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炉火
虽然是临近年关,但是大离京城的气温不降反增。
第一批的蜂窝煤也是很快凝固成型。
因为蜂窝煤用的乃是煤渣,且里面掺着两成用于定型的黄泥。
所以综合成本下来一块蜂窝煤的价格比同等重量的木炭便宜了六成不止。
而在这两天沐子安让赵大虎打造的炉子和鸳鸯锅也是已经完毕。
见到这两样东西沐子安当即大喜。
镇国公府的其他人却不知道沐子安为什么这么兴奋。
不过是一些煤球和一个炉子一个锅罢了。
往日便是皇帝赏赐下来金银也没见自家公子这么开心过。
柳如是仔细地打量着面前的炉子不由的问道。
“公子,不过是一个铁皮炉子罢了,如何这般的开心?”
沐子安笑眯眯地回道。
“等会你就知道了。”
不一会的功夫,赵云和罗成将炉子还有蜂窝煤都搬到了后院的小亭子内。
无论是木炭也好还是煤炭也好,在燃烧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毒性。
即便是在后世每年因为煤炭中毒也是会产生不少的悲剧。
而想要避免这样悲剧自然很简单,那就是用一节管子将炉子里产生的毒气排出去即可。
沐子安望着眼前的炉火一时间有些恍惚。
仿佛意识穿越千年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一般。
在沐子安愣神的时候,赵大虎已经将炉子给生了火。
赵大虎一边生火一边笑着说道。
“公子弄出来的这个蜂窝煤,当真是造福百姓之物啊。”
“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制作起来相当的容易,俺在旁边看一眼就会了。”
“这年年冬天都有穷苦的百姓被活生生的冻死。”
“若是有了这蜂窝煤想来不少贫苦百姓人就能挨过冬天了。”
“咱家公子做的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啊。”
柳如是闻言眼神闪着光望向沐子安。
她也未曾想过这小小的一块煤球竟然还能有这般的作用。
沐子安闻言确实笑道。
“不过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
柳如是闻言便是想到了仓库之中存贮的那些红薯。
陡然之间她好似心中有所明悟一般,而后望着沐子安正色道。
“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公子虽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于天下百姓而言便是能活命的大事。”
“公子心中之所图,乃是天下黎民,然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变革,只要公子愿意迟早能改变这个世道。”
沐子安闻言哈哈一笑,却是不置可否。
正如柳如是所言沐子安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点地改变这个世界。
随着蜂窝煤在炉子里燃烧起来,一股股的热流也向着四方散出。
感受着从炉子里传来的暖流,柳如是的眼神之中也是闪烁着兴奋的目光。
对于沐子安这样的顶级勋贵而言,这一点点的木炭自然不足挂齿。
但是对大离的贫苦百姓而言,这炉子里燃烧的小小蜂窝煤便是一家子人活命的希望。
在一旁忙乎的赵大虎擦着额头上流出来的汗水不由的问道。
“公子此物您打算作价几何?”
沐子安伸手将鸳鸯锅放置在火炉之上,而后含笑道。
“一文钱一块即可。”
赵大虎闻言惊叹道。
“一文钱?公子您难道不会亏吗?”
沐子安摇了摇头,却是回道。
“此物本来就没有多少的成本,若是将制作方法公布出去,随便哪家那户都能自己制作。”
“何况这乃是关系到了百姓生死之物,岂能以金钱来衡量高低。”
一文钱一块基本上趋于一个成本价了。
不过蜂窝煤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消耗品,靠的就是薄利多销。
而且只要这东西可以成规模的生产那成本还可以继续降低,利润自然就上升了。
沐子安将准备好的水倒入鸳鸯锅内,不一会的功夫锅内的水便是立刻开始沸腾了起来。
“这蜂窝煤烧水的速度好快,比起柴火可是快多了。”
柳如是微微有些震惊。
沐子安随意回道。
“这蜂窝煤不仅烧水快,而且比起柴火更加持久,仅是这几块蜂窝煤便是能燃烧数个时辰。”
说着沐子安指了指炉子上开着的小孔说道。
“靠着这炉口还能调整火力的大小,若是不用了便将炉口缩减些,那这一块蜂窝煤燃烧的时间还能再翻一倍。”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
赵云和罗成更是蹲在这小小的炉子面前仔细的打量起来,似乎是想发现这炉子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
相比于蜂窝煤,这个炉子的造价会更高一些。
不过一般的家庭咬咬牙还是能买下来一个的,毕竟这东西也不是消耗品,买一个炉子能用很久的时间。
随着鸳鸯锅中的水沸腾起来,沐子安将前几日就熬好的锅底给加了进去。
这锅底沐子安特买来的牛油熬制而成,在古牛绝对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时候比人还要金贵。
北宋《宋刑统》就曾有过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者徒一年”。
而南宋则规定:“诸故杀官私牛,徒三年”,没有原因就杀牛那是要坐牢的。
像是《水浒传》中那些所谓的绿林好汉动不动就是三斤牛肉一斤好酒的纯属于扯淡。
主要的作用是突出这些人的江湖豪气和梁山好汉的“以武犯禁”。
但是!话又说回来的,人是死的,制度是活的。
毕竟没有谁家的牛能一辈子活着不生病也不出点小事故嘛。
所以市场之上卖的牛肉基本上都是一些病死的牛或者是失足摔死的牛。
即便如此这些牛肉的价格也是高到飞起,一斤牛肉价格至少也在百文以上。
若是用蜂窝煤来计算,一斤牛肉就足一个百姓家庭烧一个月的煤球了。
牛油花钱尚且还能搞定,这锅底之中最贵的东西莫过于辣椒了。
毕竟若是按照正常的时间线发展,华夏是直到明朝辣椒才传入。
而在此之前辣味的来源主要是:姜辣、芥辣、茱萸辣。
所以沐子安手中掌握的这百斤的辣椒堪称这个时代的孤品。
解决了牛油和辣椒这两样火锅中最关键的东西。
至于像是草果、桂皮、丁香、山奈、八角、香叶、豆蔻、陈皮等调味香料想要寻到就轻松很多了。
毕竟按照华夏的习俗:能吃的那就直接吃,不能吃的那就作为中药吃。
此刻沐子安手中这一块牛油锅底价值堪比黄金了。
随着锅底入水,一股辛辣的味道扑面而来。
一旁的柳如是光是闻着脸上就已经被呛得浮现起一丝红晕。
望着锅内翻滚的红汤,沐子安只觉得口腔内一阵的翻涌。
不过眼下能涮火锅的食材不多,除了牛羊肉之外素材也就只剩下豆腐,豆芽这些。
眼下的大离猪肉并非主流,主要原因还是这些猪都没有骟过,所以不仅肉量少而且还有一股腥臊味。
沐子安招呼着众人一起坐下品尝,毕竟火锅这东西只有人多吃起来才热闹。
“好香的味道,看来本宫来的不是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