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匆匆五年
在绯村剑心的叙说下,太渊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在他进宫后,武举照常举办,以林平之的本事,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彼时皇帝满心忧思皆系于女儿的病情,哪还有心思顾及武举殿试。
于是,这武举后续事宜便直接交由兵部处理。
最后,林平之得了武状元,那位神射手楼烦成了武榜眼,孙林成了武探花。
连同他们在内,新晋的武进士们拢共还不到三十人。
与人才济济、热闹非凡的文举相比,此次武举着实显得寒酸。
这些武进士们各自奔赴前程,纷纷进入了三大营。
林平之被擢署都指挥同知,从三品,听起来是很不错了。
经过绯村剑心打听,现在的三大营是由成国公朱辅提督操练。
朱辅,去年刚承袭成国公爵位。
他原本担任南京守备一职,后因乞养母亲回京,这才得以历掌左、中二都督府事,并提督三大营。
林震南夫妇得知自己儿子的成就后,喜极而泣。
太渊遥望天边:“希望平之能够让他这阵风,越吹越高。”
那声音,带着期许,飘散在空气中。
…………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
穿了新衣,点了烟火。
一年又一岁,渐渐的接近,偷偷的远离。
又是一年芳草绿!
四月的京城还是有点喧嚣的,但是这座府宅里还是很幽静的,只是偶尔会传来几声银铃般的笑声。
说是府宅,其实是一座道宫形式的建筑,上书“崇道观”三字。
这是皇帝为太渊所建的落脚之地。
太渊端坐在走廊里,看着眼前的一幕,静笑不语。
暖阳洒落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道悠然的剪影。
一个约七八岁的小姑娘正骑在一头神俊的丹顶鹤身上。
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回荡在四周,“咯咯咯”的笑声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
“噢!飞喽!!”
“飞喽!咯咯咯……”
她抱着丹顶鹤的修长的脖颈,不断地在低空盘旋飞舞。
“白凤,注意点,不要飞太高了。”太渊叮嘱说道。
“嗝嗝~”
丹顶鹤发出一阵鸣叫,表示听到了。
“哼!老师真烦!”
小姑娘俏皮地嘟囔着,小巧的鼻子微微皱起,显得格外可爱。
紧接着,她凑近丹顶鹤的耳边,悄悄地说道:“白凤师兄,我们偷偷地飞高点吧!”
却见那丹顶鹤晃动着红红的脑袋,连连摇头。
同时又发出“嗝嗝~”的叫声,似乎在向小姑娘解释着什么。
小姑娘见状,顿时嘴巴撅得老高。
粉嫩的脸蛋微微鼓起,“唔”地哼了一声,一副我不开心的模样。
在太渊身边有几位宫廷女官,望着那小姑娘,眼里既有担心又有羡慕。
太渊望着这小姑娘,心思不知不觉飘飞。
“这么快就五年了啊…”
如今已经是弘治十五年,距离林平之考武举,已然过去了整整五年的时光。
还记得当年,太渊进宫为小公主瞧病。
之后,也不知老大夫跟皇帝说了些什么,皇帝竟出乎意料地同意了小公主跟随太渊修行。
而眼前这个骑在丹顶鹤身上的小姑娘,便是小公主朱秀荣。
今年八岁,伶俐可爱。
当然,鉴于朱秀荣特殊的身份,她并未正式拜太渊为师,而是尊称太渊为老师,太渊在她这里,更类似于夫子或太傅的角色。
为了方便太渊教导小公主,朱佑樘特意命人在皇宫附近为太渊盖了一间道观。
朱秀荣年岁还小,也修行不了太高深的内家法门,太渊就为她量身创出了一套养生的套路,让她先早晚各打一次。
这五年间,朱佑樘也逐渐了解了太渊的超凡本事——一位道家的外景大宗师,论道行直追“通微显化”三丰真人。
因为太渊对自己爱女有救命之情,加上太渊并不插手朝政,只是专心研究经典,尤其喜欢待在文渊阁里,所以朱佑樘对太渊还算恩宠。
不仅敕命太渊为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还赐给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
太渊对这些世俗的封赏倒并不十分在意,唯有能自由出入皇家典籍收藏之地,让他极为满意。
毕竟这是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的特权,既无需担忧食宿问题,又不会受到旁人的干扰,正合他潜心钻研学问的心意。
如此一来,太渊如今也算是半个朝廷的人了。
而太渊的两位徒弟,林平之和绯村剑心,如今都已不在他的身边。
林平之当年考上武举之后,起初是在京城三大营中任职,负责操练军士。
他武艺高强,行事稳重,很快便得到了成国公朱辅的看重。
平日里,每逢休沐日,他总会前来道观看望师父太渊。
师徒二人谈经论道,日子倒也惬意。
而且林平之在与师父太渊沟通下,对自身的气血武道有了自己的想法理念,有了创功雏形。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没过几个月,快马传报,西北有变。
弘治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小王子达延汗率领大军侵入潮河川。
边镇指挥王玉偕同刘钦率兵出征迎敌。
小王子的部队佯装战败溃逃,王玉不知是计,率兵追击,结果遭遇敌军埋伏。
一场恶战后,刘钦等二十七人不幸战死,王玉仅以身免,侥幸逃脱。
次日,小王子达延汗再次率兵进犯,气势汹汹地直逼大同。
敌军一路连营二十里,军容鼎盛。
巡抚王献面对如此强敌,却毫无应对之策,只能赶忙派人向朝廷报警。
这一年,小王子达延汗屡次扰边,其嚣张行径,让京师震惊。
太渊也有所耳闻,不,不能叫耳闻了,连续好几次八百里加急,京城中就算是普通百姓都知道了这事情。
果然,朱佑樘大怒。
六月,皇帝下令侍郎刘大夏、李介俱兼左佥都御史,督理宣府、大同军饷,以保障前线战事的物资供应。
同时,从三大营中抽调精锐部队随行出征,林平之赫然在列。
李介到任之后,立即大刀阔斧地大修戎备,先后条陈二十余事,对军队进行了全面整顿。
林平之在此战表现出色,功勋卓著。
传回京城后,朱佑樘大喜,当他听说这林平之还是太渊的徒弟后,暗暗记在了心上。
七月,皇帝又令都督杨玉率京营军守备永平,以防敌军内犯,进一步加强了边防部署。
此后,林平之就一直在西北戍边,并多次打退敌人来犯。
传信给师父后,林平之说了自己的请求,得到太渊的同意后,林平之把一些锤炼气血的外功传给了自己的亲信,两百人左右。
他不仅传授功法,还不时会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练功心得。
并非林平之不愿多教一些人,实在是“穷文富武”这句古训所言非虚。
练上自己教导的气血功夫后,这些人的食量大增,可是俸禄就这么点,林平之不时得带着他们去猎杀一些野兽,来充当肉食。
不久后,林平之因在边疆的出色表现,被擢升为副总兵,协守宣府。
虽然还不是总兵,但也算是牧守一方了。
其中他作为太渊徒弟这层身份,是否有带来便利,只有朱佑樘自己知晓。
而绯村剑心,在太渊身边又侍奉了四年后,一年前,在太渊的要求下返回了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