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古法防御
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在龙安心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y¢a¨n~h.u,a¨l^u?o..`c\o-m+他蹲在老茶坪最高处的田埂边,小心翼翼地将阿公给的混合物撒在紫米秧苗周围——鸡毛、火炭灰,还有三根黑狗毛,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腥味。
"真的有用吗?"龙安心用苗语问道。
阿公拄着竹杖站在一旁,雨水顺着他脸上纵横的沟壑流下,像是这片土地本身的皱纹。"汉人靠合同,苗人靠咒语,"老人用竹杖点了点地面,"试试就知道。"
龙安心撒完最后一把混合物,站起身眺望整片梯田。288面图腾旗在雨中无精打采地垂着,像一群战败的士兵。昨晚从县城回来后,他整夜未眠——林妍的话像毒蛇一样盘踞在脑海里:"苗不苗,汉不汉...你那些小旗子撑不了多久..."
"阿公,'打口舌'到底是什么原理?"龙安心突然问。
老人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狡黠:"鸡毛让恶话飞走,火炭烧掉歹心,狗毛..."他咧嘴笑了,露出仅剩的三颗黄牙,"让坏人记得回家的路。"
龙安心正想追问,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吴小满发来的照片——一辆黑色越野车停在村口,王大勇和三个陌生人下了车,正朝梯田方向走来。
"他们来了。"龙安心把手机递给阿公。
老人眯眼看了看,哼了一声:"汉人就是心急,雨没停就来了。"他拍了拍龙安心的肩膀,"按昨晚说的做。"
龙安心点点头,快步走向梯田中央的观察点——一个用木头搭起的简易平台,平时用来检查秧苗长势。平台只有三米高,但足以俯瞰大部分梯田。他刚爬上去,就看到王大勇一行人出现在田埂尽头。
今天的王大勇穿着件不合身的雨衣,走起路来像只笨拙的鸭子。他身后跟着两个拿测量仪的男人,还有昨天那个刘经理,依然西装革履,皮鞋上又沾满了那种蓝色除草剂。
龙安心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手机直播。他给直播间起了个直白的标题:"守护苗族梯田——现场直击商业强征"。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凯寨民族工艺合作社的龙安心。"他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有些沉闷,"今天有人要强行测量我们的紫米田,我会全程记录。"
直播间很快涌进几十人,数字还在不断上涨。龙安心调整角度,让镜头对准正在靠近的王大勇一行。
"站住!"龙安心用汉语喊道,"这里是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王大勇抬头看了看他,咧嘴笑了:"龙经理,别紧张嘛!我们是按县里文件办事的!"他扬了扬手中的一叠纸,"合法合规!"
"那就把文件拿出来看看!"龙安心故意提高音量,确保手机能录清楚。
刘经理走上前,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龙经理,这是县国土局和农业局联合下发的《耕地提质改造测量通知》,请您配合。"
龙安心没接文件,而是用手机镜头对准它放大拍摄。雨水打在纸上,墨迹有些晕染,但公章确实是真实的。
"测量可以,"龙安心说,"但必须在我们的人监督下进行,而且不能踩踏秧苗。_h.u?a′n¨x`i!a¢n¢g/j`i!.+c~o^m+"
"这就不合规矩了,"刘经理皮笑肉不笑,"我们是专业团队,您的人在场会影响工作。"
直播间的人数已经突破五百,评论区开始刷屏:
"支持保护传统农田!"
"那些人看着就不怀好意!"
"梯田上的小旗子好有特色!"
龙安心正要回应,突然看见王大勇径直走向最近的一块紫米田,一脚就踏了进去。精心培育的秧苗在他脚下发出细微的断裂声。
"住手!"龙安心怒吼着跳下平台,冲向王大勇。
就在这时,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王大勇突然僵在原地,脸色变得煞白。他盯着田埂上那堆鸡毛和炭灰的混合物,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王总?"刘经理疑惑地喊了一声。
王大勇没有回答,而是踉跄着后退几步,差点摔倒。他嘴唇颤抖着,指着那堆混合物:"那...那是什么?"
龙安心也愣住了。阿公的"打口舌"竟然真起了作用?
"就是些肥料,"龙安心顺势说道,"特殊配方,对坏人特别有效。"
王大勇的脸色更难看了。他慌乱地拍打着裤腿,仿佛有什么东西爬到了他身上。"不测了!今天不测了!"他转身就走,差点撞上后面的测量员。
"王总!"刘经理急了,"县里催得紧..."
"要测你自己测!"王大勇头也不回地喊道,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梯田。
刘经理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他看了看龙安心,又看了看田埂上的混合物,最后目光落在那些图腾旗上。
"龙经理,玩这种把戏没意思,"他压低声音,"林总说了,这块地他志在必得。你那些小旗子和...whateverthisi
s,"他指了指"打口舌"的痕迹,"在法律面前一文不值。"
龙安心把手机镜头对准刘经理的脸:"刘经理,您刚才提到'林总',是指林氏集团的郑伟明吗?您承认这次测量是为商业开发服务?"
