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一次去机械厂
会议简单对这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情况做了介绍,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复盘。
留在厂里的几个领导听到这次广交会上发生的这些事,都很羡慕,真心希望自己也有机会能参加广交会。
书记谭世昌笑着打趣说:“我以前也参加过广交会,怎么就没有这么精彩呢?”
“那是以前,以后,我们厂参加广交会,应该一年比一年精彩。”秦永良哈哈笑着说。
虽然他这一次去,好像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参与拿下订单最多的一次广交会,已经很光荣了。
“明年的广交会,我得预先定一个名额,你们说的我都羡慕了。”周大强立即表示。
众人笑着打哈哈说了几句玩笑话,谭书记说起这段时间厂里的一些情况。
还真别说,一走将近一个月时间,厂里发生的事儿还真不少。
梁和平的问题被查出来之后,给了一个警告处分,被组织调离纺织厂,到食品厂当工会主席去了。
明面上看起来,好像都是工会主席,没有太大的差别。
可纺织厂是三千多人的大厂,而食品厂不过是一百来人的小厂子,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李大妮已经退休,没有办法被调离纺织厂,但因其犯错,退休金被扣了三分之一。
周志远被调到化肥厂去了,听说是当车间主任,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
匿名举报厂领导的曹正龙,被抓了错处,打发到一个偏远县城的小纺织厂去了。
上面的领导知道曹正龙给硌委会写了举报信的事情后,明确发话了,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该扎根基层。
有了领导这话,曹正龙以后再想回来,千难万难。
这些人被处理了之后,厂里的气氛好了许多。
尤其是广交会上拿下大订单的消息传回厂里之后,现在厂里的工人们都在齐心协力抓生产。
周大强这个负责生产的副厂长,现在都觉得风光的不得了。
以前工人没有积极性,他着急没用,现在的工人,比他这个副厂长还有积极性,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足得很。
最后,谭书记说起他们去花城时,在火车上遇到的劫匪这事儿。
上面对这件事很重视,展开了调查,经过调查确定,这一伙人,并不是普通的劫匪,而是潜伏在龙省准备搞破坏的人。
龙省地位特殊,环境复杂,这些人潜伏在龙省,就是为了破坏生产,挑起争端,进而演化成为民族矛盾。
他们伪装成劫匪,在火车上动手,原本打算一举破坏两个厂的广交会之行。
却不想遇到了硬茬子,有几个人被抓,导致他们满盘皆输,所有潜伏的人都被一网打尽。
两个厂不光没损失,工作人员还因此立功了。
“你们俩,这是又立功了?”
胡厂长听到相关情况后,不无羡慕地看着姜海棠和陆良辰两个人。
以前虽然觉得陆良辰这小子很优秀,但好像运气没有这么好。
怎么从和姜海棠早起一起之后,遇到的都是好事儿?
“厂长,立不立功的都不重要,咱们现在要着手解决吴女士的订单了。”
纺织没问题,但要调制出吴女士要的布料颜色,还要下大力气。
“通过这次广交会,我们也看清楚了国际需求,我们的必须设计出符合国际流行趋势的新花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胡厂长点头:“确实如此,我们的布料质量尚可,但花色陈旧,市场竞争力太弱。”
“研发部门有等于无,需要重新整合一套班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陆良辰提出意见。
原本只有七个人的研发部门,又走了两个人,和瘫痪也没多大差别了。
虽然有顾教授和舒教授两个人坐镇,但这两个人不能在明面上出现。
“我们或许可以听听顾教授还有舒教授两个人的意见。”姜海棠提议。
胡厂长也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这两位都是从学校出来的,手里不光有技术,或许还有人脉。
当天晚上,胡厂长和陆良辰以及姜海棠都到了顾教授和舒教授的屋里。
“这是从花城给你们二位带的礼物,有两套衣服,还有一些补品。”胡厂长客客气气地将东西递给二人。
二人很是感动。
他们在厂里这段时间,吃住都好,身体比之前好了许多,人也有精神了。
“胡厂长,您太客气了,出差都还惦记着我们。”
“我们厂以后的发展,还要靠你们二位呢。不瞒二位,我们今天来,就是有难题需要您二位帮忙。”
顾教授和舒教授二人对视一眼,点头说:“胡厂长尽管说,有能帮忙的地方,我们在所不辞。”
“你们来厂里这些时间,应该也看出来了,厂里的研发部门基本是瘫痪的。”
二人当然看出来了,纺织厂的研发部门形同虚设,基本上不具有研发能力。
“我们想从各地招一批人专门搞研发设计,不知道您二位可有推荐的人选?”
