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一夜之间,刘邦这个名字,像是长了翅膀,飞遍了九原大营的每一个角落。
那个活捉了匈奴单于的幸运儿,那个一步登天的新贵都尉,成了所有士卒口中最热门的传奇。有人说他力能扛鼎,三拳打死一头熊;有人说他智比天人,谈笑间就算死了头曼;更有人说,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生来就是要建功立业的。
流言越传越离谱,刘邦的形象,也被描绘得越来越高大。
这个半个月,他从一个拥挤嘈杂的百人帐,搬进了一座宽敞的军官独立营帐。帐内铺着厚实的毛毡,角落里升着温暖的炭火,门口还站着两个专门负责伺候他的亲兵。
这一切,都让刘邦感到一种不真实的眩晕。
“大哥!不,都尉大人!”樊哙一头闯了进来,他那魁梧的身躯,几乎要把帐门给堵死。他手里提着一个油纸包,咧着大嘴笑道:“俺弄来了好东西!刚宰的羊,腿上最好的那块肉,还热乎着呢!”
说着,他就要像往常一样,伸手去拍刘邦的肩膀。
“不可无礼!”一名亲兵眼疾手快地拦住了他,一脸严肃,“刘都尉如今身份尊贵……”
樊哙的大手僵在半空,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
刘邦见状,笑骂了一声:“滚犊子,显你能耐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哪来那么多臭规矩!”
他挥手让那名亲兵退下,自己走上前,毫不客气地从樊哙手里抢过羊腿,狠狠咬了一大口,满嘴流油。
“还是这味儿对!”他含糊不清地说道。
樊哙这才嘿嘿一笑,也撕下一块肉大嚼起来。帐篷里的气氛,瞬间从官僚的拘谨,回到了往日的熟络。
就在两人吃得不亦乐乎时,帐外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哗声,还夹杂着牛羊的哞叫和车轮的“吱呀”声。
刘邦好奇地走出营帐,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一支望不到头的庞大商队,正缓缓向着秦军大营驶来。数不清的牛羊汇成了一片移动的云,卷起漫天尘土。数百辆装得满满当登的大车,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这是……哪来的大财主?”樊哙看得眼睛都直了。
很快,消息便传了过来。
来者,是乌氏倮。
这个名字,在九原边郡,比蒙恬的名号还要响亮。他是秦国西部最富有的商人,一个以畜牧起家的乌氏部族人,更是大秦在西戎诸部中,最忠诚的盟友。
蒙恬亲自出迎,给足了这位商业巨擘面子。
帅帐之内,乌氏倮躬身行礼,他穿着华贵的毛皮,腰间佩着镶满宝石的短刀,脸上却带着谦卑。
帅帐之内,那股大战之后尚未散尽的血腥气,被乌氏倮带来的浓郁奶茶与烤肉香气冲淡了许多。
“大将军此战天威,不仅全歼匈奴主力,更生擒了头曼老贼,此等旷世奇功,实在是可喜可贺啊!”乌氏倮躬着身,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容,仿佛他真的只是一个前来祝贺的富商。
蒙恬的脸上也带着笑意,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他指着桌上那份写满了粮草、牛羊、皮毛数目的竹简,语气平缓:“乌氏君客气了,北疆苦寒,将士用命,方有此侥幸。倒是乌氏君这批物资,如同天降甘霖,解了我军燃眉之急。陛下若知晓,定会重赏。”
“为大秦效力,为陛下分忧,乃是小人本分,何敢言赏。”乌氏倮将姿态放得很低,他从袖中又摸出另一份竹简,双手奉上,“大将军,粮草牛羊,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小人这里,还备下了一份真正的大礼,欲献于陛下,为大将军此番旷世之功,再添一笔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