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消业
夜色如墨,逐渐笼罩了整个城市,窗外的霓虹灯光交相辉映,仿佛夜空中的繁星点点。李明独自一人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然后轻轻点击了群视频的开始按钮。
“各位同学,晚上好啊,我是李明。”李明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了出来,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响亮。
屏幕上很快就涌现出一连串问候的表情,群成员们也纷纷开始进入视频会议。李明微笑着看着屏幕上不断增加的头像,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一个熟悉的 id“崇真”进入了房间,不禁微微一笑。这位道友总是那么准时地参加他的每一次分享,让李明对他印象深刻。
“今天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心法。”李明稍稍清了清嗓子,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沉稳而富有磁性,“这个方法叫做‘大悲消业水’。”
他顿了顿,接着解释道:“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念咒语为水加持,然后用这加持过的水来进行消业的一种方法。”
话音刚落,崇真就在聊天框里发了个双手合十的表情,表示对李明的认可和尊重。
“佛经有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李明的声音低沉下来,“这句话说的是,我们这一生一世,忙来忙去,不管是有名、有权、有利,或是有何冤仇怨恨,忙忙碌碌一生,走了以后,什么也带不走。”
他停顿片刻,让众人消化这句话的重量。
“哪怕你赚来满屋金银财宝,哪怕官升至省长部长,可是都没用,什么都带不走。所以,再有钱有势,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但是——”李明的语气突然加重,“有一样东西你一定会带走,那就是业障,是业力。”
崇真私信了他一个问题:“师父,业力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难以摆脱?”
李明看到了这条消息,微微一笑,继续讲解:“崇真道友问得好。我们这一生,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也没带来,却一定把累世业障带来了。除非前生累世你就是修行的,有法门,或是大善人,早已将那些业消了。若是那样,也许就不是现在的你了,也许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他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继续道:“既然投生到这个世界来,极少数人含着金钥匙来,一出生就是富二代,家里都是高官,什么也不用干,来人伺候。这是上辈子业消得好,冤亲债主解决得好,因果都解决了。但这毕竟是少数,太少了。”
“我们多数人来到这世上,按照佛家说法,都是带着业力来的。道家理解也是如此。”李明的目光似乎穿透屏幕,看着每一个在场的人,“所以,一定要明白‘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含义。前累生累世,什么也没带来,不可能把上一辈子的财富带来。前世的你带不来,今世的你又带不走,只有业障,上次没消完,今生跟着来。”
崇真又发来一个问题:“师父,业障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业,乃是业力的简称;障,则是指障碍。”李明缓缓解释道,仿佛在揭示一个深奥的秘密,“这两者相互关联,业力会产生障碍,而这些障碍会遮蔽我们的善缘和机缘,成为我们修行和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他继续说道:“正因如此,我们道家在处理事情时,除了探究三界之事、洞察因果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帮助人们破除这些障碍。具体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们诉说内心的烦恼和困扰,将业障消除一部分,超度那些冤亲债主,化解身上的仇仙家,平息怨恨和仇恨,解除所有的因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健康、财富和运势等方面的改善奠定基础。”
为了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李明举了一个例子:“就拿一些疾病来说,尤其是精神类的疾病,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当家里的孩子出现抑郁或焦虑的症状时,家长们往往会四处求医,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家长自己也因为过度焦虑而几乎陷入抑郁的边缘。然而,如果有幸遇到一位高明的道长,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很多道长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原理与此相似——他们会先消除业障,解决冤亲债主的问题,偿还阴债,补充财库。通过这些步骤,往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恢复健康。”
“除了这些,家宅阳宅的问题,阴宅祖宅的问题,里里外外的风水,全部消一消。然后再去治,或者直接道长给治,或者找中医西医再治,反而就快了,容易好了。有的特别敏感、积怨大的孩子,直接把这些问题解决完,没怎么治就好了。”
李明语气转为严肃:“但前提是,这只能给有缘人做。很多同学、信众或民众是不信的。不信,你怎么说他都觉得玄乎,信心不足,不配合,那就没法弄。法度有缘人,不信也没办法。即便强行用了,效果也可能差强人意。”
他讲了个案例:“有个孩子闹腾,各种闹腾,家长半信半疑,各种中医西医解决不了,棍棒也解决不了,想着找玄学也是半信半疑。孩子百分之百不配合、不相信,这几乎就太难了。所以我认为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难治,难就难在这里。”
“不扯远,”李明回到正题,“人有时会产生业力病、业障病或因果病。最大的前提就是先消业。消业最好找道家或佛家真正懂的老师父,做法事、消业、做平安道场、做三官、北斗等顺星,给他消业。但这涉及费用,很多家长负担大,承担不了。”
“另外一个就是练功法。”李明的语气活跃起来,“所以我们太乙班、太乙法里面第一课教的就是消业。通过打坐练功,请神明帮助我们一起消业。通过打坐,聚集宇宙正能量磁场、宇宙能量,也叫先天元气,给自己消除业障。这相当于能量守恒的原理,用正能量排除负能量。”
“练功打坐是最直接有效的。有的功法就有这功法,比如我们的核心课程太乙法,第一课就讲怎么消业。”
崇真发问:“师父,业是怎么来的呢?”
