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在这种格局下,容城市一家独大的局面肯定无法避免。

但是容城市一家独大的后果就是全省的资源都完全被集中到了省城,除了淮阳、淮水以及桐江等少数几个地市级中心城市以外,其余的地区根本没有发展的后劲。

而他提出省市县三级联动,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所谓的省市县三级联动,就是通过建立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城市副中心,重新构建整个江南省的经济发展格局。

“你的想法倒是很不错,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一旦设立城市副中心,最后又会回到最初的状态。”

“到时候资源紧缺的问题仍然存在,地区之间的竞争甚至会变得更为激烈。”

徐致远饶有兴致地盯着黎卫彬问道。

其实黎卫彬说的情况,作为常务副省长,徐致远最清楚。

目前江南省的经济看似蒸蒸日上,但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

尤其是这几年省里的资源过度朝容城市身上倾斜之后,容城市的发展的确是一日千里,但是其他的地区就相当滞后了。

就拿容城市跟黄江打比方。

5年前容城市的经济体量是黄江市的两倍,但是去年年底统计的数据出来,黄江市的经济总量已经不到容城市的三分之一。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容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再过年,恐怕就不是三分之一,而是五分之一了,而且越往后差距越大。

这种肉眼可见的变化根本不用数据去具体体现,就算是在工作中也能管中窥豹。

“徐省长,如果我们这个城市副中心的数量过多的话,确实会出现您说的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我们压缩城市副中心的数量呢?”

“比如我们可以依托容城市设立一个省级城市副中心,依托淮阳、桐江、淮水设立三个地市级城市副中心,这样既能够压缩数量,又能够带动其余地区的发展。”

“至于区县层面,完全可以采用这一次松丰槐三地共建的方案,共同建设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

说到这里,黎卫彬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因为他猛然看到徐致远摆了摆手。

随即就听到这位徐副省长反问的声音。

“你的意思是省市两级城市副中心仍然采用松丰槐三地合作共建的模式,跟周边的地区共建一个城市副中心?”

这一次黎卫彬很干脆地点了点头。

从理念上来讲,他的设想的确是如此。

但是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所调整,只不过眼下他并不需要跟徐致远说明这个问题。

以徐致远的能力,自然不可能看不透这里面隐藏的东西。

比如一个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必然会牺牲其他一部分地区的利益,但是相比于此前那种只发展中心城市的理念,这种做法会照顾到绝大多数人和绝大多数地区的利益。

至于那些被统筹的地区,以江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完全可以通过搞几个特色产业基地来予以解决。

吧嗒一声。

屋子里徐致远突然点了根烟猛吸了几口。

实事求是地说。

黎卫彬提出来的这个理念的确很具备创造性,仅从理论上来讲,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洪建军提出的中心城市理论存在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