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哥,俺还是不明白。”樊哙挠了挠头,“咱们给了他们粮食,他们吃饱了。给了他们刀,他们手里有利器了。万一……万一他们联合起来,调过头来打咱们怎么办?”

刘邦瞥了他一眼,露出一个冰冷的笑。

“联合?当他们用别的部落的命换来第一口饱饭的时候,他们就再也联合不起来了。因为每个人都怕,睡到半夜,自己就成了身边人拿来换盐的‘货’。”

……

九原大营,帅帐。

蒙恬、扶苏、公子高、苏齐等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

沙盘上,代表着匈奴各个部落的小旗,已经变得稀稀拉拉,不成气候。

“刘邦的信。”

蒙恬将一卷竹简递给众人传阅,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扶苏看完,眉心紧紧地锁成了一个疙瘩,一言不发。

公子高则是看得两眼放光,他指着沙盘上那片属于他的朔方郡,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好!太好了!有了这源源不断的人力,我那朔方郡,不出三年,便能建起十座大城!不出五年,便能开垦出百万亩良田!”

王离等一众武将,也是神情振奋。

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什么教化,什么仁德,都不如把敌人变成自家的奴隶来得实在。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声音尖锐而急促。

“报!咸阳急使,少府令赵成大人到!”

少府令!

帐内所有人的神情,瞬间一肃。

少府,掌管着皇帝的私人府库,更是帝国盐铁、矿山、工坊的直接控制者。

一个身形瘦削,眼神却锐利如锥的中年官员,缓步走入帅帐。

“蒙将军,诸位。在下奉陛下口谕而来。”

他展开手中那卷明黄色的丝绸诏书,高声宣读。

始皇帝的诏书,一如既往地简洁而霸道。

通篇只有一个意思:对北疆的“易货”之策,大加赞赏。并下令,将所有换来的匈奴壮劳力,悉数打上烙印,编成奴役队伍,可送往关中、巴蜀等地的官营矿山。

至于那些女人和孩子,则分批送往内地,或为官奴,或赏赐给有功的将士、官吏。

大将军蒙恬,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擒头曼,功盖当世,加封上卿,食邑三千户,赐金万镒!

朔方王高,初临北疆,便献“以胡制胡”之策,为大秦开辟百年之基业,赐王玺、王服,朔方郡内一切军政要务,皆可自行决断,无需上报!

王离、李信等一众沙场宿将,也各有封赏,官升一级,爵进两等,皆大欢喜。

而最让众人瞩目的,无疑是那个如彗星般崛起的名字。

“都尉刘邦,智计百出,胆识过人,于乱军之中擒获元凶,又在朔方首开互市,以盐粮易胡虏,安边拓土,奇功一件!擢升为‘裨将军’,赏金千钷,良田百顷,美婢十人!”

“陛下有旨。”

赵成收起诏书,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最后落在了蒙恬的脸上。

“此事,关乎国本。陛下已下严令,由我少府全权接管。从‘货物’的清点、筛选,到押运、交接,皆由我少府官吏负责。”

“北疆大军,只需做好一件事……”

他顿了顿,嘴角咧开一个毫无笑意的弧度,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花,却带着千钧之重。

“……继续,换人。”

“另外,”赵成那张瘦削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从袖中又取出一卷崭新的竹简,递给了蒙恬。

“这是丞相府与少府连夜拟定的新‘价目’。从今日起,所有易货,皆以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