“业从身口意来。”李明立即回答,“身口意就是思想、行为、语言,都容易造业。没事埋怨人,背后嘀咕人,说假话骗人,行为坏,思想坏,这些都容易造业。所以业也不是一下就能消掉的,不意味着做了一场法事就彻底消了。还得看你后面还做不做恶、造不造业、乱不乱说话。”
“除非你是修士,打坐自己用功法来消业,长期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个方法相对更简单,当然没有练功效果强大,但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实用。”李明终于引入了正题,“毕竟学太乙法学费不便宜,还要练功,需要有缘、有机缘。很多同学没有机缘、时间、经济能力学打坐练功,一时半会儿可能暂时还做不到。”
“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每个人都要消业,怎么消?佛家有一些火供等法事,但那也要花钱。所以频道想来想去,就传大家一个相对方便的法门,自己在家就可以给自己消业,也可以给家人朋友消业。”
李明调整了一下坐姿,更加庄重:“因为我们群里面很多同修信佛时间短,或家里有人信佛,对佛并不陌生。我之前在大的群里面也讲,佛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分家,是人为分的。所以今天传这个方法叫‘大悲消业水’。大慈悲,让人想到佛祖、菩萨。没错,这其实是佛家的一个方法,但咒语很多地方又不按佛家的方法念。”
“所以这个方法其实是道门传下来的佛门方法。”李明微微一笑,“听着拗嘴是吧?也就是说,祖师爷或哪一位师傅从佛家学来,这么传下来的,无法考究了,但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有效,效果挺好。”
“所以我想着在初级群给大家传一下。本来想单独建个群,因为法不空传,单独收点茶水费再传。但我嫌麻烦,群也太多。再一个,初级群这些课程大家反复学,不学点新的也不好玩了,适当更新一点新课程在初级群。”
李明郑重地说:“所以在初级群,不要觉得学会了二三十个,会了,反复都是这些,不学了,换出群去别的吧,学别的吧,报别的课吧,没必要。我会不定期给大家经常更新一些。”
“这个方法很简单,首先是咒语。”李明展示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一串咒语:
“醉消千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体菩上摩诃萨嗡阿哄嗡哩悲没哄。”
他特别强调:“这里面要说的,摩诃上不是摩诃上,不读科读喝。嗡哩悲没哄不能按照之前传六字真言或佛家的读法,它不是那个读法。佛家是嗡玛尼悲没哄,这不是,是嗡麻离悲美供。”
“很多同学问,既然都是一个师傅传的,都是佛家转道家,道家再传,为什么读音不标准、不统一?没办法,不同师傅传的,这种方法都讲究口传心授。曾经的师傅怎么传,我们就怎么复读,尽量别自己加戏,别自己去改。”
“我不敢说那么改对不对,但我敢说按我这么念,按照我的传承这么念,它管用。”李明的语气坚定,“我师傅这么教,你就这么学。哪怕是错的,哪怕我师傅传我的是错的,我传你是错的,但有历代师傅一代代口传下来,加持力也就跟来了。传承没断,加持力没断,它就有用。”
“你认为我较真,强迫症,嗡玛尼不能这么读,必须按佛家的嗡玛尼,那你试试。但我只能说,按我这个读法,它就管用。所以这里面读嗡嗡麻离悲美供。然后哄写法也没写那个口牛那个哄,不要搞强迫症,怎么传你就怎么用。我只敢说,按照我这个方法来,它就管用。”
李明终于讲到了具体方法:“怎么用?怎么做这个消业水?用这个法碗装点矿泉水,凉的,凉水,凉的矿泉水或阴阳水——一半凉一半热,一半是矿泉水冰凉,一半是纯净水或矿泉水烧到一百度滚热,叫白沸,烧3分钟叫白沸,兑到一起,阴阳水也行。我一般就用凉水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天用剑指对着法碗念咒语49遍。用剑指指着法水,念49遍咒语。念的过程中,如果剑指掐累了,可以松开重新掐,没关系。总之是用剑指指着法水,念49遍。念完以后,再兑点热水,喝了就消业了。”
他特别强调:“连续练49天工程。这49天不但练了功,又消了业。49天以后,比如给别人、家人、患者、朋友先给他消业,直接也是剑指对着这碗水念49遍,给他喝,就帮他消业了。”
“一碗就能消业吗?那倒不至于,得经常喝。为什么呢?业有的时候是一边消着一边还会长。为什么这么说?你每天总要说话吧?说话总容易说错话。因为你毕竟不是一个有道之人,是有过程的,不可能我是圣人一样,张嘴闭嘴全是经典,一句废话不说。每张嘴说话就容易造业,思想行为也容易造业,所以时刻要消,时刻要消。”