刘经理这才注意到龙安心在直播,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胡说八道!我们是受政府委托..."他猛地闭上嘴,转身去追王大勇了。
直播间瞬间沸腾:
"实锤了!商业伪装成政府行为!"
"那些小旗子好漂亮,是苗族文化吗?"
"主播保护好自己!"
龙安心关闭直播,长舒一口气。他蹲下身,仔细观察那堆"打口舌"的混合物——普通的鸡毛、炭灰和狗毛,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为什么王大勇会有那么大反应?
"怎么样?"阿公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龙安心摇摇头:"我不明白...他真的被吓到了。"
阿公用竹杖拨了拨那堆混合物:"鸡是通灵的,火是净化的,狗是守家的。.8*6-k.a,n~s-h*u*.′c\o.m¨"他神秘地眨眨眼,"汉人心里有鬼,自然怕这些。"
龙安心正想追问,手机又响了。是赵志强:"老龙!你直播的视频被转发到省民委工作群了!领导很重视,已经要求县里重新评估那个项目!"
龙安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快?"
"你运气好,"赵志强压低声音,"最近省里在抓'商业绑架政府决策'的典型,林氏撞枪口上了。"
挂掉电话,龙安心望向梯田。雨小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那些图腾旗上,原本垂头丧气的旗帜突然变得鲜艳起来,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阿公,谢谢您。"龙安心由衷地说。
老人摆摆手:"去谢谢吴家姑娘吧,是她让我给你最厉害的'打口舌'配方。"
吴晓梅!龙安心这才想起她还发着高烧。他匆匆告别阿公,往村里跑去。
吴晓梅家的小木屋静悄悄的,只有屋檐滴水的声音。龙安心轻轻推开门,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吴母正在火塘边熬药,见他进来,用苗语说了几句,指了指里屋。
吴晓梅躺在床上,脸色比早上好了些,但依然苍白。她额头上敷着湿毛巾,呼吸有些急促。床边的小桌上放着几个草药包和一碗喝了一半的黑褐色药汤。
"晓梅?"龙安心轻声唤道。
吴晓梅缓缓睁开眼睛,看清是他后,嘴角微微上扬:"怎么样...他们...走了吗?"
"走了,"龙安心在床边坐下,"王大勇被'打口舌'吓跑了。"
吴晓梅虚弱地笑了:"阿公的...老法子...有时候比法律...管用..."
龙安心注意到她的嘴唇干裂,端起桌上的水碗,小心地喂她喝了几口。"你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吴晓梅试图坐起来,却一阵头晕,又倒回枕头上,"就是...有点冷..."
龙安心摸了摸她的额头,依然滚烫。他拧干盆里的冷水毛巾,轻轻为她擦脸。吴晓梅的皮肤在发烧中显得异常敏感,每次毛巾碰到都会微微颤抖。
"你昨天...见到她了?"吴晓梅突然问。
龙安心的手停顿了一下:"嗯。"
"她...漂亮吗?"
龙安心继续擦着她滚烫的脸颊:"没你漂亮。"
吴晓梅轻轻哼了一声:"骗人..."
"真的,"龙安心放下毛巾,"她像...像商场橱窗里的塑料模特。你..."他看着吴晓梅被高烧蒸红的脸,突然词穷了,"你像老茶坪上的紫米,风吹雨打都不倒。"
吴晓梅的眼睛亮了起来,她微微侧头,用苗语说了句什么。语速太快,龙安心只听懂了"阿耶"和"心"两个字。
"什么意思?"他问。
吴晓梅却闭上眼睛,假装睡着了,只是嘴角还挂着那抹若有若无的微笑。
龙安心正想追问,外面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他走到窗前,看见村委会门口停着两辆公务车,几个穿制服的人正在和村长交谈。
"出什么事了?"吴晓梅警觉地问。
"不知道,我去看看。"龙安心给她掖好被子,"你好好休息。"
村委会门前聚集了不少村民。龙安心挤进人群,看见村长正和两个陌生官员说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公文包,另一个扛着摄像机。
"龙经理来了!"有人喊道。
所有人都转过头来。村长如释重负地拉住龙安心的手:"龙同志,这是州民委的杨主任和县文旅局的同志,专门来看你们合作社的!"
杨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穿着朴素的西装,头发扎成干练的马尾。"龙安心同志,"她热情地伸出手,"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你直播的内容,很受触动啊!"
龙安心一头雾水地和她握手:"谢谢...但我不明白..."
"是这样,"杨主任解释道,"省里正在开展'民族
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调研,你们合作社的模式很有代表性!特别是那些图腾旗和梯田的结合,太有创意了!"
