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袁博轩气疯

这种情况对每一个居民来说都是个大麻烦。

现在承受压力最大的实际上是节能办。

他们负责推行荧光灯管,可结果居然出现了这样的麻烦。

张也、钱凯两个人只是抱怨者,有不少人都已经堵到节能办门口。

如果他们不能够解决问题,短时间就会引起民愤。

明白了这些后,李长东脑海中快速地思考,搜索解决办法。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种利用荧光灯管吸引蚊虫并进行消杀的灭蚊灯。

不过那种灭蚊灯是要在荧光灯管外面围上密密麻麻的电线。

那些电线都裸露在外面,正负极穿插,蚊子扑过来同时接触到正极和负极就会触发打火将自己烧化。

按常理来说,李长东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荧光灯管通通改成大型的灭蚊灯。

既可以照明,蚊子过来的时候也会转瞬之间被电死。

不过灭蚊灯一般的伏数都是12伏、24伏,那种东西对于人来说触碰到了不会有任何危险,最多也就是让接触位置产生短暂的酥麻。

可是荧光灯使用的是220伏电压,电线如果裸露在外面,人不小心触碰到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伤亡。

想到这儿,李长东悠悠地叹了口气。

“难道这个方法不行?”

钱凯和张也两个人还在抱怨。

“那些蚊子也太讨厌了,怎么赶都赶不走,没办法,我只能在屋里点上艾蒿。”

钱凯无奈地蹲坐在地上,看样子确实被蚊子给烦透了。

一旁的张也听他这么说,眼睛瞪得和铜铃一样。

“哎哟我去,可真有你的,在屋里点艾蒿,你不要命了,蚊子是熏跑了,你人能呆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长东瞬间双眼一亮。

对啊,一般熏蚊子都会使用艾蒿,这东西点燃后不会马上燃烧,会产生很大的浓烟,是驱蚊的一把好手。

可爱蒿有着自己的特性,那就是烟实在太大,同时也很呛人,适合在野外驱蚊。

放到了屋里,恐怕蚊子没被熏跑,人先被熏死了。

不过虽然不能在屋里点艾蒿,但是可以依靠艾蒿的特性制作一款香薰,人闻了没什么问题,蚊子闻到则会被熏死。

而且这种东西制作起来也并不是特别复杂,主料便是艾蒿和米糠。

需要注意的是启动方法:只要荧光灯被点亮,这种艾蒿香薰就开始工作;荧光灯熄灭后,它也会缓缓地熄灭。

稍微思考了一番,李长东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手重重地拍在一起。

“就这么干了!”

旁边的张也和钱凯两个人还在抱怨,听到这话的时候都齐刷刷地向李长东这边看过来。

“老板,什么东西成了?”

“对啊,老板你又想到什么了?”

没和他们解释,李长东赶紧吩咐两人,一个去收集艾蒿,一个去购买米糠。

艾蒿这种东西,荒野地里随处可见,很短的时间就能弄到一大堆。

至于米糠,价格也很便宜。张也和钱凯两个人走出去不到一个小时,便各自满载而归。

他们回来的时候,李长东已经借来了一个粉碎机,很快便将艾蒿和米糠按比例扔进去,打成细粉。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型,艾蒿的汁液是天然的凝固剂,只要等它干了,自然成型。

至于如何工作,李长东也想好了,在荧光灯管的一端留出一个点火开关,只要荧光灯管点燃后就会触发点火开关,点火开关点燃熏蚊香。

一切搞定后,李长东首先试验了一下,发现效果真的很不错。

当天就让张也、钱凯各自带回去了一部分。

到第2天一早,两个人回来反馈效果非常好。

“老板真有你的,昨天飞过来的蚊子全被熏死了。”

“是啊,整个屋里还充满了清香味,非常好闻。”

试验成功,李长东也很满意,带着样品主动找到了节能办。说明情况后,节能办的领导乐得直拍大腿。

“哎呀,太好了,太好了,你不知道啊,这两天我们这儿门槛都快被人踩破了,都在抱怨节能灯管的事儿。”

节能办的领导试验了一下熏香的效果,看到成效后大手一挥,直接包揽了所有李长东的熏香。

不仅如此,以后李长东生产的熏香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加上这种熏香本来就是消耗品,每一根可以坚持大概10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晚上只需要换上一根就可以。

看起来好像消耗不大,架不住整个镇上的居民人口众多,每天都会消耗一个天文数字。

单单这一个熏香就给李长东狠狠的赚了一笔。

不过和赚到的资源相比,得到节能办的领导肯定才是更划算的。

几天时间,节能办的领导对李长东赞不绝口,而且也说好了以后如果再有什么利民的发明,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他们帮着做推广。

打开了这一条路,李长东也非常满意。

回到惠民生鲜,此时惠民生鲜的客人比之前又多了不少。

因为惠民生鲜除了出售蔬菜水果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外,荧光灯专用熏香也在这里同时出售。

价格和节能办推广的价格是一样的,只不过惠民生鲜这边要更加的方便,所以有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惠民生鲜的客人数量再次扩大,张也、钱凯两个人都有些忙不过来。

在他们两个人的要求下,李长东又雇了两名新员工,两人一个叫马涛,另一个则是蔡坤。

两人都是20出头,身强力壮的年纪。

惠民生鲜增加了4个人后,明显比之前要轻松了一点。

李长东也难得的有清闲时间。

不过他这个人向来闲不住,一旦清闲下来就开始琢磨该怎么赚钱。

这天李长东闲来无事在镇上闲逛,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镇子东郊的劳保厂。

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劳保厂门外站了许多人,细问之下,才发现他们是在讨薪。

原来劳保厂已经停工有一个月了,货品积压,厂子根本开不出工资。

李长东过来的时候,厂长正站在一个油桶上声泪俱下地劝说那些员工。

“各位父老乡亲啊,我不是不通情达理,也不是有意克扣大家,实在是咱们厂子没钱,库存那么多的劳保鞋根本卖不出去,我也很急。”

李长东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突然听到这话的时候,他的眼中逐渐露出了一丝光彩,马上分开人群来到了厂长跟前。

“厂长,你说什么?库存积压了许多劳保鞋?你看要不把这些鞋卖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