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256章 戈辉的新闻发布会

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互相对视,眼放光芒,他们仿佛看到了无限的未来。

列宁醉意全无,看到酒桌上所剩不多的朝阳纯,抓过酒瓶直接给自己倒满,举杯。

戈辉也把自己的酒杯倒满,举杯。

“为了全世界的普勒泰维特!”列宁第一次用英语。

“全世界的普勒泰维特团结起来!”戈辉也用英语。

宴会到这里,也到了结束的时候了,非常的圆满。

在回去的路上,宁远轻叹道:“我们给他十万支水连珠步枪,很有可能打水漂了。”

“我们只做好我们能做的,其它的交给天意。”戈辉淡淡一笑,说道:“我还是那句话,我们的领土收复之战,从来不指望别人,十万支水连珠步枪,就是交朋友,想早一点看到普勒泰维特崛起。”说到这里,戈辉提醒宁远:“一定要保护好列宁他们,不能让他们出一丁点的危险。”

“放心吧!保证万无一失!”宁远肯定地说道:“晚宴之前,我就已经安排好了,我让吴巧带队,贴身保护。”

“吴巧?”戈辉扭头看坐在身旁的宁远,一脸诧异:“那慈禧的安全谁来负责?”

“由仇志小队接手慈禧的安保任务。”宁远解释道:“仇志的十人小队完全胜任慈禧的安保任务,再加上慈禧自己的大内护卫,保证万无一失,再说……”宁远略微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慈禧已经彻底放弃了权力,一个过气的老太太,已经不再重要了,应该没人会对她有想法了。”

“她……”戈辉没有再坚持:“好吧,你安排吧!”

“等开春,天暖和了,在朝阳近郊,挑安静的地方,给她建个园子,颐养天年,不挺好的嘛!”宁远补充道。

戈辉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但是想到列宁,他又强调:“列宁三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吴巧亲自带队,我也特别强调了,他知道轻重。”宁远认真地说道:“武警二旅,也会派两个连,远距离保护列宁三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戈辉再次点头,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错漏的地方。

关于明天在外事局的新闻发布会,两个人又做了一番简单的沟通。当两人谈完时,戈辉的龙旗车队也刚好停在了3号楼下。

正月初三(1月27日)上午9时,外事局三楼多功能厅已经座无虚席,多个角度都架起了电影机,长长的摇臂,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调整拍摄角度,移动轨道也搭建完毕,电影机在轨道上缓缓移动,镜头对准了座无虚席的会场。摄影记者也在他认为合适的角度不断按下快门,镁粉闪光灯不时喷出阵阵白烟。

各国的领事及随从、各国的记者、特区的非官方企业代表,朝阳锦州锦西港区士绅地主代表,以及朝阳民众代表,都在专门画定的区域就座,除了小部分人对着报纸上“京观”的照片窃窃私语外,大部分人都静静地等待着戈辉到来。还有无数守在收音机前的听众,包括政府宾馆豪华套房里的慈禧太后,北京紫禁城里的光绪皇帝、袁世凯等一众大臣。

三楼休息室,王春妮正在向戈辉汇报特区广播电台大型文艺演出计划,这是为了庆祝收复东北全境专门组织的文艺演出。

戈辉快速浏览了整个方案,歌唱为主,中间夹杂着家书、绝笔信、战场故事、军营小品等节目。戈辉直接评价:“中规中矩”。

“请司令提意见,回去立即修改。”王春妮小心地说道。

“你要明白,这不是在前沿阵地上演出,必须有新意,在视觉上要有突破。”戈辉认真的说道:“这么说吧!要有炫酷的灯光,要有巨大的影布,两面巨大的影布,一个用来播放出征画面,战场画面,军营生活等等,另一个用来播放牺牲战士的照片,要用文字说明,比如家书、绝笔信等,就可以直接在影布上体现。”

“可是,灯光和影布有冲突啊!灯光多了,影布可能看不到画面。”王春妮说道。

“这是你的事,我只管下任务。”戈辉严肃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王春妮立正敬礼。

“也别太有压力。”戈辉微笑着宽慰道:“但任务必须完成。”

上午9时58分,站在休息室门口和兰方舟和邱千城对视了一眼,兰方舟开口提醒戈辉和宁远:“司令,参谋长,还有两分钟就10点了。”

“走吧!”戈辉从沙发上站起来,眼神坚定:“反击的时刻到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挨打了不还手,不是禁卫军人的风格。”宁远自信的说道。

