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皇上不急太监急

    时想想一脸懵。


    他们相看对象,叫小姨子去做什么?


    大娘和大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等我一下,我背个包!”


    “诶,好!”


    时想想回到屋里,将斜挎包套在肩膀上,拿了两片卫生棉放里面,还放了手纸。


    从屋里出去。


    时彩云骑了自行车,她载着她妈。


    时想想自己骑一辆。


    一前一后朝俞磊同志家去。


    俞磊家住在毛巾厂家属楼,二楼。


    这时候大家都在厂里上班,楼里没人。


    他们到的时候,黄启秀刚往炖鸡汤的砂锅里加了盐,俞磊坐在下狭窄的楼道里处理虾。


    看到他们来,母子二人立即停下手里的活儿迎过去:“可把你们盼来了,快里面请。”


    进屋后,俞磊忙前忙后的给他们倒开水。


    时想想乖巧的坐在椅子上听他们聊天,时不时附和一句。


    饭菜好后,就上桌吃饭。


    一大盆飘着黄油的鸡汤,那是黄启秀特意托人从乡下换来的,足足5斤重呢。


    还有一盘油焖大虾,一道红烧肉,一个荤油炒白菜。


    职工家庭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得这么好,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梁珍看着他们拿出来待客的菜,心里暗自满意:能这么用心,足以说明他们的诚意。


    俞磊给他们每人添了一碗白饭,轮到时想想的时候,他垂眸若有所思的看着手里的碗。


    想到她的食量。


    他果断转身出去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斗碗,给她舀了满满一碗饭,还用饭勺用力压实。


    然后端到时想想面前。


    时想想看着面前明显比所有人大一号的饭,惊讶的抬起头看向俞磊。


    “不够我再给你添。”


    “……”她也不是非吃那么多不可:“谢谢俞磊同志。”


    黄启秀奇怪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若不是他看彩云的眼神都拉丝了,她都怀疑他存了别的心思。


    话又说回来:给人家小姑娘装那么大一碗饭,礼貌吗?


    反观亲家和未来儿媳妇见怪不怪的模样,黄启秀这才收回视线。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谈话间,将这门婚事敲定下来,就等男方上门提亲,该有的礼数一样都不能少。


    俞磊送她们下楼。


    “小妹,你等等!”眼看要定亲,俞磊连称呼都改了,面色有些焦急的叫住时想想。


    时想想放在脚踏板上的脚放下来,等俞磊到跟前才问:“有什么事吗?”


    有什么事!


    她是不是把正事忘了?


    真是皇上不急太监!


    “小妹,你不是答应厂长一个月之内卖出去15万条毛巾吗?”现在他们可是一条毛巾都没卖出去啊!


    时想想还以为多大的事呢!


    “不是还有18天吗?你放心吧,肯定能卖出去的。”她这不是还没找到冤大头吗?


    “时间也不多了。”俞磊皱着眉头,只能干着急。


    “我会想办法的!”


    俞磊还想说什么,时想想已经骑着自行车跑了。


    黄启秀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俞磊身后,伸手拧起他的耳朵,有些生气的质问道:“死小子,趁着还没正式下聘,你给你妈我老实说,你到底相中的是时彩云还是她妹妹!”


    俞磊被她妈的话炸得外焦里嫩:“不是,妈你这话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黄启秀没有想到自己儿子竟然这德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当即警告道:“你们俞家可没有花心的男人,你爸不是,你爷不是,你太爷爷也不是!”


    “妈!”俞磊看着下班回来做饭的工友,连忙伸手捂住他妈的嘴:“你想什么啊?我不是跟你说过,我现在在小妹手下干活吗?”


    “她职位比你高,你也不能打人小姑娘主意啊!”


    “妈,你知道厂长让她一个月卖多少毛巾吗?”俞磊觉得自己要是再不坦白,就他妈的想象力,他私生子都快打酱油了。


    “多少?”


    “15万条!”


    “多少!”黄启秀惊呼出声。


    “15万条,这个月已经12天了,我们才卖出去13条毛巾,你说我能不着急吗?”俞磊有苦难说。


    黄启秀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事她都敢接?!”


    “之前她一天之内帮纺织厂卖出七八万的货,半个月前帮自行车卖出去五百多辆自行车!她敢接说得过去!”


    但是已经12天了。


    天知道他这12天怎么过来的。


    简直度日如年。


    他说破嘴皮子才卖出去13条毛巾!


    黄启秀突然有些同情自己儿子,换她,她也急。


    “没事你多在附近走动走动,能帮忙多卖一点是一点,尽量帮她分担一些负担。”黄启秀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完了又说:“下午我去乡下看你小姨,看乡下有没有人要毛巾。”


    “谢谢妈!”


    “你这孩子!跟妈客气啥!”黄启秀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他们母子最难的时候都熬出来的,这次……哎哟,老天爷,舍了她这张老脸也卖不出去15万条毛巾啊!


    ——


    时想想和她大娘他们分开后,回到家,将床底下的麻袋拖出去来。


    在自行车厂她一共卖出去527辆自行车。


    有163人自己持票购买,她拿了326块提成。


    另外都是靠别人拉的人,提成她一分没拿。


    有157张自行车票是她白嫖的,相当于白捡了7065块钱。


    另外的票平均25块钱一张收购的,除掉成本,净赚4200左右。


    也就是说,她在自行车厂刨掉工资,赚了11531。


    从桑稚坡回来截胡摩托车那趟,白捡了三千九百八十六块钱。


    三轮汽车在她大哥和奶的操作下变成村里集体购买,按月还款,前不久村里的会计已经托人送过来103块6毛4。


    各种乱七八糟的收入和支出,她手里现在有1万7千块钱。


    时想想挑挑拣拣,挑了一条最轻的金链子装包里,准备去黑市换成现金,凑成整。


    街道上,清洁工正在费力的铲地上的积雪。


    时想想还没到黑市,就被人叫住。


    “想想!真是你啊!”


    咦。


    这不是卢厂长的爱人吗?


    时想想将自行车倒回去停在她跟前:“孙阿姨好!”


    “欸,好好好!”孙爱芬笑道:“闺女,天气冷,我就长话短说,我这里有个保媒拉纤的活儿你接不接?事成之后给你这个数…”


    说着,伸出5根手指。


    50块?


    不是!


    “孙阿姨,这不是应该找保媒的人吗?”


    她寻思着自己也没媒婆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