目惊呼:
“疯了麽?”
却见那程鹤面色苍白,眼神若痴。且是一个呼之不应。
龟厌亦是精通道医,却也知道此时唤醒他便是要了他的命去,却也是不敢再唤那程鹤,便叫人先拖了那局正子平先出来。
让人先给放平了,上前搭了了他的腕子。问了脉象,又看了眼白舌苔。便又是一个麻爪版的甩手!
看症状却是力脱之相。然这心脉俱衰,眼仁散散,又是一个离魂之状!
心下慌乱,便是个手足无措。
却在此时,心下想起那丙乙先生那疯子形状。
于是乎, 便扯过身边太史局官吏问道:
“可知丙乙先生?”
那小吏慌乱之下想了想,也不顾的行礼,慌张了道:
“道长可说可是台狱医正?”
此话倒是问的那龟厌一头雾水,也不知道他们俩说的是不是一个人。
然,事出紧急,便也顾不得许多来,先把那会看病的叫过来再说。
想罢,便扯了一张纸过来,磕破手指,急急了写了,口中道:
“且与他说,宋邸疾患,龟厌求他过府!速去!”
这一声“速去”,倒是让那太史局官吏忙活起来,便是出门唤了那开封府衙役的去那御史台调人。那开封府衙役腿快熟路,便是一路举了那血书,撒开了丫子,扯开嗓子,喊了行人让路,疯也似得往那台狱跑去。
且是一顿忙活,那龟厌且是不舍得那程鹤出事,便是一刻不离,却也不敢唤他,只站在门外望了。
那丙乙倒是来的快,也不与那龟厌打招呼,便看了那子平先生的眼皮,便是行针,要了参汤于他灌下吊命。
龟厌心急,站在门口,指了那在墙上胡写乱画的程鹤,口中催了那丙乙先生道:
“叔,且看他来!”
那丙乙先生倒是个不急,且远远望了那程鹤之状,小声吩咐手下前去备药。
不刻,便见那程鹤长叹一声。遂丢了笔去,转脸看向那门口急的搓手的龟厌。呲牙笑道:
“你也来了,甚好,甚好……”
那面白如纸,满口的血水染牙,又是个咧嘴笑来,与那暗暗的房中饶是咦个瘆人。唬得龟厌亦是一个一愣。
然,还未等那龟厌愣完神,却见程鹤又桀笑了两声,身形一晃,便一头栽将下来!
慌得龟厌“哎呀”一声,赶紧上前将他接住。倒是头碰头来脚砸脚,稀里糊涂的滚作一团。
那丙乙便是挤了过来,却也不管不顾,拉了龟厌的手臂就是一刀。见血出,便将伤口按在那程鹤口中。
此时龟厌倒是不避,自是知道叫这老仙过来这一刀的血光之灾且是脱不过的。
说那龟厌将昏迷不醒的程鹤托于那丙乙先生照看。
倒是那天纵之才的师兄唐韵,亦是对这这宋邸的刃煞束手无策。
那龟厌问了那在院内中宫拿了小铲奋力刨地的唐韵,却得这小师兄一句:
“先解了这师祖留下的藏风聚气!”
那龟厌听罢也是个奇怪,瞠目惊问:
“咦?怎的师祖留下的?”
却见那唐韵道长指了坍塌的大堂前,那裂开的龟蛇丹壁,没好气的道了句:
“自己去看!”
那龟厌套了个无趣。看,自是不会去看的。
心下回了句:得!你是老大,你怎么解气怎么来!
倒是埋怨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师祖爷爷,干了这缺心眼的事,偏偏弄出来这么一个玩意儿,留着于我们解闷来!
于是乎,心下不爽,便如同一个闲汉一般,怏怏的坐在那东院的门口东张西望。
怎的?
