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252章 戈辉的声音

正月初一(1月25日)的太阳终于跳出地平线,朝阳也渐渐地从睡梦中醒来。

很快次第出现的炊烟,开始在朝阳的天空里漫延,渐渐地鞭炮声此起彼伏,还能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这个早晨,过年的气氛被迅速地拉满,大家似乎忘记了昨夜发生了什么。

早上八点,基本上是朝阳人民吃早饭的时间,也是听广播的时间。每天早上八点的《8点新闻》和晚上八点的《新闻联播》,都是朝阳人民了解特区时事的重要途径。

今天也是一样,很多人家一边吃饭,一边听收音机。

熟悉的前奏音乐之后,《8点新闻》的女播音员蔡妙妙开始了她的新闻播报:“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春节好,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有……”

新闻的第一条,就说了昨夜的枪声。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介绍了一下,红楼将其定性为武装叛乱。现已被禁卫军红楼警卫团和武装警察二旅联合镇压,目前正在审理被俘人员。

震惊,整个朝阳震惊了,整个朝锦工业区震惊了,整个大清国震惊了。

要知道,特区广播电台的信号发射功率非常大,基本覆盖了整个大清国,所以只要有收音机,大部大清国人,都能听到特区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

除夕夜武装叛乱?攻击红楼,袭击进出朝阳的检查站,不到两小时平叛,还没影响零点放烟花,这速度,这实力,让紫禁城的光绪皇帝眉头紧锁,禁卫军大势已成,以后还会把朝廷放在眼里吗?

在大清国的外国外交人员,也是五味杂陈,他们已经十分确定,在短时间内,至少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他们很难左右北方经济特区,以及特区背后的禁卫军。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怎么想不重要,朝阳百姓觉得踏实,禁卫军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放心。

新闻的第二条,红楼敦促盘踞在东北宽城子附近的沙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否则,将承受禁卫军的钢铁之怒。这条新闻并不长,但力道很重,表明了禁卫军收复东北全境,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曾经领土的决心,禁卫军准备了足够多的子弹和炮弹,还在继续生产更多的子弹和炮弹,总之一句话,要么死战,要么滚蛋。

坐在收音机前的俄国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一口喝光满满一杯朝阳纯,空杯重重地摔在桌面上,但他却什么也做不了,严正抗议?没有意义,况且,他本人对沙俄军队的战斗力深表怀疑,否则也不会被日军打出奉天。

退到宽城子的俄国远东军高层,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虽然被沙皇撤职,但新的总司令还没到任,他们俩暂时还行使着最高指挥权。刚才的新闻,他们也听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对俄军现在的战斗力没有信心,既然没有信心,还是果断撤退为好,但是,两人已经被沙皇尼古拉二世撤职了,撤军,这样的重大决策,他们无权决定,只能等待。

就在蔡妙妙播第二条新闻的时候,十辆黑色龙旗防弹轿车,轻轻驶进了特区广播电台,直接停在了主楼门口。

戈辉从第六辆车里钻出来,依然是不佩戴任何配饰的军官常服。

当王春妮看到从车上下来的是戈辉的时候,立即热泪盈眶,立正敬礼,激动地说道:“总司令,我就知道您福大命大,肯定没事。”

“多大的人了,还哭了。”戈辉轻轻拍了拍王春妮的肩头。

“司令请,里面请,外面冷。”王春妮迅速擦掉脸上的泪水。

电梯直接到了九楼,会客室里,戈辉简先问了过年期间的节目安排,又问了今年的宣传工作进展情况,最后问了王春妮的个人生活,什么时候找个对象,马上和平了,该成家了,军队和工作不能耽误你的人生大事。

“我和昌明哥一直有联系,他说喜欢我,我也觉得他人还行。”王春妮直接说道。

“昌明哥?”戈辉一愣:“孙昌明?孙师长,孙翰林家那个?”

“对,就是他。”王春妮确认道。

“他……还行?”戈辉疑惑道:“他的条件能叫……还行吗?少将师长,年轻帅气,有个有钱的爹,就这条件,你叫还行?”

“那又怎样,我也不差呀,陆军中校,电台台长,长相也行,虽然钱少,但够花,养我自己足够了。”王春妮不服气地说道:“他条件是好,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军队,很难回家一趟,嫁她,图他啥呢?名好?师长夫人吗?”

“有道理,有想法,新时代女性。”戈辉很惊讶王春妮的想法,抬手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过去吧!”