“当然,同时也要控制,或告诫自己,有些话不该说的不说,有些事不该做的不要做。别一边消着业一边再造业,这就有点作了。”
“给别人看病也是,你给他画各种符、各种法,给他治。”
李明讲完后,崇真发来了私信:“师父,我能试试这个方法吗?最近总觉得事事不顺,想必是业障未消。”
李明回复道:“自然可以。记住,心诚则灵。明晚你来我家,我亲自教你剑指和咒语的细节。”
崇真发了个感激的表情:“谢谢师父,明晚见。”
第二天傍晚,崇真准时来到李明的住处。一进门,就闻到淡淡的檀香味,让人心神宁静。
李明已经准备好了两个法碗和一瓶矿泉水。他示意崇真坐下,然后开始示范。
“看好了,剑指要这样掐。”李明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伸直,无名指和小拇指弯曲,拇指压在上面。
崇真学着做,但手指总是不听使唤。李明耐心地纠正他的动作,直到基本标准。
“念咒时,心要静,意要诚。”李明闭上眼睛,开始念诵:“醉消千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体菩上摩诃萨嗡阿哄嗡哩悲没哄。”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韵律,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房间中流动。崇真跟着念,但总觉得拗口。
“不要急,慢慢来。”李明鼓励道,“我当初学的时候,也念了整整一周才顺口。”
崇真点点头,继续练习。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剑指已经酸痛不已,但咒语总算念得流畅了一些。
“今天就到这里吧。”李明拍拍崇真的肩膀,“回去每天练习,49天后自有感应。”
崇真恭敬地行礼告别,回到家中后,按照李明的指导,每天坚持练习。
最初的几天,他对于这所谓的心理作用并没有太在意,只当是自己的一种自我暗示罢了。然而,当他坚持到第七天的时候,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夜晚,他像往常一样坐在桌前,念着咒语,为碗中的水加持。当他念到第四十九遍的时候,突然间,他注意到碗中的水似乎有了一些变化。原本清澈透明的水,竟然微微泛起了一层极淡的金光。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崇真吓了一大跳,他差点失手把碗打翻。他急忙揉了揉眼睛,怀疑是不是自己看花眼了。可是当他再次定睛看去时,那层金光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这只是我的错觉吗?”崇真喃喃自语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拨通了李明的电话,将昨晚的奇异现象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电话那头的李明听完后,只是轻笑了一声,说道:“这可不是错觉哦,这是加持起作用的表现。你要继续坚持下去,千万不能间断。”
得到了李明的肯定,崇真的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他决定听从李明的建议,继续坚持每天的加持仪式。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崇真渐渐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变得越来越平和,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焦虑和烦躁。而且,他之前经常被头痛困扰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头痛的频率和程度都大大减轻了。
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他的人际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善。原本与他有矛盾的同事,竟然主动找他和解,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一个月后的某天,崇真遇到了一个急需帮助的人。那是一位单亲妈妈,她的女儿患有严重抑郁症,多年治疗无效,家庭已经不堪重负。
崇真心生怜悯,想起李明的教导,便对那位母亲说:“我有一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忙,但不敢保证一定有效。”