有唐韵这位大拿在,且是不用他伸手!帮他忙也会说你添麻烦。
那些个开封府的仵作且是勤快,将那埋于宋邸的骨殖一个个起出,细细的浇醋洗净,分了人畜之骨。
于是乎,这龟厌倒是有了事干,拉了怡和道长,并那孙伯良一起,连日做了法事超度那些宋家家奴的亡灵。
然,那些个仵作亦是个连日的呆在宋邸操劳,又抵挡不住那刃煞的极寒,饶是一个病倒者甚多。
杨戬等人闻听此事,亦是殷勤。
便是舍了脸面四处求人,调集台、刑、大理寺的仵作悉数全派到宋邸,将那家丁奴婢的尸骨拿白布兜了,摊在门前英招之下,日夜的分捡那混在那猪、狗、牛、羊之中的宋家家奴骨殖。
然,门外百姓亦是成群结队的前来。
倒不是这些人爱看热闹,而是积年的受那宋家恩惠,见不得宋家家丁可怜。
如被那仵作收了去,便是分葬于城郊的漏泽园,如此,亦是落的一个无人供养。
如此,也不拘这年下将近,便吆三喝六的认那了宋家家丁的骨殖,拿回去分葬在自家的坟茔之中。
逢年过节,也不至这生前百受凌辱的孤魂再成野鬼矣。
且是那宋家几代积福积德,积年的施医舍粥,却不知救下多少性命。便是这前因后果,使得那前来宋邸认领骨殖者竟成人潮。且是如同抢了福分一般纷纷而至。
于是乎,便是一个穷者赶车,富家抬棺,往来一个络绎不绝。却因争得个先后吵嚷起来。
只因挖出尸骨散乱,且参杂了猪狗在内。这亡人的身份却是一个无从分辨。
那些个官府的仵作亦是个无奈。且只是分了男女,按了宋家家奴留册给重新给定了姓名。
那百姓倒是无怨,且是为了尽心,倒是一个孝麻丧礼俱全。从仵作手中接了重新写了个姓名的木牌,且是如同亲人家眷般的收了去。如此,也算是回了宋家积年的恩德。
一时间,焚香烧纸,且是将那马蒂枯骨英招之前,染的如同仙境一般。
那龟厌见罢,便权当了家主在门口跪了,以谢百姓收葬之情。
却在此时,见一队僧侣自人群之中而来。
见那众苦行,皆百衲破笠,环仗托钵。
为首,年长和尚身形清瘦,三绺长髯,寸发花白。
却不着袈裟,不挂念珠,一身杂色百纳,双脚踢踏两只破烂的芒鞋。
那和尚站定了,看了四周宋家家丁尸骨,宣了佛号,道了声:
“阿弥陀佛,你等且各自寻那随缘之人超度了去吧。”
众僧听罢,唱诺了领命。便各自找了尸骨,站定了丁步顿了那环仗,单手立掌眉心,环仗响过口中那往生咒便起,超度亡灵早登极乐。
那龟厌看罢,便是起身,向那和尚躬身一礼倒地,口中道:
“谢大和尚超度。”
那和尚顿了环仗,单手立掌于胸前闭目道:
“阿弥陀佛,道兄慈悲,长生,济行。”
一声“长生”倒是将那龟厌思绪瞬间拉回那汝州之野。
虽与那济尘禅师,济严法师交往无多,却也扰得那济尘禅师一个清净不得。然,也一同与那青眚生死一战也。
虽吃过他供果,却是他敛了那济尘禅师的尸身,用那朱砂漆罐做了一个罐葬于他,想那当时也是万般无奈也。
想罢便是心下凄然,且不知那济严法师现下如何。
且正想着,忽然想到且是怠慢了眼前这和尚,便忙扯回思绪拱手道:
“大和尚慈悲,茅山,龟厌。”
听那龟厌报了家门,那济行猛然睁眼,口中一声佛号宣出,且是上下打量了那龟厌。
随即便将那环仗靠在路边,双手合十,指尖触到眉心,躬身颤声道:
“可是那汝州龟厌仙长?”
那龟厌见了这和尚来的大礼,便是手忙脚乱的还礼于他。
心下纳闷,这“仙长”一称便是在那汝州的混名,怎的这和尚却是知道的这般的清楚?
