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66章 公海舰队来访

保罗-瓦洛特没有表态,静等戈辉下文。

戈辉继续道:“瓦洛特先生是否愿意屈就校长一职呢?您的家人也可以过来,安排体面的工作,送房子,送车子。”

戈辉找保罗-瓦洛特当校长,他就不担心没有教师,相信瓦洛特能找一堆建筑相关的专家过来,而东方古建筑设计施工,戈辉自己能搞定。

保罗-瓦洛特欣然同意了,能在这里发光发热也很好,戈辉还给了那么好的条件。

两年后,奉天城市学院正式成立,先期是平房校舍,教学楼由保罗-瓦洛特团队亲自设计,和学生一起建设。

之后,戈辉重点视察了正在明挖的地下排水和综合管廊,主持这个工程的是德国前科佩尼克市长朗格-汉斯。科佩尼克上尉(福格特)攻占市政厅后,被羞辱的朗格-汉斯一年后辞职了,来到北方特区,主持新奉天的给排水工程。

戈辉本计划在新奉天多待几日的,但是一封电文让他不得不离开。因为德国公海舰队分舰队预计7月19日到港锦西港区。(英国人也要来,所以停靠锦西港区)

本来五天前就能到,因为台风,舰队不得不暂时到法属安南的金兰湾避风。台风走后,才继续航行。

戈辉于7月18日晚些时候到达锦西港区,宁远、伊娃几乎和他前后脚入住锦西港务局招待所。伊娃是带着儿子叶云飞来的,不带不行,哭的太厉害,时间长了,宣宁也搞不定。

这次是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带队,戈辉、宁远、王招辉必须亲自迎接,伊娃作为威廉二世的女儿,出于礼节,也必须出席欢迎仪式。晚上,王招辉也来到锦西港务局招待所,明天他也需要出席。

戈辉和宁远、王招辉简单沟通了接待方案,接下来几天的接待流程,主要是宁远和王招辉陪同,但戈辉和提尔皮茨会有一到两次的会谈,之后,宁远和王招辉会代表禁卫军与提尔皮茨会谈,讨论禁卫军的海军建设和海军的防务合作。25号以后戈辉就没时间了,因为英国王储乔治五世来了。乔治五世访问日本后,北方特区是他东亚之行的最后一站。

德国公海舰队分舰队访问北方特区,引起了英法美日俄的强烈关注,因为禁卫军侵害了他们的亚洲利益。禁卫军的每一个动作,他们都会拿着放大镜,一帧一帧的分析。

7月19日上午,德国公海舰第一队分舰队在拖船的帮助下,缓缓进港。

戈辉、宁远、王招辉、伊娃和儿子叶云飞,禁卫军乐团,陆军仪仗队,献花的小学生,留学生和侨民代表,各国记者,特区主流纸媒体的记者,检阅红毯,发言台,简易而不简单的遮阳篷(盛夏时节),全部准备,一个都不能少。

10时37分,公海舰队第一分舰队旗舰靠泊成功,船梯架设。

一身黑色海军将官服的提尔皮茨和一位身着海军上校军服的年轻人一前一后走下船梯。

码头上,禁卫军乐团演奏《欢迎进行曲》,热烈而庄重,充分表达了对德国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深切友好的情感。

敬礼、握手、拥抱、寒暄、儿童献花。

戈辉和宁远第一次认识了莱茵哈特-舍尔,全名叫莱茵哈特-卡尔-弗里德里希-冯-舍尔。他曾经是担任过提尔皮茨的助理,现在是战列舰的舰长,提尔皮茨刚刚提拔他为公海舰队代参谋长,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明年他就会转正,把“代”字去掉。以提尔皮茨对他的器重,肯定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看到王招辉非常高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优秀的海军学员。他们时常感叹,“尬德”太偏爱戈辉了,把最优秀的人送到了戈辉身边。

