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六耳出手

唐玄奘看着孙悟空,咬牙切齿地说道:

“你这滥杀佛教护法神的逆徒,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

从现在起,你走,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唐玄奘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

孙悟空看着唐玄奘那副不可理喻的模样,心中满是不屑。

孙悟空望着周围狮驼岭那一片凄惨的景象,又看了看唐玄奘,心想:

这狮驼岭上的累累白骨,无数冤魂的惨叫,你都视而不见。

仅仅因为大鹏金翅鸟成了佛教的护法佛,你就可以对他的罪行一笔勾销,如此虚伪之人,实在是令人生厌。

想到这里,孙悟空也懒得再与唐玄奘多说什么孙悟空身形一闪,施展出化虹之术,瞬间消失在了天际。

唐玄奘望着孙悟空离去的方向,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淡淡地对朱悟能和沙悟净说道:

“他走了便走了,我们继续赶路。”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冷漠,仿佛孙悟空从未在他的生命中出现过。

而隐匿在天空中的观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看着孙悟空离去,心中暗自窃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在她看来,孙悟空的离开,正是启用六耳猕猴的绝佳时机。

她心中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巧妙地安排六耳猕猴登场,继续推动佛教的取经大业,实现佛法东传的宏伟目标 。

观音菩萨施展神通,化作一道祥瑞之光,匆匆赶回灵山。

灵山上,佛光普照,梵音袅袅,宝相庄严的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沉浸在一片祥和的修行氛围之中。

观音菩萨无心欣赏这熟悉的盛景,径直朝着如来佛祖所在的大雄宝殿奔去。

踏入大雄宝殿,殿内金光璀璨,如来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周身散发着慈悲而威严的气息。

观音菩萨快步上前,双手合十,恭敬地行礼后,神色凝重地说道:

“佛祖,那孙悟空实在太过狡诈。

他早在当初就已识破金箍的玄机,彼时戴上的竟是个假金箍。

为了蒙蔽我等,他还精心演戏,这么多年来在唐玄奘面前表现得乖巧听话,实则都是伪装。

如今,他更是胆大包天,打死了我佛教的护法佛大鹏金翅鸟。

我本欲以紧箍咒惩戒,却惊觉他从未真正戴上金箍,这一路,他将我佛教众人耍得团团转。

我已设法让唐玄奘将他逐出了取经团队,依我之见,是时候启用六耳猕猴了,让这个听话的徒儿来完成这至关重要的西游大业,确保佛法东传之路顺畅无阻。”

观音菩萨一口气说完,眼中满是愤怒与无奈。

如来佛祖静静地听完观音菩萨的禀报,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既然如此,此事便依你所言。

既然已决定启用六耳猕猴,你即刻前往斜月三星洞,面见菩提老师,让他将六耳猕猴放出,前去顶替孙悟空的位置。

切不可耽误,量劫进程关乎重大,这西游之路不容有失。”

如来佛祖的声音仿若洪钟,在大雄宝殿内回荡。

观音菩萨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化作一道流光,朝着斜月三星洞的方向疾驰而去。

斜月三星洞,隐匿于崇山峻岭之间,四周云雾缭绕,静谧而神秘,仿若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观音菩萨来到洞前,只见洞口藤蔓垂挂,瑞气氤氲。

她轻念法诀,洞门缓缓打开,观音菩萨举步踏入。

进入洞内,只见菩提祖师端坐在蒲团之上,闭目养神,周身散发着高深莫测的气息。

观音菩萨走上前,恭敬行礼道:

“菩提老师,别来无恙。

此次前来,是为了那西游之事,如今计划需照常进行。”

菩提祖师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炬,看向观音菩萨,问道:

“你前些时日不是还说,那孙悟空戴上金箍后表现尚可,无需六耳猕猴前去替代,怎么如今又改变主意,要重启计划了?”

观音菩萨叹了口气,将孙悟空打死大鹏金翅鸟,以及发现其从未真正戴上金箍,一路欺瞒佛教众人的事,详细地向菩提祖师讲述了一遍。

她满脸无奈地说道:

“原本以为孙悟空戴上金箍后,会逐渐归顺我佛教,为量劫助力,为佛法东传尽力。

可如今看来,他野性难驯,根本无心向佛。

如今已将他逐出取经团队,正是六耳猕猴顶替他的绝佳时机,还望菩提老师成全。”

菩提祖师听完,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开口唤道:

“徒儿,你且出来。”

话音刚落,只见一道身影从后堂闪现而出,正是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身形矫健,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

他来到菩提祖师面前,恭敬地行礼道:

“师父,唤徒儿何事?”

菩提祖师看着六耳猕猴,神色和蔼地说道:

“徒儿,如今为师交给你一个重大任务,不知你可有信心去完成?”

六耳猕猴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不假思索地说道:

“师父但说无妨,无论何种任务,徒儿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菩提祖师微笑着说道:

“徒儿不必担忧,此任务于你而言,只有莫大的好处。

如今洪荒量劫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命你前去替代量劫主角孙悟空,参与西游取经。

待量劫结束,你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功德,还将在佛教受封斗战胜佛之位,荣耀加身。”

六耳猕猴听完,心中大喜,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六耳猕猴在洪荒呆了这么久,他很清楚功德的珍贵,能在量劫中获取功德,对自身修行大有裨益,更何况还有斗战胜佛的尊位在等待着他。

六耳猕猴连忙再次行礼,激动地说道:

“多谢师父栽培,徒儿定不负所望!”

菩提祖师见六耳猕猴欣然应允,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观音菩萨说道:

“既然如此,你便将他带走吧。”

观音菩萨再次行礼,谢过菩提祖师,随后带着六耳猕猴离开了斜月三星洞。

二人化作两道光芒,朝着唐玄奘所在的方向飞去,准备让六耳猕猴化身孙悟空,加入取经团队 。

观音菩萨带着变化成孙悟空模样的六耳猕猴,在天际疾驰。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她提前与身在紫霄宫的佛教二圣沟通。

佛教二圣施展大神通,以巧妙的手段蒙蔽了天道的感知。

一时间,天道仿佛被一层薄纱所笼罩,若不仔细洞察,根本无法察觉这其中的异样。

二人循着气息,很快便找到了唐玄奘。

此时的唐玄奘,正与朱悟能、沙悟净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中稍作歇息。

唐玄奘望见观音菩萨现身,周身祥光环绕,宛如降临尘世的慈悲仙子,赶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语气中满是虔诚与敬重,问道:

“不知观音大士降临,有何要事交代?”

唐玄奘微微低头,双手合十,静候观音菩萨的指示。

观音菩萨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看着唐玄奘,缓缓说道:

“我已得知你与孙悟空之间起了争执,最终不欢而散,他愤而离去。”

唐玄奘听闻此言,微微叹了口气,如实回应道:

“大士所言极是。

那泼猴野性难驯,屡教不改,实在让我痛心疾首,无奈之下,我只能将他逐出了取经队伍。”

唐玄奘说罢,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与惋惜的神情。

观音菩萨轻轻摇头,接着说道:

“取经大业,干系重大,你们师徒四人缺一不可。

所幸,我已寻得孙悟空的踪迹,并且严厉地惩戒了他一番。

如今,他已然知晓自己的过错,诚心悔过,我这便将他带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