二人沉默,并没有开口。
姜海棠道:“你们不用有顾虑,有得用的人,都可以推荐。”
舒启华说:“人倒是有几个,只是,现在都散落在各处,要调动过来不容易。”
“只要有人,我们慢慢想办法。”胡厂长立即表示。
舒启华很快用纸笔写下几个名字,并标注出这几个人现在的地址。
“这些人都是有真本事的,只可惜时局如此,他们不能学以致用,只能浪费时间。”
胡厂长接过看了,纸条上面,一共写了八个人。
四个人下乡去了,两个人在比较偏远的小纺织厂,这几个人想想办法,都能弄过来。
倒是最后两个,被下放得不太好弄。
姜海棠看了这张纸条上的名字,有几个还挺熟悉的,好像在电视上看到过,至于有什么成就,姜海棠还真不记得了。
但能上电视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我们先从容易的开始想办法,费点时间和力气,总能把这些人都弄过来。”
胡厂长开口保证。
“良辰,你回头找上面弄调令,这两位先从县城的纺织厂调到咱们厂来,再设置专岗,招考几个人,邀请他们几个人回城参加考试。”
“至于这两位,还得从长计议。”
他们厂里已经放着顾教授和舒教授两个有风险的人,再弄两个下放的人,不容易。
舒教授对此却已经很满意了:“谢谢胡厂长,没办法的,先搁着。不能给厂里带来麻烦。”
“这些日子,我们两口子在厂里,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被人发现,给厂里带来麻烦。”
“既然厂里请你们来,就有办法护你们周全,二位不必有太大负担。”
胡厂长宽慰舒启华。
“顾教授,您这边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吗?”姜海棠又问。
顾昀笛摇摇头:“我这边更多的是机械方面的人,咱们厂不太能用到。”
姜海棠笑着说:“咱们厂不太能用到,不是还有机械厂?人才不怕多。”
顾昀笛苦笑,纺织厂再怎么能干,也不能决定机械厂的事情。
“顾教授啊,您放心推荐个名单,让小姜明天拿着去机械厂,说不定,他们比我们厂的速度还要快。”
胡厂长想的是,如果机械厂有了可用的人,是不是就不会和纺织厂抢人了?
“真的可以?”顾昀笛问。
姜海棠点头:“可以试试,机械厂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
顾昀笛想了好一会儿,只写了五个人。
这五个人,不是当知青就是在地方小厂子里。
他没有写已经下放的人,毕竟,机械厂不是纺织厂,他不敢冒险。
姜海棠看过名单之后,将名单小心地折叠之后收起来。
“我明天上班先去一趟机械厂。”
顾昀笛猜不出来这一次广交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纺织厂和机械厂的关系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能感觉到。
翌日一早,姜海棠是被厂里的小汽车送到机械厂的。
机械厂的门房看到是纺织厂的小汽车,没有阻拦就进去了。
小汽车停在机械厂的办公楼前,姜海棠下车,让小吴先回去。
小吴忙说:“厂长说了,今天这车专门安排给您用,让我等着。”
胡厂长说了,怕机械厂抢人,把姜海棠同志留下不还,让他盯着点。
这任务他可得完成了。
要是他自己回去,没有把姜海棠同志带回去,胡厂长不定怎么收拾他呢。
听到纺织厂来人了,朱厂长忙亲自下楼迎接。
到了楼下,才知道是姜海棠。
“姜工,您来了。厂长刚才说要安排我们的车去接您呢。”朱厂长看到姜海棠,那个开心啊。
他们昨天也开了关于广交会的复盘会议,经过复盘确定,这一次如果没有姜海棠,将成为他们参加广交会成绩最差的一次。
但姜海棠的出现,改变了这情况,让他们这次的成绩依旧亮眼,甚至,比以前历次更好。
“感谢朱厂长的厚爱,哪能让厂里安排车接呢。”
“毛厂长已经在办公室等着您了,我们抓紧时间去吧。”朱厂长客气得不行。
被其他职工看到了,都很惊讶,这个年轻姑娘是谁啊?
副厂长亲自下楼迎接,这待遇可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