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你说我五皇叔的腿有没有可能没有瘸?

宇文拓的话刚说完,朝中文武百官齐声附和,“皇上,凌王殿下所言极是!他曾经在南疆待过数年,不仅熟悉南疆战场,更是与南疆的将士们早已有了默契,凌王殿下是前往南疆的不二人选!”

难道靖元帝不想让宇文拓去带兵打仗吗?

他当然想!

他比在场所有人都想!

可是,宇文拓已经是个瘸子了。

试问军中将士谁会对坐在轮椅上的残废言听计从?

他担心派宇文拓去前线,会影响到大军的气势,到时候不战而败,岂不更糟?

于是,他厉声道,“凌王,朕明白你的孝心和忠心。但是,你的伤势还没有痊愈,朕怎么忍心让你前往南疆?”

宇文拓太了解靖元帝了,岂会不清楚他的顾虑?

“父皇,儿臣知您不忍心儿臣拖着一身伤病前往南疆。可是大敌当前,儿臣守卫南疆多年,如今大敌当前,儿臣想去南疆协助诸位将军!哪怕儿臣的腿无法上战场,儿臣也可以跟诸位以性命守护南疆的将士一起同谋划策,击退敌军!”

他这番话字字恳切,饱含对南疆那些将士们的感情。

靖元帝盯着轮椅上的这个儿子,陷入天人交战。

从前宇文拓手握重兵的时候,靖元帝心底对这个儿子还是有些忌惮的。

他担心这个儿子不服太子,也不服自己,没准哪一天就反了。

春猎的时候,他知道有人想对宇文拓下手,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非就是想借旁人之手,除掉宇文拓这颗眼中钉。

虽然宇文拓没死,但是瘸了腿的老虎就算被放回山林,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靖元帝权衡过后,终于点头同意了,“好,凌王,朕便任命你为兵马大元帅,率领八万大军增援南疆!”

宇文搏听到这里顿时急了,“父皇,那儿臣呢?”

“老七,既然你有一颗报国之心,朕命封你为庆王。由你协助凌王,一起抵御外敌!”

宇文搏精神一振,双手抱拳,铿锵有力地回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辱命!”

靖元帝定下主帅后,只觉得身体像是被掏宝似的,格外疲惫。

他抬手摁了摁眉心,对李德喜道,“朕累了,无事便退朝吧。”

“是!”

李德喜恭敬地点了下头,转身面前文武百官,尖着嗓子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靖元帝从龙椅上起身,李德喜赶紧上前扶着他离开。

出了宣政殿,靖元帝身体摇晃了两下,险些摔倒。

还好李德喜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稳,“皇上,您怎么了?”

“朕刚才被那几个逆子气着了……咳咳!”靖元帝的话还没说完,就再次咳嗽起来。

李德喜连忙道,“老奴这就去请太医!”

“不必!”然而,靖元帝却直接拦住他,“朕不想听太医唠叨,你扶朕去紫承殿,再把万法道长叫过去,朕想跟道长探讨道法。”

他近来时常心神不宁,但是只要跟万法道长交流道家延年益寿的法子,他便觉得心情舒畅,什么病痛都没有了。

李德喜知道近来那位万法道长在皇上面前特别得宠,哪怕是他也不敢多说道长一句不好。

得了靖元帝的命令,他只得服从,“是,奴才这就去找道长。”

然而,靖元帝刚坐下没多久,门口便传来动静。

“父皇。”

靖元帝一抬头就看到门外的宇文拓,他坐在轮椅上,对着桌案后的靖元帝拱手行礼。

靖元帝睨着他,缓声问道,“怎么了?莫不是你反悔了,不想去南疆了?”

毕竟连那些四肢健全的将领都不愿意去南疆,宇文拓若是临时反悔,他也能理解。

宇文拓摇头道,“儿臣既然答应去南疆便不会反悔,儿臣过来,是想问父皇要一个人。”

“什么人?”

“任太医。”

宇文拓顿了下,又接着道,“儿臣的腿伤一直是任太医医治的,所以儿臣希望任太医能随儿臣一起去南疆,继续帮儿臣调理身体。任太医的医术高明,没准没治好儿臣,到时候儿臣定能将敌军赶出大夏边境!”

