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导演疯了!他让观众在电影院集体社死!
剩下的就只是给女人们一碗水端平的仪式感了。
本来这场婚礼,他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直接来走流程,后来又发现,如果直接走流程的话,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
再加上旗袍,十里洋场,百乐门等等,可以说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总会给人一种风尘味的感觉。
为此,最后做了修改,以默片的形式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上海滩,至于说有什么寓意?
抱歉,并没有!只是纯粹的觉得这样安排更有意思一点。
至于旗袍的展示,其实并不少,前前后后出现在片中的,单单高媛媛的出场,就换了十几套不同的旗袍,有学生装,有礼服类,有正装,可以说几乎都有。
当然了,最惊喜的,其实是最后的那一幕,说白了原理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用全息技术,让每位穿华韵的观众都“穿越”成了婚宴席上的民国宾客。
但是至少目前来说,还没有人这么玩过,主要是别看技术上不难做到,但是得烧钱啊!
首映礼结束后,到场的观众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不愧是陈默啊!会玩啊!”
“没错,之前看到自己出现在婚宴上,我特么都傻眼了!”
“啧啧,本来以为就是来看一场银幕旗袍秀的,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惊喜。”
“感觉完全不一样啊,从首映礼红毯秀开始,到影片结束,可以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玩的首映礼了,感觉真的回到了十里洋场,回到那个风云际会之地啊!”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首映礼,这样的方式,的确足够新奇的。
当天晚上,影评人们就迫不及待的给这场别开生面的首映礼来了一个不吐不快。
陈默的御用影评人周小斌用《一场颠覆传统的“默片式”浪漫,陈默再造东方美学盛宴》这样的标题来形容这场盛宴。
“陈默的《旗袍大婚》首映礼彻底玩出了新花样,把一场普通首映搞成了大型“民国穿越主题派对”。
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首映式,而是陈默精心设计的沉浸式复古体验秀!
从红毯开始就让人眼前一亮——所有到场的媒体记者和粉丝都自发穿上了民国服饰。
女记者们清一色素雅学生旗袍,男记者们改良中式长衫,粉丝团更是花样百出:有撑油纸伞的旗袍美人,有戴圆框眼镜的文人雅士,甚至还有s卖报童的小男孩。
整个红毯现场直接变成了民国风情街,背景音乐放着老上海的《夜来香》,连安保人员的对讲机都套上了复古锦囊。
而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次的《旗袍大婚》会和过去一样的是一场银幕时装秀的时候,陈默却反其道而行之,电影开场后,陈默用默片形式展现了1936年的上海滩:苏州河上的运煤船,外白渡桥的晨雾,弄堂里滴水的玻璃丝袜.
这些细腻生动的画面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
当男主角在和平饭店舞厅邂逅女主角时,水晶吊灯、爵士乐队、名媛们的倒大袖旗袍,把旧上海的纸醉金迷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全片最大的惊喜出现在婚礼场景——当新娘转身时,影院的观众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了银幕上的婚宴现场!这是陈默运用全息技术玩的花样,让每个穿华韵服饰的观众都穿越成了婚礼宾客。
这个神来之笔让现场尖叫声不断,有人开玩笑说:陈默这是把首映礼玩成了大型spy现场加4d沉浸式体验!