母亲绝望中抓住任何一线希望,连连答应。
崇真按照所学,为那女孩制作了消业水。连续七天,每天念咒49遍后让女孩喝下。到第八天早晨,女孩竟然自己起床了,多年来第一次主动要求吃早餐,甚至还对母亲露出了微笑。
母亲喜极而泣,打电话向崇真道谢:“大师,您是怎么做到的?我女儿这么多年的病,竟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真既高兴又惶恐,赶紧解释:“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学了一个方法。重要的是,你们以后要多行善事,少造口业,这样才能保持效果。”
挂断电话后,崇真沉思良久。他意识到,这消业水不仅消除了业障,更唤醒人心中的善念。他想起李明说过的话:“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但善业恶业,皆由心造。”
当晚,崇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看见一条浑浊的河流,河中满是挣扎的人。岸边,李明站在那里,手持一个发光的瓶子,从河中汲水,每汲一次,河水就清澈一分。
崇真想要靠近,却听到李明说:“业河无尽头,慈悲作舟渡。”
醒来后,崇真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消业的方法,更是一种修行的道路。
四十九天期满时,崇真再次来到李明的住处。这次,他不仅带来了自己的法碗,还带来了一个记录了自己体验的笔记本。
李明翻阅着笔记,频频点头:“很好,你已经领悟到了更深层的东西。消业不是目的,而是开始。真正的修行,是在消业的基础上,不再造新业。”
他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递给崇真:“这是下一阶段的修炼方法,等你准备好了,可以打开它。”
崇真恭敬地接过木盒,没有立即打开,而是问道:“师父,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教我这个方法?”
李明望向窗外,夜色中城市灯火辉煌:“因为你看得到那些光。”
“什么光?”
“每个人身上都有光,业障深的人光晕浑浊,清净的人光晕明亮。”李明淡淡地说,“那天你进群时,我看到了你的光——虽然微弱,但纯净。这就是缘。”
崇真突然之间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原来这所有的一切都绝非偶然。
回到家中后,崇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轻轻地打开了那个神秘的木盒。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木盒里面并没有他所期待的经书或法器,有的仅仅是一张纸条。
纸条上的字虽然不多,但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崇真的内心世界。上面赫然写着:“业水洗心尘,慈悲自生光。修行在人间,何必觅他方。”
崇真凝视着这几行字,嘴角渐渐泛起了一丝微笑。他终于领悟到,那传说中的消业水,其实并不在那只碗中,而是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从此以后,崇真不仅自己每天都坚持不懈地修炼,而且还将这个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不过,每当他传授这个方法时,总会不忘叮嘱一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改变,源自于你的内心和行为。”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崇真常常独自一人静静地思考着人生的真谛。他深知,人生在世,业力如影随形,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每个人都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重新找回那原本就具足的光明。
而李明呢,他依然在他的网络群里默默地传授着那些古老而又珍贵的智慧,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与他有缘的人出现。
尽管世间的业海广袤无垠、浩瀚无边,但只要心中有一盏明灯,便足以照亮前方的道路,引领人们穿越重重迷雾,走向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