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那你说说,这城门为何不可开?”

“自古洪涝之后必有灾疫,那些被洪水浸泡过的百姓身上都带有疫病,若是放他们出来,就会有更多的百姓被感染。”

谢知亦道貌岸然的开口,“且按照经验,这洪水只消再有三两天便会退去,到时候我们会扔粮食和木头过去,他们就会利用这些物资重建家园。”

“若是王爷实在是怜惜百姓,待灾情过去,莱津府可以开粮仓补偿这些受灾的百姓。”

谢知亦话音落下,宋时欢便拍着手,“通判果然是治理有方,难怪这么多年弥河横穿莱津府,却并未听说过莱津府在弥河汛期之时有洪灾发生,原来都是这样解决的。”

“郡主明鉴,此法伤亡最小。”

正当谢知亦以为宋裕和宋时欢把他说的话听进去的时候,宋时欢却陡然把手中的长枪刺向谢知亦,直至距离谢知亦喉间几寸时方才停下:

“灭人伦者,必遭天谴。”

“易出洪灾,你作为地方官员应当致力于治水,寻找泄洪良策,而非每次都让无辜的生命去送死,今日这城门,必须要开!”

“王爷,郡主,真的不能开啊。”

谢知亦挡在城门前,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今日若是这城门开了,他谢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命就都没了。

若是不开城门,等到洪灾退去之时,他还能有一线生机。

“谢知亦,你以为,本王不敢杀你?”

城内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可面对一墙之隔的洪灾,他们也不知该不该打开城门。

不开,就是看着城外的人活活受死。

开,他们自己也有可能会感染上疫病。

“王爷杀我谢知亦,就如同宰只鸡一样,可王爷就忍心把吉安府其他百姓也拉入这场灾难中吗?”

“且王爷并无号令地方兵马之权,又无圣上口谕,莱津府的官兵是不能直接任由王爷调遣的,否则便是大逆不道,王爷可以即刻派人回京奏请皇上,若有皇上口谕,下官立刻打开城门。”

听着谢知亦这些煽风点火的言论,宋裕和宋时欢却笑了。

笑谢知亦螳臂当车。

“我我是莱津府知府,我要求即刻开城门。”沈清辉的声音响起,却并未有一个官兵听从沈清辉的号令。

霎时,宋裕和宋时欢脸上的笑容消失。

一个州府的官兵,竟忽略知州的命令,听命于一个通判。

见状,宋时欢缓缓从衣袖里拿出了一枚玉印,给了宋裕。

只见宋裕高举玉印,说话的声音足够让城门内外的百姓都听的一清二楚:

“太子印在此,本王命令莱津府官兵即刻打开城门。”

太子印

谢知亦眼中的得意之色瞬间消散。

而城门另一侧,难民们陡然爆发出了冲天的吼声: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见太子令,如见太子殿下本人。

这是每个大祁百姓都知晓的事情。

片刻后,城门内侧的百姓和官兵们也都跪了下来,顷刻间高呼太子千岁的声音直冲云霄。

“若本王是以王爷的身份,自然无法调动地方官兵。”宋裕缓缓走至谢知亦身边,“可若是太子印在本王手里呢?”

“臣臣谢知亦拜见太子殿下。”

谢知亦满脸慌乱,“是臣有眼无珠,请殿下降罪。”

“现在就由谢大人亲自把城门打开吧。”

谢知亦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走到了城门处,双手都在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