靖元帝见他身残志坚,依然很有斗志,便很爽快地答应了,“好,那便让任太医与你一同去南疆吧。”

“谢父皇!”

…………

“什么?你要去南疆?”

凌王府,当裴云筝从宇文拓口中得知他要领兵去南疆的消息,震惊地瞪大一双杏眸。

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与她对视着,“不止是本王,你们也同本王一起去。”

裴云筝微怔,“我们?你说的不会是我跟小辞吧?”

“嗯,把你们单独留在京中本王不放心,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们跟着本王更安全。”

“王爷,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去战场那就是刀口舔血刀光剑影,难道会比在王府里每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安全?”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上个月太子府里,宇文翊在那么多人眼皮底下都敢对小辞使绊子,如果本王不在,你觉得他会不会再动手?”

宇文拓一旦离京,他的两大护卫玄夜和寒山肯定也会跟着他一起走。

到时候,凌王府的人能不能保护得了裴云筝母子确实不好说。

裴云筝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好,我们跟你一同去南疆。我会些医术,去军营里可以帮忙照顾受伤的将士。”

宇文拓点头,“嗯,本王还有别的事要处理,南昭和西凉大军压境,时间紧迫,去南疆的时间定在明日,你跟小辞也准备一下。”

“好。”

裴云筝跟男人聊完也没有耽搁,立刻去书房找儿子。

…………

“你是说,皇祖父已经同意让五皇叔领八万大军去支援南疆?”

此时,太子府里,宇文翊也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隐风低头回话,“是!今日早朝前皇上便派人去凌王府传话,想来是早就有了让凌王带兵去南疆的打算。”

尽管宇文翊年纪小,没有资格上朝,但是他们在宫中有眼线,朝堂上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太子府这边都能在最短时间收到消息。

宇文翊眯起双眼,稚气的脸上浮起一抹若有所思,“朝中武将不少,皇祖父为什么偏偏要让五皇叔去南疆?”

他的五皇叔腿都瘸了,竟然还如此受皇祖父的器重吗?

这也是宇文翊视宇文拓为最大竞争对手的原因。

他的五皇叔太过优秀,一旦皇祖父动了让五皇叔继承皇位的心思,他便半点机会也没有了。

隐风回道,“属下听说早朝的时候,皇上问谁愿意领兵出战,无人敢应,最后只有凌王一人应下了。”

宇文翊的脸色更凝重了,“所以,皇祖父比我想象中的更加看重五皇叔。现如今五皇叔得了兵权,万一将来他凯旋,以他的赫赫战功,只怕我们的太子府就要保不住了。”

隐风看着他忧心忡忡的表情,回道,“小世子,皇上对您一直寄予厚望,只要咱们趁着凌王离京,尽快收买人心,未必不能扳回这一局。”

宇文翊的脑子里乱糟糟的。

突然,有个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隐风,你说我五皇叔的腿有没有可能没有瘸?”

他的问题把隐风问住了,“小世子,凌王受伤后,是任太医替他医治的,任太医的医术有多好,您也清楚,应该没有误诊的可能。”

“可万一他们合伙骗我们呢?”

隐风迟疑了下,“……若是小世子不放心,属下可以今晚找机会试探一下凌王。”

宇文翊瞥过隐风,抬手示意隐风不要再说话,“算了,我再好好想一想,你先出去吧,有需要再叫你。”

“是!”

隐风离开后,宇文翊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迹可循。

不行,在五皇叔离京前,必须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

如今,大敌当前,朝局愈发紧张。

太傅府。

姜太傅把姜恒之单独叫进书房,“今日早朝凌王向皇上请命,愿意率军出征南疆。”

姜恒之闻言,震惊地瞠大俊眸,“凌王殿下的腿不是……”

姜太傅点头,“没错,皇上竟然将退敌的重担交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废,实在可笑!”

