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读书入味

国见之丘。

今天是【红莲院】招生的时候。

很多人都得到了消息。

早在三天前,绯村剑心便委托岛津贵久帮忙宣传此事。

岛津贵久对此事极为上心,凭借其在日向国的影响力,迅速将【红莲院】招生的消息传播得人尽皆知。

百姓们听闻这是由那位能凌空斩碎巨石的剑豪大人,与备受尊崇的剑之圣者爱洲移香斋共同创办,旨在传授大家剑道的地方。

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马上就能进去,学得绝世武艺。

在这个战乱纷飞的时代,谁不渴望拥有一身强大的武力,以保自身周全,甚至闯出一番名堂呢?

就连岛津贵久都亲自来了,更不用说有其他的一些富商地主等。

这些人消息灵通,自然只要在不久前的战争中,这两位剑豪所起到的作用,斩杀领兵大将,使其如乱头苍蝇般。

甚至,这【红莲院】的建造,他们都有在其中出钱出力。

岛津贵久来了后,一干平民纷纷行礼。

他面带笑意,不住点头示意,随后,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红莲院】所在之处。

“说起来,绯村先生,真的不需要我派些下人过来打杂,像饭食供应、打扫清洁之类的杂活儿。”

绯村剑心摇了摇头。

“这些活,自然是由学子们自己去干,他们又不是来当什么少爷小姐的,读书习剑,本就要甘于勤恳,磨炼自身。”

“绯村先生此言有理!”岛津贵久附和了一声,“也难怪,我一靠近这里,就感受到一种清贫简朴、淡雅清丽的意韵,若不是俗事繁忙,我都想久居于此了,哈哈哈。”

虽然这番话多少带着些场面应酬的意味,但岛津贵久说得极为漂亮,让人听着格外舒服。

“就是不知道绯村先生这里是如何招人的?有什么要求吗?”岛津贵久貌似不经意的询问道。

“因为是第一次,所有东西都是要自己摸索,只能慢慢形成相应的制度。”绯村剑心说的,“这第一批,我打算先招十二到十五岁的孩子。”

“那么教员呢?是绯村先生亲自担任吗?”

绯村剑心瞥了岛津贵久一眼。

“当然不是,我毕竟只有一个人。一些爱洲叔叔以前指点过的剑士会来帮忙。由我和爱洲叔叔编纂好基础的剑术和白打教材,再简单地教他们,由他们来教别人入门即可。”

“绯村先生思虑周全,贵久佩服。”

“相信这【红莲院】在绯村先生的带领下,必定会发扬光大,成为日向国乃至整个日本的剑道圣地。”

顿了顿,岛津贵久继续道。

“说起来,现在成规模的教育设施也就是两家…”

“奈良时代,吉备真备大人所创建的【二教院】;以及平安时代,空海大师所创建的【综艺种智院】,但他们那儿教的是儒学。”

岛津贵久也很喜欢中原的儒学文化。

但是现在的日本战乱不休,他更需要的兵力、武力,所以对自己境内的【红莲院】,他很是支持。

绯村剑心对前者不熟悉,但对空海大师,可是知道不少。

因为他毕竟在大明阅读过不少0佛经典籍,对这位日本的高僧大德有过了解。

空海大师,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

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作为学问僧,与最澄等随第十八次遣唐使入唐,来长安学习密教。

回国后,创立佛教真言宗。

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

绯村剑心淡淡道:“我也希望【红莲院】的未来不止局限于这里,能够开遍各地,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剑道,醒悟自我。”

开遍各地?

闻言,岛津贵久目光一闪,顿了下,“对了,绯村先生,在下也想送一些合适年龄的家中子弟来学习,不知可否?”

“只要愿意遵守【红莲院】的规矩,自然无不可。”绯村剑心淡淡的说。

“那就多谢绯村先生了。”岛津贵久说道,“对了,若是需要什么装备和衣物的,还请绯村先生不要客气,尽管告诉在下。”

绯村剑心微微颔首。

“刚好,请岛津先生帮我联系一些裁缝,到时候要给那些学子量体裁衣,统一服装。”

“此乃小事,包在我身上,明天我就让裁缝们过来。”

岛津贵久拍着胸脯保证。

………

上泉井一和千叶阳子今日都穿上了新衣。

上身是黑色劲装,下身群跨,外套青色羽织,一身肃容。

他们负责接待前来报名的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喂,井一,已经有多少人了?”千叶阳子趁着间隙,小声询问上泉井一。

“已经报了快两百人了。”上泉井一大致数了数道。

“这么多?!我们的剑士教习不够啊这样。”千叶阳子眉头一皱。

“放心吧,我听爱洲大人说过,还是要测试的,不会全都留下来。”

“那就好。”千叶阳子说道,“对了,你最近的剑术修行的如何了?我可是感觉自己的剑术大有长进,你呢?”

“自然有进步,要不然怎么教那些要报名的学子。”上泉井一说道,“说起来,我发现那些报名的人,还是那些贵族、富商、地主的人居多,真正的平民子弟还是太少了。”

“这也没办法啊。”千叶阳子无奈地叹了口气,“毕竟穷苦人家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作为劳力为家庭奔波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空闲时间来学习剑术。”

说到这个,两人不禁想起自己以前也只是普通平民,若不是运气好跟随了绯村大人,哪能有现在这般安稳且有意义的生活。

“好了,相信绯村大人吧,他肯定已经有安排了,不需要我们来操心。”上泉井一说道:“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了。”

“说的也是。”

千叶阳子点了点头,两人相视一笑,又投入到自己工作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愤……”

朱秀荣捧着书,坐在水池旁的石凳上高声朗读。

语调跌宕起伏,井然有序,和戏水池里的水流声,不时清风拂过的树叶簌簌声等,相互间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啪嗒。”

杨小过按下一枚棋子。

“真人,公主最近读书可是渐入佳境啊!”

读书是否读入味儿了,听读书声就能够听出来。

朱秀荣年少,这个年龄段的少女天性活泼。

但她读书时,声音朗朗上口,丝毫不让人觉得厌烦,反而有种令人心静下来的感觉,这就是读书读出韵味了。

“啪嗒。”

太渊按下一子,道:“勉强能定住心猿,拴住意马,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倒是杨兄你,这些年里道功渐深,依贫道看,不出十年,先天有望。”

杨小过摆摆手,笑道:“哈哈哈,这不多亏真人指点么…”

自从太渊被封为国师,京城的道录司名义上自然是太渊统领。

杨小过因为宋之谦的关系,曾与太渊有过数日之缘,现在更是太渊这边的常客。

半个时辰后。

读书声消失。

朱秀荣向太渊请示过后,便去室内拿了一柄剑出来。

也是一柄木剑,只是和太渊的【归真】剑材质不同,乃是白檀制作。

木质温和,触感细腻,长期佩剑,镇静安神,对人舒缓精神有帮助。

“唰!”

抬手,进步,木剑直刺。

杨小过见之。

瞅了瞅太渊,又看向朱秀荣。

脸上浮现古怪之色。

…………