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相思苦,红豆甜

花笺之上,笔迹秀丽,笔锋锐而不缝,笔力不差,应该是练字多年,才能写出的笔力,只看这字迹,李二郎就多了两分好感,他喜欢有才气的女子。

【都言相思苦,我道红豆甜】

这话,倒是有些大胆了,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却写了相思,可不是大胆嘛。

但是这种大胆,又不让人觉得轻浮,配上这水晶红豆糕,反而透露出几分小女儿的情趣,带着几分纯真。

但是,这红豆与相思,写给一个郎君,倒是有几分暧昧了,但这种暧昧又不够明显,属于轻轻的撩拨一下。

就像是一个美人,轻轻的走近,她的袖摆轻轻的划过自己的手背,看似没有肌肤相亲,但是透过薄纱袖摆的体温却渗了出来,给人无限的遐想。

对于小梅,李二郎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有一个印象,吴七娘的陪嫁丫头之一,并蒂莲中的妹妹,容貌不差,有些伶俐,旁的就没了。

但是这一碟子糕点与花笺,让小梅在李二郎的心里,落下了一点印迹,是一个有些才情,但又不是书呆子的灵动女娘。

李二郎捏着花笺,拿起一块水晶红豆泥,咬了一口,咀嚼了两下,随即微微皱眉:难怪说这红豆甜,这是放了多少石蜜?

将嘴里的糕点咽下后,李二郎叫人上茶,喝了一盏涩口的苦茶,才压下那甜腻的味道。

原来那诗句,不是写意,是写实。

不过,李二郎还是饶有兴味的,回了笺子。

【色若桃李华,味胜石蜜甘】

也不知这话,是说水晶红豆糕,还是在说做糕点的人。

收到笺子的时候,小梅露出个志在必得的笑,果然,男人就爱鸿雁传情这一口。

小菊看了笺子上的李二郎回的诗句,不由得觉得有些腻味,对方这是在调情吧?

于是,小菊不确定的问道:“你要回信吗?”

小梅摇头:“过犹不及,哪能让他一口气吃个饱,不饿一饿,怎么吊住他的胃口?此后,姐姐你是温柔端庄的贤内助,我是骄纵爱娇的添香红袖,你我姐妹联手,定然能够把持住对方。”

见小梅自信满满的,小菊不想打击她,只默默叹气,只怕对方不是那种能被女人拿捏的,只求对方能对她们姐妹有一二分真心就好。

别的小菊不敢求,也觉得求不到。

此后的时间,姐妹两人偶遇李二郎的机会多了,孟妈妈那边也常叫她们姐妹两人说话,先是托她们姐妹做些小事,慢慢的,就让姐妹两人插手管理上的事情,半点不见外,于是守军府上下,也渐渐的品出味来。

林诌得知此事后,惆怅了许久。

明明知道,父母认下这对女儿,为的就是攀上李家的继承人,让自家更上一层,但此刻他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李小花察觉他的惆怅,只以为他是不舍妹妹给人做妾,便多加劝慰。

柔情似水的美人在侧,带着担忧安抚自己,林诌也不是柳下惠,没多久就跟人共赴云雨。

“听闻,这些日子,蛮族那边有些不安分?”小梅与春娘扯着布料,小菊拿着熨斗,熨烫布料上的皱褶,向一旁调浆糊的孟妈妈问道。

孟妈妈黄豆粉用水调和,调成半清不稠的状态,听小菊这样问,愣了一会儿,才回道:“这些事情,我倒是没问过,不过昨天听归鸿那小子说过一嘴,好像这些日子,草原上不大安稳,好像是遭了蝗灾,草都被蝗虫吃了。”

听到蝗灾,春娘有些惊惶的问道:“蝗灾?那咱们这里,会不会遭蝗灾?咱们要不要拜拜蝗神?”她原先是扬州的船娘,每次扬州遭了蝗灾,都会有许多孩子被卖进船坊,因此,她也从那些人口中了解过蝗灾有多恐怖。

蝗虫结群,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不见一丝绿色,只要是能啃的,都被蝗虫啃完,不止庄稼绝收,连果腹的野菜跟树皮,都找不出来,因此她听到蝗灾才这么惊惶。

小梅只在书里看过有关蝗灾的描写,自己没见过,便询问道:“春娘,这蝗灾有那么恐怖吗?”

春娘连连点头,想要证明蝗灾有多么的恐怖,孟妈妈就开口道:“蝗灾过处,草木不生,那祸害是什么都啃,我还听老人说过,没了草木,那蝗虫还要吃人的。”这话成功的把春娘跟小梅吓到了,其实孟妈妈也没见过蝗灾是什么样的,毕竟她一直待在深宅后院,只听人说过,说出来的事情,很多是以讹传讹。

小菊看两人扯着的布松了,提醒了一声,两人忙扯紧布。

小菊一边熨烫着布料,一边道:“前几日,我听人说,说草原那边确实遭了蝗灾,但不严重,蝗虫到了幽州这边几个小村子这边,就已经被扑杀了,应该还造不成什么大灾。幽州牧好像已经派人去那遭了灾的村子赈灾去了,田地里的庄稼没了,只能补种,现如今能补种的,只有大豆。”

孟妈妈闻言,看向小菊:“这事儿,你从哪听来的?”

小菊回道:“那些采买的人说的,他们常在外走动,消息灵通。”

孟妈妈点点头,带着几分赞赏的看向小菊,这丫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贤内助,这些日子帮着自己管理家事,不曾出什么差错,对外接人待物,也备受夸赞。随即又看向小梅,这个也不错,能让郎君开心,也能帮衬着小菊打理家事。

此刻的孟妈妈打量姐妹俩,是带着几分“婆母”的心态的,怎么看怎么满意,在李二郎跟前闲谈的时候,也常提起姐妹俩。

熨烫好布料后,将调好的黄豆粉涂在布料上,等晒干后,铲掉黄豆粉,布料就显得挺括,裁剪的时候不会跑边,方便制作成衣。

本该用浆糊浆洗布料的,但是浆糊要用精粮做,现如今李二郎领兵,为了收拢军心,便与底下士兵同吃同住。

他这个主子行事节俭,那么守军府里的人,也不能奢靡,因此孟妈妈等人就用更为廉价的黄豆粉浆布。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白做的,要不了多久,整个幽州就知晓守军府的节俭了。

“报!发现烽烟,蛮族来袭!”

就在后院的女人讨论草原蝗灾的时候,幽州边防那边,就看见了示警的烽烟。

草原蝗灾,没了新鲜的牧草,留存的旧年干草也不够牛羊吃的,因此只能提前宰杀牛羊。但是这个季节鲜肉存不住,需要大量的食盐还有粮食,补充草原的损失,于是他们提前来“打秋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