他若不是文官,定然一马当先,请命前往南疆战场。

只是他没想到大夏朝培养出来的官员尽是孬种,在边关面临危机之际,那些武将无一人能够独当一面,上阵杀敌。

靖元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宇文拓为兵马大元帅的时候,姜太傅真想出声反对。

可惜他推荐不出比宇文拓更适合的人选。

姜恒之对南疆的事也有所耳闻。

听说皇上把兵符交给宇文拓,眼底也浮起一抹担忧,“祖父,以凌王的身体情况,根本上不了战场。他若被南昭和西凉打败,那又当如何?”

姜太傅长长叹了一口气,“他是残废,就算败了,皇上应该也不会降罪于他。”

姜恒之反问,“若是凌王赢了呢?”

若是宇文拓这次能大败敌军,必定能为他自己搏下一个好名声。

不仅能够在军中重塑威望,而且还会成为整个大夏朝的英雄。

太子已逝,储君之位空悬,凌王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盘。

姜太傅在心里思量再三,再抬头时,已然做下一个决定,“恒之,你自幼习武,却缺少磨砺,祖父替你争取一个机会可好?”

姜恒之微怔,心底隐约猜到了什么,“祖父请讲。”

“你即刻跟我一同进宫面圣,告诉皇上你愿意追随凌王前往南疆,杀退敌军!”

眼下,太子刚去世不久,姜家适龄孩子的婚事都得耽搁一段时间。

而朝局变化莫测,姜太傅自然得做几手准备。

姜恒之是姜家嫡长孙,姜太傅不仅从他三岁起就亲自教导他读书认字,更是为了请了最好的师父教他习武。

虽然他文武双全,姜太傅却提早给他安排了文官的路。

打算让他明年参加科举考试。

只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要是凌王能打赢这场仗,他未必没有机会再争一争储君之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姜家百年昌盛,姜太傅决定让姜恒之先追随凌王。

这一场仗若能胜,姜恒之也能立下军功。

这一场仗若失败,凌王是首要责任人。

所以,这次去南疆是一次机会。

都说富贵险中求,朝堂上那些文臣武将一个两个都贪生怕死,他们注定得不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

姜恒之没想到他祖父竟然愿意让他去南疆,眼底划过一抹惊喜,“是!祖父请稍等片刻,孙儿去换身衣裳!”

姜恒之虽然比同龄人看着要稳重,但是依然有一颗想报效朝廷的热血之心。

姜太傅看出他眼底的欣喜之色,出声提醒道,“恒之,上战场不是儿戏,祖父让你去,是希望你跟在凌王身边好好学习,好好历练。但是你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贪功冒进,一切以自己的性命为重。等你凯旋,姜家会给你摆一场庆功宴。”

“孙儿谨记祖父教诲,定然不会让祖父失望!”

姜太傅很了解这个孙子,他处理任何事都张弛有度,是最不需要自己操心的。

“你快些去换衣服吧,凌王明日便会起程去南疆,时间很紧迫,咱们也抓紧些。”

…………

安国公府。

裴云筝跟儿子裴小辞说了他们要上战场后,便领着小家伙回娘家。

裴青柏得知他们母子回来,立刻将人领去正厅说话。

而谭淑韵得知女儿回府,也赶紧来到正厅。

“父亲,娘。”

“祖父,祖母。”

裴云筝向他们行了礼,裴小辞也跟着叫人。

裴青柏甚至都没有跟他们寒暄,便直接问道,“筝儿,今日皇上在朝堂上封凌王为兵马大元帅的事你可听说了?”

“女儿正是为此事回来的。”

裴云筝抬头对上裴青柏询问的目光,再次出声,“不仅是凌王殿下要去南疆,我跟小辞也会随行。”

“什么?”

谭淑韵听说女儿跟孙儿也要随大军南下,脸色顿时变了,“筝儿,你可知道战场有多凶险?而且我听说这次南昭和西凉是蓄谋已久,为的就是抢夺咱们南疆的几座城池。那些蛮夷个个杀人不见血,可怕得紧,小辞才多大,他怎么能去战场?”