此时的8点新闻正在播特区大铁路计划,这不算是新闻,只是放到大年初一,播出来让大家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

第一条铁路,连接朝阳和锦州港区和锦西港区的朝锦铁路,这是由三条复线组成的铁路,由两条货运专线和一条客运专线组成。08年通车后,这条铁路将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赤峰。计划08年开始修建承德经朝阳至彰武的承朝彰铁路,最终与锦朝赤铁路(锦州至朝阳至赤峰)构成一个十字形铁路线,以后特区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这条十字形铁路线的两侧。

第二条铁路,将单线的中东铁路,改建成特区标准的复线铁路,由哈尔滨向北延伸到海兰泡,再向北继续延伸,直到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交。

第三条铁路,禁卫军将收复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曾经大清国领土,领土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将改建成特区标准的复线铁路。

第四条铁路,将建一条特区标准的奉天至北京的铁路,路线基本上与原来的关内外铁路平行(京奉铁路)。

第五条铁路,东起图门江口的图门港,经宽城(宽城子,长春),通辽,西至迪化(新疆乌鲁木齐)的超级铁路,这是一条由三条复线铁路组成的几千公里长的超级铁路。

这个大铁路计划,确实宏伟,宏伟得让人们觉得特区这些人已经飘了,太敢想了。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不能实现的,当然,憧憬一下是可以的。

无数收音机前的听众,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得花多少钱啊?特区有这些钱吗?如果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啊,非要修铁路。

坐在收音机前的光绪皇帝觉得这个大铁路计划很好,只要特区把更多的财力放在非军事方面,那么朝廷就能在军事方面有机会追上禁卫军,然后超过禁卫军,再然后,朝延就有实力收回特区的管理权,特区的一切,就都是朝廷的了。

光绪越想越美,神游天外。这时近身小太监元福,悄然来到光绪近前,先是小心的说了一句吉祥话:“万岁爷吉祥”,然后继续说道:“诸位大人们都到了,就等着万岁爷您开席了。”

光绪收回思绪,看了小元福一眼,摆手让元福下去,他要听完新闻再过去。

小元福只能退到御书房门口,继续等待。

下一条新闻是:特区计划建设奉天新城,以东方建筑风格和审美为基础,结合西方建筑技术和灵感,东西合璧,整体规划,建设高瞻二十一世纪的未来之城。还要在这未来之城里,建设十所综合性大学,会从全大清国聘请教师,从欧美强国聘请教师,通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把大学建设成大清国最强的十所大学。

又是一个大手笔,又要大量的花钱,对于穷惯了的清国人,对于喜欢把银子藏进地窖,落袋为安的清国人,想破脑袋也不明白,特区政府为啥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把钱留着,需要的时候用不好吗?

光绪笑了,开心的笑了,有种拨云见日的舒畅。花吧,大把的银子,你就花吧,都花在这些无用的地方。

在光绪笑的时候,已经来到直播间的戈辉也在笑,因为这个未来之城,正是他本人的想法,这也是未来几年,他的主要工作方向。

正在播报新闻的蔡妙妙面前突然多了一个提示板:最新消息……

蔡妙妙迅速的扫视整条新闻,以及特意大写的核心提示词,然后大声强调:“最新消息,我禁卫军海军陆战队二师和武装警察第一旅,于昨夜9时成功登陆A城,并在天亮之前,基本消灭A城的抵抗力量,成功控制整个A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听后大叫,然后马上对自己的秘书伊兰伽大吼:“立即给A城发电确认。”

但是,卡尔知道,这肯定是真的,只是他一时间无法接受罢了。因为特区广播电台早晚八点的新闻,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敢说,只要是特区广播电台报道的,肯定是真实发生的。

此时的A城,也就是二十世纪初的A城,虽然没有取得七八十年后那样巨大的经济成就,但对现在的英国来说,已经变得不能割舍了,是重要的财税来源。特别是对英国那些以贩卖鸦片起家的大商人,A城是他们的钱袋子,他们赚的黑钱,都不想运回英国缴税,或在印度被监管,他们都会运到天高皇帝远的A城,悄悄地藏起来,贿赂一下A城总督,象征性的交点税,你好我好大家好,安安稳稳过日子。

现在,A城被禁卫军接管了,英国的税收就少了一块,而且还是不断壮大的一块,对很多英国鸦片商人来说,自己藏在A城的钱,不安全了。

在大清国的英国人疯了,有一个算一个,全疯了,我的钱……

无数的电文从大清国各地发出,目标统一指向了地球另一面的雾都伦敦。当然,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东印度公司,也收到了大量的电文。

