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人二人饭量

顾长晏是想风平浪静地回去的。

可是告别上峰回去的时候就是这么巧了,他在院子里迎面“喜相逢”了他的姐夫——陈元嘉。

两人迎面而来,最后隔着大约三步的距离停下了脚步。

陈元嘉眼里带着明显的惊诧,脸上的表情震惊非常,嘴唇半张想要说什么,又因为内心太过震惊没能发出声音。

他没有汤大人表情管理的到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的自己还能调侃,温长宁有些“抓马”了。

花了一秒钟时间浅浅自省一下后,他静静地退至一边,将战场留给这位大姐夫和这位小舅子。

温长宁在顾长晏身后抬眼细瞧陈元嘉,三年前最后一次见这位,是在他妻子的灵堂里,他在顾玥蔻棺材前悲悸的状态温长宁至今还记得。

眼下对视的顾长晏和陈元嘉谁都没有轻易出声。

时移世易,顾长晏仍旧风姿卓越,比之更甚,从前不曾有的锋锐与内敛矛盾又融洽地出现在他身上,像是涅盘重生的凤凰,蜕变不屈,而他身上的这种气质也是相识之人不敢万分肯定他是顾长晏的一大原因。

而陈元嘉还是一副眉眼带着病气的清俊雅致模样,眸子黯淡无光,精神状态看起来比从前更加糟糕。

一时之间不知道谁更像遭受了家破人亡的人间悲惨。

如果说温长宁对陈元嘉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他妻子身死的时候。

那么顾长晏对此人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就是他娶亲的那一天。

所以他一时半刻还不太能将眼前之人与那记忆中身着红袍的人影重合在一起。

二人面面相觑,静默无言,谁也没有第一个挪动脚步。

最终还是陈元嘉先开了口,迎着顾长晏装模作样的困惑眼神,声音沙哑道:“……你是顾风起?”

顾风起眼帘迅速地翕动一下,像是明白过来他为什么看到他是这个表情——因为这张酷似顾长晏的脸。他道:“我是,叫我风起即可,我无字,不知同僚是……?”

他的声音有点像曾经的顾长晏,细听又不像,可是时隔三年变化在所难免。

陈元嘉定定地看着这张脸,看不出一点演戏的痕迹。

他内心深处下意识觉得他是那个人,可是因为没有一点确凿的证据,又在否定这个猜测。

呵,陈元嘉最终蓦然在心里自嘲一笑,是不是又如何,你又能做什么。

权当不是就行。

最后他掩唇咳嗽了几声,言简意赅道:“陈元嘉,字永安,担任编修一职。风起唤我永安即可。”

曾经顾长晏就是这么喊陈元嘉的,那时候他不习惯叫姐夫,就这么称呼,如今重拾熟门熟路。

两人话并未多说,只是就这么交换了一下名字,客套几句再见,就各回各办公的院子。

等到顾长晏回去,他的两位同屋同僚已经到了,值得松一口气的是这两位不认识顾长晏。

一个年轻人,一个中年人。

三人简单地微笑客套一下,然后顾长晏顶着那两位好奇八卦的目光回到座位。

温长宁捏着两边的腮帮子,防止表情太快乐。

虽说也有官场上的好多人不认识顾长晏,但是顾风起的“风头”已经在私底下传的人尽皆知了。

见到当事人,谁都会忍不住多瞅两眼。

可千万不要小看人的八卦心,毕竟它是无敌的存在。

而且这种虚风头的话题度里也是有几分俯视的心态在的,毕竟这个漠州来的顾风起没靠山没背景,可谓一穷二白。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毕竟还是看碟下菜的万年人精,大家还是收敛着的,因为顾风起实力摆在那,皇帝也不厌恶他那张脸。

在翰林院的第一天,顾长晏除了看书看书还是看书。

清闲的要命。

顾长晏本人对此接受良好,红翰林黑翰林无所谓,意思意思待够时间就自请下放去外地任职。

而第一天无所事事的温长宁也是看书看书再看书,不过他看的还是医书。

学中医要背的有很多,任重而道远,更何况这几年他总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而不不得不断断续续地“休学”。

现在先将该背的做到烂熟于心,到时候就可以学诊脉看病实习了。

当然之后他也没有浪费开挂的隐身做一些事情。

第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顾长晏受两位同僚邀约一起去饭堂,正好齐聚一堂的翰林院众人“目光太火辣”,顾长晏正好可以假装不自在,打包饭菜出去吃。

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因着顾长晏隔三差五避开众人独自一人吃饭,而且经常打包的饭菜近乎够两个人吃,翰林院的同僚们渐渐都知道这人能吃的特点了。

虽说和他们一同吃饭的时候,顾风起一般吃的和他们的份量差不多,但偶然几次也暴露了本性——吃掉了他们份量的两倍。

吃这么多,也没见他胖,他们挺稀奇的。

翰林院的众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顾风起是做样子给他们看的,为了潜移默化他能吃的印象。

他已经不在意自己在大家眼里的形象了。

不喜顾风起的人甚至暗中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顾饭桶”。

当然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后话了。

--

翰林院是做五休一的班。

第一次休沐日之前,温顾二人基本观察出来了:翰林院大伙儿早上九点多上班打卡,下午四五点下班。

当然那些顶尖人才已经被输送进内阁,不能放一块讨论,暂且不论。

总的来说,这样的神仙工作曾经是温长宁梦寐以求的班。

不过自从他学医后,他就知道了这个梦想永远离他而去。

顾长晏忙着看书做学问写文章,养心性练定力——翰林的基本工作。

对于一些想大展拳脚的初入官场之人再多的热血沸腾也会被冻成十尺寒冰。

可这就是翰林院的现实。

但又话说回来,顾长晏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他会被皇帝频繁召见。

当然,这是后话了。

可总而言之,想进内阁基本不可跳过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