心下正在纳闷,且听那济行和尚道:
“多谢仙长顾我两位师兄。”
那龟厌听了济行如此一说,便是一个释然。
原这和尚便是那济尘禅师、济严法师的师弟,便是好似见那故人一般,拉扯了饶是一番的亲热。
然却亦从他口中得知,那济严法师坐化于汝州草堂之中,济尘禅师金身被那相国寺僧众接回大相国寺。
听了那济尘禅师金身金身还京消息,且是让那龟厌心下一沉,随即,便是感觉一阵恶寒,自涌泉而入,直抵泥丸宫!饶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将忙回头望了那宋邸,心道:怪不得那程鹤与那子平会是如此也。
原是觉得这大庆殿黄汤寒水之相,且是源于这宋邸的刃煞。倒不曾想,却是那济尘禅师金身金身还京!
如此倒是个麻缠。
这宋邸的刃煞,便是移去了府中尸骨,行开阳之法便可化解。那唐韵师兄便是精于此道。
却不曾想,此番这大不祥的根苗,却还是一个另有其因也!
那济尘禅师的金身内,且封了一个什么玩意儿,那龟厌且是再清楚不过了。
然让他想不通的是,本是拿了朱砂大罐又封了一层,应顺了那济尘禅师,“于天炉之侧,求方寸之地,与虫蚁结缘” 之愿。
那济尘禅师为什么要留下遗言埋在那天炉之侧?
其中关节,那龟厌在清楚不过了。天炉的选址还是龟厌给测算出来的。
然,天炉之下为何物?便是那先天的八卦困住的上古大神所在。那先天八卦也是个至阳至刚。
如此,倒是能借了那先天八卦的法力,化了那青眚的内丹去。
如今,这济尘禅师的遗脱。怎的就被人带回京城?且放在那大相国寺内?
倒是这龟厌打死也想不到,那帮和尚能为了口吃食的觉悟。爬冰卧雪,死乞活讨的将那济尘禅师金身带回。
如今,且是将那济尘禅师从那朱砂大罐中拉了出来,重披了袈裟,描眉画眼,替他那徒子徒孙敛了供养的财帛来。
咦?虽是个敛财,这金身放在大相国寺不好麽?好歹这大相国寺也是个佛法之地。
说不上来个不好,但凡是个寺庙道观,都不是什么祥和之地。
再给你一点提示吧。医院为什么要玩了命的消毒?
修道者,为何要建寺庙?还在里面放了那么多的神像?
佛,真得受香火吗?
我倒是听说过“一香引三鬼”。
而且,烧香这事,在我们的文化中且不是为了祈福,而是供养。
供养了什么?倒是不可吃食人间烟火之物。这玩意儿烧的越多,身边的好兄弟也就越多。
佛前燃香,便是拿了些个吃食,引了那些个孤魂野鬼与佛前得一个超度也。如此,也算是个慈悲的功德。
不过,这济尘禅师金身放在那都不为错,是个佛像都能起点震慑的作用。
不过这相国寺确实差了点。青眚也不是什么孤魂野鬼。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倒也说不大个清楚。只能说是一种万物阴阳灵力转化而成。
说白了,也就是和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拉尼娜”,大小冰河期一样,本就是大自然水汽运转,阴阳调节的产物。在五行,行三界。此物不可灭,亦不可控,只能化解。
怎的来说?
大相国寺本是唐太宗阳还阴债所敕建的。属阴也!然,青眚亦属阴!
想至此,倒是让那龟厌心下喜忧参半。
喜的是,且是得知大庆殿黄汤寒水的根苗于何处。忧的是,怎去破了济尘禅师的金身,化解那青眚内丹?
然,究竟是不是他所想的这回事?这心里也有些吃不准,现下只能等那程鹤醒来在做定夺。
倒是一个“同忧者相亲”,这一僧一道饶是个惺惺相惜,聊得一个热络。
且在这俩僧道与宋邸门前,英招下寒暄之时,却见那黄门公行了仪仗匆匆赶来。
那黄门公见了眼前这门庭若市的热闹,且是一个瞠目结舌!
慌忙寻了那开封府的衙役问了明白之后,且瞠目嚷了道:
“这是何道理?官家赏下赐半丧厚葬,怎的全给分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