很快,戈辉和宁远从多功能厅侧门走进会场,热烈的掌声也同时响起,有一部分人是发自心底的激动,掌声也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还有一部分人是被迫的,毕竟来到人家的地盘,不跟着鼓掌十分不礼貌,最后一部分人是随大流,他们来这里就是亲眼见证——戈辉真的没死。

10时整,戈辉身着不加任何佩饰的禁卫军军官常服站在了讲台上,四个毛茸茸的话筒既不挡视线,又刚好对准了戈辉。

“大家好!我是戈辉。”戈辉言简意赅的开场,掌声再次爆发,经久不息。

“谢谢!”戈辉抬手敬礼,然后双手下按,掌声渐息,戈辉继续道:“小年夜遇袭,托特区全体民众的福,我刚好在地下室,躲过一劫。”戈辉突然拔高了声调:“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这事儿没完,我不是李鸿章,挨打不还手,不是禁卫军人的风格……”戈辉右手伸出的一根手指,用力的划向一侧:“对等报复就在路上,届时还会邀请各国记者到旅顺口,现场观摩。”戈辉掷地有声,堂堂正正地告诉所有人——我们要报复。

旅顺口?还是现场?很多人已经大概猜到了禁卫军要做什么。因为奉天有十几万日军战俘,日本满洲军高层都成了战俘,对等报复是什么?还用猜吗?今天报纸上的照片,用人头堆起来的“京观”,胜过千言万语。

最震惊最愤怒的是日本领事神原和也,他直接站起来直接用汉语大吼:“你们不能这样做,战俘也是人,只有野蛮国家……”

两名附近的特勤第一时间阻止,fA-11的枪口直接直向神原和也,大声听喝斥:“闭嘴,还不到你说话的时候。”

“你们有种就开枪”神原和也大声回怼:“你们特区就是这样对待外交官的吗?”

特勤队长闫良直接给几个附近的特勤队员打手势:“拉他们出去。”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神原和也领事和秘书中岛欲之,直接被棍子敲晕,然后像拖死狗一样,拖出了多功能厅,临时看押。

与会的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们,几乎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戈辉是个不守规矩的人,这样的人……十分棘手。

与会的其他日本代表攥紧了拳头,咬破了嘴唇,屈辱,从未有过的屈辱,刻骨铭心的屈辱,必须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用敌人跪裂的膝盖和磕破在地上的头颅,他们都在心底里发誓……

戈辉表情无波继续发言,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还有在宽城(长春)地区的沙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所有人都在期待和平,请不要考验我的耐心,特区内不允许再有外国军队存在,战俘除外。”

摄影记者们按下快门的同时,各个角度的镁粉闪光灯喷出阵阵白烟。

戈辉举着右手伸出一根手指的形象被瞬间定格,笔挺的军装,英气的外表,严肃的表情,深深地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A城……”戈辉语声微顿,他的目光停在了英国领事卡尔和前上院议长巴克利爵士身上:“禁卫军收回了,不服来战,欢迎你们继续送战俘来大清,特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不要工钱的劳动力。”戈辉还幽默地加了一句:“特区建设需要很多钱,我非常缺钱,缺不要钱的劳工,我很期待你们早点送劳工过来。”

戈辉把英军比喻成不要钱的劳工,很多人脸上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只是碍于英国代表在场,他们不好笑出声音。

各个角度又是一阵镁粉闪光灯喷出的白烟,不过相机镜头对准的不是戈辉,而是英方代表的座席区域。紧握着手杖,表情扭曲的巴克利爵士,愤怒溢于言表的卡尔领事,都被相机完整地定格。大英帝国何曾这样屈辱,哪怕是最艰难的布尔战争,最后他们还是赢了,但这次,他们让爱德华七世(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陛下蒙羞了。

“现在的世界不是过去的世界,是大航海几百年后,你知我知天下皆知的世界,是新世纪,新时代,所以我们的特区不会自成世界,我们不会像黑船事件之前的日本,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的北京朝廷那样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我们愿意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愿意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戈辉自信地说道:“特区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特区的建设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我也相信,来特区投资发展,将会为大家带来至少一倍或几倍的回报。”戈辉拔高了声音:“真正的和平马上就要到来,建设的时代来了,对于每个人都是机会,相信大家都能把握住自己的机会,欢迎你们来特区。”

戈辉最后用“谢谢”两个字结束了他的发言,敬礼之后走下讲台。

宁远与戈辉擦肩而过,走上讲台:“大家好!我宁远,禁卫军的总参谋长。”宁远的开场同样言简意赅:“很多人没有见过我,我也很少走到台前,今天算是正式和大家见面。”说完,向大家非常正式的敬礼。

掌声,持久的掌声,献给宁远。

宁远抬双手下按,示意大家把手放下,继续说道:“特区范围内的真正的和平,马上就要来啦!”

