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吵不过林豪,还吵不过你这兵痞?
林豪话音刚落,
赵勉、俞通渊等一众海关司骨干人员,便拿着拟好的陈述各自难题的奏本,走进班房。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
林豪快速翻看了一下六份奏本内容,确认无误之后,
便提笔悉数签押上了名字,
而开口对小贵子说道
“贵公公,请把奏本悉数用印,而后你亲自呈递上去。”
有小贵子这个内侍,亲自递送海关司的奏本,
通政司必然不敢卡着,
老朱可以在今日就看到这些事情,也算我及时预告。
小贵子已经和林豪达成合作,
毫不犹豫地拱手称是,上前拿起桌案上的海关大印,开始盖起来。
众人见此情形,很是困惑,
这贵公公放不下皇帝近臣的架子,
最讨厌被他人吆喝,
今日怎么突然这么顺从了?
林豪扫视众人一眼,大声说道,
“诸位也不要总一脸苦相,”
“不就是武勋们的反制,之前我海关司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
“明日早朝,本官一定帮大家要一个说法。”
众人拱手称是,但心中依然很是担忧,
林大人还是过于自信了,
武勋们毕竟是和陛下起家的班底,
即使陛下现在真的站我海关司这边,
可以后呢?
感觉林大人的每一步动作,都是在留把柄给别人,
他是真不怕陛下事后清算么?
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发生!
我等必须想办法多出点力才是,
不能让林大人单兵作战。,卡-卡.小_说¢网/ ,追*最?新¨章?节,
翌日,
早朝,
朱元璋面沉如水地走上御台,坐到了龙椅之上,
一众文武官员在太监的唱礼声中,三跪九叩行完大礼,
而后便进入议事环节。
林豪没有给其他官员机会,径直走出队列一拜,
“臣左春坊大学生林豪有奏,”
“昨日我海关司遭到史无前例的针对,”
“平倭部署被告知要调整,军备被卡,战船被扣,营房修筑出事暂停,缉事队案犯莫名中毒,”
“甚至连‘对口帮扶’洮州的事,也被刁难,说得要十万两银。。。”
“以上诸问题的细节,臣已经写在昨日的奏疏里了,想必陛下已经御览,”
“臣实在太难了,”
“求陛下为臣和海关司做主。”
一些不知内情的文官,看着林豪上来就大倒苦水,心里只觉十分舒坦,
这个无耻的林疯子,
终于有他当廷哀求的时候,
怪只怪他的爪子,伸得太长,
能参办着海上的水军事务,还不满足,
不仅借机壮大缉事队,
还要通过什么对口帮扶洮州,掺和到了兵部、都督府的军务里,
这些事务,可都是武勋们牢牢掌控的,
哪里能容他染指?
他还真以为把几位侯爵拘禁了就万事大吉?
领头的几位老国公,
还有他们麾下的那么多都督们,都还在掌握着实权呢。?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即使今日他能靠着陛下摆平这些问题,
以后武勋们肯定还会有其他事找他麻烦,
这些老兵痞在利益面前,还是很团结的,
就看他林疯子一个人,怎么和全体武将们撕扯了。
不过,
这些文官们所期盼
的“林豪一对多”局面并未形成,
因为武将们也并有像他们所想的那么团结。
没等朱元璋发话,
宁正杀气腾腾地走出队列,站到林豪身边,声浪如洪钟大吕,“陛下,臣宁正也要求做主!”
“朝中有奸佞,在阻碍臣经略洮州。”
“陛下和林大人制定的对口帮扶之策,乃天大的好法子。”
“海关司对口帮扶洮州之事,这些时日一直稳步开展,”
“结果,昨日各方议事时,突然就冒出要求海关司一次性拨付十万两的论调,”
“这可是十万两啊?”
“哪里需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
“臣这是要采取怀柔之策,不是直接领兵惩戒!”
宁正话音刚落,
一名昨日参与议事,身材削瘦的兵部文官站了出来,
先朝朱元璋行了一礼,而后看向宁正说道,“敢问宁大人,我等好心好意地想帮你争取十万两银的经费,”
“你不领情也就算了,还倒打一耙?”
“合着我等帮你争取支援,还是错的?”
“居然会嫌钱多?下官还巴不得你不用银子就摆平洮州的事呢。”
林豪认出此人乃是兵部郎中金鸿风,
也是当日在御书房带头反对对口帮扶之人。
没等宁正反驳,
另外几名参与帮扶议事的兵部文官,都督武将也出列附和道,
“臣也有话说,帮扶之事重点在于银钱输援,提出十万两银的经费,也是根据实际需要,议事时提出来,总比以后要用的时候没有强吧?”
“臣附议金大人所言,宁大人你以前领兵可是总嚷嚷着想要更多的军费,可这次统领洮州军务,怎么就转性子了?”
“宁正你这老小子该不会拿了海关的什么好处,才变得如此善解人意吧?”
“陛下,臣一心帮洮州争取经费,结果被说成奸佞,天底下哪有这样事的?”
“。。。”
宁正看着朝自己发难的官员,厉声大喝道,“混。。。胡说!”
“本官才不会像你们说的这样不堪,”
“对口帮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哪里需要像你们说的那样,一次性让人家拨付十万两银子?”
“你们分明就是嫉妒本官,还有林大人立功,所以故意在生事。”
金鸿风立刻大声反驳道,
“宁大人慎言!下官绝对不接受你这般污蔑同僚。。”
吵不过林豪,还吵不过你这兵痞?
其他官员,或是反对对口帮扶之策,或是嫉妒宁正可以立军功,也跟着站出来帮腔,一起声讨宁正,
一时之间,早朝上形成了宁正一对多的局面。
朱元璋坐在御椅上,冷冷地看着下方的争吵的大臣们,眸光愈发地冰冷,
昨日他已经看过了海关司呈奏的六道奏疏,
还有锦衣卫的密报,
对武勋们的动作,已经有所了解,
刚才林豪出列时,他就打算直接下旨解决所有问题,
以避免林豪和众大臣争辩,伤身致死。
可现在是宁正站出来,和其他人“打擂台”,
所以他决定还是先听一听,
看看还有哪些人会冒出来,
特别是傅友德这个公爵,会不会站出来表态。
而林豪这边只觉耳朵嗡嗡作响,几近要耳鸣,
这是宁正反驳的声音过大,又并排站在他身边的缘故,
我今日早早地站出来,
只想着老朱能快刀斩乱麻,收拾局面,
没算到宁正会这么激动,主动出马和那些官员掰扯,
早朝的节奏,不能被他们带歪了。
林豪手肘轻轻顶了一下宁正,示意其噤声
,而后大声道,“宁大人,诸位大人不要吵了,”
“这一切,还是等陛下圣断吧。”
宁正“战意正盛”,根本不为所动,“林大人稍待,今日本官一定要在陛下面前,争一个理字。”
林豪:
宁正哪里来的自信?
他一个耍刀枪的武将,不擅于动嘴皮子,
扯来扯去就那么几个论点,怎么可能赢得了那些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