提尔皮茨看到伊娃抱着孩子,立即改了主意。本来打算到朝阳见到伊娃和孩子后再宣布,现在提前见到了,那就提前宣布:德皇威廉二世敕封伊娃公主之子叶云飞为波茨坦公爵,将波茨坦宫名义上封给了叶云飞。并亲自将敕书交到了伊娃公主的手上,感动得伊娃热泪盈眶。

戈辉也很意外,这不成了一门两公爵了嘛!可惜这只是象征意义。

提尔皮茨检阅了禁卫军陆军仪仗队,并在码头上发表了简短的演讲,歌颂了两军的合作坚实可靠,并坚信能长期的合作下去。

戈辉也发表了简短的欢迎词,感谢了德方对禁卫军的帮助,但同时也强调,双方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今天的一切,都是双方相向而行的结果。

提尔皮茨在码头上接见了德国留学生和侨民代表。

戈辉则接见了一同回来的军事留学生,一百名陆军学员,全部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四百名海军学员,全部毕业于基尔海军学校。

戈辉见到了刘长贺、许云天、赵远军、程前、铁剑、强击、生花、青藏、北冥等海军学员,戈辉让400名海军学员先去锦州水兵学院教书,特区的海军就快有了,他们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一百名陆军学员,回讲武堂给德国讲师当助教,他们的德语肯定会更加契合军校教学。

还有最早派往德国的2000名技术工人,他们是去德国学习操作技术去了。这次也期满归来,他们需要先去朝阳技师大学堂,带薪培训学习三个月,三个月后才会分配新的工作。

欢迎仪式结束,直接去锦西火车站。

提尔皮茨看到风格迥异,完全是几个巨大的长方体拼成的火车站,懵了一下,原来火车站还可以建成这个样子,规模比汉堡火车站还要宏伟壮丽,至少大了两倍不止,真不是一般的大。

蝰蛇-11型列车,高速、平稳、宽敞、豪华,给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戈辉提醒他们,这是高级软座车厢,比这个低两档的,要俭朴很多。

莱茵哈特-舍尔还真去普通软座车厢和普通硬座车厢查看了,确实俭朴了很多,但是除了座位差一些,其它方面都是一样的,也有冷气吹出来,没有空着的坐位,没有坐位的人只能站着。

没有人注意他这个穿军装的外国人,因为在朝锦三地,他们见惯了外国人。很多人盯着窗外光秃秃的山岭和断断续续滑过的绿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另一侧车窗外,被忙碌的货运线挡住了视线,很少有持续的开阔视野,足见货运列车的数量之多。也从另一面反映了特区繁忙的商业。

全程不到两小时,中间停车三次,每次停车十分钟。

乘客上下车都井然有序,上车排队,下车也排队,不争不抢。

提尔皮茨实在想不通,戈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让那些愚昧的民众如此懂规矩的。

戈辉似乎读懂了提尔皮茨的想法,他告诉提尔皮茨,立法,严苛的法律,不排队,插队,打架,偷盗,抢劫,一经查实,一律重罪,起步十年。

“这有点过了吧!”提尔皮茨惊讶道。

“非常时期,非常之法。”戈辉淡然道:“我也知道这不合理,以后再改,但在最初,必须让他们学会规矩。”

提尔皮茨虽然不太赞同,但是这里不是德国,他管不着。

朝阳火车站,再次让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震惊了,这分明是放大版的莱尔特火车站嘛!施普雷河畔的莱尔特火车站就是这样的,不对,有点不一样,但至少有七八分像。

出站后,直接登上了剑齿虎装甲越野车,德国军方已经开始流行枭龙越野车了,结果禁卫军又出了一个性能怪兽,又大又猛,就冲“剑齿虎”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款车有多霸气了。

看到提尔皮茨惊讶的眼神,戈辉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但也只是一闪而过,毕竟这是禁卫军与德方共同研发的。

“所有的设计资料本来是要送往德国,但是知道你们要过来,于是就让工程师等一等,和你们一起回去。”戈辉解释道:“这不算什么,明天有更大的惊喜给你。”