整场首映礼就像一台精密的复古时光机:从服装造型到场景布置,从背景音乐到互动设计,每个细节都精准还原了民国风情。
与其说观众是来看电影的,不如说是来参与一场精心设计的“穿越”体验。这种打破常规的创意,再次证明了陈默在营销和内容呈现上的超强功力——他总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电影周刊的主编周清泉也在专栏上写道:“半部民国史,一场时装革命,十分陈默。”
“告别前五部喜服宣传片的纯视觉流,《旗袍大婚》首次引入剧情框架。陈默大胆采用默片手法,以黑底白字的时代标题、胶片刻痕特效和无声表演,还原1936年上海滩的浮世绘。
从石库门的市井烟火到和平饭店的爵士舞厅,从四马路赌局的暗流涌动到空袭下的众生百态,每一个镜头都是对民国风物的考古级复刻。
他把婚礼片拍成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式的时代寓言,旗袍不再是服饰符号,而是乱世中鲜活的生命力。
相较于此前华韵系列“唯美至上”的基调,本片以反差感制造惊喜:男主角的西装内藏手枪,女主角的珍珠项链里夹着地下党密信;婚礼进行时,外滩建筑群突然以灯光拼出“百年好合”——这种枪火江湖与婚庆仪式的碰撞,被到场的外媒记者称为“昆汀式浪漫”。
尤其全息技术让观众“穿越”为婚宴宾客的桥段,模糊了银幕与现实的界限,网友调侃:“陈默用科技证明了,最好的沉浸感就是让观众自己成为‘群演’。”
或许正如他在映后访谈中的调侃:“如果以前的婚礼片是糖水片,这次我想试试往里面加点威士忌。”——甜腻依旧,但后劲十足。”
当天晚上的《旗袍大婚》的提前场,虽然还没有到七夕,只是七夕前夜,但是同样的上座率高的惊人。
而且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个放映场,都成了一场民国时装秀。
观影的观众,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默契地穿山了民国风格的着装。
男穿改良的中式长褂,女的则是旗袍居多,让每个影院每每一场《旗袍婚礼》放映结束,散场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更多人对这部电影好奇不已。
其实陈默弄的穿华韵服饰,免费看电影的活动,本来并没有想那么多。
他猜到效果会不错,但是却完全没有想到效果会好到爆炸。
其实对于从什么样的华韵服饰,这个活动本身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所以,实际上,你穿汉服也好,穿带有华服元素的现代设计的华韵服饰也罢,都是可以的。
但是他自己也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七夕是和其他节日都不同的日子。
又因为首映礼当晚的穿越民国的十里洋场带来的沪上浮世绘的传播,再加上《旗袍大婚》本身就是主打旗袍。
所以,就导致了,翌日很多情侣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民国系列服装作为七夕的穿着。
于是很多人一觉醒来,陡然发现,大街上多出来了许多“民国风”。
还有一点是被忽略的,其实汉服,特别是古风汉服,这种服装,对于现代人来说,其实的确还不是那么适合作为常服来穿。
所以,华韵这边,其实销量最高的,一直也都不是汉服,而是带有古风元素结合现代服装特点设计出来的服饰。
但是突然,很多人就发现了,古风汉服的确不太适合作为常服来穿,但是近代的“民国风”服饰,却好像挺适合的?
比如民国的女学生装,上半身深蓝色上衣、黑色中裙、白色纱袜和圆口布鞋。
或者就是像赵莉影经常穿的那种,民国女学生旗袍。
这类的服装,在现代人来说,作为常服来穿一点问题都没有,关键是,非常有特色。
特别是七夕当天,男穿改良中式长衫,女穿旗袍或者中西合璧的中裙,走在一块,那感觉真的很棒!
关键是,这些衣服,还真的不挑人,也不怎么挑身材。
一时间,今年的七夕的穿搭潮流一下子就被卷了起来。
同时更有趣的是,奢侈品联盟大秀这边,在七夕节当天也拉开了帷幕。
而且他们还学着此前陈默搞的福利周那样,弄成了好几个主题分会场。
然后,让人好笑的一幕就出现了。
因为这次的大秀,模仿的是陈默的福利周的《华服千年秀》,针对的观众更加大众。
所以,大秀现场被放在了能容纳几万人的体育场。
可等看秀的人进场后,大家就发现,好家伙,这里也被民国风给占领了。
等大秀直播间开播,镜头扫过会场的时候,看直播的网友直接就乐了。
“我去,这不是走错地方了吧?怎么都是民国风?”
“所以,陈默真的恐怖如斯啊!一个活动一场电影直接把民国风给带成了潮流!”
“我就想知道,这些人该不会都是陈默派来的卧底吧?这么打脸的吗?”
奢侈品联盟大秀主办方这边,其实也对这个场面有些所料未及。
主要是,他们虽然办过很多场秀,但是这种大规模的面向大众的秀,其实惊艳反而没那么丰富。
当然了,最离谱的还是在于,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太特么的整齐了。
全是民国风,其实一开始一部分人还没有那么穿搭来着,可是结果到了秀场门口的时候,发现现场好多人都那么穿,于是都第一时间跑去或者租赁,或者购买这类的服装换上。
结果就导致了这种夸张的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