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沈佳怡:往后的路,您自己走
周柏言哭红了眼,但在她睁开眼睛,眸光看向自己时,匆匆抹泪,强装镇定,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轻咳一声,喑哑道:“可好些了?”
沈佳怡颤颤巍巍伸出手,覆盖在周柏言手背上,殷红的眼睛里噙着泪,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嫣然一笑,平静道:“臣妾疼,皇上臣妾疼,身上无有一处安好。”
“疼得犹如骨头寸寸碎裂,被人用铁锤一点点敲碎,骨头渣子插入五脏六腑中,连喘口气都能扯疼。”
言语平静到痛觉麻木的模样,连嘴角上挂着的笑容都显得格外苍白无力,覆盖在手背上的手,如同冰砖,不似活人体温。
闻言,周柏言不知所措把她拥入怀中,对静云伸手,后者地上汤药,药碗抵在沈佳怡唇边,他惊慌且温柔哄着:“疼就饮药,喝了药就会好。”
“明日接待宴就别去了,留在怡景宫好好养身,若是觉得无趣,朕让戏班子过来给你唱戏解闷。”
端碗的手,尤为颤抖,几近端不住,碗中药随着颤抖的手,药汁飞溅出来,滴落在俩人衣襟上,苦涩的药味弥漫开来。
沈佳怡痛快大饮一口,而后揽住周柏言脖颈,以唇贴唇渡给他,周柏言从容咽下,加深了吻,直到沈佳怡气喘吁吁,差点喘不上气,这才舍得松开。
但俩人笑得极为畅快,眸中蓄起的泪珠,随着上扬的嘴角滑落下来:“皇上药味苦吗?”
“这样苦涩的药,臣妾已经喝太多了,不想再喝了。”
她不想生命尽头,满嘴苦涩,她的人生这般轰轰烈烈,不应该以苦味落幕。
周柏言顿时绷不住,胡乱点头,豆大的眼泪跟断了线的珍珠掉下来,砸在沈佳怡怀中,滚烫的泪直达心尖,帝王的眼泪她也算是见到了。
“太苦了,不想喝就不喝。”
苦的何止是药?
还有即将失去的你。
太医有言,沈佳怡目前的身体状况,就算是用良药吊命,也撑不过秋末。
他们刚刚成婚,他确定心意不久,就听见即将失去她的消息,再等待生命即将耗竭这个过程,他备感煎熬,犹如整个人掉入油锅中,被仿佛炸,疼得撕心裂肺。
都说皇帝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可终究无用,连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
此生枉为人,母妃护不住,对自己不疼不爱,父皇对自己不闻不问,痛失俩个从未爱过自己的妻子。
她们入宫,唯一的目的就是争宠,保全和延续家族荣耀。
沉重而疲惫的哭腔,钻入耳中,沈佳怡感觉自己的身子骨都快被揉碎了,镶进对方身体里,炽热的气息喷洒在脖颈处,极力压抑的抽泣声,伴随颤抖的双肩,无不表明帝王心口不一。
见他如此,沈佳怡觉得帝王的无奈,简直就是虚伪至极,连自己的妻子,心爱之人都护不住,怎么还有脸哭?
掉几滴猫泪,就想谋得她人怜悯之心,同情之意?
怎么不把他疼死?
眼泪最不值钱,落在她身上都嫌脏,有本事给她想要的东西,无上的宠爱,最好把她宠得无法无天,成为名垂青史的妖后。沈佳怡眼底迅速闪过一丝,嫌弃和爱交杂的复杂情绪,随即迅速反应过来,涌上哀痛,哽咽哀求:“臣妾想见见父母亲和姨娘,能否求皇上施恩,宣他们入宫一见?”
心贴心,却感受不到对方的爱,周柏言自嘲一笑,是他走错路,用错方式,此生注定错过,紧紧相拥的手臂,卸了力道,缓缓垂落下来,同她四目相对:“你父母亲已经离去,朕派人追回,你若是着急见至亲的话,你兄长倒是在宣城,你可要见见?”
“这样啊,那就不见了。”
期盼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落寞垂下眼皮,勉强维持笑容。
兄长同她也没多少感情,相见父母亲是假,相见姨娘是真。
“臣妾给长姐准备了一套宅子,若她愿意出宫过日子的话,还请皇上帮忙照顾一二,别让她被人欺辱,世子就留给她帮臣妾照料吧,您也知道,臣妾这个身子骨,看不住孩子的。”
该托付的,趁现在还有精力,先把话交代好。
周柏言看着她,郑重点头:“你是我的妻子,你长姐便是我长姐,我必不会让人欺辱她。”
连朕自称都隐了去,沈佳怡震惊地瞪圆眼,而后释怀一笑:“臣妾累了,皇上陪臣妾歇会可好?”
最后一觉,我陪您,往后的路,就得您自己走了。
若是遇见所在之人,别再用错了方式,让她在这个金碧辉煌的牢笼里香消玉殒,成了斗兽之困。
眼泪滚动从未断过,唇瓣颤抖瓮声道:“好~”
帝后两人合衣相拥而眠,谁也没有说话,合上双眼后,静听彼此的心跳混着努力克制粗重的呼吸声。
次日,沈佳怡命人给她穿上凤袍,插上九尾流苏,画上精致的妆容,娇艳欲滴鲜红的嘴唇,抱着佳玉坐上轿撵,由奴才们抬去衍庆宫。
身子需得连坐的力气都没有,直接是瘫坐,奴才们在两侧疾步跟随,举高手搀扶,这才不至于摔下来。
按照沈佳清的身份,是不能参加接待宴,可沈佳怡想在临终前让至亲送送,便让她抱着世子一块前往,路过御花园时,看见大皇子等人。
沈佳怡扯动嘴角,露出笑意,居高临下睥睨众人,后者立即迎上前施礼:“儿臣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奴才给诸位娘娘,皇子公主请安。”
沈佳怡微微点头,笑而不语,轿撵继续前行,后者神色凝重,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抬起沉重的脚步跟上,因他们腿脚麻利,最终赶在沈佳怡前头到达。
等她到的时候,奴才们直接把人抬进内殿,乳母把她怀中的佳玉抱开,而后周柏言从椅子上起身,凑上前,俯身抱起沈佳怡入座龙椅,俩人同坐一把交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待他们坐定后,众人纷纷起身抱拳作揖躬身施礼,齐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