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刘海中死了,下线了。
娄家很快就知晓了许大茂的悲惨下场,这消息如同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干起事来越发干劲十足。娄振华心里就一个念头:在欧美那边,凡是能运回来助力国家发展的东西,他要不遗余力地去搞;哪怕是那些困难重重、看似无法运输的,他也铁了心要想尽办法弄回来,真正是秉持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强硬态度。
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如今在香港,主要就剩下娄振华和他的女婿李德伟在操持事务。其他娄家的人,大多都回到了北京或者上海。李德伟对娄晓娥那可谓是爱得如痴如狂,只要娄晓娥开口,让他做什么他都毫不犹豫,哪怕是掉脑袋的事儿,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至于为什么他会如此义无反顾,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李德伟的家族在香港那可是数一数二的显赫存在。他的父亲李厥,眼光独到,早就敏锐地看出了大陆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李厥心里明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的腾飞是必然趋势,届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也是大势所趋。而且,李厥本身就是一个满怀赤诚的爱国主义者,一直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大一统。如今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他们的帮助,他自然是义不容辞,全力相助。当然,李厥也并非毫无私心,他希望通过这种可能会冒生命危险的帮忙,能让国家记住李家的这份心意。毕竟,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铭记。也正是因为有李厥这样的远见卓识和家族的支持,再加上娄振华在香港的努力打拼,娄家才能弄到如此多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东西。要不是有这样的背景和努力,就凭娄振华这个后来到香港发展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达成这些成就呢。
而在四合院这边,刘海中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自从被撤销管事大爷的身份,还被安排去打扫全院卫生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他满心期待着能有个悠闲的退休生活,可如今却每天都要在大街上清扫垃圾。长时间的劳累和心理落差,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这一天,当他像往常一样在大街上扫地时,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便一头栽倒在地上。路过的好心人看到后,赶忙将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然而,医生的诊断结果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肝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他长期酗酒的恶习。自从刘光齐跑路之后,刘海中便借酒消愁,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夜夜沉浸在酒精的麻痹中,他的身体又怎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呢。
得知父亲的病情后,刘光天和刘光福虽然对父亲过往的行为心怀不满,但毕竟血浓于水,还是履行了当年答应兄弟二人每人每月两块五生活费的承诺,按时将钱打给了刘海中。不过,除了这基本的生活费,他们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表示。刘海中在病床上,心中最渴望的就是能见见自己的孙子刘德华,可刘光天却坚决不让他见。在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刘光天大度一些。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清楚刘光天这些年来遭受了怎样的苦难。而且,如今刘光天已经是官场上的人,身份地位今非昔比,谁又敢轻易去触这个霉头呢。
就这样,刘海中在迷茫、后悔和无尽的痛苦中,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尽管对父亲充满怨恨,但刘光天还是出席了他的葬礼。只不过,他既没有披麻戴孝,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就像是在对待一个陌生人一般。刘海中生前留下的钱财,刘光天交给了母亲,让她用来养老。然而,由于多年来家庭关系的疏离,母亲和两个儿子并不亲近,刘光天也只是按照之前承诺的那样,供养着母亲而已。
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就此平息的时候,刘光齐却突然回来了。他此次回来,心怀不轨,竟是想来抢夺遗产的。刘光天哪里会让他得逞,直接毫不留情地将他打了出去。刘海中平日里虽然行事不端,但他在厂里面也有一些所徒子徒孙,这些人都很“尊重”刘海中(实际上也很尊重刘海中,以为刘海中教徒弟从来不藏私)。他们知道刘光齐这个不孝子的所作所为后,纷纷站出来帮着刘光天一起对付他。
“你们要干什么?我可是副处级干部!”
刘光齐本以为自己在外闯荡了十几年,如今已经混到了副处级干部的位置,可以凭借这个身份来压制自己的弟弟。可他没想到,刘光天只是微微一笑,眼中满是不屑。刘光天可是正处级干部,而且还是在北京任职。
刘光天毫不客气地嘲讽道:“你一个臭外地的,跑到北京来要饭啊?我现在是厂里第一车间的主任,级别正处级!”刘光齐的档案籍贯早已迁到了河北,刘光天这么骂他,倒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这一番话,直接戳中了刘光齐的痛点,让他顿时心生畏惧,再也不敢提遗产的事,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北京。
这下,终于轮到刘光天“表演”了。他站在众人面前,清了清嗓子,略带哽咽地说道:“刘,咳咳,我父亲他,一辈子都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干部,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可惜啊,命运弄人,他始终没有那个机会。但他这一辈子,为人正直,一心为公……”刘光天滔滔不绝地说着,各种溢美之词不断从他口中涌出。在场的人,尤其是刘海中的那些徒子徒孙,听了这些话,都以为刘光天在父亲死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原谅了刘海中。他们被刘光天的话深深打动,一个个感动得眼泪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