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物猴密码

检测报告比预期来得快。-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快~龙安心盯着电脑屏幕上的pdf文件,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办公桌。窗外,合作社院子里人声鼎沸——今天是"古歌米"首次发货的日子,十几个村民正忙着将包装精美的米袋装上物流车。

"结果怎么样?"吴晓梅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刺梨茶。她今天穿着靛蓝色的苗家便装,发梢还沾着晨露的气息——显然刚从试验田回来。

龙安心转动屏幕让她看:"是草甘膦。浓度足够毁掉整片秧田。"

吴晓梅的手一抖,茶水洒在键盘上。龙安心赶紧用袖子去擦,却听见她低声说了句苗语,语调阴沉得像是雷雨前的天空。

"王大勇。"龙安心念出这个名字,感觉像吐出一块陈年的锈铁,"监控虽然模糊,但那个驼背的姿势..."

"不是他。"吴晓梅放下茶杯,从手机里调出一张照片,"是这个人。"

照片上,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站在黔丰农业的展台前,胸口别着"副总经理"的标牌。龙安心眯起眼睛——那人虽然挺直了腰板,但微微前倾的肩膀和略显僵硬的颈部线条,与监控中的破坏者如出一辙。

"王大勇当了黔丰的副总?"龙安心猛地站起来,椅子撞在身后的文件柜上,发出巨响。

"上个月的事。"吴晓梅划到下一张照片,是某商业网站的截图,"专门负责'特色农产品开发'。"

龙安心冷笑一声。特色农产品开发?半夜往别人田里倒除草剂?他抓起桌上的检测报告:"报警吧,证据确凿。"

"等等。"吴晓梅按住他的手,"阿公说,按苗家的规矩,这种事要先议榔。"

议榔——苗族传统的社区调解制度。龙安心皱起眉头:"这都刑事犯罪了..."

"先议榔,再报警。"吴晓梅坚持道,"阿公说,土地的事,得让土地先说话。"

龙安心还想争辩,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小李气喘吁吁地冲进来:"龙总!不好了!州电视台的采访车被拦在村口了!"

"什么情况?"

"黔丰农业的人!"小李抹了把汗,"来了三辆车,说要'考察传统农耕',带着记者和摄像机,非要去试验田!"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时机太巧了——昨晚刚发生破坏事件,今早黔丰就大张旗鼓地来访?

"我去看看。"龙安心抓起外套,"晓梅,你去找吴叔和阿公,准备议榔。"

村口的景象比想象的更混乱。两辆贴着"黔丰农业"logo的黑色suv横在路中央,后面停着州电视台的采访车。几个穿制服的保安正在和村民争执,人群中,龙安心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微微驼背的身影——王大勇,或者说现在的王副总,正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0+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章*节.

"...我们非常重视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王大勇的声音比十年前更加圆滑,但那种虚伪的腔调丝毫未变,"黔丰农业计划投资五百万,在凯寨建立苗族农耕文化展示中心..."

龙安心挤进人群,故意提高音量:"王总好兴致啊!半夜来考察还不够,白天还要带记者?"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王大勇转身的动作明显僵硬了一瞬,但很快换上职业微笑:"哟,这不是龙总吗?听说你回村搞农业了,做得不错啊!"

他伸出手,龙安心却假装没看见,直接走向电视台的记者:"各位媒体朋友,欢迎来到凯寨。不过在参观之前,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龙安心掏出手机,播放了昨晚的监控录像。画面虽然模糊,但那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和倾倒的动作清晰可见。记者们的表情立刻变了,摄像机齐刷刷转向王大勇。

"这是污蔑!"王大勇的脖子涨得通红,"我们黔丰是正规企业..."

"正规企业雇人破坏农民的试验田?"龙安心冷笑,"检测报告就在我办公室,草甘膦,浓度足以让那片紫米绝收。"

王大勇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但很快恢复镇定:"龙总,说话要讲证据。视频里那人戴着口罩,怎么能证明是我们的人?"

"那这个呢?"龙安心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残留除草剂的塑料袋,"上面有指纹,要不要一起去公安局比对?"

现场一片哗然。王大勇的脸色变得铁青,他凑近龙安心,压低声音:"别给脸不要脸。林总给你的条件够优厚了..."

"哪个林总?"龙安心故意大声问,"林妍?她什么时候对农业感兴趣了?"

记者们立刻捕捉到这个八卦,镜头又一阵闪烁。王大勇终于绷不住了,转身就要离开。龙安心却拦住他:"别急啊王总,既然来了,参加完我们的议榔再走。"

"什么议榔?"

