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必须逼沈蕴冲在前面
夏守忠听得心惊肉跳,赶忙劝说道:
“圣上三思啊,贾家与吴家不同,贾家毕竟有两个爵位,又是开国国公府,乃老旧勋贵一派的核心,若没有十足的把握,老奴以为,还是不要直接抄贾家为好。”
听完夏守忠所言,靖昌帝倒是逐渐冷静了下来,然而仍不禁咬紧牙关,甚至将拳头也紧紧握起。
正如夏守忠所说,没有十足的把握,靖昌帝此刻贸然动手实为不妥。
一旦出手,便可能功亏一篑,那他之前所做的种种谋算也将彻底化为泡影。
冷静下来后,靖昌帝也心知肚明,上次抄吴家时,老旧勋贵一派毫无反应,很大程度是因为吴家犯了众怒,无人对他们心生同情。
可贾家却截然不同,作为四王八公集团里的核心成员,贾家一旦垮台,必然会引发老旧勋贵一派的全力反扑。
而靖昌帝目前尚未做好应对的准备,确实不可冲动行事。
御书房里一时间陷入了沉寂,夏守忠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须臾,才听靖昌帝打破了这寂静的氛围:
“沈蕴这次竟然落后于都察院,到现在都未上报任何情况,老货你说,他这是在包庇贾家吗?”
夏守忠忙回应道:“回圣上,老奴以为,沈蕴应是不敢包庇贾家的,不过,涉及贾家之事,他确实显得有些畏手畏脚了。”
靖昌帝眉头紧皱,沉思了片刻,说道:
“拟旨,贾家省亲别院贪污问题严重,着沈蕴将宁国府贾珍、贾蓉捉拿至诏狱中审讯!”
夏守忠一边记录,一边说道:
“圣上,您这是逼着沈蕴往前冲啊。”
靖昌帝冷哼一声:“哼,朕若不逼他,他恐怕会一直躲在后方,既然做了朕手中的刀,哪有那么容易脱身!”
夏守忠听后,暗暗皱眉,只觉靖昌帝此举过于强势,沈蕴肯定会心生逆反,最终与靖昌帝离心离德。
可转念一想,只要沈蕴被靖昌帝牢牢掌控在手中,便也不怕他反抗了。
想到这里,夏守忠也不再多想,恭敬问道:
“圣上,现在就派人去沈府传旨吗?”
靖昌帝摆手道:“明日吧,告诉沈蕴,捉拿贾珍、贾蓉父子后,务必要问出有用的口供来,否则,朕也保不住他。”
夏守忠听得明明白白,因为靖昌帝暂时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与勋贵一派翻脸,所以只能让沈蕴冲在前面,将贾珍、贾蓉父子抓回诏狱中审讯。
如果审讯出更严重的罪责,那么就可以顺势对付贾家。
可如果沈蕴没有问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那么靖昌帝就只能将沈蕴推出来当挡箭牌了。
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后,夏守忠也只能暗自祈祷沈蕴自求多福。
当下便填写好圣旨,等待明日传达给沈蕴。
……
荣国府。
鸳鸯回来后,将林黛玉送的贵重药材都拿到贾母跟前呈上。
贾母看后,不禁感慨道:“好,好啊,不枉我疼她一场。”
贾家如今这般光景,能得到林黛玉的孝敬,贾母不仅感到欣慰,更觉暖心。
鸳鸯也跟着感叹,又回道:“老太太,林姑娘和咱们家三位姑娘都问您好呢,三位姑娘都感激您给她们带去吃食和衣裳。”
贾母微微点头:“好,她们四个都好…”
说着,贾母轻轻叹息起来,望着某处怔怔出神。
鸳鸯见状,让小丫鬟们先将东西都拿下去,又给贾母轻轻地揉捏着肩膀。
突然,听贾母问道:
“鸳鸯,你说…府上如今这般混乱,该怎么办才好?”
鸳鸯原本还在思索,该如何向贾母提及让李纨出面管家之事,没想到贾母竟然主动提及了,顿时愣住。
过了半晌,她才惊愕地看着贾母,很显然,贾母对荣国府目前的情况了如指掌。
又迟疑片刻,鸳鸯回应道:“老太太,如今这个情况,恐怕只能让珠大奶奶出面来管家了。”
贾母听了,苍老的眼睛中闪烁着悲凉与无奈,微微点头:
“嗯,看来也只能让她出面了…”
然而,贾母也深知,李纨在荣国府里向来是不得罪人的,虽说出身书香门第,可处理这些事务,必然没有王熙凤那般得心应手。
这个时候,贾母不免怀念起王熙凤在的时候了。
可是,也只能怀念一下了,贾家目前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别说去保王熙凤出来了。
至于李纨到底能管理得怎么样,贾母也无法过多考虑了,至少比没人管理要好。
而在隔壁的宁国府,贾珍正安排众多账房先生在算账。
账房里,‘噼里啪啦’的算珠声接连不断地响着。
贾珍端坐在上首,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着,而贾蓉则抱着一堆账簿在走动,似乎在分发与收集,脸上带着几分苦涩。
贾母责令贾珍将贪污所得的银两悉数交出,可贾珍并不甘心。
宁国府虽被他一人独掌大权,然人心不足蛇吞象,贾珍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还想追求更奢靡的生活。
因此,他便想着少上交部分银两。
为此,他特地请来一众账房先生算账,企图将某些账目巧妙抹平,如此一来,便可少向上面缴纳银两了。
鉴于事情紧迫,贾珍亲自坐镇监督。
至于贾蓉,更是被贾珍差遣得团团转,负责分发与收集账簿,直累得双腿如灌铅般沉重。
随着夜幕缓缓降临,贾珍渐渐失去了耐心。
他打了个哈欠,随后将贾蓉唤至跟前,面色严厉地叮嘱:
“你给老爷我好好盯着他们,不许偷懒,天亮之前,必须将账目全部算完。”
“若明日我前来查看,发现仍未算完,有你好受的!”
贾蓉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低头应承:“是,老爷!”
贾珍又对他叮嘱了一番,这才起身离开了账房。
贾蓉目送贾珍离去后,撇了撇嘴,满脸不悦。
随后,他将手中的账簿狠狠地扔在桌子上,一屁股坐在了贾珍方才的位置上,双腿大咧咧地架在桌上,还招来一个忠心的小厮给他捶腿。
“哎…小爷我腿都快跑断了,你们轻点捶,想找死吗?”
贾蓉是典型的膏粱子弟、纨绔恶少,哪里受得了这般累活,自然是一肚子抱怨。
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厮凑到他耳畔,低声通禀道:
“大爷,小的看得真真切切,老爷找了两个姨娘进屋歇息去了。”
听了这话,贾蓉顿时满脸怨愤,心中暗想,贾珍自己跑去逍遥快活了,却留我在这里干这苦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