“娘,你放心,我跟小辞就算去南疆也只是在后方,不可能上战场的。真正危险的是那些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将士们,而我会留在后方帮王爷照看受伤的将士。”

谭淑韵光是听到她说要去南疆心里就突突的,“娘亲虽然没去过战场,却也知道哪怕是留在后方也不是绝对的安全。筝儿,你向来主意大,娘亲知道你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便不会改变心意。但是小辞还小,你怎么能把他也带去战场呢?”

她顿了片刻,又接着道,“这样吧,你将小辞留在我这里,娘替你照顾他,可好?”

“祖母,是小辞自己想跟娘亲和父王一同去南疆。”

裴小辞仰起小脸蛋,乌亮的大眼睛里神情一本正经,“小辞从小跟着娘亲上山采药,认识很多草药,小辞想跟在娘亲身边,帮娘亲整理草药!大敌当前,小辞也想出一份自己的力!”

谭淑韵看着他认真的小表情,鼻子忍不住泛酸,“真是个好孩子。”

裴青柏面色严肃,眼神扫过裴小辞,最终还是看向自家女儿,“筝儿,你考虑清楚了吗?你确定把小辞带去南疆比留在国公府更强?”

尽管他手里没什么实权,但是多照顾裴小辞一个孙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裴云筝点头,“父亲,带小辞去南疆也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女儿会照顾好小辞,你们也请多多保重。”

这场仗没那么容易打完,她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如果把小辞留在京中,万一出什么事她没办法及时出现在儿子身边,反而容易胡思乱想。

谭淑韵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小辞从来没有离开过你身边,跟着你也好。不过你要答应娘亲,到了南疆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别受伤,别让牵挂你的人担惊受怕。”

裴云筝光是听到谭淑韵这么说,鼻子就酸了,“嗯!女儿记住了!一定不让你们担心!”

谭淑韵看着女儿微微泛红的眼眶,嗓音也忍不住有些哽咽,“今日便留下陪我们一起用个晚膳吧。”

打仗不是闹着玩,在战场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丢了性命。

女儿虽然再三保证他们不会有事,但是当娘的哪能不担心?

“好!”

晚上,谭淑韵特意交代后厨,做了不少裴云筝和裴小辞爱吃的菜。

自从许氏和裴若雪母女死后,安国公府少了那些鸡飞狗跳的事,裴青柏瞧着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他是凌王的岳父,而凌王如今又成了兵马大元帅,一旦打胜仗,整个凌王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到时候,安国公府自然也能水涨船高。

“筝儿,你跟我交个底,凌王殿下的腿伤真的治不好了吗?”

裴云筝听着裴青柏的问话,夹菜的筷子不由重重一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饭桌上,所有人都停了动作,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裴云筝。

尽管裴青柏并不清楚裴云筝的医术到底有多好,但是今日他在心里琢磨了一天,总觉得宇文拓腿残废了一事有些不对劲。

靖元帝又没老糊涂,如果宇文拓真的残废了,他怎么可能把兵符交给一个残废呢?

西凉和南昭这次南兵,就是想侵吞大夏的国土,靖元帝怎么可能在明知道儿子不能上战场杀敌的情况下,还将兵符交给他?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猜测,其中必有蹊跷!

裴云筝见饭桌上的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也将手中的碗放了下来。

“父亲,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殿下的腿没有受伤。但是任太医说了,殿下的腿伤到筋骨,恐怕很能再恢复如初。”

她这番话说得模棱两可,听起来好像回答了他的问题,实际上又什么也没有透露。

甚至,她还把责任都推给了任太医。

反正将来不管宇文拓的腿是好是坏,那都是任太医诊断的,她并不知情。

裴青柏听到这个回答,眼底不禁划过一抹失望。

其实,他巴不得凌王的腿没有受伤。

若是凌王这次挂帅能够得胜,没准皇上一个高兴就让他当太子。

那自己将来不就是国丈?

到那时,他的身份贵不可言啊!

不过,裴青柏转念又一想,哪怕宇文拓真的站不起来,只要脑子好使就行,反正当上皇帝,多的是人为他赴汤蹈火!

反正他只要安心等着宇文拓打胜仗,别的就不是他能操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