"苗族传统的调解会。"龙安心露出微笑,"就在鼓楼,全寨老少都参加。你们黔丰不是要'保护传统文化'吗?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王大勇想拒绝,但面对众多摄像机,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龙安心转身带路时,注意到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摸向后腰——十年前在工地,每当王大勇要掏家伙打人时,就是这个动作。

---

鼓楼前的空地上已经摆好了议榔的阵势。正中是一块半人高的青石,据说是清代"款约碑"的残部,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被称为"天理纹"。吴家叔公作为寨老坐在青石左侧,右侧是几位年长的歌师和匠人。务婆虽然行动不便,但也穿戴整齐地坐在藤椅上,膝盖上放着那件嫁衣。`萝?拉′小.说` ¢更/新\最\快/

王大勇和他的随从被安排在正对青石的位置,后面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龙安心注意到吴父不在场——按照规矩,活路头不参与纠纷调解,以免影响农事。

"开始吧。"吴家叔公敲了敲铜锣,用苗语宣布。

龙安心简要陈述了事件经过,然后播放监控视频。当放到那个倾倒动作的特写时,人群中发出愤怒的嘘声。王大勇坐立不安,几次想插话,都被吴家叔公制止。

"按古规,被告可以辩解。"老寨长终于转向王大勇,"你有什么话说?"

王大勇站起来,西装在苗家传统服饰中显得格格不入:"各位乡亲,这是误会。我们黔丰农业是来投资的,怎么会破坏呢?那个视频..."

他的话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断。吴晓梅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脸色大变:"试验田!有人闯进试验田了!"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龙安心冲出去时,听见身后王大勇气急败坏地对着电话吼:"谁让你们现在去的?!"

合作社的皮卡一路飙到试验田,眼前的景象让龙安心血液凝固——五个穿工作服的人正用仪器测量田地,旁边停着一辆小型挖掘机。更远处,几个穿白大褂的正在采集紫米植株样本,粗暴的手法扯断了好几株珍贵的稻穗。

"住手!"龙安心跳下车,"这是私人承包地!"

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走过来,胸牌上写着"黔丰农业技术总监":"我们是合法考察。这片紫米属于国家稀缺种质资源,根据《种子法》..."

"放屁!"随后赶来的吴晓梅厉声打断,"这是我们合作社从野生种源培育的,有完整记录!"

眼镜男不慌不忙地掏出一份文件:"省农科所的授权书。黔丰农业作为合作单位,有权采集..."

龙安心扫了一眼那份所谓的授权书,发现签发日期竟然是昨天——破坏事件发生的同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掠夺。

"都别动!"远处传来警笛声,两辆警车沿着田埂开来。龙安心松了口气——他刚才让小李偷偷报了警。

接下来的混乱场面像是某种荒诞剧:警察询问,记者拍摄,黔丰的人大声抗议,村民则用身体护住紫米植株。在一片嘈杂中,龙安心注意到王大勇正悄悄往车上溜。他正要追过去,吴晓梅拉住他:"让他走。阿公说,偷种子的人会遭报应。"

果然,当天晚上传来消息:王大勇的车在出村路上爆胎,撞断了黔丰农业刚立的广告牌。更讽刺的是,那块广告牌上写着"保护传统农耕,助力乡村振兴"。

---

三天后,州农业局召开协调会。龙安心带着完整的证据链出席:监控视频、除草剂检测报告、合作社的种源记录,还有金教授团队出具的紫米基因分析。黔丰农业则派来了法务总监——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律师,张口闭口都是"种质资源国家主权"。

会议进行到一半,门突然开了。林妍踩着高跟鞋走进来,香奈儿套装的昂贵质感与简陋的会议室格格不入。十年过去,她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但那种居高临下的神态丝毫未变。

"好久不见,安心。"她微笑着伸出手,指甲上是精致的法式美甲,"听说你回村当农民了?"

龙安心没有握那只手:"林总大驾光临,是为了紫米还是为了叙旧?"

林妍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恢复优雅:"都是为了。黔丰确实看中了紫米的商业价值,但我个人更关心...老朋友的近况。"

她拉开椅子坐下,香水味立刻压过了会议室原本的茶烟气息。接下来的谈判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林妍先是道歉,承认"个别员工行为失当",然后抛出合作方案——黔丰注资五百万占股30%,共同开发紫米产品。

"你们保留种源和品牌,我们负责渠道和营销。"林妍的红唇一张一合,"双赢。"

龙安心看向手中的方案书,那些精美的ppt和财务预测像是一个平行宇宙。他想起试验田里那些被粗暴拔起的紫米,想起务婆唱《播种歌》时颤抖的银饰,想起吴父滴在秧田里的血...