龙安心这才明白过来——他的直播意外引起了官方注意。"您过奖了,我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土地和文化。"
"这正是我们要支持的!"杨主任转向摄像机,"少数民族群众自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这是多好的典型啊!"
文旅局的官员插话道:"龙经理,我们计划把你们这片梯田申报为'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您看怎么样?"
龙安心心跳加速。这正是他们需要的——一旦梯田被认定为文化保护区,林氏集团的开发计划就会泡汤。"当然好,但是..."他犹豫了一下,"县农业局已经批准了提质改造项目..."
杨主任皱起眉头:"有这事?"她转向随行人员,"立刻联系县里,这种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梯田,怎么能随便改造?"
事情发展得太快,龙安心几乎跟不上节奏。半小时后,县农业局的副局长亲自打来电话,表示将"重新评估"凯寨梯田的项目。而那位杨主任更是当场拍板,拨付二十万元用于"苗族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
村民们欢呼起来,有人甚至唱起了古老的苗歌。龙安心却悄悄退出人群,回到吴晓梅家。他需要把这一切告诉她。
吴晓梅的烧退了些,正靠在床头喝药。听到龙安心带来的消息,她眼睛一亮:"真的?州民委要保护梯田?"
"不仅如此,"龙安心兴奋地说,"他们还说要帮我们申请非遗项目,可能有专项资金!"
吴晓梅突然挣扎着要下床:"我得去...绣完那些订单..."
"别动!"龙安心按住她,"你现在需要休息。合作社的事有我呢。"
吴晓梅固执地摇头:"不行...州里来人...妇女们...得穿盛装...我得..."
龙安心无奈,只好帮她拿来外套和绣花鞋:"至少让我扶着你。"
傍晚的雨停了,夕阳给梯田镀上一层金色。州民委的考察组在村里转了一圈,对苗族文化赞不绝口。妇女们穿上了节日盛装,展示着各种刺绣技艺;阿公带着几个老人唱起了古歌;连孩子们都表演了传统的竹竿舞。
龙安心扶着吴晓梅慢慢走在人群中。她虽然虚弱,但坚持要亲自向杨主任介绍合作社的刺绣工艺。看着她认真讲解星辰纹的样子,龙安心胸口涌起一股暖流。
"龙经理,"杨主任突然问他,"听说你还发现了瑶族文化遗址?"
龙安心心头一紧。这是林妍设下的陷阱——如果承认是瑶族遗址,这块地就可能收归国有;如果否认,又会被指责隐瞒文化发现。
"我们发现了一些陶片,"他谨慎地回答,"正在请专家鉴定。不过..."他看向吴晓梅,得到鼓励的眼神后继续说,"根据务婆——我们已故的歌师——的说法,凯寨历史上确实有苗瑶交融的文化现象。"
杨主任很感兴趣:"这很有研究价值啊!苗瑶文化交融的活态见证!"
龙安心松了口气。看来"文化交融"比单纯的"瑶族遗址"更符合官方的胃口。
考察一直持续到天黑。送走州里的领导后,龙安心精疲力竭地回到吴晓梅家。她的烧又有些反复,正裹着被子在火塘边发抖。
"吃药了吗?"龙安心摸了摸她的额头。
吴晓梅点点头,突然抓住他的手:"今天...你说我像紫米..."
龙安心耳根发热:"我就是...随口一说。"
吴晓梅的手滚烫却有力:"紫米...是阿耶玳的根..."她用苗语说了几个词,又切换回汉语,"你也是。"
龙安心不确定她是不是因为发烧而胡言乱语,但这句话莫名让他鼻子发酸。他轻轻回握她的手:"我们一起把根扎得更深些。"
夜深了,龙安心回到自己的木屋,发现门口放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阿公的竹筒,里面装着更多的"打口舌"材料,还有张纸条,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汉人还会来。多撒些。"
龙安心把竹筒放在床头,躺在床上回想这魔幻的一天——王大勇的惊恐逃窜,州民委的突然到访,吴晓梅发烧中的呢喃...最让他困惑的还是"打口舌"的效果。是巧合?还是真有某种科学无法解释的力量?
手机震动起来,是赵志强的消息:"老龙,你火了!直播视频点击破百万!林氏集团发声明否认参与土地项目,王大勇被停职调查了!"
龙安心回了个谢谢,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林妍和她的丈夫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他想起刘经理的话:"在法律面前一文不值"——如果没有官方介入,那些图腾旗和"打口舌"真的能保护梯田吗?
窗外,月亮从云层中露出脸来,照亮了老茶坪上的288面图腾旗。它们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群无声的守护者。
龙安心突然想起吴晓梅发烧时说的那句苗语。他打开手机录音,反复听了几遍,然后发给合作社里汉语
最好的姑娘,请她翻译。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她说:'阿耶的根已经扎进我心里,拔不出来了。'"
龙安心把手机贴在胸口,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那里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