已经在朝阳呆了九个多月,几十次的谈判沟通和各种联谊酒会,已经让这位英国首席谈判代表,前上院议长巴克利爵士,能听懂一些清国话了。当他猜懂新闻的内容后,气得握紧双拳猛砸桌面,大叫:“no!no!no!”然后让人立即给伦敦发电,后来嘴里“卧、卧(war,战争)”不停,对于他这样的老人,又远离决策中心伦敦,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很快,除夕夜,上海发生的事情,也迅速扩散,一夜之间,上海多家外资银行被抢,很多大鸦片商人,大买办,被抢光杀光,很多大鸦片商人和大买办的老家被抢,不但被抢光,还被杀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了,乱了,这又是谁干的,有这个能力的,大家第一时间想到了北方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军力怪物,但没有切实的证据,但此时证据并不重要,说你就是你,不是你也是你。但是,你怀疑也没用,哪怕是直接指出来,人家也不怕你。

完了,无解,除非战争,但是已经战败两次了,被俘十几万,英国人还打得起吗?

禁卫军能把武力输送到两千多公里外,这个威慑力就太大了,影响深远。

朝阳的外交圈爆了,喜怒哀乐全都有。

英国领事极度愤怒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领事表示谨慎的担忧,因为法属安南距离A城并不算远,而且法国在安南的兵力捉襟见肘,大部分殖民军或是死在了第一次大凌河战役,或是进了战俘营。必须阻止禁卫军继续南进,必须要把禁卫军困在清国东北。

日本领事直接产生了战略焦虑。日本,虽然有强大的海军,但依然对本土安全充满担忧。禁卫军现在还不具备渡海作战的能力,但禁卫军有锦州水兵学院,还向德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禁卫海军已经在路上了,日本能阻止的了吗?不过,很快,神原和也领事就狂笑不止,这是禁卫军送给日本的机会。日本是英国的盟国,英国为了对付禁卫军,肯定会寻求日本的帮助,那时,日本的机会就来了。还有美国和法国,在清国都有巨大的利益,日本,是他们制衡禁卫军的唯一选择。神原和也大叫:“天大的机遇就要来了!天皇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喊完之后,立即起草了一份电文,让中岛裕之发往东京。

德国领事乔纳斯对此喜闻乐见,禁卫军越能打,对德国来说,越有合作价值。但他选择性忘记,德国还占领着胶州呢!

美国领事哈克却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东亚大陆有禁卫军这样的军力怪物,真的好吗?是不是破坏了军力平衡?看来十分有必要武装日本,用日本来制衡禁卫军。

俄国领事无喜无悲,他更关心禁卫军与俄军的战事。

意大利领事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意大利对这里没有利益诉求。

奥匈帝国领事觉得实力永远是合作的基础,禁卫军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实力。奥匈帝国应该主动寻求与禁卫军合作。

北京朝廷,光绪帝在御书房发出了灵魂之问。

光绪直接把等着开席的袁世凯等主要大臣叫到御书房,直接问他们:“朝廷,应该,如何,应对?就当什么也没发生吗?还是像以前一样,说与朝廷无关呢?”

就在一众大臣思考应该如何应对的时候,收音机里的声音变了,不再是主播蔡妙妙的声音了,而是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声音。

“大家过年好,我是戈辉。”戈辉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对不起,让大家担心了。”

什么???听到这个声音的朝阳百姓,第一时间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这是他们最想听到的声音,胜过前面的一切好消息,但是有一部分人懵了,什么情况?他不是死了吗?

“他不是死了吗?”已经逃到平壤的北岛贤,惊声尖叫:“3750发迫击炮弹都炸不死他吗?”

“他为什么不死?”英国领事卡尔,大声咆哮。

戈辉遇袭身亡,全特区全大清人民差不多都知道了,但特区广播电台早晚八点的新闻确从未正面报道过,甚至连隐晦的暗示类的措词都不曾有过,只单纯的陈述了事实,日本人袭击了总督衙门,造成了重大伤亡,没有提戈辉死没死,所以有些人一直在怀疑,戈辉真的死了吗?现在,终于知道特区广播电台为什么不正面报道了,因为戈辉没死。

戈辉拉家常式的播音还在继续:“受了点小伤,几天的治疗,已无大碍。”

“只受了点小伤?”北岛贤气笑了:“3750发迫击炮弹,你只受了点小伤,哈哈……神风计划,哈哈哈……。”北岛贤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