"条件不错。"他合上文件夹,"但我有个问题。"

林妍挑起眉毛:"请讲。"

"你知道紫米为什么富含硒吗?"

这个技术性问题显然出乎林妍预料。她看向技术总监,后者推了推眼镜:"土壤特性,雷公山一带的..."

"不对。"龙安心打断他,"是因为苗族的耕作方式。《播种歌》里明确唱到'三犁三耙,

九锄九晒',这种看似费力的工序,实际是让深层土壤中的硒元素充分氧化,便于作物吸收。"

会议室一片寂静。林妍的笑容有些挂不住:"这...很专业的发现。所以我们更应该合作,把这种传统智慧..."

"你们连紫米为什么珍贵都不懂,谈什么合作?"龙安心站起身,"黔丰的方案,我们拒绝。"

林妍的脸色终于变了:"安心,别感情用事。没有我们的渠道和资金..."

"我们有'古歌米'。"龙安心掏出手机,打开电商平台页面——预售订单已经突破八千单,"还有这个。"

他播放了一段视频:务婆穿着嫁衣在梯田里歌唱,吴父主持开秧门仪式,金教授讲解传统农耕的科学性...最后画面定格在"古歌米"包装上的二维码,旁边文字说明:"扫码聆听千年农耕智慧"。

"知道昨天谁联系我吗?"龙安心收起手机,"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团队。他们要做一集'粮食的记忆',点名要拍我们的紫米。"

林妍精致的妆容掩盖不住铁青的脸色。她起身时,香奈儿包包狠狠撞在桌角:"你会后悔的,龙安心。没有资本助力,传统农业根本..."

"送林总一句话。"龙安心打断她,"活路头田认主。不是你的,强求不来。"

林妍走后,会议室里久久无人说话。最后是农业局的老局长清了清嗓子:"那个...龙总,州里还是支持你们合作社的。关于种质资源保护..."

"我们有个提案。"龙安心打开电脑,展示出一份计划书,"成立'雷公山传统稻种保护中心',合作社负责运营,政府监督,收益的20%用于保护基金。"

这个折中方案最终获得通过。签字时,龙安心用的是杨公特制的银笔——笔尖上刻着细密的蝴蝶纹样,象征契约永固。

---

回村的路上,龙安心特意绕道试验田。夕阳下的紫米长势喜人,稻穗已经泛出淡淡的紫色。田边的监控摄像头新增了两个,还有村民自发组织的巡逻队。

吴父蹲在田埂上,正用一把小银刀削着什么。走近了龙安心才看清,那是一排小小的木头人偶,每个都穿着不同的苗家服饰。

"阿叔,这是?"

"吓鸟的。"吴父头也不抬,"以前用稻草人,现在野鸟精了,得做得更像真人。"

龙安心蹲下来,拿起一个人偶细看。粗糙的木头上,五官只是简单的刻痕,但服饰却极为精细——女子有百褶裙,男子有对襟衫,甚至还能分辨出银饰的纹路。

"这是务婆,这是阿公,这是我..."吴父指着不同的人偶,"有活人气息,鸟就不敢来。"

龙安心突然明白了什么:"就像活路头仪式?用人的心意...影响自然?"

吴父难得地笑了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汉人叫迷信,我们叫...规矩。"

他递给龙安心一个人偶——这个明显是后来加的,穿着t恤和牛仔裤,脸上还刻着眼镜的轮廓。

"我?"龙安心哭笑不得。

"你也是凯寨的人了。"吴父站起身,拍拍裤子上的土,"土地认你。"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龙安心望着远处层叠的梯田,突然想起《播种歌》里的一句词:"山是主,人是客,种子是约定的信物。"

手机震动起来,是金教授发来的消息:"论文二审通过了!《农业遗产》下月刊发!附件是英文稿,他们想推荐到联合国粮农组织..."

龙安心没有立即回复。他蹲下身,从田埂上摘下一根野草,轻轻绑在小木人腰间——像是给这个"现代苗人"加了一条传统腰带。

吴父看见了,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远处,务婆的歌声隐约传来,与山风、鸟鸣、稻叶的沙响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人的声音,哪个是土地的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