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还有!”

刘季的目光如刀,刮过每一个人的脸。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别他娘的像一群没卵蛋的瘟鸡!”

“殿下看得起咱们,咱们就得干出个样儿来!”

“给他瞧瞧!”

---

苏齐走在返回帅帐的路上,寒风吹得他裹紧了狐裘。

他脑子里还在回味着刚才和刘季的对话。

自己这番连哄带吓,又是画饼又是灌鸡汤,也不知道那位未来的汉高祖,能听进去几分。

不过,看他最后那副被打了鸡血的模样,效果应该还不错。

苏齐忍不住笑了。

让刘邦去给扶苏打工,帮着大秦帝国对抗匈奴。

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雪花依旧纷纷扬扬。

他其实很清楚,刘季这种人,天生就是枭雄。今天自己能压住他,是因为扶苏的势,大秦的势,还稳如泰山。

可他同样也从史书上知道,一旦这座泰山崩塌,第一个跳出来刨山挖石的,恐怕就是这位“仁厚”的刘大哥。

嬴政一死,天下分崩。

那不仅仅是一句史书记载,而是无数野心家挣脱了枷锁的狂欢。

如今,嬴政还在,扶苏也已经成长起来,展现出了远超历史的魄力与手腕。

或许,这座山,不会倒了。

苏齐呼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空中迅速消散。

管他呢。

走一步,看一步吧。

至少现在,让这位未来的“屠龙勇士”,先去北疆,帮着大秦杀杀狼,总归不是坏事。

三日后,天还未亮,沉睡的渭水大营便被苍凉的号角声唤醒。

十万民夫,在各级将官的呵斥与催促下,如同无数条涓涓细流,汇入早已规划好的主干道,形成一条蜿蜒数里、不见首尾的黑色长龙。

刘季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眼前这壮观而混乱的一幕,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当上这个“百将”已经三天了。

这三天,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

他手下的一千号人,除了来自沛县的三百多老乡还算听话,剩下的七百人,简直就是个巨大的麻烦集合体。

昨天,一个来自魏地的壮汉因为多拿了一个黑面馍馍,跟一个韩地的小个子打得头破血流。前天晚上,两个来自楚地的家伙因为睡觉抢地盘,差点拔刀子互捅。

刘季焦头烂额,他把自己在市井里混迹多年的手段全使了出来。时而拉着几个刺头喝酒称兄道弟,时而让樊哙用他那砂锅大的拳头去“讲道理”,时而又拿出那位“苏先生”和“长公子殿下”的名头来吓唬人。

总算,在他软硬兼施、连蒙带骗之下,他这“左营”,没出什么大乱子,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可刘季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

“大哥,咱们的人都到齐了,排在第三队。”夏侯婴跑过来,喘着粗气汇报道。

刘季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队伍的最前方。

在那里,一面巨大的黑色龙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龙旗之下,长公子扶苏一身玄甲,跨坐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之上,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塑。他的身后,是数百名同样身着玄甲、气息森然的亲卫。

与整个大营的喧嚣混乱不同,那一方天地,安静得可怕。

随着扶苏的手臂缓缓抬起,又猛地落下。

“开拔——!”

一声令下,沉重的鼓声如同心跳般响起,那条沉睡的黑色长龙,终于开始缓缓蠕动。

车轮碾过冰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无数人的脚步声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沉闷的洪流。

刘季带着他的人,混在洪流之中,开始了这趟前途未卜的征程。

行军的第一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煎熬。

队伍拉得太长,走在最前面的人已经翻过了一座山头,走在最后面的人还没走出大营。命令的传达,全靠各级将官声嘶力竭地吼叫。

刘季手下的人,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列,不到半天就变得稀稀拉拉。几个平时就游手好闲的家伙,甚至趁着队伍混乱,偷偷溜到路边的林子里,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他娘的!”刘季气得直骂娘,只能让樊哙和周勃他们几个,像牧羊犬一样,来回奔走,把掉队的人往前赶,把溜号的人抓回来。

到了傍晚扎营的时候,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抢占避风的营地、争夺生火的木柴、因为分发粮草不均而起的口角……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刘季忙得脚不沾地,嗓子都快喊哑了。他第一次感觉到,管一千个人,比他在沛县当十年亭长还要累。

等他好不容易把自己营里的事情理顺,才有空抬头看看别的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整个临时营地,除了他这里,几乎处处都在上演着全武行。咒骂声、斗殴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几个营的民夫,已经和负责监督的秦吏动上了手,场面一度失控。

然而,就在这片巨大的混乱之中,中军帅帐所在的区域,却依旧如磐石般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