“更大的惊喜?还会有比这更大的惊喜吗?”提尔皮茨感叹道。

“请允许我卖个官司,明天您自己去看吧!”戈辉说道。

提尔皮茨没有再问,就连政府宾馆的晚宴上,已然半醉,也没提一句。

第二天上午,宁远和王招辉,接上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一起去了官营农场里的农场兵工厂,剑齿虎直接开到tk车间。

莱茵哈特-舍尔看到大门上巨大的“tk”字样,重复了一遍“tk”,然后跟着宁远从小门进入车间,王招辉跟在最后面。

提尔皮茨从一段狭窄的长廊走出来,视线就被一个巨大的机械怪兽挤满了。

扁扁的炮塔,像个木楔子,长长的炮管,看炮口估计有3英寸,倾斜45度的前装甲,履带式车轮,走到侧面观察,前后各有一个大轮悬在高处,中间三对相对较小的车轮。转了一圈,估计至少五到六米,高度接近三米,这么大的家伙,开到战场上,不用开炮也能吓跑一堆人。

“这就是坦克?”提尔皮茨激动地问道。

“是的,我第一次见到也很激动,没想到会在北方特区出现。”宁远坦言道。

“你的德语已经和德国人区别不大了。”提尔皮茨评价完,又感叹道:“你们是怎么想出这东西的?这是要战场无敌的节奏啊!”

“是啊!一想到千八百辆这东西冲向战场,任何一个对手都会绝望。”宁远说道:“所以,一定要守住秘密,绝对不能泄露。”

“我们把保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戈总督在柏林军事学院演讲,很多学员在场,他们都看到了模型。”提尔皮茨说道:“每个人都单独强调了,签10年的保密协议,中央情报处为每个人制作了专门的档案,重点盯防。”

“没错,只能我们有,也必须只能我们有。”也观察了一圈的莱茵哈特-舍尔说道:“有了这东西,陆地上的战争还有必要打吗?让它们亮个相,就能吓跑所有人。”

“过于乐观了,打不过不等于不会想办法。”宁远客观地说道:“这东西也不是无敌的,3英寸口径的大炮能砸烂它,地雷也能让它趴窝,超过60度的斜坡它上不去,超过2.5米宽的壕沟它也过不去,超过1米的垂直障碍它也过不去,超过1米深的水也不行。”

“但它依然优势明显,它是移动的炮台,还有防护力,想打到它并不容易。”莱茵哈特-舍尔说道。

“快说说都有哪些让人拍大腿的性能。”提尔皮茨催促道。

宁远捡重点介绍道:“全重28吨,还能额外披挂装甲,长6米,宽3米,高3米,500匹马力,简易公路机动能达到时速60公里,越野速度也超过了4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350公里。8毫米口径的fA-44置顶机枪,备弹2000发。”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行走机构”宁远特别强调:“我们为它设计了超丝滑的水平涡壳弹簧悬架,涡壳弹簧相比常见的螺旋弹簧,最大的好处是能在更紧凑的空间内,承载更重的负载,同时也易于维护和更换。并且水平旋转的涡壳弹簧,能在上方增填加液压减震机构,使坦克行驶的更加平稳,还能分担施加在弹簧上的压力。”

宁远蹲下来,指着转向架,继续介绍道:“每侧装有三个转向架单元,每个转向架单元上装了四个成对的负重轮,同时三个引导轮与两个单轨回程滚轮,被安装在转向架的侧面和上面,用以支撑起整条履带,协助其运行的更加顺畅。”

宁远站起来,拍拍纯钢履带板,继续说道:“这种独特的涡壳弹簧悬架,能允许坦克安装600毫米的超宽履带,极大的降低了坦克对地面的压力,使它能在较软的地面下行驶,大大提高了机动性。它有四个总容量637升的巨大油箱,最大行程350公里,我们还在考虑加挂外置的副油箱,进一步增加行驶里程。”

“简易公路机动能达到时速60公里,越野速度也超过了4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350公里。”莱茵哈特-舍尔笑了,说道:“当今世界哪个炮能追上它,还没来得及瞄准,就需要重新调整。”

“你没说炮”提尔皮茨提醒道。

“炮还没研发成功呢?”宁远说道:“我们合作研发的76毫米线膛坦克炮,还没定型呢!”

