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药材

“勉之,这又是何苦呢?”

青山寨军医处,张维之一边帮刘然处理手臂上的伤口,一边忍不住的说道。

他着实不理解,刘然为何会在自己身上划一刀,仅仅是因为手底下的人触犯军法,以军法处置,这就要给自己一刀,那郑科这种人,岂不是浑身上下都没一块好的地方了。

刘然闻言没有说话,对于自划一刀之事,有表演么?的确有,但亦有真情流露,他原本就是最底层的弓箭手,也知弓箭手是活生生的人,并非真正的草木,当然也有喜怒哀乐。他可以以军法处置范召,而不用给任何回答,但是他并不觉得身为指挥使的自己没有错,军营内出了这等事,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他这个指挥使。

没能立即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错误。

所以,他也不想因自己是指挥使,便凌驾在弓箭手头上,后世的习性让他无法这么做,所以才会自划一刀。这也是给众多弓箭手的回答,也是让他自己谨记,弓箭手始终不是兵籍上的数字,而是真正的人。

不过,此些话也无需对他人所说。

张维之拿着白酒蒸馏后的酒精,仔细擦拭着刘然的刀伤,而后敷上草药,再将葛布一圈一圈缠绕起来。

过了一会儿,张维之将刘然伤口包扎好,才看着对方叮嘱道“勉之好了,下回切莫如此。”

刘然抬了抬胳膊,依旧有一些疼痛,不过并无大碍,随后笑了笑道:“军医说的是。”

张维之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摆手道:“我离军医早的很呢,我师父才是军医,不过真期待有那么一天,维之你可真正称我为军医的那么一天。”

刘然也笑了笑,张维之说的不错,宋代的军医制度极为完善,并且很是苛刻,因此在这套制度里,想要成为军医,并非容易的事。

自北宋成立以来,历代官家对医学便极为注重,公元974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命人修出第一本宋代的医学书籍,本草著作之后,就亲自撰写序言,此后宋太宗赵光义又在986年,雍熙二年,赵光义亲自主导了第一部朝廷主导的药方合集,这部著作共有一千多卷。

后面的宋仁宗主持修编针灸和艾灸的手册,并且命人铸造两座铜人模型,在上面标记了各个针灸穴位,作为医学生的教学模具。

也因历代官家的大力推动,北宋医学成为当前主流,纵如范仲淹也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

尤其是在当今官家赵佶的推动下,医学变得更加具有影响力,元佑三年有一名进士,姓朱名肱辞官之后,才开始学医,并且写了一本治疗伤寒的医书,名为南阳活人书,便因此被当今官家立为医学博士。

此外,在前些年,也就是政和元年,赵佶亲自颁发天下编纂政和圣济总录,甚至亲自参与其中,本书共有两万多葛药方,其中包括药膳,针灸,艾灸等等,还有散剂,膏剂,煎剂,丸剂。

所以在宋代,医者身份远超其余朝代,也因此格外严格。

张维之想要成为军医,还需要达到一定的取簇数量才行,之后再将此些箭簇押送上报至枢密院,由本司官亲自勘察是否属实,再晋升为军医,只要到达一定业绩,甚至可以继续往上晋升,进入翰林医官局。

而如今的张维之师父,只要再在青山寨历练数年,便可进入翰林医官局,而这也是令他最为自豪之事。

随后张维之与刘然各自畅聊一番之后,刘然便准备离去。

在刘然离去之时,张维之忽然灵中一闪,叫道:“勉之!”

正要离去的刘然听着张维之的叫唤,脚步一停,转身回头看着对方,露出疑惑的表情。

张维之却一脸兴奋的望着刘然;“勉之,你缺不缺钱?”

张维之这番话,问的刘然不禁失笑,随即道:“当然缺了。”

“勉之,你有没有想过采药种植?”张维之望着刘然兴奋说道。

采药种植?

刘然闻言一愣,此事他的确没有想过。

张维之解释道:“若是别人,我断然不会说,但是在你麾下士卒,我能看到勉之你和别人不同,并不是只为自己牟利,不顾士卒性命之人。”

“若是勉之你缺钱的话,你可以带人进山采药,而后在寨子周围种植,昔日我曾和师父游历时,曾见过草药铺的利益,据说川人种植药圃,一年获利三百贯,若是勉之你愿意,我可一同前往深山采药,而后移植至寨子处。”

张维之在一旁劝说,刘然则微微思索,入山采摘草药,而后择其移植至寨子处,种下药材,此路子不失一件好法子,只是其中之事,倒是并未表面这般容易。

不过当他看见一脸热切的张维之后,刘然笑了笑,还是颔首道:“我且去和辛寨主谈一谈,若是事成,便由你来带领。”

张维之一脸欣喜的说道:“勉之,当真?”

刘然点了点头道:“当然当真。”

在得到刘然保证之后,张维之情绪变得十分亢奋,忍不住来回走动,此事劝谏,他的确是想要帮助刘然解决经济问题,但其中也有他自己的一番心思,他若是想要成为军医,不仅仅是要在取簇上这种外伤合格,更多的还是想在医术上有所成就,而若是想要在医术有所成就,便得有大量药材实验。

然而,青山寨的药材并不多,皆是从湟州所拨,而这也是为何昔日辛兴宗,宁愿看着弓箭手身死,也不愿过多消耗药材的缘故,只因他想要私底下贩卖药材罢了。

若是刘然能够种植药材,那他必能从中分取一杯羹,虽不多,也比现在要强,假以时日,若是让他研出自己的药方,未免不能成一方大医,进入翰林医官局,乃至成为和安大夫。

所谓的和安大夫,便是医官品衔中最高的官品。

在与张维之详谈药材种植之事后,刘然便风风火火的离去,前往寻找辛兴宗。

他一旦决定了做什么,就不会拖延,哪怕是错了,也无所谓,这便是他历年厮杀的经验,战场之中瞬息万变,哪有那么多时间让人犹豫,唯有的就是举起手中的武器,然后厮杀就好了。

而这习惯,也被刘然带入了其他地方,身为武人的他,在做了决定之后,就不会过多的犹豫,还有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