特区范围内?什么意思?与会的很多人,第一时间抓住了这个关键词。那么,特区范围之外呢?战争吗?

宁远不管大家怎么想,他继续自己的发言:“和平时代就在眼前,但不等于禁卫军要放马南山,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不会就此止步,禁卫军高层有清醒的认识,有长久的目标。”宁远提高了声音:“我们愿意和欧美各国军方展开深入的合作,我们的军事技术也不会敝帚自珍,愿意和友邦分享。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敌对关系,利益会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的目标是合作共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禁卫军要与欧美各国展开深入的合作?这又是一枚在众人心底引爆的炸弹,这是合作吗?这是机遇,这是学习了解禁卫军军事技术的大好机会啊!友邦?都有谁会成为友邦?合作共赢?可能吗?难道不是赢者通吃吗?

宁远继续讲:“随着特区实际管理区域面积的急剧增加,二十个陆军师和十个警察旅的兵力,已经无法维护特区的真正安全,所以……”宁远停顿了一下,给大家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讲:“禁卫军将再次扩军……”又是一个长停顿。

台下在座的所有人都震惊了,禁卫军还要扩军?这是要干什么?马上要和平了,禁卫军非但不放马南山,却要增加军力。很多人开始担忧,刚才说了“清醒的认识”和“长久的目标”,看来扩军是意有所指,图谋远大呀!难道是为了统一大清国吗?如果让禁卫军统一了大清国,整合了整个大清国的资源,那么,东亚大陆将诞生一个体型巨大的军事怪物,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阻止?阻止的了吗?只有多国联合才能阻止,但是,今天的列强,还会联合吗?现在的禁卫军,也不是当初的清国辫子军了,实力今非昔比了。扶植北京朝廷,对抗禁卫军,以华制华,这倒是一个办法,但是今天的北京清廷,也不是1900年以前的北京朝廷了,他们在军事上,更加依赖北方禁卫军。纠结啊!太纠结了!

宁远不管台下人怎么想,他继续讲:“禁卫陆军再扩军三十个师,总兵力达到五十个师。武装警察旅再扩军四十个旅,总兵力达到五十个旅。”

轰,仿佛一颗5寸口径的榴弹在胸口爆炸,台下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失语,集体失语,真的很想说话,可就是发不出声音来。很多人感觉口干舌燥,突然间状态极差。

“什么?”坐在收音机前的光绪皇帝,在第一时间炸毛了:“扩军三十个师,四十个旅?戈辉想干什么?他想造反吗?”

“陛下息怒”袁世凯等一众大臣立即上前安抚:“朝阳,现在是朝廷的法外之地,而且实力强横,现在还不是兴师问罪的时候,反而应该加强合作,借朝阳的力量强大朝廷军力,积蓄力量,用时间来打败朝阳。”袁世凯说的十分恳切,也是老成谋国之言。

光绪也清楚自己的愤怒毫无意义,他是故意做给袁世凯等一众大臣们看的,平复了一会儿,继续听收音机里的直播。

哗……台下,朝阳民众代表的区域,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因为他们最清楚,强大的军力代表着什么。有位专门安排的民众代表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有钱不花在军力上,难道用来割地赔款吗?禁卫军这做的好!”好,好,好!支持禁卫军!身边的其他民众代表纷纷附和。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日本和沙皇俄国的代表同时看到了危险,极度的危险。特别是日本代表,眼里充满了绝望,刚刚失去满洲,很可能朝鲜半岛也保不住了,怎么办?怎么办?日本代表在心中嘶吼。

有些人却非常高兴,比如已经视禁卫军为盟友的德国代表,随着禁卫军实力的增加,就能牵制更多的沙俄军事力量,就能减轻德国在东线的军事压力。两线作战,真不是德国人想要的。事实上德国与俄国的矛盾并不尖锐,日俄战争中,俄国70%的炮弹都是德国提供的,但这并不影响德国对俄国有很深的防备。

英法美三国代表,互相对视了一眼,第一时间想到了,扶持日本和沙俄对抗禁卫军。他们还想不到“代理人战争”这个词,但他们却想到了这样的战争模式。必须要扼制禁卫军的发展,东亚大陆必须在军力上保持平衡,一家独大不符合英法美三强的战略目的。

总的来说,列强的外交官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禁卫军成了真正的怪物,以往的居高临下,真的成为过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