“设计图这次能一起带走吗?”莱茵哈特-舍尔问道。

“当然,连同剑齿虎的设计资料一起带走。”宁远说道。

“我进到里面看看”王招辉说着问宁远:“怎么进去?”

“爬上去,在最顶上。”宁远说道:“驾驶员的位置也可以进去,在炮塔左下的位置,有个盖子。”

王招辉立即动作,莱茵哈特-舍尔也跟着上去了。

“坐下谈”宁远指着早已经备好的椅子和圆桌。

提尔皮茨和宁远转身坐到椅子上,继续观察坦克,越看越喜欢,脑子里已经开始想象坦克驰骋在欧罗巴大陆上的雄姿了。

“收到情报,奥斯曼人闹起来了。”宁远看了一眼提尔皮茨说道:“本月初,统一进步协会雷斯内组织的头目尼亚齐少校(1873~1912)率部150人上山,首先以‘自由、平等、博爱、正义’为号召,宣布反对奥斯曼苏丹及外国瓜分阴谋。几天后,已转入地下活动的艾哈迈德-杰马勒帕夏(1872~1922)亦宣布暴动。暴动迅速席卷驻马其顿的第2、3军团的许多单位,相信用不了多久,统一进步协会就会成了整个马其顿地区的真正主人。”

历史上这次暴动是恩维尔组织的,但是此时恩维尔在北方特区的红山基地训练特种兵,他没机会参加,所以杰马勒登场。

(帕夏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对高级文武官员的尊称,相当于英国的“勋爵”,主要用于总督、将军等职位,现多作为历史术语使用。还有一种叫贝伊,是长官的意思。)

“还有,昨晚刚刚收到的消息,绝对可靠的消息。”宁远继续道:“摩拿斯提(今南斯拉夫比托利)的木思林居民计划明天举行暴动,然后攻占萨洛尼卡,他们的目的是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要求奥斯曼苏丹,限期恢复宪法,不然他们就进军伊斯坦布尔。”

宁远说完,看向提尔皮茨:“部长阁下怎么看?(德国海军大臣、部长)”

“就像现在这样,抱着肩膀看。”提皮尔茨抱着肩膀说道:“你们的消息很灵通,自然也知道,德国左右不了奥斯曼国内的事情。”

“您知道,我们和奥斯曼军方有合作,帮他们训练新军,还有联合训练特种部队。”宁远解释道:“禁卫军总参除了能收到定期的报告,还能收到不定期的特殊报告,我们对巴尔干半岛核心区,确实有很多了解。”

“这一点,你们做的比德国好。”提尔皮茨说道:“你们清国人,似乎在搞情报方面,天赋异禀。”

“跑题了,还是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您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宁远说道:“德国的军力或许不能立即伸进奥斯曼,但是奥匈帝国可以,这个机会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您觉得他们会不会有想法。”

“还能有什么想法”提皮尔茨对此看得很清楚:“奥匈联合政府,无非是宣布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州,顺便动摇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威望,也就这样了,再大他们掌控不了。”

“塞尔维亚和沙俄呢?他们会视而不见吗?”宁远又问。

提皮尔茨左臂腋下夹着右手,左手揪着大胡子,短暂的思考之后,说道:“塞尔维亚应该会暴怒,但也仅仅是暴怒,奥匈陆军再拉胯,也不是塞尔维亚军能撼动的。”

“沙俄呢?他会怎么办?”宁远问:“上个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和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在波罗的海港口列巴尔,刚刚秘密磋商过。”

提尔皮茨眼睛里精芒一闪,说道:“你们的人很厉害啊!全世界广撒网啊!”

“奥匈的人告诉我们的,我们的人也从其它渠道(通过列宁)证实了,确有其事。”宁远坦言道:“这个世界很危险,必须要多几双眼睛盯着,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提尔皮茨重重地点头,评价道:“你们这种危机意识非常好!但是,沙俄人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穷的快活不下去了,九千多公里外,还有你们在牵制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